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5885U -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5885U
CN216535885U CN202121812031.9U CN202121812031U CN216535885U CN 216535885 U CN216535885 U CN 216535885U CN 202121812031 U CN202121812031 U CN 202121812031U CN 216535885 U CN216535885 U CN 216535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air bag
air
head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203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纪媛媛
王宁
俞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anwu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anwu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Xuanwu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81203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5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5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58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包括用于抬高使用者头部的第一部件和与第一部件连接用于固定使用者头部姿势的第二部件。第二部件至少包括设置有第一气囊并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第一区段、设置于第一区段的第一侧并且用于与患者的颈部接触第二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第二区段设置有第二气囊。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设置有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并设置于第二区段的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与患者的两侧下颌接触。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按照能够适应性固定不同患者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独立充放气的气口。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重症的病人平时平躺时由于患者失去自主意识,难以保持头部处于正中位,时常患者在平躺时头部偏向一侧。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大都具有颅内高压,头部侧偏会压迫颈静脉,影响静脉回流,从而加重颅高压的状态。另外,对于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去骨瓣部位更不能受压,以免造成颅内高压。因此在实际的过程中,护士会使用柔软的卫生纸或垫子踮起两侧的枕头,使得患者的头部保持在正中位置躺卧,患者的头部能够处于科学的、舒适的姿态,以避免躺卧增加患者的患病风险。但卫生纸和垫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并不贴合患者的下颌,只能对患者的后脑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使其不朝向侧边偏转,并且由于卫生纸和垫子的形状不定,使得垫起的角度并不稳定和科学,甚至会增加患者颈部散热的负担,增加患者得褥疮的概率。
现有技术公开了较多的气囊枕头,例如,CN207803953U公开了一种充气枕,主要包含有:一底垫;一头颈气袋,其位于该底垫的顶面中间位置;一侧枕垫,具有二侧部,该二侧部间具有一由上往下贯穿的容置区;一头颈枕垫,其位于该侧枕垫的容置区中,并位于该头颈气袋上;一枕套,其以可拆离的方式包覆于该底垫、头颈气袋、侧枕垫与该头颈枕垫外;该头颈气袋可改变内部所积蓄的气体量,进而调整该头颈枕垫与该侧枕垫的高度,以适用于不同体型及不同需求的使用者。该颈枕由多个枕垫组成,在枕垫的中部形成容置区,用于容置使用者的头部,通过二侧部能够形成对使用者头部的限位,并且通过调整头颈气袋内部的气体量能够调整该颈枕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但该装置的二侧部的高度不能调整,并且其形状并不贴合人体的头部,当使用者的头部宽度小于该容置区时,该颈枕对使用者的头部固定效果较差。并且该装置的散热效果较差,使用者的头部两侧和后部都位于该容置空间中,会造成热量的累计,对于无法自主调整头部的角度的重症患者来说,产生褥疮的风险急剧增长。
而CN206525873U公开了一种用于支撑用户的头部或颈部的枕头以及磁性的关闭机构,该枕头成形为限定枕头左侧部、枕头右侧部以及枕头后部,该枕头包括总体U形的衬垫,该衬垫包括衬垫左侧部、衬垫右侧部及衬垫后部;其中,衬垫左侧部包括衬垫左前部,且衬垫右侧部包括衬垫右前部,衬垫左前部和衬垫右前部中的每一个的顶部均向上延伸以支撑用户下巴;并且衬垫左侧部成形为限定至少一个左衬垫气孔,并且其中,所述衬垫右侧部成形为限定至少一个右衬垫气孔。该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右两侧具有延伸的部件,延伸的部件从使用者的后颈部延伸到了使用者的下巴处,能够贴合使用者的下颌和颈部对使用者的颈部提供支撑。但该现有技术的形状固定,不具备使用灵活性,并且在使用者躺卧时,由于使用者后颈部的枕头的高度的存在,会影响使用者的头部和背部同时保持舒适地与床体接触,当使用者的背部和颈部的枕头与床体接触时,使用者的头部可能与床体保持距离,当使用者的头部与床体保持接触时,会使得使用者的颈部角度并非舒适的角度,因此,使用时会对使用者的颈部产生负担,尤其是长期使用之后。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包括第一部件,用于抬高使用者头部。第二部件,与第一部件连接用于固定使用者头部姿势。所述第二部件至少包括第一区段:设置有第一气囊,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第二区段:设置有第二气囊,设置于第一区段的第一侧并且用于与患者的颈部接触;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设置有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设置于第二区段的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与患者的两侧下颌接触。