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9052U -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9052U
CN216509052U CN202123450458.1U CN202123450458U CN216509052U CN 216509052 U CN216509052 U CN 216509052U CN 202123450458 U CN202123450458 U CN 202123450458U CN 216509052 U CN216509052 U CN 216509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duct
aircraft
driving
lou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504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家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504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9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9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9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包括机身和对称设于所述机身两侧的机翼,所述机翼尾部设有水平设置用于推动所述机翼、机身前进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所述机身机头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用于提供升力的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所述机翼上还设有贯穿所述机翼上下侧设置的机翼涵道,所述机翼涵道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旋桨和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翻转的翻转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螺旋桨及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飞降落和实现空中悬停,起降所需空间更小,无需跑道,对场地需求更小,而机翼尾部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又能够提供较大推进力,与机翼配合可以实现快速飞行,兼具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优点于一体。

Description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飞机凭借着速度优势在现在军民用运输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今主流飞机以固定翼飞机和旋翼机为主。
固定翼运输机采用滑跑起飞方式,机翼固定安装于机身上,起飞时,当飞机加速至一定速度后,飞行员拉杆使得飞机抬头,随后离地;着陆时,主起落架先接地,飞行员操纵飞机缓慢低头至前起落架接地,随后减速。固定翼飞机具有较大的升阻比,气动效率较高,其载重能力和航程均较大,载重通常为数十吨至上百吨,航程几千公里至上万公里,最大飞行速度可达900公里每小时,但起飞着陆时滑跑距离较长,对机场的要求较高。如公开号为CN10469173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就提出了一种固定翼无人飞行器,包括机身主体、以及安装于机身主体上的机翼和尾部,所述尾部包括尾翼以及固定在机身主体和尾翼之间的尾杆,所述机翼包括中段机翼、左段机翼和右段机翼,所述中段机翼固定于所述机身主体上,所述左段机翼和右段机翼分别可拆卸安装于中段机翼的左右两侧。
包括上述发明的固定翼飞机起飞着陆时滑跑距离都较长,对机场的要求较高,不适合民用,而旋翼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但受限于旋翼结构,现有旋翼机的航速又较慢,不能满足快速机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能够实现垂直起飞降落,飞机飞行速度优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包括机身和对称设于所述机身两侧的机翼,所述机身中部设有驾乘仓,所述机翼尾部设有水平设置用于推动所述机翼、机身前进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所述机身机头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用于提供升力的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所述机翼上还设有贯穿所述机翼上下侧设置的机翼涵道,所述机翼涵道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旋桨和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机身内设有若干与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所述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所述螺旋桨、所述翻转机构电池能源模块,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可活动设于所述机翼上,所述内设有可以驱动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翻转以调整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推进方向的推进涵道固定件驱动部件,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可翻转至竖直朝下。
