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6422U -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 Google Patents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6422U
CN216526422U CN202122910255.XU CN202122910255U CN216526422U CN 216526422 U CN216526422 U CN 216526422U CN 202122910255 U CN202122910255 U CN 202122910255U CN 216526422 U CN216526422 U CN 2165264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adapter panel
mounting block
fiber optic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025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鑫
韩君诚
陈博
佘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apid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1025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64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64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64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光纤模块盒包括上盖、下盖和适配器面板,上盖和下盖相互连接,上盖的第一端和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适配器面板,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块,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设置有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沿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的有益效果是:相比光纤模块盒的两个安装块位于同一高度位置,采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沿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则两个光纤模块盒相邻摆放时间隔更小,有利于充分利用采用机箱的空间,解决现有的光纤模块盒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机箱收纳光纤模块盒的数量。

Description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背景技术
过去几十年内,网络速率从1Gpbs迅速朝着10Gpbs、40Gpbs甚至100Gpbs发展,数据中心的布线系统已经越来越复杂,而一个便于管理和维护的布线系统对数据中心的稳定性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非结构化布线并不能满足数据中心高密度布线的需求。基于此,结构化布线应运而生,而光纤配线箱正是结构化布线的核心设备。
光纤配线箱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机箱内的光纤模块盒,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适用于光缆和配线尾纤的保护性连接,也适用于光纤接入网中的光纤终端点采用,光缆的引入、固定及开剥保护、光纤的熔接及保护、尾纤的储存、跳纤的储存及管理、光纤的固定连接及交叉连接等功能。
光纤配线箱包括机箱和光纤模块盒,机箱包括顶板、侧板、前面板和底板,顶板的两侧和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侧板连接,顶板的前端和底板的前端通过前面板连接,从而形成一个用于容纳光纤模块盒的箱体。其中,光纤模块盒一般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光纤模块盒从左到右排列安装在底板上,底板设置有间隔分布固定杆,光纤模块盒位于两个相邻的固定杆之间,光纤模块盒的两侧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固定杆上,实现光纤模块盒安装于机箱。现有的光纤模块盒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机箱能够收纳的光纤模块盒数量少,无法满足高密度,高性能及快速部署的新一代数据中心及通信网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旨在解决现有的光纤模块盒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纤模块盒,包括上盖、下盖和适配器面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互连接,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所述适配器面板,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朝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块,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设置有朝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沿所述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适配器面板具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上盖的第二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二端围成若干个第二安装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在所述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间隔的大小为4.0mm~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与所述适配器面板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沿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方向逐渐下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块的顶部与所述适配器面板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沿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方向逐渐上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面板的侧壁设有第一筋条,所述上盖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下盖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所述适配器面板时,所述第一筋条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适配器面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孔,所述适配器面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孔,所述上盖的内壁设有第二筋条,所述下盖的内壁设有第三筋条,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所述适配器面板时,所述第二筋条收纳于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第三筋条收纳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下盖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能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拆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模块盒还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和第二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可安装于任一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可安装于任一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顶板、底板、前面板、侧板和两个以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模块盒,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下设置,所述侧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顶板的两侧和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前面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前端和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固定杆;