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按照能够适应性固定不同患者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气口。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表面按照能够加快热量散发的方式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透气通道。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三气囊和第四气囊的表面按照能够增加舒适性的方式至少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靠近气囊的一面按照能够在单个气囊放气的状态下保持透气通道连通的方式与若干气囊的顶部固定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横向和纵向通道内设置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的中心轴平行于所述通道平面的径向方向。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部件表面沿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连线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一端部按照能够调整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之间的距离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契合的第二魔术贴。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朝向彼此的一侧上的第一层设置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所述弧度设置于第一层远离气囊的一侧。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朝向彼此的一侧上的第一层设置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所述弧度设置于第一层远离气囊的一侧。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口连接有手动充气装置,所述手动充气装置至少包括弹性挤压组件和两个单向阀,所述弹性挤压组件设置有用于连通气囊内部空间的第一通气孔和用于连通气囊外部环境的第二通气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气孔按照能够只允许气体从弹性挤压组件中进入到气囊内部的方式设置有打开方向朝向气囊内部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通气孔按照能够只允许气体从外界环境中进入到弹性挤压组件中的方式设置有打开方向朝向弹性挤压组件内部的第二单向阀。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挤压组件包括呈立体形状的气室和设置于气室与气室的内壁抵触的弹性件,所述气室内壁与所述弹性件抵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减缓摩擦的柔性层。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层为3D透气防汗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适应不同患者的颈部结构,提高使用舒适度。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设置,使得能够通过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调整使得第二部件的第一区段更贴合使用者平躺时的背部,第二区段更贴合使用者的颈部,并且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充气量提供不同的高度,提高使用便捷度,并且,能够使得使用者的颈部保持在舒适的角度,使用更加健康。
第二,在需要时舒适地保持使用者的头部正位。通过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设置,使得在患者保持舒适的躺卧姿态的同时能够有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限制头部偏转,从而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患者也能够保持头部处于正位状态,而不会由于侧偏导致手术部位或颈静脉受到压迫造成颅内高压。
第三,降低褥疮发生概率。气囊表面的透气通道的设置,使得使用者与装置接触的皮肤产生的热量随透气通道内的空气流通扩散到外部,使得热量不在接触部位堆积;并且,人体工学设计的第一层使得使用者与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接触的面积更大,局部压力减小,使得皮肤和毛细血管受到的压迫力更小;综上,起到提高舒适度的同时降低褥疮发生概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表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第一部件 200:第二部件 211:第一气囊
212:第二气囊 213:第三气囊 214:第四气囊
210:气囊 215:凸起 216:透气通道
217:透气孔 220:第一层 218:气口
301:弹性件 302:气室 303:第一单向阀
304:第二单向阀 310:弹性挤压部件 305:柔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包括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第一部件100用于抬高使用者头部。第二部件200用于固定使用者头部姿势。第一部件100和第二部件200连接,第二部件200位于第一部件100近侧。近侧为靠近患者的一侧。优选地,第一部件100例如是枕头,第二部件200例如是枕套。第二部件200包括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第一区段与患者背部接触。第二区段用于与患者的颈部接触。第一区段设置有第一气囊211。第一区段设置于第二区段的第一侧,第一侧是任一侧。第二区段内设置有第二气囊212。第二部件200还包括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彼此相对设置于第二区段区别于第一侧的第二侧和第三侧。