作为优选,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横向延伸至所述机翼涵道内并与所述螺旋桨连接的翻转轴,所述机身内设有可以驱动所述翻转轴旋转的翻转轴驱动部件,所述翻转轴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轴驱动部件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翼涵道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机翼涵道的涵道整流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涵道整流机构包括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由若干碳纤维板依次铰接而成,所述整流罩一端设有用于收卷所述整流罩的收卷轴,所述机翼涵道开口两侧设有可以与所述整流罩两侧配合的用于导向的导向轨,所述整流罩两侧与所述导向轨可滑动连接,所述整流罩上还设有可以驱动所述整流罩向远离所述收卷轴的一端移动的回拉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涵道整流机构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于所述机翼涵道开口处的涵道百叶板,所述涵道百叶板端部通过百叶板连接轴与所述机翼涵道开口处可旋转连接,所述涵道百叶板之间横向设有百叶驱动杆,所述百叶驱动杆上设有与所述涵道百叶板端部铰接连接的连接臂,所述百叶驱动杆一端设有可以驱动所述百叶驱动杆沿其长边方向往复横移的百叶驱动部件,所述百叶驱动部件包括百叶驱动电机和设于所述百叶驱动电机旋转轴上的驱动臂,所述驱动臂另一端铰接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百叶驱动杆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臂与所述百叶驱动杆铰接连接的主臂体和由所述主臂体延伸出的两根支臂,所述支臂另一端分别与所述涵道百叶板端部两侧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的发动机固定支架,所述机身侧边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的支架收纳腔,且所述支架收纳腔内设有可以驱动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沿所述支架收纳腔横移以使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伸出或缩回所述支架收纳腔的固定支架横移驱动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动机固定支架上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收起复合在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侧边的折叠梯。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和所述机翼表面喷涂有可改变颜色的顺磁涂料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下侧设有可折叠收起的前支脚起落架,所述的机翼上远离所述机身的一侧设有可以与所述前支脚起落架配合用于支撑所述机身机机翼的折翼,所述折翼与所述机翼铰接连接,所述机翼与所述折翼之间设有可以驱动所述折翼绕铰位置翻转的折翼驱动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机身下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池能源模块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有四组所述电池能源模块,其中三组所述电池能源模块用于日常供电,一组所述电池能源模块作为备用电源,且每个所述电池能源模块均能独立为飞机运行提供动力,所述的电池仓上设有可开启的电池舱盖,所述电池能源模块可拆卸设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机身上设有若干可以与所述电池仓内电池能源模块电性连接的快速充电口,所述机翼上侧铺设有若干与所述电池能源模块电性连接的太阳能充电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驾乘仓包括设于所述机身机头位置的驾驶舱和与所述驾驶舱连通的乘客仓,所述驾驶舱铰接设有可以上翻开启的第一舱门,所述机身机尾处还设有相对独立的行李舱,所述行李舱上设有可以上翻开启的第二舱门。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机翼上分别设有一个机翼涵道,每个所述机翼涵道内分别设有上下两个所述螺旋桨,所述螺旋桨直径为1.1m、升力为75kg、转速为2000rmp、功率为24KW。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有十个、分别对称设于两侧所述机翼上;所述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有六个,分别设于所述机身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和所述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均为250mmEDF涵道风扇,所述250mmEDF涵道风扇峰值推力为:36kg、峰值电流为357A、峰值功率为15kw、电池为18S/16000mah/30C、电机为TP100、电机均为直流无刷电机、电调为Flier500A。
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翼上设置螺旋桨、将机身机头两侧设置竖向设置的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螺旋桨和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能够朝下吹气,为飞机提供垂直向上的升力,使得飞机能够垂直起飞,降落时,也能通过螺旋桨和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实现垂直降落,还可以实现空中悬停,起降所需空间更小,无需跑道,对场地需求更小,而机翼尾部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又能够提供较大推进力,与机翼配合可以实现快速飞行,兼具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优点于一体,通过电池能源模块供电,更节能环保,节约资源,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下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涵道整流机构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的涵道整流机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机翼、3-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4-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5-螺旋桨、6-电池能源模块、7-翻转轴、8-涵道整流机构、9-发动机固定支架、10-折翼、11-驾乘仓、111-驾驶舱、112-乘客仓、113-第一舱门、114-行李舱、115-第二舱门、12-前支脚起落架、13-太阳能充电板、14-折叠梯、15-电池舱盖、21-机翼涵道、81-整流罩、82-收卷轴、83-导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包括机身1和对称设于机身1两侧的机翼2。