CN216552306U -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2306U
CN216552306U CN202121855550.3U CN202121855550U CN216552306U CN 216552306 U CN216552306 U CN 216552306U CN 202121855550 U CN202121855550 U CN 202121855550U CN 216552306 U CN216552306 U CN 2165523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or drain
resistant
drain body
back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555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跃辉
张佳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otole Foo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otol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otol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otole Foo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555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23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23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23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ink And Installation For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本体、排水管、防倒灌装置和过滤模块;排水管的进水口与地漏本体底部的出水口相连通,过滤模块设于地漏本体内;防倒灌模块包括浮球和格栅;格栅设于排水管内,浮球限位于格栅内;地漏本体底部的出水口的内周预设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与上浮的浮球之间形成密封。通过在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防倒灌装置,起到了防倒灌的目的,通过在地漏本体内部设置隔水板和水封板,利用两者高度差形成水封结构,避免固体废弃物直接进入管道,堵塞管道以及起到了防虫防臭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在应用于工厂等杂质较多的环境下,会存在管道堵塞,难以清理的问题。在管道水压不稳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有可能发生倒灌等现象。针对一些食品制造工厂,保证生产间绝对的清洁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部分虫类会从下水道顺着地漏进入生产间,对食品生产卫生情况造成严重的影响。基于此,如何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做到防臭、防堵和防倒灌于一体的地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兼具防堵、防臭以及防倒灌的一体化地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包括地漏本体、排水管、防倒灌装置和过滤模块;
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与所述地漏本体底部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模块设于所述地漏本体内;
所述防倒灌模块包括浮球和格栅;所述格栅设于所述排水管内,所述浮球限位于所述格栅内;
所述地漏本体底部的出水口内周预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与上浮的所述浮球之间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模块为一块隔水板和一块水封板;
所述隔水板与所述地漏本体的底面垂直设置,且所述隔水板与所述地漏本体的底面以及两侧的侧壁实现密封连接,所述隔水板与所述地漏本体的上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过水间隙;
所述水封板与所述地漏本体的上端面倾斜布置,且所述水封板与所述地漏本体的上端面以及两侧的侧壁实现密封连接,所述水封板与所述地漏本体的底面之间预留有第二过水间隙;
所述隔水板上边沿位于所述水封板下边沿的上方,使得倾斜布置的所述水封板与垂直布置的所述隔水板之间形成一个交错面,并且预留有第三过水间隙。
进一步的,以所述水封板与所述上端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分界线,所述地漏本体分隔为沉淀腔和过水腔;
倾斜设置的所述水封板朝向所述沉淀箱一侧倾斜。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沉淀腔的端面设有可拆卸地漏盖;所述地漏盖表面预设有多个滤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搁置腔的首端围绕所述排水管的内壁设有上裙边;所述排水管进水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地漏本体底部出水口的口径。
进一步的,所述格栅包括多根不锈钢管和一个不锈钢圈,所述不锈钢管为“[”形,包括一根直管以及位于所述直管上下两端的连接脚;两端的所述连接脚与所述排水管的内壁相连接;多根所述不锈钢管围绕所述排水管的内周等间距布置,以围成一个圆柱体空心格栅;所述格栅底部的内周设有用于防止浮球滑出的不锈钢圈。
