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6140U -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6140U
CN216496140U CN202120782700.6U CN202120782700U CN216496140U CN 216496140 U CN216496140 U CN 216496140U CN 202120782700 U CN202120782700 U CN 202120782700U CN 216496140 U CN216496140 U CN 2164961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assembly
backing plate
self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827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静
杨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07827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61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61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61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包括:底部焊接有支撑架的安装框架;中心板,中心板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框架的顶部;两组翻身组件,两组翻身组件分别设置于中心板的两侧,两组翻身组件与中心板连接以实现小幅度转动;头部垫板,头部垫板设置于安装框架顶部,头部垫板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中心板的侧部;通过气缸的输出端伸长可以推动身部垫板移动,身部垫板以与中心板连接的铰链为圆心小幅度转动,以实现辅助翻身的效果,且每个身部垫板与中心板之前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设置在气缸的两侧,保证身部垫板能够稳定小幅度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手术患者、长期卧床、年老体弱等不能自理的病人翻身困难,不能自行翻身,皮肤长时间被压影响血液循环,容易发生压疮,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为保护受压部位皮肤,防止发生压疮,需要经常给病人擦拭身体,擦拭身体时,则需要对病人进行抬腿、翻身等动作,一般的病床通常只有床头部分能够翻转,使病人坐躺着,当需要侧向翻身时,只能通过医护人员人工翻身,当病人体重较大时,翻身对护理人员造成不小的挑战,常常需要两个护理人员来翻身,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护理难度。
临床上常使用充气式翻身床垫来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通常需要两个护理人员来翻身,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护理难度,且采用人工的方式太过费力,易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翻身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通常需要两个护理人员来翻身,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增加了护理难度,且采用人工的方式太过费力,易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包括:
底部焊接有支撑架的安装框架;
中心板,所述中心板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框架的顶部;
两组翻身组件,两组所述翻身组件分别设置于中心板的两侧,两组所述翻身组件与中心板连接以实现小幅度转动;
头部垫板,所述头部垫板设置于安装框架顶部,所述头部垫板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中心板的侧部;以及
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加强板上,所述调节机构与头部垫板连接以实现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翻身组件均包括身部垫板、气缸和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设置有两个,所述身部垫板通过铰链活动铰接于中心板的侧部,所述气缸和两个第一伸缩杆均活动连接于加强板与身部垫板之间,所述气缸位于两个第一伸缩杆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驱动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加强板上,所述调节组件与头部垫板连接以实现调节,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上,所述自锁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连接以实现驱动,所述自锁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以实现自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把手、长轴和齿轮,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立柱,所述长轴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柱之间,所述把手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立柱的侧部,所述把手的轴心与长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齿条、限位套、活动板和方槽,所述限位套焊接于加强板的顶部,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限位套和加强板之间,所述齿轮与齿条之间,所述中心板的顶部开设有方槽,所述活动板穿过方槽活动连接于齿条和头部垫板之间,第二伸缩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伸缩杆均活动连接于头部垫板和支撑架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棘轮、棘爪、弹簧和拨片,所述棘轮固定连接于长轴的圆周表面,所述拨片转动贯穿于其中一个立柱的侧部,所述棘爪固定连接于拨片的另一端,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棘爪与其中一个立柱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身部垫板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固定连接有方槽,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焊接有两个防护栏,所述中心板位于两个防护栏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通过气缸的输出端伸长可以推动身部垫板移动,身部垫板以与中心板连接的铰链为圆心小幅度转动,以实现辅助翻身的效果,且每个身部垫板与中心板之前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通过活动板设置在气缸的两侧,保证身部垫板能够稳定小幅度转动。
