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7085U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7085U
CN216517085U CN202123266479.8U CN202123266479U CN216517085U CN 216517085 U CN216517085 U CN 216517085U CN 202123266479 U CN202123266479 U CN 202123266479U CN 216517085 U CN216517085 U CN 216517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rod
threaded rod
clamping mechanism
bevel g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647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再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26647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7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7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7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横板、竖杆、内螺纹孔、支撑套管、第一螺纹杆、第一转柄、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支撑机构、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通过转动第二转柄使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移动块的螺纹连接配合,同时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块向下移动,移动块带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中的铰接杆角度改变,铰接杆带动相应的滑块沿着横杆滑动,进而使两个夹紧板均向设计梁的侧壁靠拢,直至两个夹紧板共同配合对设计梁夹持,进而使得本支撑装置对设计梁稳固支撑,同时也可以对宽度规格不同的设计梁进行夹持支撑。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具体是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结构是指在房屋建筑中,由各种构件组成的能够承受各种作用的体系,所谓作用是指能够引起体系产生内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如荷载、地震、温度变化以及基础沉降等因素,建筑结构是由板、梁、柱、墙、基础等建筑构件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功能,并能安全承受建筑物各种正常荷载作用的骨架结构。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梁,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强度不够、荷载增加、截面设计不足等原因,使一些建筑的设计梁等结构出现了挠度过大、裂缝等现象,影响结构的使用安全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设计梁进行加固和支撑。
现有的大多数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只能对一种规格的设计梁进行支撑加固,同时不便于对不同高度位置的设计梁进行支撑,从而不能满足更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横板,所述支撑横板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横板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竖板,两个所述支撑竖板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板,两个所述支撑竖板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台板底部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底端穿过支撑块伸至其下方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所述第二螺纹杆上纵向贯穿滑动套设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所述移动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铰接杆、横杆、滑块、夹紧板和活动槽口,所述活动槽口纵向贯穿开设于支撑台板上,所述横杆横向固定连接于活动槽口内,所述滑块横向贯穿滑动套设于横杆的外侧,所述夹紧板设置于支撑台板顶部,所述夹紧板底部与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滑块底部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移动块的一侧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与第一夹持机构对称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杆、内螺纹孔、支撑套管、第一螺纹杆、固定块、第一转柄、转轴、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支撑套管的底端与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滑动连接于支撑套管的内侧,所述竖杆的顶端伸出至支撑套管外后与支撑横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支撑套管的内侧,所述竖杆内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设置于竖杆的内侧,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内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纵向贯穿转动连接于固定块上,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伸至固定块下方后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所述转轴横向贯穿转动连接于支撑套管上,所述转轴的一端与第一转柄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伸入至支撑套管的内侧后与第一锥齿轮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顶部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钉,四个所述固定钉的底端纵向贯穿于底座后伸至其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转动第二转柄使第二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与移动块的螺纹连接配合,同时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移动块向下移动,移动块带动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中的铰接杆角度改变,铰接杆带动相应的滑块沿着横杆滑动,进而使两个夹紧板均向设计梁的侧壁靠拢,直至两个夹紧板共同配合对设计梁夹持,进而使得本支撑装置对设计梁稳固支撑,同时也可以对宽度规格不同的设计梁进行夹持支撑。
2、通过转动第一转柄带动转轴转动,通过转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与内螺纹孔的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螺纹杆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带动竖杆纵向移动,通过竖杆带动支撑横板使支撑台板纵向移动,进而便于对不同高度位置的设计梁进行支撑,满足不同高度的支撑加固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中的A处放大图。
图3为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支撑横板1、竖杆2、内螺纹孔3、支撑套管4、第一螺纹杆5、固定块6、底座7、固定钉8、第一转柄9、转轴10、第一锥齿轮11、第二锥齿轮12、支撑机构13、第一夹持机构14、铰接杆15、横杆16、滑块17、夹紧板18、活动槽口19、支撑台板20、第二夹持机构21、支撑竖板22、移动块23、支撑块24、第二转柄25、第二螺纹杆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底座7,所述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横板1,所述支撑横板1与底座7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支撑横板1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竖板22,两个所述支撑竖板2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板20,两个所述支撑竖板2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所述支撑台板20底部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底端穿过支撑块24伸至其下方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25,所述第二螺纹杆26上纵向贯穿滑动套设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14,所述移动块2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21,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4包括铰接杆15、横杆16、滑块17、夹紧板18和活动槽口19,所述活动槽口19纵向贯穿开设于支撑台板20上,所述横杆16横向固定连接于活动槽口19内,所述滑块17横向贯穿滑动套设于横杆16的外侧,所述夹紧板18设置于支撑台板20顶部,所述夹紧板18底部与滑块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15的一端与滑块17底部铰接,所述铰接杆15的另一端与移动块23的一侧铰接。
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与第一夹持机构14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与第一夹持机构14对称设置。
