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4702U - 一种新型茶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茶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94702U CN216494702U CN202123047069.4U CN202123047069U CN216494702U CN 216494702 U CN216494702 U CN 216494702U CN 202123047069 U CN202123047069 U CN 202123047069U CN 216494702 U CN216494702 U CN 216494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p
- cup body
- filter screen
- boss
- t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AREA)
- Table Devices O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茶杯,包括杯体,杯体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内圆形成连通口以将杯体分为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第一杯体中设有完全遮挡连通口封隔板,第一杯体内设有将封隔板限制在完全遮挡连通口的位置的限位结构,还设有操控封隔板活动的第一操控结构,第一杯体中还设有滤网,滤网可在第一杯体内沿第一杯体的轴线方向滑动,第一杯体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滤网滑动的第二操控结构。本申请的新型茶杯通过封隔板与第一凸台将杯体分隔为用于冲泡茶的第一杯体和用于盛装已冲泡好的茶的第二杯体,茶水冲泡好之后只需操控分隔板使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连通,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已冲泡好的茶流入第二杯体,作为一般茶杯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茶杯。
背景技术
泡茶杯是一种非常普及的饮水器具,目前市场上有单层、双层两大类,规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但多数没有茶水分离功能,用来饮茶时多有不便,有的虽有茶水分离功能,也仅仅是在杯体上部加装一个过滤网,避免茶叶拥堵嘴边。这类口杯无法将茶叶与茶水在杯体内及时隔离,因此第一泡由于水温高,无法及时饮用,泡茶时间长,茶水浓度大,又苦又涩;第二泡、第三泡则寡淡无味。这类口杯饮茶既丧失了茶叶中的大部分营养元素(茶叶中的鞣酸、茶碱对身体有害,过度浸泡易增加淅出量)。一些具有茶水分离功能的茶道杯、茶道壶,虽然都能很好的解决茶叶与茶水的分离问题,但一般都不便于携带,适于家中或办公等场所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茶杯。其能够巧妙地将茶杯的杯体分为用于冲泡茶和用于盛装已冲泡好的茶的两个腔体,结构精巧且方便携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茶杯,包括杯体,
杯体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第一凸台,第一凸台的内圆形成连通口以将杯体分为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第一杯体上设有第一杯盖,第二杯体上设有第二杯盖,
第一杯体中设有封隔板,封隔板设置为与第一杯体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用于供茶水流过的空隙,且能够完全遮挡连通口,
第一杯体内设有将封隔板限制在与第一凸台相抵且完全遮挡连通口的位置的限位结构,还设有操控封隔板脱离与第一凸台相抵的位置的第一操控结构,
第一杯体中还设有将第一杯体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的滤网,滤网设置在封隔板远离第一凸台的一侧,
第一杯体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滤网滑动的第二操控结构,第二操控结构控制滤网在第一杯体内沿第一杯体的轴线方向滑动。
本申请的新型茶杯通过封隔板与第一凸台将杯体分隔为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第一杯体用于冲泡茶,第二杯体用于盛装已冲泡好的茶,第一杯体在冲泡茶的时候可通过第一操控结构、封隔板与限位结构将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完全间隔开,使得两个腔体之间能够完全分离,冲泡好之后只需操控分隔板使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连通,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已冲泡好的茶流入第二杯体,并倒置使第二杯体位于上方,即可作为一般茶杯使用,第一杯体与第二杯体均设置有杯盖,能够单独使用,整体茶杯的结构精巧且携带方便,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包括在封隔板的侧面上向外延伸有凸块以及开设在第一杯体的内侧壁上的与凸块配合的L型滑槽,
凸块位于L型滑槽的水平段内时封隔板与第一凸台相抵,凸块位于L型滑槽的竖直段内时封隔板脱离与第一凸台相抵的位置。
由此,可以通过凸块与L型滑槽的配合,使封隔板能够限位并完全遮挡封闭连通口,以完全分隔开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避免在使用的时候茶水在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内相互流通,影响冲泡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控结构包括与封隔板连接的第一操控杆,第一操控杆延伸并贯穿第一杯盖。