机身1中部设有驾乘仓11。机翼2尾部设有水平设置用于推动机翼2、机身1前进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机身1机头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3个竖向设置用于提供升力的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机翼2上还设有贯穿机翼2上下侧设置的机翼涵道21。机翼涵道21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旋桨5和与螺旋桨5连接的用于驱动螺旋桨5翻转的翻转机构。机身1内设有若干与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螺旋桨5、翻转机构电池能源模块6。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机翼2上设置螺旋桨5、将机身机头两侧设置竖向设置的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螺旋桨5和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能够朝下吹气,为飞机提供垂直向上的升力,使得飞机能够垂直起飞,降落时,也能通过螺旋桨5和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实现垂直降落,还可以实现空中悬停,起降所需空间更小,无需跑道,对场地需求更小,而机翼尾部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又能够提供较大推进力,与机翼配合可以实现快速飞行,兼具固定翼飞机和旋翼飞机优点于一体,通过设置翻转机构电池能源模块6供电,更节能环保,节约资源,成本更低。
优选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可活动设于机翼2上。机翼2内设有可以驱动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翻转以调整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推进方向的推进涵道固定件驱动部件。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可翻转至竖直朝下。涵道喷气发动机3竖直朝下时能够与螺旋桨5、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配合,提供更大升力。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翻转机构包括横向延伸至机翼涵道21内并与螺旋桨5连接的翻转轴7。机身1内设有可以驱动翻转轴7旋转的翻转轴驱动部件。翻转轴7另一端与翻转轴驱动部件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翻转轴7能驱动螺旋桨5的姿态及推进方向,便于控制飞机垂直起落时姿态。其中翻转轴驱动部件可以为设置在机身1内部的由电机及传动设置组成的驱动部件。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机翼涵道21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或开启机翼涵道21的涵道整流机构8。涵道整流机构8能够在飞机高速飞行时将机翼涵道21开口处封闭,降低风阻,减小飞行阻力,保护机翼涵道21内部螺旋桨5等部件。
实施例二:
参阅图2、图5,涵道整流机构8包括整流罩81。整流罩81由若干碳纤维板811依次铰接而成。整流罩81一端设有用于收卷整流罩81的收卷轴82。机翼涵道21开口两侧设有可以与整流罩81两侧配合的用于导向的导向轨83。整流罩81两侧与导向轨83可滑动连接。整流罩81上还设有可以驱动整流罩81向远离收卷轴82的一端移动的回拉弹簧。整流罩81绕卷在收卷轴82上,通过收卷轴82的旋转控制整流罩81开闭,收卷轴82收卷时,将整流罩81收卷在收卷轴82上,此时机翼涵道21为打开状态;收卷轴82放卷时,可以将整流罩81向导向轨83内推动,使得整流罩81可以沿导向轨83滑动,直至将机翼涵道21封闭,整流罩81运行过程中阻力更小,在高速飞行状态下也能够开闭,使用更方便,安全性更高。为使整流罩81滑动更流畅及稳定,保障整流罩可以沿导向轨83滑动,可以在收卷轴82及导向轨83处设置若干用于引导整流罩81滑动的滚轮等部件。本实施例中将该涵道整流机构设置在机翼涵道21的上侧开口。
实施例三:
参阅图3、图6,涵道整流机构8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于机翼涵道21开口处的涵道百叶板85。涵道百叶板85端部通过百叶板连接轴与机翼涵道21开口处可旋转连接。涵道百叶板85之间横向设有百叶驱动杆86。百叶驱动杆86上设有与涵道百叶板85端部铰接连接的连接臂87。百叶驱动杆86一端设有可以驱动百叶驱动杆86沿其长边方向往复横移的百叶驱动部件。百叶驱动部件包括百叶驱动电机88和设于百叶驱动电机88旋转轴上的驱动臂89。驱动臂89另一端铰接设有连杆810。连杆810另一端与百叶驱动杆86铰接连接。通过驱动电机88驱动驱动臂89旋转,驱动臂89通过连杆810带动百叶驱动杆86往复横移,从而带动涵道百叶板85绕百叶板连接轴翻转,涵道百叶板85翻转至水平时即可互相配合将机翼涵道21封闭;涵道百叶板85翻转至竖直时即可将机翼涵道21开启,开闭更方便,且通过控制涵道百叶板85的翻转方向还能一定程度上控制推进方向,便于微调飞机姿态。本实施例中将该涵道整流机构设置在机翼涵道21的下侧开口。
参阅图3、图6,连接臂87与百叶驱动杆86铰接连接的主臂体871和由主臂体871延伸出的两根支臂872。支臂872另一端分别与涵道百叶板85端部两侧铰接连接。双支臂连接使得连接更稳固,避免涵道百叶板85由于飞行过程中风阻过大造成脱落。
实施例四: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机身1两侧设有用于固定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的发动机固定支架9。机身1侧边设有用于收纳发动机固定支架9的支架收纳腔,且支架收纳腔内设有可以驱动发动机固定支架9沿支架收纳腔横移以使发动机固定支架9伸出或缩回支架收纳腔的固定支架横移驱动部件。设置可以收回的发动机固定支架9来安装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起降时发动机固定支架9能够伸出、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可以正常工作;飞行状态下,发动机固定支架9能够收回,减小风阻,提高飞行速度,保护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其中固定支架横移驱动部件可以为由电机驱动的各种横移驱动部件,如丝杆、电动推杆等。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发动机固定支架9上远离机身1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收起复合在发动机固定支架9侧边的折叠梯14。设置折叠梯14便于乘客和驾驶员登机,将折叠梯14设置在发动机固定支架9上能够使空间充分利用,折叠梯14可以为电动折叠梯,可以通过声控或遥控操作。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机身1和机翼2表面喷涂有可改变颜色的顺磁涂料层。提高飞机整体美观性,能够根据环境或者乘客喜好自由切换颜色。
