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6401U -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6401U
CN216536401U CN202122231646.9U CN202122231646U CN216536401U CN 216536401 U CN216536401 U CN 216536401U CN 202122231646 U CN202122231646 U CN 202122231646U CN 216536401 U CN216536401 U CN 2165364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
wall
fluid
pressure
ba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16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超
成桂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UNIMED MEDICAL SUPPL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UNIMED MEDICAL SUPPL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UNIMED MEDICAL SUPPLIES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UNIMED MEDICAL SUPPL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222316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64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64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64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包括调压组件和呈环形套体结构的加压袋,加压袋具有内外层叠排布的袋体内壁和袋体外壁、由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密封围合而成的袋体空间及由袋体内壁围合形成的加压通道;袋体外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亮面结构,袋体内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磨砂面结构,调压组件与袋体空间连通设置,用于驱使流体介质出入袋体空间,以使加压通道内的液体包装袋因压力作用而排出液体。采用双层PU革材料制成的加压袋,能够使液体包装袋方便快捷且毫无阻塞感地快速置入,而且清晰可视液体包装袋的状况,有利于掌控输血输液的进程;同时,采用环形套体结构可实现对液体包装袋的全方位施压,使液体能够均匀快速地排出并进入人体。

Description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战场及野外等场景下,对病危或重症患者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加压装置将血液、血浆、心脏停搏液、冲洗液等袋装液体快速地输入至患者体内,以实现快速救治。目前,现有的加压装置还存在操作及使用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以增强装置操作及使用的便捷性。
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包括调压组件和大致呈环形套体结构的加压袋,所述加压袋具有:
袋体外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亮面结构;
袋体内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磨砂面结构,所述袋体内壁与袋体外壁沿加压袋的周向呈内外层叠排布;
袋体空间,用于容纳流体介质,所述袋体空间位于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之间,且所述袋体空间由袋体外壁和袋体内壁密封围合而成;以及
加压通道,用于容纳液体包装袋,所述加压通道由袋体内壁沿加压袋的周向围合形成;
所述调压组件与袋体空间连通,用于驱使流体介质出入所述袋体空间,以使所述加压袋能够膨胀或收缩,实现液体包装袋因受加压袋的压力作用而排出液体。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袋体外壁具有沿其轮廓边缘围合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袋体内壁具有对位叠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熔接固定,以使所述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共同构造出具有预设长度的加压带,所述袋体空间位于加压带内;
所述加压带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熔接固定,以构造出大致呈环形套体结构的所述加压袋。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袋体外壁的厚度大于袋体内壁的厚度。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袋还具有流体接口,用于所述调压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对接连通袋体空间,所述流体接口自袋体空间延伸至加压袋的外部设置,且所述流体接口密封固定于袋体外壁、袋体内壁、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之间中的任意一者。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压袋还具有信息记录表,所述信息记录表设置于袋体外壁,用以标记预设关联信息;和/或