进一步的,所述不锈钢管自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顺着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使得所述格栅的上过水口与所述排水管的进水口相持平。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为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地漏本体底部出水口的内周。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的直径大小与所述格栅内径的大小相匹配,大于所述硅胶密封圈和所述不锈钢圈的内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势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水管的进水口设置防倒灌装置,利用浮球重力与浮力,不影响地漏正常排水的情况下,在管道内出现负压发生倒灌现象时,浮球因为浮力与密封组件相顶触密封,使得倒灌水无法倒灌至地漏本体内,充分实现了防倒灌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漏本体内部设置隔水板和水封板,将地漏本体分割成沉淀腔和过水腔,工厂内废水排入沉淀腔内先进行预沉淀,固体废弃物沉入沉淀腔底部,当水位到了隔水板上边沿高度后,渗入过水腔排出,避免固体废弃物直接进入管道,堵塞管道难以清理,此外,通过调整隔水板和水封板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有效的阻绝大废弃物进入排水管,避免地漏堵塞。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地漏本体内部设置隔水板和水封板,超过隔水板上边沿高度的水被排出,由于隔水板和水封板之间的交错面,地漏本体内部水位会长期处于隔水板和水封板的交错面之间,从而形成了水封结构,针对排水管内部的虫子以及气味,起到了防虫防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排水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包括地漏本体1、排水管2、防倒灌装置和过滤模块;
排水管2的进水口与地漏本体1底部的出水口相连通,过滤模块设于地漏本体1内。排水管2进水口的口径大于地漏本体1底部出水口的口径,利用口径差,使得出水口与进水口的连接面之间形成一圈裙边9。
防倒灌模块包括浮球3和格栅4;格栅4设于排水管2内,浮球3限位于格栅4内;地漏本体1底部的出水口的内周预设有密封组件8,密封组件8与上浮的浮球3之间形成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格栅4包括多根不锈钢管42和一个不锈钢圈41,不锈钢管 42为“[”形,包括一根直管以及位于直管上下两端的连接脚;两端的连接脚与排水管2的内壁相连接;多根不锈钢管42围绕排水管2的内周等间距布置,以围成一个圆柱体空心格栅4;格栅4底部的内周设有用于防止浮球3滑出的不锈钢圈41。
在本实施例中,不锈钢管42自排水管2的进水口顺着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使得格栅4的上过水口与排水管2的进水口相持平。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组件8为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固定于地漏本体1 底部出水口的内周,与上浮的浮球3之间形成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浮球3的直径大小与格栅4内径的大小相匹配,大于硅胶密封圈和不锈钢圈41的内径。
在本实施例化中,地漏本体1的污水只能从地漏本体1的排水口排入排水管2内部,顺着格栅4与排水管2之间的空隙,从排水管2排出,格栅4的设置为浮球3提供了导向和限位的作用,在排水管2出现倒灌的情况下,浮球3 由于自身的浮力,被压至格栅4的上过水孔位置,也就是排水管2的进水口与地漏本体1的出水口位置,与硅胶密封圈8实现密封,从而防止倒灌水从排水管2排入到地漏本体1内,由于裙边9的形成,倒灌水也无法从其他地方渗出,充分起到了防倒灌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格栅4的底部不能与排水管2之间实现密封,目的在于保证排水运行的顺畅,避免发生堵塞,浮球3与不锈钢之间没有密封效果,水流可以顺着格栅4与排水管2之间的间隙从排水管2顺畅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模块为一块隔水板5和一块水封板6;隔水板5与地漏本体1的底面垂直设置,且隔水板5与地漏本体1的底面以及两侧的侧壁实现密封连接,隔水板5与地漏本体1的上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过水间隙;水封板6 与地漏本体1的上端面倾斜布置,且水封板6与地漏本体1的上端面以及两侧的侧壁实现密封连接,水封板6与地漏本体1的底面之间预留有第二过水间隙;隔水板5上边沿位于水封板6下边沿的上方,使得倾斜布置的水封板6与垂直布置的隔水板5之间形成一个交错面,并且预留有第三过水间隙。
以水封板6与上端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分界线,地漏本体1分隔为沉淀腔11 和过水腔12;
倾斜设置的水封板6朝向沉淀箱11一侧倾斜,目的在于,避免排入地漏本体内的水直接排至过水腔12内。
将地漏本体1分割成沉淀腔11和过水腔12后,工厂内废水排入沉淀腔11 内先进行预沉淀,固体废弃物沉入沉淀腔11底部,当水位到了隔水板5上边沿高度后,渗入过水腔12排出,避免固体废弃物直接进入管道,堵塞管道难以清理,此外,通过调整隔水板12和水封板11之间的间隙,也可以有效的阻绝大废弃物进入排水管2,避免地漏堵塞。
由于超过隔水板5上边沿高度的水被排出,利用隔水板5和水封板6之间预设的交错面,地漏本体内部水位会长期处于隔水板5和水封板6的交错面之间,从而形成了水封结构,针对排水管内部的虫子以及气味,起到了防虫防臭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沉淀腔11的端面设有可拆卸地漏盖7;地漏盖7表面预设有滤水孔,滤水孔对过滤排水脏污进行第一步粗分,大于滤水孔孔径的废弃物无法排入地漏内,而废水可以正常排入,可拆卸的地漏盖7的设计,在沉淀腔11内固体废弃物堆积到一定程度后,方便对沉淀腔11内部进行清理。
具体的,污水经过地漏盖7进入沉淀腔11内,水封板6有效避免了污水直接进入过水腔12排入排水管2中,进入了沉淀腔11内的污水大固体废弃物会被沉淀在底部,待内部的污水达到隔水板5高度后,高出隔水板5的水位的水顺着第二过水间隙,第三过水间隙以及第一过水间隙进入过水腔12排入排水管 2,有效避免了杂质进入排水管2内,造成排水管2的堵塞,对于一些无法沉淀的固体废弃物,通过在工厂内预设阶段去调整第三过水间隙的大小,即隔水板5 和水封板6之间的间隙,从而避免固体废弃物进入过水腔12内。针对一些无法沉淀,漂浮在水面的废弃物,由于倾斜布置的水封板6与垂直布置的隔水板5 之间形成一个交错面,利用高度差,即水封机构会持续漂浮在沉淀腔11内,不会进入过水腔12。水封的设计结构,也同时对排水管2内部的虫子以及气味,起到了防虫防臭的效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本体(1)、排水管(2)、防倒灌装置和过滤模块;