2、通过转动把手可以带动长轴转动,长轴带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由于限位套的限制,达到稳定滑动的效果,齿条滑动时通过活动板带动头部垫板移动,达到调节头部垫板角度的效果,当把手停止转动时,棘爪可以阻挡棘轮反向转动,以实现自锁的效果,拨片的设置,用于从外侧转动拨片带动棘爪转动,使得棘爪与棘轮分离,从而解开自锁,方便使用,且头部垫板与支撑架之间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杆,以保证头部垫板能够稳定小幅度转动,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中:1、安装框架;2、身部垫板;3、头部垫板;4、支撑架;5、加强板;6、气缸;7、第一伸缩杆;8、中心板;10、立柱;11、长轴;12、棘轮;13、棘爪;14、弹簧;15、把手;16、拨片;17、齿轮;18、齿条;19、限位套;20、活动板;21、方槽;22、第二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5,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包括:
底部焊接有支撑架4的安装框架1;
中心板8,中心板8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框架1的顶部;
两组翻身组件,两组翻身组件分别设置于中心板8的两侧,两组翻身组件与中心板8连接以实现小幅度转动;每组翻身组件均包括身部垫板2、气缸 6和第一伸缩杆7,第一伸缩杆7设置有两个,身部垫板2通过铰链活动铰接于中心板8的侧部,气缸6和两个第一伸缩杆7均活动连接于加强板5与身部垫板2之间,气缸6位于两个第一伸缩杆7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加强板5设置于中心板8的下侧,通过气缸6的输出端伸长可以推动身部垫板2移动,身部垫板2以与中心板8连接的铰链为圆心小幅度转动,以实现辅助翻身的效果,且每个身部垫板2与中心板8之前活动连接有两个活动板20,通过活动板20设置在气缸6的两侧,保证身部垫板2能够稳定小幅度转动。
头部垫板3,头部垫板3设置于安装框架1顶部,头部垫板3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中心板8的侧部;以及调节机构,支撑架4的内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5,调节机构设置于加强板5上,调节机构与头部垫板3连接以实现调节,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驱动组件和自锁组件,调节组件设置于加强板5 上,调节组件与头部垫板3连接以实现调节,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4上,自锁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连接以实现驱动,自锁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以实现自锁,驱动组件包括把手15、长轴11和齿轮1第一伸缩杆7,支撑架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立柱10,长轴11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柱10之间,把手15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立柱10的侧部,把手15的轴心与长轴11固定连接,调节组件包括齿条18、限位套19、活动板20和方槽 21,限位套19焊接于加强板5的顶部,齿条18滑动连接于限位套19和加强板5之间,齿轮1第一伸缩杆7与齿条18之间,中心板8的顶部开设有方槽 21,活动板20穿过方槽21活动连接于齿条18和头部垫板3之间,第二伸缩杆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伸缩杆22均活动连接于头部垫板3和支撑架4 之间,自锁组件包括棘轮12、棘爪13、弹簧14和拨片16,棘轮12固定连接于长轴11的圆周表面,拨片16转动贯穿于其中一个立柱10的侧部,棘爪13 固定连接于拨片16的另一端,弹簧14固定连接于棘爪13与其中一个立柱10 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把手15可以带动长轴11转动,长轴11带动齿轮1第一伸缩杆7转动,从而带动齿条18移动,齿条18由于限位套19的限制,达到稳定滑动的效果,齿条18滑动时通过活动板20带动头部垫板3移动,头部垫板3以铰链为圆心小角度转动,达到调节头部垫板3 角度的效果,同时长轴11转动时能够带动棘轮12转动,棘轮12与棘爪13 相啮合,当把手15停止转动时,棘爪13可以阻挡棘轮12反向转动,以实现自锁的效果,拨片16的设置,用于从外侧转动拨片16带动棘爪13转动,使得棘爪13与棘轮12分离,从而解开自锁,方便使用,且头部垫板3与支撑架4之间活动连接有两个第二伸缩杆22,以保证头部垫板3能够稳定小幅度转动,提高稳定性。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两个身部垫板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固定连接有方槽21,安装框架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防护栏9,中心板8位于两个防护栏9 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防护栏9设置在安装框架1的顶部两侧,配合两个方槽21使用,可以避免患者翻身时摔倒,达到保护患者的效果。
工作原理:通过气缸6的输出端伸长可以推动身部垫板2移动,身部垫板2以与中心板8连接的铰链为圆心小幅度转动,以实现辅助翻身的效果,通过转动把手15可以带动长轴11转动,长轴11带动齿轮1第一伸缩杆7转动,从而带动齿条18移动,齿条18由于限位套19的限制,达到稳定滑动的效果,齿条18滑动时通过活动板20带动头部垫板3移动,头部垫板3以铰链为圆心小角度转动,达到调节头部垫板3角度的效果,同时长轴11转动时能够带动棘轮12转动,棘轮12与棘爪13相啮合,当把手15停止转动时,棘爪13可以阻挡棘轮12反向转动,以实现自锁的效果,拨片16的设置,用于从外侧转动拨片16带动棘爪13转动,使得棘爪13与棘轮12分离,从而解开自锁,方便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