所述加压袋还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袋体内壁和/或袋体外壁,用以将所述加压袋定位固定在预设位置。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组件包括:
导流管,用于输送流体介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袋体空间连通设置;
压力指示器,用于检测并显示所述袋体空间的流体压力,所述压力指示器与导流管连通设置;
流体源,用于提供流体介质并驱使流体介质出入所述袋体空间,所述流体源与导流管连通设置,所述压力指示器位于流体源与加压袋之间;以及
管路阀,用于导通和关断所述导流管,所述管路阀装设于导流管并位于压力指示器与流体源之间。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指示器包括:
管壳,具有流体腔室、连接嘴和泄压口,所述流体腔室通过连接嘴与导流管连通;
活塞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室内,所述活塞件的至少部分抵紧流体腔室的侧腔壁,当所述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变化时,所述活塞件能够因流体压力的作用而在流体腔室内运动;以及
弹性件,用于沿所述活塞件的运动方向向活塞件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流体腔室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流体腔室的端腔壁、另一端抵接活塞件;
所述泄压口贯通管壳的侧壁设置,以将所述流体腔室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泄压口位于活塞件的运动行程范围内,用于在所述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引导流体介质自所述流体腔室排出至外界。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壳具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沿管壳的周向围绕设置,以能够全方位展示所述流体腔室的内部;所述活塞件包括:
活塞,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室内,所述活塞抵紧流体腔室的侧腔壁,当所述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变化时,所述活塞能够在流体腔室内运动;以及
活塞杆,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室内,所述活塞杆与活塞连接,以使所述活塞能够带动活塞杆运动,所述活塞杆具有压力刻度标识,所述压力刻度标识面向透明窗口设置;
所述弹性件与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抵接,或所述弹性件插置于活塞杆内并抵接活塞。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路阀大致为三通阀结构,其包括:
主体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通过导流管连通压力指示器,所述第二接口用于通过导流管连通流体源,所述第三接口用于流体介质排出至外界;以及
阀门旋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阀门旋钮用于切换导通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中的任意两者。
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体源为手动气囊或电动充气装置。
依据上述实施例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包括调压组件和呈环形套体结构的加压袋,加压袋具有内外层叠排布的袋体内壁和袋体外壁、由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密封围合而成的袋体空间及由袋体内壁围合形成的加压通道;袋体外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亮面结构,袋体内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磨砂面结构,调压组件与袋体空间连通设置,用于驱使流体介质出入袋体空间,以使加压通道内的液体包装袋因压力作用而排出液体。采用双层PU革材料制成的加压袋,能够使液体包装袋方便快捷且毫无阻塞感地快速置入,而且清晰可视液体包装袋的状况,有利于掌控输血输液的进程;而采用环形套体结构则可实现对液体包装袋的全方位施压,使液体能够均匀快速地排出并进入人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加压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加压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加压袋的平面展开示意图。
图5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加压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压力指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压力指示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管路阀处于加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管路阀处于泄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实施例的加压装置中管路阀处于保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加压袋;10a、一次熔接密封带;10b、加压带;10c、二次熔接密封带;11、袋体外壁;12、袋体内壁;13、袋体空间;14、加压通道;15、流体接口;16、信息记录表;17、固定件;20、导流管;