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分别与使用者的两侧下颌接触,第二侧和第三侧为相对的两侧,从而通过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对使用者两侧下颌提供支撑,使得使用者的头部被固定而保持正位。优选地,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分别设置有独立的气口218,能够通过独立的气口218独立放气和充气,以通过分别调整第一气囊211和第二气囊212的充气量,调整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患者的颈部结构,使得每个患者都能够处于舒服的躺卧姿势,通过分别调整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的充气量,能够调整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硬度和大小,以适应不同脸部轮廓的患者使用。例如,气囊210的设置可以是采用具有一定弹性的橡胶制成。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便于散热,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的表面按照能够加快热量散发的方式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透气通道216。气囊210的表面设置为具有若干的均匀凸起215,若干均匀凸起215围成纵横交错的透气通道216。透气通道216的设置使得在凸起215与使用者接触的情况下能够保证接触部位周围的皮肤与外界空气环境气体连通,从而能够将接触部位周围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降低发生褥疮的概率,提高装置的使用舒适度。优选地,第一气囊211设置为略大于符合人体颈部自然弯曲角度的形状。第二气囊212设置为略大于符合人体背部躺卧时自然弯曲角度的形状。通过调节气囊210中的气量多少,能够调整气囊210大小到合适位置,并且能够针对不同使用者的颈部角度进行放气更改。优选地,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设置为符合人体下颌的形状,使得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能够与使用者的皮肤以较小的力接触,并且能够固定稳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一层220,第一层220靠近气囊210的一面与若干凸起215的凸起215表面连接。优选地,第一层220例如可以是3D透气防汗网。优选地,第一层220与各凸起215表面的连接能够对凸起215的排列形成牵制,从而在气囊210内气体量不足以支撑凸起215的情况下,第一层220能够限制各凸起215仍然保持固定的排列方式以保持纵横交错的透气通道216畅通;而凸起215不会东倒西歪造成透气通道216堵塞,使得装置的散热性能受到影响。优选地,第一层220与各凸起215表面的连接为粘接等固定连接方式。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透气通道216内还设置有透气孔217。纵横交错的透气通道216构成一个平面,透气孔217设置为中心轴与通道平面的径向方向平行,使得装置能够通过透气孔217进一步加快向外部排出空气的速度。优选地,透气通道216内还设置有气流加速组件,气流加速组件例如可以是小风扇或小气泵等。气流加速组件设置于一个或多个透气通道216内,并且通过电源线连接到电源上,获得动力。气流加速组件还可以被实施为能够产生负离子等的风扇或气泵。气流加速组件能够加速透气通道216内的气流速度,使得散热效率更高,对于炎热的夏天或发热的患者能够增加降温效果,扩大装置的使用范围,提高装置的使用舒适度。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部件200表面沿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连线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优选地,为保证第二部件200表面的舒适度,第一魔术贴设置为毛面。优选地,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与第二部件200连接的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契合的第二魔术贴,当第一魔术贴为毛面时,第二魔术贴设置为勾面,以便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根据实际需要情况调整情况。例如,当使用者的头部较小时,通过调整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与第二部件200的连接位置调整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距离,以适应该使用者的头部。当使用者的头部较大时,能够通过增加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距离适应使用者的头部使用,以保持使用者的头部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朝向彼此的一侧上的第一层220设置有符合人体工学的弧度。弧度设置于第一层220远离气囊210的一侧。使得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能够更加贴合使用者的下颌部,使得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接触使用者下颌部位的压力分散,则接触时的局部压力减小,能够提高患者的使用舒适度,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得褥疮的概率。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气口218连接有手动充气组件以便通过简单操作进行充气。手动充气装置至少包括弹性挤压部件310和两个单向阀。优选地,弹性挤压部件310设置有用于连通气囊210内部空间的第一通气孔和用于连通气囊210外部环境的第二通气孔。优选地,第一通气孔设置有打开方向朝向气囊210内部的第一单向阀303,使得气体只能够从弹性挤压组件中进入到气囊210内部而气囊210内部的气体不能够进入弹性挤压部件310中。第二通气孔设置有打开方向朝向弹性挤压部件310内部的第二单向阀304,使得气体只能够从外界环境中基于弹性挤压部件310的回弹进入到弹性挤压部件310中而进入弹性挤压部件310中的气体不能通过第二单向阀304到达外界环境中。优选地,手动充气组件能够是连接在每一个气囊210的第一层220外部或内部,以便于在充气时特异性地拿取不同气囊210的充气装置对气囊210进行充气。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弹性挤压部件310包括呈立体形状的气室302和设置于气室302与气室302的内壁抵触的弹性件301。当气室302受到外力作用挤压时弹性件301收缩以积蓄弹性势能,当撤去外力作用时弹性件301释放弹性势能而伸长使得气室302内被撑起,从而外界气体由于气室302内的负压而进入到气室302内部,并且在下次挤压时再进入到气囊210中。优选地,弹性件301与气室302内壁接触的部位设置有柔性件,柔性件能够减少弹性件301与气室302内壁的摩擦,避免弹性件301与气室302内壁局部长期接触,导致局部损坏而缩短气室302的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部件(100),用于抬高使用者头部,