实施例五:
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机身1下侧设有可折叠收起的前支脚起落架12。机翼2上远离机身1的一侧设有可以与前支脚起落架12配合用于支撑机身1及机翼2的折翼10。折翼10与机翼2铰接连接。机翼2与折翼10之间设有可以驱动折翼10绕铰位置翻转的折翼驱动部件。将机翼2末端设置折翼10来与前支脚起落架12配合支撑飞机,飞机的停放更方便,无需设置多个起落架即可支撑飞机,折翼10既能在停放时支撑飞机,还能在飞行时作为机翼使用,简化结构,节约成本,稳定性更佳。
参阅图1、图2,驾乘仓11包括设于机身1机头位置的驾驶舱111和与驾驶舱111连通的乘客仓112。驾驶舱111铰接设有可以上翻开启的第一舱门113。机身1机尾处还设有相对独立的行李舱114。行李舱114上设有可以上翻开启的第二舱门115。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四个乘客座位及一个驾驶位,一次可以承载五人,且每个座位上均设置有安全弹射降落伞,提高安全性。
参阅图3,机翼2上侧铺设有若干与电池能源模块6电性连接的太阳能充电板13。能够在飞行过程中利用太阳能为电池能源模块6充电,提高续航里程。
参阅图3,机身1下侧设有用于放置电池能源模块6的电池仓。电池仓内设有四组电池能源模块6,其中三组电池能源模块6用于日常供电,一组电池能源模块6作为备用电源,且每个电池能源模块6均能独立为飞机运行提供动力。设置一组电池能源模块6作为备用电源提高安全性,避免突然断电或电力续航不够。
参阅图3,电池仓上设有可开启的电池舱盖15。电池能源模块6可拆卸设于电池仓内。机身1上设有若干可以与电池仓内电池能源模块6电性连接的快速充电口。设置快速充电口便于充电,将电池能源模块6可拆卸设置在电池仓内,能够快速更换电池能源模块6,实现快速换电,无需充电也能再次起飞。
优选的,每个机翼2上分别设有一个机翼涵道21,每个机翼涵道21内分别设有上下两个螺旋桨5,螺旋桨5直径为1.1m、升力为75kg、转速为2000rmp、功率为24KW。四个螺旋桨5总升力300kg,总功率96kw。
优选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有十个、分别对称设于两侧机翼2上;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有六个,分别设于机身1两侧。
优选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和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均为250mmEDF涵道风扇。250mmEDF涵道风扇峰值推力为36kg、峰值电流为357A、峰值功率为15kw、电池为18S/16000mah/30C、电机为TP100、电调为Flier500A、电机均为直流无刷电机。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在工作过程中,起飞时,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可翻转至竖直朝下,涵道喷气发动机3竖直朝下时能够与螺旋桨5、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配合朝下吹气,为飞机提供垂直向上的升力,翻转轴7能驱动螺旋桨5的姿态及推进方向,便于控制飞机垂直起落时姿态,使得飞机能够垂直起飞,起飞到一定高度后,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翻转至水平能够运行提供推力,推动飞机前行;飞行过程中,发动机固定支架9能够收回,减小风阻,提高飞行速度,保护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涵道整流机构8能够在飞机高速飞行时将机翼涵道21开口处封闭,降低风阻,减小飞行阻力,保护机翼涵道21内部螺旋桨5等部件;降落时,通过螺旋桨5和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实现垂直降落,降落过程中折翼10可以向下弯折、前支脚起落架12也向下打开,在降落时支撑飞机落地。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包括机身(1)和对称设于所述机身(1)两侧的机翼(2),所述机身(1)中部设有驾乘仓(1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2)尾部设有水平设置用于推动所述机翼(2)、机身(1)前进的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所述机身(1)机头端两侧分别对称设有若干竖向设置用于提供升力的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所述机翼(2)上还设有贯穿所述机翼(2)上下侧设置的机翼涵道(21),所述机翼涵道(21)内设有可旋转的螺旋桨(5)和与所述螺旋桨(5)连接的用于驱动所述螺旋桨(5)翻转的翻转机构,所述机身(1)内设有若干与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所述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所述螺旋桨(5)、所述翻转机构电池能源模块(6),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可活动设于所述机翼(2)上,所述内设有可以驱动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翻转以调整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推进方向的推进涵道固定件驱动部件,所述推进涵道喷气发动机(3)可翻转至竖直朝下。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机构包括横向延伸至所述机翼涵道(21)内并与所述螺旋桨(5)连接的翻转轴(7),所述机身(1)内设有可以驱动所述翻转轴(7)旋转的翻转轴驱动部件,所述翻转轴(7)另一端与所述翻转轴驱动部件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翼涵道(21)开口处设有用于封闭或开启所述机翼涵道(21)的涵道整流机构(8)。
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道整流机构(8)包括整流罩(81),所述整流罩(81)由若干碳纤维板(811)依次铰接而成,所述整流罩(81)一端设有用于收卷所述整流罩(81)的收卷轴(82),所述机翼涵道(21)开口两侧设有可以与所述整流罩(81)两侧配合的用于导向的导向轨(83),所述整流罩(81)两侧与所述导向轨(83)可滑动连接,所述整流罩(81)上还设有可以驱动所述整流罩(81)向远离所述收卷轴(82)的一端移动的回拉弹簧。