30、压力指示器;31、管壳;31a、连接嘴;31b、泄压口;31-1、筒体;31-2、显示件;31-3、端盖;32、活塞件;32-1、活塞;32-2、活塞杆;33、弹性件;40、管路阀;41、第一接口;42、第二接口;43、第三接口;44、阀门旋钮;50、流体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可用于临床、战场及野外等场景下的病危抢救、重症监护等,通过对盛装(或包装)有液体的液体包装袋施加压力,如挤压液体包装袋等,可使得液体包装袋内的液体尽快排出,从而进入人体内以产生相应作用。需要说明的是,该液体包装袋包括但不限于输液袋、输血袋、血浆袋等;相应地,该液体包装袋所盛装的液体包括但不限于血液、血浆、心脏停搏液、冲洗液、生理盐水以及其他药液;下面主要以盛装有血浆的血浆袋为例,对加压装置的结构及功能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包括调压组件和加压袋10;其中,加压袋10的整体轮廓形态大致呈环形套体结构,主要用于收纳血浆袋,以实现对血浆袋的局部或全部包裹;调压组件主要用于通过调节加压袋10的内部压力,使加压袋10产生变形(如膨胀或收缩),从而利用加压袋10因变形所产生的压力效应,来挤压血浆袋,使血浆袋内的血浆能够尽快排出并被输送至人体内;下面分别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加压袋10具有袋体外壁11、袋体内壁12、袋体空间13和加压通道14;其中,袋体外壁11为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亮面结构,袋体内壁12为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磨砂面结构;以加压袋10呈现出环形套体结构形态为基准,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沿加压袋10的周向呈内外层叠(或分离)排布,通过将两者的边缘进行密封固定,即利用两者之间的结构间隙或者分离间隙构造出相对封闭的袋体空间13,而调压组件则与袋体空间13连通设置,利用袋体空间13可为调压组件提供的流体介质提供收容空间;同时,借助袋体内壁12沿加压袋10的周向围合排布的特点,可利用袋体内壁12所围合形成的几何空间作为加压通道14,利用加压通道14则可收纳血浆袋,使得血浆袋的全部或局部被加压袋10包裹。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实施例所述及的“PU革”通常也可称为PU皮革、聚氨酯合成革等;其中,“PU”是英文poly urethane的缩写,化学中文名称“聚氨酯”。
请参阅图1、图6至图10,调压组件包括导流管20以及通过导流管20顺序连通设置的压力指示器30、管路阀40和流体源50;其中,导流管20远离流体源50的一端与袋体空间13连通设置,主要起到流体介质输送的作用;流体源50主要用于提供并驱使流体介质进行流动,通常,流体介质是指空气等气态介质,故流体源50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类型的流体驱动件;如,由乳胶材料制成的手动气囊,操作人员通过反复挤压手动气囊,使流体源50能够通过导流管20向袋体空间13内注入气体;又如,流体源50也可采用如电动打气机等电动充气装置,通过对流体源50的操控使其自动向袋体空间13注入气体;当然,在特殊场景下,流体介质也可以是如水等液态介质,相应地,流体源50可采用如液泵等驱动装置;在未作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下文中的流体介质均是指气态介质。
压力指示器30主要用于实时检测并显示袋体空间13内的气体压力,以防止加压袋10因被过度充气而爆破,或者因充气不足而无法对血浆袋形成挤压效应;管路阀40则主要用于实现导流管20(具体为袋体空间13)与流体源50或外界的导通和关断;如,利用管路阀40可导通流体源50与袋体空间13,使得流体源50所提供的气体能够进入袋体空间13,实现加压袋10的加压;又如,利用管路阀40可关断流体源50及外界与袋体空间13的连通关系,使得气体被定量存储在袋体空间13内,从而形成对加压袋10的保压;再如,利用管路阀40可导通袋体空间13与外界,使得袋体空间13内的气体能够排出至外界,从而实现对加压袋10的泄压。
一方面,利用PU革材料所具有的高弹性、可逆变形、质地柔软、耐磨、耐老化等材料性能,使得加压袋10整体具有良好的可逆变形能力;在利用调压组件10驱使流体介质出入袋体空间13的过程中,即可实现对袋体空间13内的流体压力的调节,使得袋体外壁11和袋体内壁12能够受流体压力作用而发生膨胀或收缩变形;由于血浆袋是以被包裹的形式收纳于加压通道14内的,从而使得血浆袋能够受到加压袋10的全方位压力作用,进而促使血浆袋内的血浆能够快速、均匀地排出;其中,加压袋10整体的持续膨胀变形,使得血浆袋所受到的压力作用保持恒定或者持续加大;反之,加压袋10整体的持续收缩变形,则可使得血浆袋所受到的压力作用逐渐减小。同时,基于PU革材料的选择,也使得加压袋10、乃至加压装置整体具备被重复使用的能力,为增强加压装置的性价比、环保性能等创造了有利条件。
另一方面,袋体内壁12采用磨砂面结构的PU革材料,使得加压袋10中用于与血浆袋相接触贴合的一面的黏性或阻力明显降低,可便于将血浆袋快速地插置于加压通道14内,实现对血浆袋的包裹;通常,由于加压袋10属于较为柔软的结构,受材料性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在将血浆袋插置于加压通道14的过程中,往往产生较为强烈的阻塞感,不便于加压袋10与血浆袋的组合操作;而袋体内壁12采用磨砂面结构的PU革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同时,加压袋10采用透明的PU革材料,以及袋体外壁11采用亮面结构,使得加压袋10整体更为通透明亮,能够清晰可视血浆袋的状态,有利于对输血输液的进程进行有效掌控。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袋体内壁12的厚度小于袋体外壁11的厚度,即:袋体内壁12较薄、袋体外壁11较厚;如此,在流体介质充入袋体空间13内后,袋体内壁12的变形量大于袋体外壁11的变形量,从而能够对置于袋体内壁12的内侧(即:加压通道14)内的血浆袋产生显著的加压或挤压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加压袋10所呈现的环形套体结构,应当基于加压袋10所具有的结构变形能力来理解:在一些情况下,如加压袋10处于使用状态或者膨胀变形状态时,加压袋10自身会因为压力的作用或者血浆袋的支撑作用,被动呈现出近似于环形套体的结构形态;在另一些情况下,如加压袋10处于收缩变形状态或者尚未容纳血浆袋状态时,其也可以自然呈现出近似于环形套体的结构形态或者其他如扁平片状等其他形态。