所述支撑机构13包括竖杆2、内螺纹孔3、支撑套管4、第一螺纹杆5、固定块6、第一转柄9、转轴10、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所述支撑套管4的底端与底座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滑动连接于支撑套管4的内侧,所述竖杆2的顶端伸出至支撑套管4外后与支撑横板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固定连接于支撑套管4的内侧,所述竖杆2内设置有内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杆5设置于竖杆2的内侧,所述第一螺纹杆5与内螺纹孔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纵向贯穿转动连接于固定块6上,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底端伸至固定块6下方后与第二锥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横向贯穿转动连接于支撑套管4上,所述转轴10的一端与第一转柄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的另一端伸入至支撑套管4的内侧后与第一锥齿轮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
所述底座7顶部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钉8,四个所述固定钉8的底端纵向贯穿于底座7后伸至其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使用时,将本装置放置于使用地,并且使夹紧板18位于设计梁的下方,并且使设计梁位于支撑台板20的正上方,然后通过固定钉8将底座7固定在地面上,实现对本装置进行固定,通过转动第二转柄25使第二螺纹杆26转动,通过第二螺纹杆26与移动块23的螺纹连接配合,同时通过第一夹持机构14和第二夹持机构21的配合下,第二螺纹杆26转动带动移动块23向下移动,移动块23带动第一夹持机构14和第二夹持机构21中的铰接杆15角度改变,铰接杆15带动相应的滑块17沿着横杆16滑动,进而使两个夹紧板18均向设计梁的侧壁靠拢,直至两个夹紧板18共同配合对设计梁夹持,进而使得本支撑装置对设计梁稳固支撑,同时也可以对宽度规格不同的设计梁进行夹持,通过转动第一转柄9带动转轴10转动,通过转轴10带动第一锥齿轮11转动,通过第一锥齿轮11带动第二锥齿轮12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12带动第一螺纹杆5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5与内螺纹孔3的螺纹连接配合,第一螺纹杆5转动带动第一螺纹杆5转动,通过第一螺纹杆5带动竖杆2纵向移动,通过竖杆2带动支撑横板1使支撑台板20纵向移动,通过支撑台板20对设计梁进行支撑。
进而便于对不同高度位置的设计梁进行支撑,满足不同高度的支撑加固需求。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包括底座(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横板(1),所述支撑横板(1)与底座(7)之间设置有支撑机构(13),所述支撑横板(1)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竖板(22),两个所述支撑竖板(22)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板(20),两个所述支撑竖板(2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4),所述支撑台板(20)底部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6),所述第二螺纹杆(26)底端穿过支撑块(24)伸至其下方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柄(25),所述第二螺纹杆(26)上纵向贯穿滑动套设有移动块(23),所述移动块(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夹持机构(14),所述移动块(2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夹持机构(21),所述第一夹持机构(14)包括铰接杆(15)、横杆(16)、滑块(17)、夹紧板(18)和活动槽口(19),所述活动槽口(19)纵向贯穿开设于支撑台板(20)上,所述横杆(16)横向固定连接于活动槽口(19)内,所述滑块(17)横向贯穿滑动套设于横杆(16)的外侧,所述夹紧板(18)设置于支撑台板(20)顶部,所述夹紧板(18)底部与滑块(1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铰接杆(15)的一端与滑块(17)底部铰接,所述铰接杆(15)的另一端与移动块(23)的一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与第一夹持机构(14)的各部件规格均相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21)与第一夹持机构(14)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3)包括竖杆(2)、内螺纹孔(3)、支撑套管(4)、第一螺纹杆(5)、固定块(6)、第一转柄(9)、转轴(10)、第一锥齿轮(11)和第二锥齿轮(12),所述支撑套管(4)的底端与底座(7)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竖杆(2)滑动连接于支撑套管(4)的内侧,所述竖杆(2)的顶端伸出至支撑套管(4)外后与支撑横板(1)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固定连接于支撑套管(4)的内侧,所述竖杆(2)内设置有内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杆(5)设置于竖杆(2)的内侧,所述第一螺纹杆(5)与内螺纹孔(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5)纵向贯穿转动连接于固定块(6)上,所述第一螺纹杆(5)的底端伸至固定块(6)下方后与第二锥齿轮(12)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横向贯穿转动连接于支撑套管(4)上,所述转轴(10)的一端与第一转柄(9)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0)的另一端伸入至支撑套管(4)的内侧后与第一锥齿轮(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11)与第二锥齿轮(1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顶部对称设置有四个固定钉(8),四个所述固定钉(8)的底端纵向贯穿于底座(7)后伸至其下方。
CN202123266479.8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Active CN216517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6479.8U CN216517085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6479.8U CN216517085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7085U true CN216517085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03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6479.8U Active CN216517085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708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5366A (zh) * 2024-01-04 2024-02-06 泰州市鼎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铝铸件毛刺清洗用高压清洗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05366A (zh) * 2024-01-04 2024-02-06 泰州市鼎力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铝铸件毛刺清洗用高压清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6578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对位安装辅助定位装置
CN107143072B (zh) 一种点支承式pc墙板连接装置
CN216517085U (zh)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梁加固结构
CN213330158U (zh) 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加固支撑结构
CN216836780U (zh) 一种alc板起吊安装装置
CN214884370U (zh) 一种用于活动板房的铝合金支撑梁
AU20112506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vement of objects between spaced-apart locations
CN114215385B (zh) 一种高层建筑拆除的临时支撑柱系统
CN214034895U (zh) 一种侧面开口式预制剪力墙构件用临时支撑装置
CN112376896B (zh) 一种应用于楼房施工的铝木混合模板
CN110409684A (zh) 一种民用别墅可升降屋架
CN209259253U (zh) 一种防水卷材收卷装置
CN219909867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建筑施工用脚手架
CN219261767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固定装置
CN219100313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钢构厂房预制框架
CN21634035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钢结构屋架
CN215331492U (zh)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装置
CN214696440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用钢架横梁
CN117645241B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屋顶构件吊装装置
CN217867632U (zh) 一种架桥机中的装配式桥梁节段吊装工具
CN220666504U (zh) 一种高强度幕墙预埋件
CN218990174U (zh) 一种适用于异型钢筋混凝土腰梁施工的模板
CN216789420U (zh) 一种定量化泵泵管加固装置
CN220868750U (zh) 一种基于房屋建造用悬挑式脚手架
CN219568947U (zh) 多功能基础定位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