所述排水管(2)的进水口与所述地漏本体(1)底部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过滤模块设于所述地漏本体(1)内;
所述防倒灌装置包括浮球(3)和格栅(4);所述格栅(4)设于所述排水管(2)内,所述浮球(3)限位于所述格栅(4)内;
所述地漏本体(1)底部的出水口的内周预设有密封组件(8),所述密封组件(8)与上浮的所述浮球(3)之间形成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模块为一块隔水板(5)和一块水封板(6);
所述隔水板(5)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底面垂直设置,且所述隔水板(5)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底面以及两侧的侧壁实现密封连接,所述隔水板(5)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上端面之间预留有第一过水间隙;
所述水封板(6)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上端面倾斜布置,且所述水封板(6)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上端面以及两侧的侧壁实现密封连接,所述水封板(6)与所述地漏本体(1)的底面之间预留有第二过水间隙;
所述隔水板(5)上边沿位于所述水封板(6)下边沿的上方,使得倾斜布置的所述水封板(6)与垂直布置的所述隔水板(5)之间形成一个交错面,并且预留有第三过水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水封板(6)与所述上端面之间的连接面为分界线,所述地漏本体(1)分隔为沉淀腔(11)和过水腔(12);
倾斜设置的所述水封板(6)朝向所述沉淀腔一侧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沉淀腔(11)的端面设有可拆卸地漏盖(7);所述地漏盖(7)表面预设有多个滤水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2)进水口的口径大于所述地漏本体(1)底部出水口的口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4)包括多根不锈钢管(42)和一个不锈钢圈(41),所述不锈钢管(42)为“[”形,包括一根直管以及位于所述直管上下两端的连接脚;两端的所述连接脚与所述排水管(2)的内壁相连接;多根所述不锈钢管(42)围绕所述排水管(2)的内周等间距布置,以围成一个圆柱体空心格栅(4);所述格栅(4)底部的内周设有用于防止浮球(3)滑出的不锈钢圈(4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锈钢管(42)自所述排水管(2)的进水口顺着管道的长度方向布置,使得所述格栅(4)的上过水口与所述排水管(2)的进水口相持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8)为硅胶密封圈,所述硅胶密封圈固定于所述地漏本体(1)底部出水口的内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球(3)的直径大小与所述格栅(4)内径的大小相匹配,大于所述硅胶密封圈和所述不锈钢圈(41)的内径。
CN202121855550.3U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Active CN2165523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5550.3U CN21655230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55550.3U CN21655230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2306U true CN216552306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6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55550.3U Active CN216552306U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23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6667B1 (en) Wastewater management method
AU2008217536B2 (en) Sewer overflow relief device
AU2008243269B1 (en) Plumbing Fitting
WO2004099513A3 (en) Toilet overflow prevention system
CN216552306U (zh) 一种防臭、防虫以及防倒灌地漏
KR100658160B1 (ko) 공동주택 베란다의 배수구조
CN215858125U (zh) 一种卫生间防渗防臭地漏结构
CN212715270U (zh) 建筑装置地漏
CN111155606A (zh) 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
CN217150567U (zh) 一种防返味复合型密封地漏
CN212742795U (zh) 一种排水管道防倒灌装置
KR101729772B1 (ko) 공동주택용 하수구 역류방지장치
AU2012203936B2 (en) Sewer overflow relief device
CN205369736U (zh) 一种用于楼顶下水的漏水装置
CN211621821U (zh) 一种带有主副止回阀的新型下水管道
CN203669077U (zh) 一种新型地漏
CN212835700U (zh) 一种防返流排水立管水封盒
KR19990022650U (ko) 하수역류방지및악취차단장치
KR102567882B1 (ko) 오·폐수 받이
CN202338004U (zh) 封盖向上式双重防臭地漏
CN216640821U (zh) 一种同层排水地漏
CN215630506U (zh) 一种防泄漏截流井
CN216075476U (zh) 一种具有除臭功能的一体化预制泵站
CN215406331U (zh) 一种水封互补排水系统
CN215105764U (zh) 一种双插爬坡管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