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5,袋体外壁11和袋体内壁12展开后的形态均为具有一定长度的长条式带状结构,沿袋体外壁11的轮廓边缘围合形成有第一连接部(亦可理解为:借助袋体外壁11的轮廓边缘作为第一连接部);相适应地,沿袋体内壁12的轮廓边缘围合形成有第二连接部,在将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层叠排布后,第二连接部可对位叠置于第一连接部,通过将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进行密封固定(如熔接),既可以在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上形成加压袋10的一次熔接密封带10a,又可以将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构造成主体区域相互分离、边缘部位密封连接且具有预设长度的加压带10b,而加压带10b的内部(即: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之间的分离间隙)即可作为加压带10的袋体空间13;而由此形成的加压带10b则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通过将加压带10b进行对折或者围合,则可使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呈层叠对位,将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进行密封固定(如熔接)即可构成加压袋10的二次熔接密封带10c,同时构造出大致呈环形套体结构的加压袋10。
基于此,通过将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进行二次熔接处理,可使得加压袋10所呈现出的环形套体结构大致呈扁平式,不但有利于血浆袋能够快速地装配于加压袋10内,而且使得加压袋10在血浆袋上所形成的压力分布能够更为吻合血浆袋的轮廓形态特征,为加压袋10能够全面挤压血浆袋并加速血浆排出创造了条件。
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不考虑工艺复杂性等前提下,袋体外壁11和袋体内壁12也可采用闭口的环形带状结构,袋体内壁12的直径略小于袋体外壁11的直径,在将袋体内壁12同轴插置于袋体外壁12内后,可通过熔接工艺将两者的轴向两端进行环周地熔接密封,从而使加压袋10直接且自然地呈现出近乎标准的环形套体结构,并可用于对血浆袋的加压。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加压袋10还具有流体接口15,主要用于在袋体空间13与调压组件(具体为导流管20)之间建立连通关系,流体接口15以被袋体外壁11与袋体内壁12夹持的方式被熔接固定在加压袋10上,以使其自袋体空间13的内部延伸至加压袋10的外部,而导流管20则可采用可拆卸的方式插套连接在流体接口15位于加压袋10(或者袋体空间13)外部的一端;通过设置的流体接口15可便于对加压袋10和调压组件进行拆装组合。其他实施例中,依据加压袋10实际的使用需求,流体接口15也可密封固定于袋体外壁11或者袋体内壁12上,当然,也可采用除熔接工艺之外的其他工艺手段对流体结构15进行密封固定。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4和图5,加压袋10还具有信息记录表16和固定件17;其中,信息记录表16主要用于标记(填写或记录)与加压袋10、血浆袋、患者等相关联的预设信息,如血浆信息、患者信息、使用日期信息、科室部门、加压范围等;信息记录表16可以采用印刷等方式固定设置于袋体外壁11上,也可采用贴纸等方式可分离地设置于袋体外壁11上。固定件17主要用于将加压袋10定位固定在预设位置,如以悬挂的方式放置于病床的上方,该固定件17可采用熔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设置于袋体内壁12、袋体外壁11或者加压袋10等任意部位。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6和图7,压力指示器30包括管壳31、活塞件32和弹性件33;其中,管壳31具有流体腔室、连接嘴31a和泄压口31b,流体腔室沿管壳31的长度方向(或轴向方向)延伸设置于管壳31的内部,连接嘴31a则设置于管壳31的外部并与流体腔室连通,利用连接嘴31a可实现压力指示器30(具体为流体腔室)与导流管20的连通;活塞件32活动地装设于流体腔室内,并且活塞件32的至少一部分是抵紧在流体腔室位于管壳31的周向侧的腔壁(其可定义为侧腔壁)上的;而弹性件33则装设于流体腔室内,并且弹性件33的一端抵接管壳10的轴向端壁(可定义为流体腔室的端腔壁)、另一端抵接活塞件32;泄压口31b贯通管壳31的周向侧壁设置,以将流体腔室与管壳31的外部连通,并且泄压口31b位于活塞件32的运动行程范围内。
由此,当流体介质经由导流管20、连接嘴31a和流体腔室流动时,会致使流体腔室位于活塞件33与连接嘴31a之间区域部位的流体压力发生变化,使得活塞件32因流体压力的作用而在流体腔室内运动;如,当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逐渐增大时,会推动活塞件32朝弹性件33一侧运动,从而使得弹性件33受压压缩,当流体压力持续增大,则会使得活塞件32跨越泄压口31b所在的部位,使得泄压口31b与连接嘴31a(连同导流管20及袋体空间13)导通,导流管20及袋体空间13内的气体则会经泄压口31b排出至外界,实现压力指示器30自动泄压的功能,能够避免加压袋10因被过度充气而发生爆破等问题;反之,当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减小时,活塞件32则会在弹性件33的弹性力作用下,在流体腔室内反向运动,从而阻断泄压口31b与连接嘴31a(连同导流管20及袋体空间13)的连通关系,使压力指示器30(连通加压袋10)自动恢复至安全的气压状态,从而确保加压袋10能够正常且安全的使用。