底部焊接有支撑架(4)的安装框架(1);
中心板(8),所述中心板(8)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框架(1)的顶部;
两组翻身组件,两组所述翻身组件分别设置于中心板(8)的两侧,两组所述翻身组件与中心板(8)连接以实现小幅度转动;
头部垫板(3),所述头部垫板(3)设置于安装框架(1)顶部,所述头部垫板(3)通过铰轴活动铰接中心板(8)的侧部;以及
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4)的内壁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加强板(5),所述调节机构设置于加强板(5)上,所述调节机构与头部垫板(3)连接以实现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翻身组件均包括身部垫板(2)、气缸(6)和第一伸缩杆(7),所述第一伸缩杆(7)设置有两个,所述身部垫板(2)通过铰链活动铰接于中心板(8)的侧部,所述气缸(6)和两个第一伸缩杆(7)均活动连接于加强板(5)与身部垫板(2)之间,所述气缸(6)位于两个第一伸缩杆(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组件、驱动组件和自锁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于加强板(5)上,所述调节组件与头部垫板(3)连接以实现调节,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支撑架(4)上,所述自锁组件设置于驱动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调节组件连接以实现驱动,所述自锁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以实现自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把手(15)、长轴(11)和齿轮(17),所述支撑架(4)的顶部可拆卸连接有两个立柱(10),所述长轴(11)转动连接于两个立柱(10)之间,所述把手(15)转动连接于其中一个立柱(10)的侧部,所述把手(15)的轴心与长轴(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齿条(18)、限位套(19)、活动板(20)和方槽(21),所述限位套(19)焊接于加强板(5)的顶部,所述齿条(18)滑动连接于限位套(19)和加强板(5)之间,所述齿轮(17)与齿条(18)之间,所述中心板(8)的顶部开设有方槽(21),所述活动板(20)穿过方槽(21)活动连接于齿条(18)和头部垫板(3)之间,第二伸缩杆(22)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伸缩杆(22)均活动连接于头部垫板(3)和支撑架(4)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组件包括棘轮(12)、棘爪(13)、弹簧(14)和拨片(16),所述棘轮(12)固定连接于长轴(11)的圆周表面,所述拨片(16)转动贯穿于其中一个立柱(10)的侧部,所述棘爪(13)固定连接于拨片(16)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4)固定连接于棘爪(13)与其中一个立柱(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身部垫板(2)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固定连接有方槽(21),所述安装框架(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防护栏(9),所述中心板(8)位于两个防护栏(9)之间。
CN202120782700.6U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961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2700.6U CN216496140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82700.6U CN216496140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6140U true CN21649614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1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8270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96140U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61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9681A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16496140U (zh) 一种辅助翻身装置
CN217548413U (zh) 一种翻身辅助装置
CN211584204U (zh) 心内科室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
CN210872587U (zh) 一种护理转运双用组合式医用床
CN111557810A (zh) 一种可翻转的医疗护理床
CN214511610U (zh) 一种护理外科用病人辅助翻身装置
CN111437124A (zh) 多功能护理床
CN215132048U (zh) 一种插销升降式辅助翻身装置
CN211750838U (zh) 一种下肢康复训练床
CN211835084U (zh) 用于外科护理的辅助肢体抬起翻身装置
CN213098928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13607611U (zh)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内科护理用病床
CN211271790U (zh) 可用于医院的带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
CN215307611U (zh) 一种神经内科卧床患者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CN215938017U (zh) 一种特护床
CN216318508U (zh) 一种用于医疗护理的辅助翻身装置
CN210301460U (zh) 一种可变形担架的机械轮椅
CN219921406U (zh) 一种临床护理用翻身辅助支架
CN211131778U (zh) 一种辅助病人翻身的医疗护理床
CN220735725U (zh) 一种医用超声检查床
CN2243280Y (zh) 自我护理床
CN219814561U (zh) 一种可辅助患者翻身的护理床
CN217960593U (zh) 医护病房护理患者用起床辅助装置
CN212308336U (zh) 一种骨科用康复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