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6334U - 一种自矫直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矫直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6334U
CN216536334U CN202122682503.XU CN202122682503U CN216536334U CN 216536334 U CN216536334 U CN 216536334U CN 202122682503 U CN202122682503 U CN 202122682503U CN 216536334 U CN216536334 U CN 216536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rod
drainage
rotating shaft
hook
detacha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25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杉
马世兴
杨志永
周泽洋
朱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ianj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6825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6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6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6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矫直支架,包括床板安装板、转轴安装座、竖直挂杆、引流瓶挂钩、引流袋挂钩、激光水平仪挂钩、挂杆转轴、直线轴承、滑动托板、直线滑块和直线导轨。本实用新型确定引流高度基准后,能够跟随患者头部的高度自动调整引流高度以匹配变化后的头部高度,能维持合理的引流压力,同时实现自动竖直矫正,定位精确,使用十分便利,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避免病床高度变化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保证患者引流过程的安全,符合临床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自矫直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自矫直支架。
背景技术
对脑血肿、脑水肿等患者术后进行引流时,为了平衡脑部颅压,一般以外耳道连线为基线,在其上方10~15cm高度处进行高位引流。当然,临床上也存在低位引流和更高位置引流的情形,因此设计引流架时使挂杆高于床面和低于床面均具有现实意义。
现阶段,引流架采用的多是落地式的鱼骨架。申请号为202022234350.8的文献公开了一种临床医用引流架,主要解决了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弯折造成的引流不畅问题。申请号为202021718414.5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引流架,主要解决了引流瓶不垂直固定的问题。文献《严林香,刘凤强,陆锦琪.脑室引流架的制作和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7(11):791.》中公开了一种引流架,安装便利,只需要将固定板插到病床床板和床垫之间即可,旋转调节钮可以调整引流架挂钩高度;但其随床板转动后,挂杆竖直方向仍垂直于床面,与地面产生偏斜角度,使引流高度产生偏差;此外,引流瓶也有概率会发生偏斜。
上述几种方案,在摇升病床床板改变头部高度后,均需要手动调整引流瓶或者引流袋的悬挂高度以匹配变化后的头部高度,使用不便。护士往往会因为工作忙碌忽略了这一点,导致了许多医疗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矫直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床板安装板、转轴安装座、竖直挂杆、引流瓶挂钩、引流袋挂钩、激光水平仪挂钩、挂杆转轴、直线轴承、滑动托板、直线滑块和直线导轨;
所述床板安装板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转动床板的侧面;转轴安装座固定于床板安装板上;挂杆转轴穿过竖直挂杆上开的光滑通孔,与竖直挂杆的光滑通孔间隙配合,端部与转轴安装座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直线导轨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床身架上;直线滑块滑动安装于直线导轨中;滑动托板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直线滑块上;直线轴承的外圈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滑动托板上;竖直挂杆滑动安装于直线轴承的内圈中;
引流瓶挂钩和引流袋挂钩、激光水平仪挂钩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竖直挂杆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确定引流高度基准后,能够跟随患者头部的高度自动调整引流高度以匹配变化后的头部高度,能维持合理的引流压力,同时实现自动竖直矫正,定位精确,使用十分便利,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避免病床高度变化而引发的医疗事故,保证患者引流过程的安全,符合临床需求。
(2)通过结构设计,使得支架运动过程中,竖直挂杆始终垂直于地面,其中直线轴承对竖直运动导向,直线导轨和直线滑块对水平运动导向。导向设计更合理,更不易卡死,同时本装置更高,不易发生突然掉落导致引流事故。
(3)本实用新型的竖直挂杆上具有不同高度的若干个光滑通孔,满足特殊的引流情形需要。