在具体实施时,可通过选择弹性系数和长度合适的弹簧作为弹性件33,使弹性件33的弹性力与流体压力阈值、泄压口31b的设置位置、活塞件32的运动行程等进行关联;如可将加压袋10的安全气压值设置为300mmHg,当流体压力达到该安全气压值时,活塞件32恰好越过泄压口31b,使得泄压口31b与连接嘴31a导通,而此时的弹性件33则恰好处于被压缩的最大幅度。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管壳31可由筒体31-1、显示件31-2和端盖31-3顺序组装成型,三者的内部空间共同构造成流体腔室;其中,显示件31-2整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如亚克力材料或其他透明材料,以利用显示件31-2在管壳31上构造出沿管壳31的周向围绕设置的透明窗口,通过透明窗口可全方位地展示流体腔室的内部状况。活塞件32则包括活塞32-1和活塞杆32-2;其中,活塞32-1活动地装设于流体腔室内,并且活塞32-1的周向壁抵紧筒体31-1的内周壁(相适应地,泄压口31b可贯通筒体31-1的周向侧壁设置),活塞杆32-2固定连接活塞32-1,在活塞杆32-2上设置有面向透明窗口分布的压力刻度标识;而弹性件33的一端可抵接于活塞杆32-2(或者插置于活塞杆32-2内并抵接于活塞32-1)、另一端则抵接于端盖31-3。
在活塞32-1因流体压力作用在筒体31-1内运动时,会同步带动活塞杆32-2运动,当压力刻度标识的某一刻度运动停留在显示件31-2(具体为透明窗口)预设位置,操作人员即可快速直观读取相应的刻度,从而获取此时袋体空间13内的流体压力。具体实施时,可在透明窗口或者显示件31-2上环绕地设置一条指示线,当压力刻度标识的某一刻度与指示线重合时,即代表此时袋体空间13内的流体压力。
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8至图10,管路阀40大致为三通阀结构,其包括主体部和阀门旋钮44;其中,主体部具有第一接口41、第二接口42和第三接口43,第一接口41主要用于通过导流管20连通压力指示器40,第二接口42主要用于通过导流管20连通流体源50,第三接口43则主要用于主体部(或者管路阀40)与外界连通;阀门旋钮44可参考现有的三通阀阀芯结构进行选择设置,其可转动地装设于主体部,主要用于切换导通第一接口41、第二接口42和第三接口43中的任意两者;具体地,请参阅图8,当通过操控阀门旋钮44使得第一接口41与第二接口42导通时(即:同时阻断第三接口43),则可最终使流体源50与加压袋10建立导通连接关系,此时可利用流体源50对加压袋10进行加压操作;请参阅图9,当通过操控阀门旋钮44使得第一接口41与第三接口43导通时(即:同时阻断第二接口42),可最终使加压袋10与外界导通,从而使加压袋10内的流体介质排出的外界,实现对加压袋10的泄压操作;请参阅图10,当通过操控阀门旋钮44使得第二接口42与第三接口43导通时(即:同时阻断第一接口41),则可使定量地流体介质保持在加压袋10内,从而实现对加压袋10的保压操作。
以此,利用管路阀40的结构构造,通过将阀门旋转至不同位置,可达到控制加压袋10的加压、泄压、保压等三种状态,有效地增强了加压装置操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能。需要说明的是,图8至图10中的箭头指代流体介质的流动路径。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压组件和环形套体结构的加压袋,所述加压袋具有:
袋体外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亮面结构;
袋体内壁,采用透明PU革材料制成的磨砂面结构,所述袋体内壁与袋体外壁沿加压袋的周向呈内外层叠排布;
袋体空间,用于容纳流体介质,所述袋体空间位于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之间,且所述袋体空间由袋体外壁和袋体内壁密封围合而成;以及
加压通道,用于容纳液体包装袋,所述加压通道由袋体内壁沿加压袋的周向围合形成;
所述调压组件与袋体空间连通,用于驱使流体介质出入所述袋体空间,以使所述加压袋能够膨胀或收缩,实现液体包装袋因受加压袋的压力作用而排出液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外壁具有沿其轮廓边缘围合形成的第一连接部,所述袋体内壁具有对位叠置于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熔接固定,以使所述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共同构造出具有预设长度的加压带,所述袋体空间位于加压带内;
所述加压带具有沿其长度方向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熔接固定,以构造出环形套体结构的所述加压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外壁的厚度大于袋体内壁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袋还具有流体接口,用于所述调压组件以可拆卸的方式对接连通袋体空间,所述流体接口自袋体空间延伸至加压袋的外部设置,且所述流体接口密封固定于袋体外壁、袋体内壁、袋体外壁与袋体内壁之间中的任意一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袋还具有信息记录表,所述信息记录表设置于袋体外壁,用以标记预设关联信息;和/或
所述加压袋还具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于袋体内壁和/或袋体外壁,用以将所述加压袋定位固定在预设位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组件包括:
导流管,用于输送流体介质,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袋体空间连通设置;
压力指示器,用于检测并显示所述袋体空间的流体压力,所述压力指示器与导流管连通设置;
流体源,用于提供流体介质并驱使流体介质出入所述袋体空间,所述流体源与导流管连通设置,所述压力指示器位于流体源与加压袋之间;以及
管路阀,用于导通和关断所述导流管,所述管路阀装设于导流管并位于压力指示器与流体源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指示器包括:
管壳,具有流体腔室、连接嘴和泄压口,所述流体腔室通过连接嘴与导流管连通;
活塞件,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室内,所述活塞件的至少部分抵紧流体腔室的侧腔壁,当所述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变化时,所述活塞件能够因流体压力的作用而在流体腔室内运动;以及
