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1805U -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1805U
CN216521805U CN202121836095.2U CN202121836095U CN216521805U CN 216521805 U CN216521805 U CN 216521805U CN 202121836095 U CN202121836095 U CN 202121836095U CN 216521805 U CN216521805 U CN 2165218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tove
driving
rods
ventilation
fixedly mou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609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Lingdi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3609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18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18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18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燃气灶领域,尤其是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包括燃气灶、灶头、点火头、通风盒、安装机构和通风机构,所述灶头固定连接在燃气灶上,所述灶头上安装在通孔,所述点火头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安装机构设置在点火头上,所述安装机构与灶头相连接,所述通风盒固定安装在燃气灶的底部,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通风盒内,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连接轴、两个扇叶一、被动转轮、马达、主动转轮、两个锥齿轮一、两个驱动杆和两个扇叶二,所述通风盒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一。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灶头阻燃机构结构灵活,助燃效果较好,且结构较为灵活,方便拆卸和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燃气灶在工作时,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使用者通过旋钮进行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然而现有的燃气灶灶头阻燃机构结构单一,助燃效果较差,且结构较为固定,不方便拆卸和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包括燃气灶、灶头、点火头、通风盒、安装机构和通风机构,所述灶头固定连接在燃气灶上,所述灶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点火头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安装机构设置在点火头上,所述安装机构与灶头相连接,所述通风盒固定安装在燃气灶的底部,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通风盒内,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连接轴、两个扇叶一、被动转轮、马达、主动转轮、两个锥齿轮一、两个驱动杆和两个扇叶二,所述通风盒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一,所述通风盒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孔一,所述扇叶一设置在对应的进风孔一内,所述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被动转轮,所述通风盒内固定安装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与被动转轮啮合,所述连接轴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锥齿轮一,所述通风盒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进风孔二,两个进风孔二内均转动安装有驱动杆,两个驱动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对应的锥齿轮一啮合,两个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二。
具体的,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座、两个驱动轮、两个夹紧块、两个螺纹杆和两个旋转控制杆,所述点火头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两个旋转槽内均转动安装有驱动轮,两个驱动轮均与通孔的内壁相接触。
具体的,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紧块,两个凹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夹紧块上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移动槽内,两个移动块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
具体的,所述螺纹杆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移动槽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旋转控制杆,两个所述旋转控制杆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啮合,所述旋转控制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驱动轮上。
具体的,所述旋转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驱动轮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转动槽内。
具体的,所述通风盒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开设有辅助孔,连接轴转动安装在辅助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可以提升燃气灶底部的进气效率,从而配合点火头可以辅助灶头充分燃烧,助燃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方便对点火头进行安装和拆卸,更换点火头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的C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燃气灶;2、灶头;3、点火头;4、通风盒;5、连接轴;6、被动转轮;7、马达;8、主动转轮;9、扇叶一;10、锥齿轮一;11、驱动杆;12、安装座;13、驱动轮;14、夹紧块;15、移动块;16、螺纹杆;17、蜗杆;18、旋转控制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包括燃气灶1、灶头 2、点火头3和通风盒4,所述灶头2固定连接在燃气灶1上,所述灶头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点火头3设置在通孔内,所述通风盒4固定安装在燃气灶1的底部,所述通风盒4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一9,所述通风盒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孔一,所述扇叶一9设置在对应的进风孔一内,所述连接轴5上固定安装有被动转轮6,所述通风盒4内固定安装有马达 7,所述马达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8,所述主动转轮8 与被动转轮6啮合,所述连接轴5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锥齿轮一10,所述通风盒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进风孔二,两个进风孔二内均转动安装有驱动杆11,两个驱动杆1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对应的锥齿轮一10啮合,两个所述驱动杆11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二,所述点火头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的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两个旋转槽内均转动安装有驱动轮13,两个驱动轮13均与通孔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安装座12 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紧块14,两个凹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夹紧块14上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 15,移动块15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移动槽内,两个移动块15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6,两个螺纹杆16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移动槽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旋转控制杆18,两个所述旋转控制杆1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与蜗轮啮合,所述旋转控制杆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驱动轮13上。
本实施例中,旋转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驱动轮13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转动槽内,驱动轮13转动时带动转动块在转动槽内转动,可稳定驱动轮13转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风盒4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开设有辅助孔,连接轴5转动安装在辅助孔内,连接轴5在辅助孔内转动,可稳定其转动时的位置。
本实施例中,马达7带动主动转轮8转动,主动转轮8带动从动转轮转动,从动转轮带动连接轴5转动,连接轴5带动两个扇叶一9 转动,连接轴5带动锥齿轮一10转动,锥齿轮一10带动锥齿轮二转动,锥齿轮二带动对应的驱动杆11转动,驱动杆11带动对应的扇叶二转动,扇叶二和扇叶一9可将空气送入燃气灶1内,拆卸点火头3 时,转动点火头3,点火头3带动两个驱动轮13运动,驱动轮13在通孔的内壁上滚动,驱动轮13带动旋转控制杆18转动,旋转控制杆 18带动蜗杆17转动,蜗杆17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螺纹杆16转动,螺纹杆16带动移动块15移动,移动块15带动夹紧块14移动,夹紧块14可脱离与通孔内壁的接触,即可取消对点火头3的固定,更换新的点火头3时,只需在通孔内旋转点火头3即可完成组装。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灶灶头阻燃机构结构灵活,助燃效果较好,且结构较为灵活,方便拆卸和组装。