每一所述光纤模块盒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块与其中一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杆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杆具有沿所述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块连接配合,另一个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块连接配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的有益效果是:相比光纤模块盒的两个安装块位于同一高度位置,采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沿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则两个光纤模块盒相邻摆放时间隔更小,有利于充分利用采用机箱的空间,解决现有的光纤模块盒结构设计不合理的技术问题,从而提高了机箱收纳光纤模块盒的数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模块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光纤模块盒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光纤模块盒的空盒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光纤模块盒的又一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光纤模块盒的爆炸图;
图8为图7中的上盖的又一视角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光纤配线箱的爆炸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Figure BDA0003371256340000041
Figure BDA000337125634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光纤模块盒10及光纤配线箱进行说明。
图1中的X方向表示光纤模块盒10的前后方向,Y方向表示光纤模块盒10的左右方向,Z方向表示光纤模块盒10的高度方向。图1中的光纤模块盒10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12和第二光纤连接器13。图3和图4是光纤模块盒10安装在机箱的底板30上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和图6中的光纤模块盒10未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12和第二光纤连接器13,处于空盒状态。
请参考图1、图5和图6,本实施例所说的光纤模块盒10,包括上盖100、下盖200和适配器面板300,上盖100和下盖200相互连接,上盖100的第一端和下盖200的第一端夹持固定适配器面板300,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一侧设置有朝远离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二侧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块310,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二侧设置有朝远离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一侧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块320,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沿光纤模块盒10的高度方向(Z向)错开设置,适配器面板300具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330,上盖100的第二端和下盖200的第二端围成若干个第二安装孔11。
其中,若干个表示一个、两个或超过两个。结合图1,上盖100的第一端至上盖100的第二端的方向为X向,下盖200的第一端至下盖200的第二端的方向为X向,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一侧至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二侧的方向为Y向。
请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沿光纤模块盒10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两个光纤模块盒10相邻摆放时,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在Z向上相互错开,能够上下交错,使得相邻两个光纤模块盒10之间的间隔较小,只需要大于第一安装块310或第二安装块320的宽度即可,有利于充分利用采用机箱的空间,提高了机箱收纳光纤模块盒10的数量。
如果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位于同一高度位置,那么相邻两个光纤模块盒10之间的间隔必须大于或等于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的宽度之和,导致两个光纤模块盒10之间的间隔过大,则必然导致同样尺寸的机箱能够容纳的光纤模块盒10数量减少。
具体地,结合图3,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在光纤模块盒10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A。如此,相邻两个光纤模块盒10摆放在底板30上时,由于高度方向上留有间隔A的缓冲空间,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相互交错,即使在高度尺寸上存在加工误差,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也不会发生干涉。
可选地,间隔A的大小为4.0mm~5.0mm。
比如,间隔A为4.0mm、4.5mm、4.8mm、或5.0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第一安装块310的底部与适配器面板300的底部平齐,第一安装块310的顶部沿远离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二侧方向逐渐下降。如此,相邻两个光纤模块盒10摆放在底板30上时,由于第一安装块310的顶部逐渐下降,相当于越靠近相邻的光纤模块盒10,第一安装块310的高度越低,避免与相邻的光纤模块盒10发生干涉。
类似地,结合图6,第二安装块320的顶部与适配器面板300的顶部平齐,第二安装块320的底部沿远离适配器面板300的第一侧方向逐渐上升,避免与相邻的光纤模块盒10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请结合图7和图8,适配器面板300的侧壁设有第一筋条340,上盖100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110,下盖200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容纳槽210。上盖100的第一端和下盖200的第一端夹持固定适配器面板300时,第一筋条340分别容纳于第一容纳槽110和第二容纳槽210,提高适配器面板300与上盖100及下盖200的连接强度,提升光纤模块盒10的整体机械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请结合图7和图8,适配器面板300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孔350,适配器面板300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孔(图未示),上盖100的内壁设有第二筋条120,下盖200的内壁设有第三筋条220。上盖100的第一端和下盖200的第一端夹持固定适配器面板300时,第二筋条120收纳于第一开孔350内,第三筋条220收纳于第二开孔(图未示)内,提高适配器面板300与上盖100及下盖200的连接强度,提升光纤模块盒10的整体机械强度。
本实施例中,上盖100和下盖200可拆卸连接。
在某些应用场景中,光纤配线箱不需要光纤模块盒10,只需要适配器面板300,用于安装适配器,则上盖100和下盖200分离,单独的适配器面板300用于工作。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模块盒10的适配器面板300能够单独使用,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比如,请参考图2,底板30上自左向右依次摆放一个单独的适配器面板300和四个光纤模块盒10。
具体地,结合图1、图7和图8,上盖100的下端设有第一卡接部130,下盖200设有位置与第一卡接部130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230,第一卡接部130能与第二卡接部230可拆卸卡接,从而方便上盖100和下盖200之间相互连接及拆卸。
具体地,第一卡接部130具有卡孔131,第二卡接部230具有卡接块231。卡接块231可拆卸地卡接于卡孔131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模块盒10,其内部具有腔体,可以用于熔纤、布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和图7,光纤模块盒10还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12和第二光纤连接器13,第一光纤连接器12可安装于任一第一安装孔330中,第二光纤连接器13可安装于任一第二安装孔11中。
可选地,第一光纤连接器12可拆卸地卡接于第一安装孔330中。
可选地,第一光纤连接器12为LC型连接器。
可选地,第二光纤连接器13可拆卸地卡接于第二安装孔11中。
可选地,第二光纤连接器13为MTP光纤连接器。
结合图1和图7,在一种具体的示例中,第一安装孔330的数量为12个,第一光纤连接器12的数量为12个,每一第一光纤连接器12安装于一个第一安装孔330中。第二安装孔11的数量为3个,第二光纤连接器13的数量为3个,每一第二光纤连接器13安装于一个第二安装孔11中。
请结合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光纤配线箱,包括顶板20、底板30、前面板40、侧板50和两个以上如上述任意一项的光纤模块盒10,顶板20和底板30上下设置,侧板50的数量为两个,顶板20的两侧和底板30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侧板50连接,前面板40分别连接于顶板20的前端和底板30的前端,底板30设置有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固定杆31(参考图4)。
结合图2和图3,每一光纤模块盒10位于相邻两个固定杆31之间,第一安装块310与其中一个相邻的固定杆31连接,第二安装块320与另一个相邻的固定杆31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固定杆31具有沿光纤模块盒10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连接孔32,其中一个连接孔32用于与第一安装块310连接配合,另一个连接孔32用于与第二安装块320连接配合。
可选地,第一安装块310和第二安装块320通过紧固件14安装于连接孔32中。
具体地,紧固件14为塑胶铆钉。