弹性件,用于沿所述活塞件的运动方向向活塞件施加弹性力,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流体腔室内,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接流体腔室的端腔壁、另一端抵接活塞件;
所述泄压口贯通管壳的侧壁设置,以将所述流体腔室与外界连通,且所述泄压口位于活塞件的运动行程范围内,用于在所述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达到预设值时,引导流体介质自所述流体腔室排出至外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具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沿管壳的周向围绕设置,以能够全方位展示所述流体腔室的内部;所述活塞件包括:
活塞,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室内,所述活塞抵紧流体腔室的侧腔壁,当所述流体腔室内的流体压力变化时,所述活塞能够在流体腔室内运动;以及
活塞杆,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流体腔室内,所述活塞杆与活塞连接,以使所述活塞能够带动活塞杆运动,所述活塞杆具有压力刻度标识,所述压力刻度标识面向透明窗口设置;
所述弹性件与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抵接,或所述弹性件插置于活塞杆内并抵接活塞。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阀为三通阀结构,其包括:
主体部,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所述第一接口用于通过导流管连通压力指示器,所述第二接口用于通过导流管连通流体源,所述第三接口用于流体介质排出至外界;以及
阀门旋钮,可转动地装设于所述主体部,所述阀门旋钮用于切换导通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中的任意两者。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血输液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源为手动气囊或电动充气装置。
CN202122231646.9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Active CN2165364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1646.9U CN216536401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1646.9U CN216536401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6401U true CN216536401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4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1646.9U Active CN216536401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64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1493B2 (en)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over inflation of the retention balloon in medical catheters and airway devices
US4598707A (en) Medical tube with inflation cuff
US20200054491A1 (en) Wound care system for negative pressure therapy
US8663180B2 (en) Irrigation system with a pump
US4403988A (en) Syringe assembly
US4000741A (en) Syringe assembly
EP0660733B1 (en) Fluid flow check valve
RU2647331C2 (ru) Блок катетера
EP0213748A1 (en) Dual dilatation catheter assembly and miniature balloon dilatation catheter for use therewith
JPH0352302B2 (zh)
JPS6249863A (ja) 注入装置
US20190133604A1 (en) Hemostatic device
CN216536401U (zh) 一种输血输液加压装置
EP3582743B1 (en) Gastrostomy device with pressure monitoring
CA1036887A (en) Nasal tampon
WO2021136460A1 (zh) 止血阀、导管鞘以及介入器械的密封方法
US20210361291A1 (en) Hemorrhage Control Device
EP0054357A1 (en) Inflating and deflating device
CN105163665A (zh) 用于在流体中测量压力的装置
CA1079600A (en) Syringe assembly
US20150032013A1 (en) Disposable sheath
NZ727366B2 (en) Apparatus for limiting fluid pressure in a retention balloon of a fecal management system
JPH01175866A (ja) バルーン膨張用シリンジ
WO1995007661A1 (en) Surgical instru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