由此,可以通过第一操控杆控制封隔板,使封隔板上的凸块从L型滑槽的水平段滑动至竖直段,以脱离与第一凸台相抵的位置,从而实现打开连通口,连通第一杯体和第二杯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控杆与第一杯体同心设置。
由此,可以通过将第一操控杆与第一杯体同心设置,使得在通过第一操控杆控制封隔板转动的时候,第一操控杆只需要转动即可完成控制,而不需要随着封隔板的转动发生位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控杆贯穿滤网,以使滤网能在第一杯体内沿第一杯体的轴线方向滑动。
由此,可以通过滤网与第一操控杆的连接关系以实现滤网在第一杯体内的滑动,无需额外增加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操控结构包括与滤网连接的第二操控杆,第二操控杆延伸并贯穿第一杯盖。
由此,可以通过第二操控杆控制滤网在第一杯体内的滑动,以实现将滤网上隔开的茶叶从已冲泡好的茶中分离,并能够进一步地挤压使茶叶与茶水分离更完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操控杆套设在第一操控杆的外围。
由此,可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减少设置在第一杯盖上的穿孔,提高第一杯盖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控杆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滤网朝向封隔板滑动的第二凸台。
由此,可以通过第二凸台以限制滤网朝向封隔板的滑动极限位置,防止第二操控杆以及滤网整体落入第一杯体中,影响茶叶的冲泡,以及能够限制放入的茶叶的量,避免过多影响冲泡出的茶水的口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操控杆的外侧壁为沿着远离滤网的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形面。
由此,可以通过锥形面的设置,使得拉动第二操控杆令滤网朝向靠近第一杯盖方向滑动的时候,第二操控杆会与第一杯盖之间发生挤压,第二操控杆会受到第一杯盖的挤压力而随时停留在滑动方向的任意位置,从而令茶叶与茶水保持分离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控杆和第二操控杆不凸出第一杯盖的表面。
由此,可以通过这样设置,使得在将整体杯体倒置使用的时候,第一操控杆和第二操控杆不会凸出第一杯盖,影响整体杯体的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新型茶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实施方式中的省略封隔板与第一操控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方式中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杯体;11、第一杯体;111、上腔体;112、下腔体;12、第二杯体;13、第一杯盖;14、第二杯盖;15、凹槽;16、第一凸台;17、L型滑槽;2、封隔板;21、第一操控杆;22、第二凸台;23、凸块;3、滤网;31、第二操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5示意性地展示了一种新型茶杯的结构。
参照图1和图2,展示了一种新型茶杯,包括杯体1,杯体1具体可以为透明的方形或圆筒形杯体1,在此以透明的圆筒形的杯体1为例,杯体1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第一凸台16,第一凸台16的内圆形成连通口以将杯体1分为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具体第一凸台16的设置位置在杯体1内1/4至1/3的位置处,第一杯体11为较短的部分,作为用于冲泡茶水的杯体1部分,第一杯体12为较长的部分,作为用于盛装已冲泡好的茶水的杯体1部分。第一杯体11上设有第一杯盖13,第一杯体12上设有第二杯盖14,以分别对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封口,具体第一杯盖13和第二杯盖14均可以采用螺纹的方式杯体1连接,保证盖起盖子后杯体1的密封性。
参照图3,第一杯体11中设有封隔板2,封隔板2与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之间需要留出有一定的空隙,以使第一杯体11中的茶水通过空隙流通过连通口流至第一杯体12中,同时由于封隔板2需要完全分隔开第一杯体11与第一杯体12,因而封隔板2的尺寸需要能够完全遮挡连通口。基于上述的条件,实际上封隔板2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其只需要满足上述的条件即可,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其封盖板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与第一杯体11的内壁的形状一致,并在封隔板2与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从而使得封隔板2在不同的位置时能够实现完全遮挡封闭连通口和打开连通口连通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的功能。
第一杯体11内还设有限位结构,以将封隔板2限位在于第一凸台16相抵,并且完全遮挡连通口的位置处,同时还设有用于控制封隔板2脱离与第一凸台16相抵的位置的第一操控结构。