5.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涵道整流机构(8)包括若干依次排列设于所述机翼涵道(21)开口处的涵道百叶板
(85),所述涵道百叶板(85)端部通过百叶板连接轴与所述机翼涵道(21)开口处可旋转连接,所述涵道百叶板(85)之间横向设有百叶驱动杆(86),所述百叶驱动杆(86)上设有与所述涵道百叶板(85)端部铰接连接的连接臂(87),所述百叶驱动杆(86)一端设有可以驱动所述百叶驱动杆(86)沿其长边方向往复横移的百叶驱动部件,所述百叶驱动部件包括百叶驱动电机(88)和设于所述百叶驱动电机(88)旋转轴上的驱动臂(89),所述驱动臂(89)另一端铰接设有连杆(810),所述连杆(810)另一端与所述百叶驱动杆(86)铰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两侧设有用于固定所述起降涵道喷气发动机(4)的发动机固定支架(9),所述机身(1)侧边设有用于收纳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9)的支架收纳腔,且所述支架收纳腔内设有可以驱动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9)沿所述支架收纳腔横移以使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9)伸出或缩回所述支架收纳腔的固定支架横移驱动部件。
7.如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固定支架(9)上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有可折叠收起复合在所述发动机固定支架(9)侧边的折叠梯(14)。
8.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和所述机翼(2)表面喷涂有可改变颜色的顺磁涂料层。
9.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下侧设有可折叠收起的前支脚起落架(12),所述的机翼(2)上远离所述机身(1)的一侧设有可以与所述前支脚起落架(12)配合用于支撑所述机身(1)及机翼(2)的折翼(10),所述折翼(10)与所述机翼(2)铰接连接,所述机翼(2)与所述折翼(10)之间设有可以驱动所述折翼(10)绕铰位置翻转的折翼驱动部件。
10.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身(1)下侧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内设有四组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其中三组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用于日常供电,一组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作为备用电源,且每个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均能独立为飞机运行提供动力,所述的电池仓上设有可开启的电池舱盖(15),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可拆卸设于所述电池仓内,所述机身(1)上设有若干可以与所述电池仓内电池能源模块(6)电性连接的快速充电口,所述机翼
(2)上侧铺设有若干与所述电池能源模块(6)电性连接的太阳能充电板(13)。
CN202123450458.1U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Active CN216509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458.1U CN216509052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50458.1U CN216509052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9052U true CN21650905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50458.1U Active CN216509052U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90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28547B (zh) 一种带可自动收放多旋翼的垂直起降固定翼飞机
CN108146169B (zh) 一种机翼后折式陆空两用运载器
CN108116668B (zh) 陆空两用全电多旋翼载人飞行器
US20210206487A1 (en) Aircraft and Modular Propulsion Unit
CN105620735A (zh) 高速多旋翼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13071276B (zh) 一种飞行汽车
CN112874758B (zh) 一种膜翼飞机
WO2018200879A1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vtol tail-sitter aircraft for providing transportation
CN113753230A (zh) 飞行器、机翼组件及飞行汽车
CN113277062A (zh) 可伸缩机翼、机翼间距调节模块、飞行器及控制方法
CN113277066A (zh) 可伸缩机翼、包含其的飞行器及飞行器控制方法
CN206384131U (zh) 一种复合翼无人机
CN114945509A (zh) 包括中央翼和两个可旋转侧翼的电动推进飞行器
CN216509052U (zh) 一种纯电动垂直起降飞机
CN115675852A (zh) 一种倾转机翼飞行器及其飞行控制方法
CN113415406A (zh) 机翼间距调节模块、包含其的飞行器及飞行器控制方法
CN108583869B (zh) 一种x形后掠翼无人机
EP4105123B1 (en) Convertible aircraft capable of hovering and relative control method
CN113086184B (zh) 串列分布式电推进共轴涵道垂直起降飞行器
CN217348209U (zh) 一种飞行器
CN219806963U (zh) 一种飞行器以及飞行运输装置
CN217100450U (zh) 可伸缩机翼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CN217049016U (zh) 机翼间距调节模块及包含其的飞行器
CN219257717U (zh) 一种可垂直起降的滑翔式物流运输无人机
CN220009370U (zh) 一种陆空一体垂直起降飞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