(4)本实用新型优化了零件结构,使尽量少占用场地和便于拆装,符合临床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去掉转动床板后的装配面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挂杆的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高位引流工作示意图。
图中,1、床板安装板;2、转轴安装座;3、卡钳;4、竖直挂杆端帽;5、竖直挂杆;6、引流瓶挂钩;7、引流袋挂钩;8、激光水平仪挂钩;9、挂杆转轴;10、直线轴承;11、直线轴承安装螺栓;12、滑动托板;13、直线滑块;14、羊角螺栓;15、直线导轨;16、转轴安装座连接螺栓。501、中部光滑通孔;502、上部光滑通孔;503、下部光滑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不限制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矫直支架(简称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床板安装板1、转轴安装座2、竖直挂杆5、引流瓶挂钩6、引流袋挂钩7、激光水平仪挂钩8、挂杆转轴9、直线轴承10、滑动托板12、直线滑块13和直线导轨15;
所述床板安装板1通过两个卡钳3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转动床板的侧面;转轴安装座2通过转轴安装座连接螺栓16固定于床板安装板1上;挂杆转轴9穿过竖直挂杆5上开的光滑通孔,端部与转轴安装座2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且与竖直挂杆5的光滑通孔接触的位置处与竖直挂杆5的光滑通孔间隙配合,两者可相对转动;
直线导轨15通过卡钳3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床身架上;直线滑块13滑动安装于直线导轨15中;滑动托板12通过羊角螺栓14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直线滑块13上;直线轴承10的外圈通过直线轴承安装螺栓11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滑动托板12上;竖直挂杆5滑动安装于直线轴承10的内圈中;
激光水平仪挂钩8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竖直挂杆5上,使得激光水平仪挂钩8上装配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与患者头部外耳道连线处于同一水平面,然后固定于竖直挂杆5上,确定引流高度基准;引流瓶挂钩6和引流袋挂钩7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竖直挂杆5上,根据引流高度基准确定引流瓶挂钩6和引流袋挂钩7的固定位置。
优选地,竖直挂杆5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挂杆端帽4,防止刮伤使用人员和提升支架美观度。
优选地,挂杆转轴9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与转轴安装座2螺纹连接;另一端为光杆,末端设置有挡头,光杆使得挂杆转轴9和竖直挂杆5能够相对转动,挡头用于防止竖直挂杆5脱落;挂杆转轴9拆装便利,满足与竖直挂杆5换孔配合需求,满足竖直挂杆5方便从病床上拆装的需要。
优选地,竖直挂杆5上标有刻度,便于获取引流瓶和引流袋的当前相对高度。
优选地,竖直挂杆5沿高度方向上开有若干个光滑通孔;本实施例中,竖直挂杆5上开有中部光滑通孔501、上部光滑通孔502和下部光滑通孔503三个不同高度位置的光滑通孔;使用中部光滑通孔501,可保证支架不触碰地面同时转动床板与地面的夹角在30°范围内转动;使用上部光滑通孔502,竖直挂杆5整体下移,可使转动床板与地面的夹角在45°范围内转动,解决采用呼吸机等极少数的需要大角度斜躺时的引流问题,同时为防止地面干涉,需在转动床板处于一定角度的时候才能使用该光滑通孔,或将竖直挂杆5设置为伸缩杆;使用下部光滑通孔503,竖直挂杆5整体上移,可获得更高的引流瓶和引流袋的悬挂高度。
优选地,所述卡钳3采用U型卡钳。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流程是:
(1)在患者引流前,在病床床身架和地面高度一定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选择竖直挂杆5的中部光滑通孔501、上部光滑通孔502和下部光滑通孔503中的一个与挂杆转轴9配合,如图7所示;引流过程中,患者头部的转动床板的抬升角度一般不会超过30°,竖直挂杆5的中部光滑通孔501与挂杆转轴9配合即可,同时可以保证支架不触碰地面;当面对特殊的引流需求时,将竖直挂杆5的上部光滑通孔502与挂杆转轴9配合,例如需使转动床板的抬升角度范围扩展至45°;若支架高度不够,可使用竖直挂杆5的下部光滑通孔503与挂杆转轴9配合,可获得更高的引流瓶和引流袋的悬挂高度;更换旋转孔时只需将挂杆转轴9拧下,再穿过相应的光滑通孔后安装于转轴安装座2中即可。
(2)在患者引流前,调整激光水平仪挂钩8在竖直挂杆5上的位置后固定,使得激光水平仪挂钩8上装配的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与患者头部外耳道连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即确定引流高度基准;然后根据引流要求,计算得到引流瓶和引流袋相对于引流高度基准的高度,进而将引流瓶挂钩6和引流袋挂钩7沿竖直挂杆5移至适当位置后固定;
引流要求:高位引流时,引流瓶底端与外耳道连线高度差维持在10~15cm(如图8所示);低位引流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引流瓶底端高度。
(3)定位完成后,悬挂引流袋和/或引流瓶进行引流操作;引流过程中,当医护人员需要摇动病床的摇杆时,患者头部会跟随转动床板转动抬升或下降。床板安装板1和转轴安装座2随转动床板一起转动,挂杆转轴9相对于竖直挂杆5转动,竖直挂杆5始终垂直于底面;挂杆转轴9带动竖直挂杆5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运动,使得抬升或下降过程中激光发射器发射的光线与患者头部外耳道连线始终处于同一水平面,引流瓶挂钩6和引流袋挂钩7相对于患者头部高度保持不变,维持恒定的引流压力。竖直挂杆5竖直运动,直线轴承10与竖直挂杆5配合,同时实现限制竖直挂杆5与地面保持垂直。竖直挂杆5水平运动,直线滑块13沿直线导轨15滑动,实现对竖直挂杆5的跟随支撑。因此,本支架竖直挂杆5能实现平稳地运动,同时保持引流瓶挂钩6和引流袋挂钩7相对于患者头部高度不变,实现恒压引流。