第二部件(200),与第一部件(100)连接用于固定使用者头部姿势,
所述第二部件(200)至少包括
第一区段:设置有第一气囊(211),用于与患者背部接触;
第二区段:设置有第二气囊(212),设置于第一区段的第一侧并且用于与患者的颈部接触;
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设置有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设置于第二区段的第二侧和第三侧,分别与患者的两侧下颌接触,
所述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按照能够适应性固定不同患者的方式分别设置有独立充放气的气口(2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的表面按照能够加快热量散发的方式设置有纵横交错的透气通道(216)。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211)、第二气囊(212)、第三气囊(213)和第四气囊(214)的表面至少包括第一层(220),所述第一层(220)靠近气囊(210)的一面按照能够在单个气囊(210)放气的状态下保持透气通道(216)连通的方式与若干气囊(210)的顶部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横向和纵向通道内设置有透气孔(217),所述透气孔(217)的中心轴平行于通道平面的径向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200)表面沿第三区段和第四区段的连线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与所述第二部件(200)连接的一端部按照能够调整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之间的距离的方式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契合的第二魔术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区段和所述第四区段朝向彼此的一侧上的第一层(220)设置有符合人体下颌形状的弧度,所述弧度设置于第一层(220)远离气囊(210)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口(218)连接有手动充气装置,所述手动充气装置至少包括弹性挤压组件和两个单向阀,所述弹性挤压组件设置有用于连通气囊(210)与内部空间的第一通气孔和用于连通气囊(210)与外部环境的第二通气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按照能够只允许气体从弹性挤压组件中进入到气囊(210)内部的方式设置有打开方向朝向气囊(210)内部的第一单向阀(303);所述第二通气孔按照能够只允许气体从外界环境中进入到弹性挤压组件中的方式设置有打开方向朝向弹性挤压组件内部的第二单向阀(3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组件包括呈立体形状的气室(302)和设置于气室(302)与气室(302)的内壁抵触的弹性件(301),所述气室(302)内壁与所述弹性件(301)抵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减缓摩擦的柔性层(305)。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20)为3D透气防汗网。
CN202121812031.9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Active CN216535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2031.9U CN21653588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2031.9U CN21653588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5885U true CN216535885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7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2031.9U Active CN216535885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5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644413U (zh) 俯卧位通气床垫
CN216535885U (zh) 一种具有头部固定作用的装置
CN204319146U (zh) 卧位患者颈椎保护枕
CN112353200A (zh) 护颈枕
CN2481315Y (zh) 防褥疮床垫
CN212067062U (zh) 一种可调节的医用腰枕
CN218075541U (zh) 一种俯卧位充气减压按摩头垫
CN216147744U (zh) 一种午睡枕
CN219878516U (zh) 一种护理枕
CN216652792U (zh) 一种ct引导下介入微创手术俯卧位专用趴枕
CN217695906U (zh) 一种用于呼吸性疾病患者俯卧通气的头枕
CN217013327U (zh) 一种气垫床用的气囊组件
CN218474410U (zh) 一种枕头
CN221060283U (zh) 一种仰卧和侧卧自适应的枕头
CN215351240U (zh) 一种防压疮的留置针靠垫组件
CN217525653U (zh) 一种医用头颈部固定装置
CN214073984U (zh) 一种夹持固定式神经血管护理用头部支撑架
CN214231842U (zh) 可调式头部固定枕
CN218552533U (zh) 一种医用托手装置
CN218651115U (zh) 床垫及气囊
CN215821483U (zh) 一种儿童用多功能充气枕垫
CN215024524U (zh) 一种用于持续托起下颌的装置
CN220175501U (zh) 一种气枕
CN213190921U (zh) 手术用侧卧体位垫
CN212439270U (zh) 一种充气式颅骨牵引头部皮肤保护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