在一具体示例中,请结合图9和图10,侧板50的后端延伸至顶板20的外部。也就是说,侧板50的后端部分没有和顶板20连接,而是露出于顶板20的外部。侧板50延伸至顶板20外部的部分设有理线槽51,理线槽51贯穿侧板50的顶部。也就是说,理线槽51的上方敞开,便于第二光纤连接器13连接的光纤跳线自上而下进出理线槽51。光纤配线箱还包括尾板60。尾板60活动盖设于侧板50延伸至顶板20外部的部分。
当工作人员需要操作机箱后端的光纤跳线时,通过移动尾板60,露出理线槽51,理线槽51贯穿侧板50的顶部,便于光纤跳线能够自上而下地进出理线槽51,尤其是多个光纤配线箱堆叠时,理线槽51上方敞口,便于工作人员在狭小的空间内进行操作访问。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请参考图9和图10,侧板50延伸至顶板20外部的部分设有滑槽52,尾板60的两侧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板61,凸板61滑动设置于滑槽52内,实现打开或闭合理线槽51的顶部。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请参考图9和图10,尾板60的后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连接板62,侧板50设置有朝向连接板62延伸的连接部53,连接部53和连接板62通过塑料铆钉63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底板30和侧板50滑动连接,从而工作人员能够滑动地抽出底板30200,进而维护位于底板30上的光纤模块盒10。
在一实施例中,结合图9和图10,前面板40的底端与底板30可转动连接,前面板40的顶端与顶板20可拆卸连接。
比如,底板30的前端通过合页与前面板40实现可转动连接。
比如,顶板20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1,前面板40安装有弹性块41,该弹性块41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三安装孔21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下盖和适配器面板,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相互连接,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所述适配器面板,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设置有朝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块,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设置有朝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方向延伸的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沿所述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错开设置,所述适配器面板具有若干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上盖的第二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二端围成若干个第二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在所述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上具有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的大小为4.0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的底部与所述适配器面板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安装块的顶部沿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二侧方向逐渐下降;
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块的顶部与所述适配器面板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底部沿远离所述适配器面板的第一侧方向逐渐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面板的侧壁设有第一筋条,所述上盖的第一端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下盖的第一端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所述适配器面板时,所述第一筋条分别容纳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和所述第二容纳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器面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开孔,所述适配器面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开孔,所述上盖的内壁设有第二筋条,所述下盖的内壁设有第三筋条,所述上盖的第一端和所述下盖的第一端夹持固定所述适配器面板时,所述第二筋条收纳于所述第一开孔内,所述第三筋条收纳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下端设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下盖设有位置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能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可拆卸卡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模块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模块盒还包括第一光纤连接器和第二光纤连接器,所述第一光纤连接器可安装于任一所述第一安装孔中,所述第二光纤连接器可安装于任一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9.一种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底板、前面板、两个侧板和两个以上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模块盒,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下设置,所述顶板的两侧和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通过两个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前面板分别连接于所述顶板的前端和所述底板的前端,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以上间隔分布的固定杆;
每一所述光纤模块盒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杆之间,所述第一安装块与其中一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块与另一个相邻的所述固定杆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纤配线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具有沿所述光纤模块盒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的连接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块连接配合,另一个所述连接孔用于与所述第二安装块连接配合。
CN202122910255.XU 2021-11-24 2021-11-24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Active CN2165264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0255.XU CN216526422U (zh) 2021-11-24 2021-11-24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0255.XU CN216526422U (zh) 2021-11-24 2021-11-24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6422U true CN21652642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321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0255.XU Active CN216526422U (zh) 2021-11-24 2021-11-24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64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32482B2 (en) Communications bladed panel systems
US8249410B2 (en) Connector housing for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343078B2 (en) Patch panels with communications connectors that are rotatable about a vertical axis
CN107831575B (zh) 分层式抽拉结构及高密度光纤配线箱
CN212586608U (zh) 一种光纤配线装置
CN216526422U (zh) 光纤模块盒及光纤配线箱
CN110568572B (zh) 一种终端盒
CN216650283U (zh) 机箱及光纤配线箱
CN217133435U (zh) 光电混合配线结构
CN217932192U (zh) 光纤配线箱
CN111342276A (zh) 一种高传输速率插头连接器
CN214311023U (zh) 一种光纤入户信息箱
CN216646912U (zh) 一种odf机柜及mpo子框
CN215729064U (zh) 一种网络配线柜
CN114660745A (zh) 光电混合配线结构
CN215575820U (zh) 一种光纤配线架
CN217639656U (zh) 一种光纤布线模块以及网络设备
CN208672866U (zh) 一种一体化光纤配线架
JP4184328B2 (ja) 光配線盤
JPH08222866A (ja) ケーブルサポ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