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包括床板安装板、转轴安装座、竖直挂杆、引流瓶挂钩、引流袋挂钩、激光水平仪挂钩、挂杆转轴、直线轴承、滑动托板、直线滑块和直线导轨;
所述床板安装板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转动床板的侧面;转轴安装座固定于床板安装板上;挂杆转轴穿过竖直挂杆上开的光滑通孔,与竖直挂杆的光滑通孔间隙配合,端部与转轴安装座可拆卸式固定连接;
直线导轨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床身架上;直线滑块滑动安装于直线导轨中;滑动托板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直线滑块上;直线轴承的外圈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滑动托板上;竖直挂杆滑动安装于直线轴承的内圈中;
引流瓶挂钩和引流袋挂钩、激光水平仪挂钩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竖直挂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竖直挂杆沿高度方向上开有若干个光滑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竖直挂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挂杆端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挂杆转轴的一端设置有螺纹,与转轴安装座螺纹连接;另一端为光杆,末端设置有挡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床板安装板通过两个卡钳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转动床板的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直线导轨通过卡钳可拆卸式固定安装于病床的床身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自矫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钳采用U型卡钳。
CN202122682503.X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自矫直支架 Active CN216536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2503.XU CN216536334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自矫直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2503.XU CN216536334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自矫直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6334U true CN21653633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9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2503.XU Active CN216536334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自矫直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6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8199A1 (en) Sensor unit, bed for a patient and method of modifying a patient's bed
US10335333B2 (en) Mechanics of the bed siderail
CN216536334U (zh) 一种自矫直支架
CN113908356A (zh) 一种自矫直支架
CN110433056B (zh) 一种小儿外科手术用头部固定装置
CN112914886B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具有升降功能的食物托盘
CN211243705U (zh) 一种临床麻醉科用便于操作的麻醉治疗装置
CN214286151U (zh) 一种急诊科护理用输液架
CN211409044U (zh) 一种医用移动升降支架
CN210785350U (zh) 一种急诊科心脏复苏板
CN208989537U (zh) 医疗成像设备用头部固定装置
CN209417418U (zh) 一种医学影像观片装置
CN219630270U (zh) 一种引流管支架装置
CN213346501U (zh) 一种悬吊式骨科护理固定支架
CN217409188U (zh) 一种病床患者用下床报警器
CN110960385A (zh) 一种泌尿外科手术床
CN204618639U (zh) 一种具有多种固定方式的儿科护理架
CN113057813B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护理床
CN215900143U (zh) 一种具有精准角度调节的医护用病床
CN213157069U (zh) 一种心内科护理转运装置
CN220213585U (zh) 一种输液架
CN215652176U (zh) 一种痴呆病人防坠床护栏
CN216855105U (zh) 一种下肢骨折换药托架
CN220608601U (zh) 一种单元组合吊塔
CN218220482U (zh) 用于护理床的医用量角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