Claims (6)

1.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气灶(1)、灶头(2)、点火头(3)、通风盒(4)、安装机构和通风机构,所述灶头(2)固定连接在燃气灶(1)上,所述灶头(2)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点火头(3)设置在通孔内,所述安装机构设置在点火头(3)上,所述安装机构与灶头(2)相连接,所述通风盒(4)固定安装在燃气灶(1)的底部,所述通风机构设置在通风盒(4)内,所述通风机构包括连接轴(5)、两个扇叶一(9)、被动转轮(6)、马达(7)、主动转轮(8)、两个锥齿轮一(10)、两个驱动杆(11)和两个扇叶二,所述通风盒(4)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轴(5),所述连接轴(5)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一(9),所述通风盒(4)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进风孔一,所述扇叶一(9)设置在对应的进风孔一内,所述连接轴(5)上固定安装有被动转轮(6),所述通风盒(4)内固定安装有马达(7),所述马达(7)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主动转轮(8),所述主动转轮(8)与被动转轮(6)啮合,所述连接轴(5)上固定安装有两个锥齿轮一(10),所述通风盒(4)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进风孔二,两个进风孔二内均转动安装有驱动杆(11),两个驱动杆(11)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对应的锥齿轮一(10)啮合,两个所述驱动杆(11)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有扇叶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包括安装座(12)、两个驱动轮(13)、两个夹紧块(14)、两个螺纹杆(16)和两个旋转控制杆(18),所述点火头(3) 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2),所述安装座(12)的两侧均开设有旋转槽,两个旋转槽内均转动安装有驱动轮(13),两个驱动轮(13)均与通孔的内壁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个凹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夹紧块(14),两个凹槽的内壁上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夹紧块(14)上均固定安装有移动块(15),移动块(15)滑动安装在对应的移动槽内,两个移动块(15)的一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均螺纹安装有螺纹杆(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螺纹杆(16)上均固定安装有蜗轮,两个移动槽的内壁上均转动安装有旋转控制杆(18),两个所述旋转控制杆(18)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蜗杆(17),所述蜗杆(17)与蜗轮啮合,所述旋转控制杆(1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对应的驱动轮(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槽的内壁上开设有转动槽,驱动轮(13)上固定安装有转动块,转动块转动安装在转动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盒(4)内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座,两个连接座上均开设有辅助孔,连接轴(5)转动安装在辅助孔内。
CN202121836095.2U 2021-08-08 2021-08-08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Active CN2165218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6095.2U CN216521805U (zh) 2021-08-08 2021-08-08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6095.2U CN216521805U (zh) 2021-08-08 2021-08-08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1805U true CN216521805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50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6095.2U Active CN216521805U (zh) 2021-08-08 2021-08-08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18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21805U (zh) 一种燃气灶的灶头助燃机构
JP2021014977A (ja) ストーブ内のコークスを完全燃焼させる補助設備
CN201315816Y (zh) 一种旋转烧烤架式烧烤炉
CN209610335U (zh) 一种燃气式取暖桌
CN209186434U (zh) 一种用于烧烤炉的调节风门
CN109442494B (zh) 一种燃气灶燃气跟随式自动调风装置
CN211625252U (zh) 一种生产碳素用高效焙烧炉天然气燃烧器
CN211781382U (zh) 一种空气对流电暖器
CN2888310Y (zh) 燃气具点火、火力调节装置
CN100392319C (zh) 户外燃气取暖器用的复式燃烧器
CN112524808A (zh) 一种通过电气件与水气联动阀联动调节风机转速的方法
CN209252420U (zh) 一种可旋转炒锅
CN216744454U (zh) 一种厨房用气设备联动控制装置
CN207865453U (zh) 一种带吸侧吸烟的中餐燃气灶
CN215929661U (zh) 预混燃气灶的控制总成装置
CN202253800U (zh) 能自动控制风机转速的智能节能灶
CN214406164U (zh) 链条式联动阀和燃料厨具
CN211476286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热风炉
CN219572005U (zh) 一种节能灶具
CN218544525U (zh) 一种带通风结构的风冷绝热炉灶
CN109106232A (zh) 一种用于烧烤炉的调节风门
CN211146432U (zh) 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
CN218269274U (zh) 一种取暖器
CN219510789U (zh) 一种内焰式燃气燃烧器
CN216047852U (zh) 一种厨房用红外线节能燃气灶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2

Address after: One of the 5th Floor, No. 158, Shengping North Road, Nantou Town, Zhongsh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28400

Patentee after: Zhongshan Lingdian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723000 Room 408, unit 1, building 4,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family courtyard, No. 33 West Ring Road, Hantai District, Hanzhong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ang 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