参照图2至图4,具体地,限位结构可以包括有凸块23和滑槽,凸块23设置在封隔板2的外侧壁上,数量可以为多个,并均匀分布地设置在封隔板2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滑槽设置在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上,具体为L型滑槽17。L型滑槽17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两个部分,当凸块23在L型滑槽17内滑动至水平段的时候,此时封隔板2对应的位置为与第一凸台16相抵,并且完全遮挡连通口的位置,从而能够令封隔板2保持在该位置处,以限制封隔板2无法沿着杯体1的轴线方向活动;当凸块23在L型滑槽17内滑动至竖直段的时候,封隔板2便能够脱离与第一凸台16相抵的位置,可沿着竖直段的延伸方向滑动,具体竖直段的延伸方向可以为与杯体1的轴线方向一致,亦可以为在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上沿着杯体1的轴线方向螺旋设置,只需要满足当凸块23滑动至竖直段时封隔板2能够脱离与第一凸台16相抵的位置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竖直段采用与杯体1的轴线方向一致的设计。
具体地,第一操控结构可以为在封隔板2上朝向第一杯盖13方向延伸的第一操控杆21,第一操控杆21贯穿第一杯盖13,以便于使用者能够在杯体1的外部控制该设置在第一杯体11内的封隔板2运动,第一操控杆21的顶部还可以设有便于使用者转动的拧条结构。优选地,第一操控杆21的设置位置为与第一杯体11同心的位置,从而能够使得在通过第一操控杆21控制封隔板2转动的时候,第一操控杆21只需要转动即可完成控制,而若第一操控杆21与第一杯体11非同心设置,则在控制封隔板2转动的时候,第一操控杆21需要随着封隔板2的转动发生位移,从而在第一杯盖13上需要开设有与第一操控杆21的移动轨迹相符的通槽位,会降低第一杯盖13的密封性。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杯体11中还设有将第一杯体11分隔为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的滤网3,滤网3的作用主要在于在利用第一杯体11冲泡茶的时候,将茶叶隔开在上腔体111中,茶水则能够流通过滤网3落入下腔体112,从而当连通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的时候,能够避免茶叶也通过连通口流入第一杯体12中。滤网3设置的位置在第一杯体11内,且位于封隔板2远离第一凸台16的一侧,由于滤网3需要完全间隔开茶叶与茶水,因而滤网3的边缘需要与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尽量贴合。滤网3还可以在第一杯体11内沿着第一杯体11的轴线方向滑动,压缩上腔体111的体积,增大下腔体112的体积,从而能够使茶叶完全隔离开茶水,并与第一杯盖13相互作用产生挤压茶叶的效果,使茶叶与茶水的分离更加完整。
具体地,由于第一操控杆21的延伸方向必然经过滤网3的设置位置,因而滤网3在第一杯体11内的滑动,可以通过第一操控杆21与滤网3之间的连接结构关系实现。由于第一操控杆2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杯体11的轴线方向相同,因而滤网3可以通过套设在第一操控杆21上以实现沿着第一杯体11的轴线方向滑动的效果,而无需在第一杯体11内额外增设其他的结构,增加杯体1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参照图3和图5,为了避免放入的茶叶过多,影响冲泡出的茶水的口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操控杆21的外侧壁上可以设有用于限制滤网3朝向封隔板2滑动的第二凸台22,以限制滤网3朝向封隔板2的滑动极限位置。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杯体11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滤网3滑动的第二操控结构,具体地,第二操控结构可以为与滤网3连接的第二操控杆31,第二操控杆31与第一操控杆21相似,亦为朝向第一杯盖13方向延伸。通过第二操控杆31,使用者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抓住第二操控杆31即可在杯体1的外部控制滤网3在第一杯体11的内部滑动,便可压缩上腔体111的体积,增大下腔体112的体积,使滤网3将茶叶完全隔离卡茶水,并与第一杯盖13相互作用产生挤压茶叶的效果,使茶叶与茶水的分离更加完整。
参照图1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操控杆31可以套设在第一操控杆21的外侧,以减少设置在第一杯盖13上的穿孔,提高第一杯盖13的密封性。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操控结构的外侧壁可设置为沿着远离滤网3的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形面,从而使得在拉动第二操控杆31令过滤网3朝向靠近第一杯盖13的方向滑动的时候,第二操控杆31会与第一杯盖13之间发生挤压,第二操控杆31会受到第一杯盖13的挤压力,而使得第二操控杆31会停留在滤网3靠近第一杯盖13的位置处,令茶叶与茶水保持在分离的状态,并且这样设置亦不会影响第一杯盖13的正常打开与扣合。同时当倒置杯体1的时候,滤网3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往靠近第一杯盖13的方向滑动,此时由于锥形面的设计,会使得第二操控杆31与第一杯盖13之间的连接位置更紧密,提高密封性。
而对于第一杯盖13,由于在使用第一杯体12进行饮用茶水的时候,第一杯体11为在杯体1的下方,因而为了便于杯体1的放置,第一杯盖13的尺寸需要与第一操控杆21和第二操控杆31有一定的设置关系,即第一操控杆21和第二操控杆31需要不凸出于第一杯盖13的表面,其具体设置为第一杯盖13的高度不低于第一操控杆21和第二操控杆31凸出第一杯体11的长度,以使当倒置杯体1,使第一杯盖13作为放置底面时,第一操控杆21和第二操控杆31不会形成凸起,不会影响杯体1的正常放置。而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第一杯盖13的顶面可以设置有圆形的凹槽15,以便于使用者操控第一操控杆21和第二操控杆31,以冲泡茶水。
本申请的新型茶杯的初始使用状态为封隔板2处于完全封闭遮挡连通口的位置状态,具体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先将第一杯体11置于上方,并打开第一杯盖13,露出第一杯体11。此时便可将茶叶放入上腔体111内,并加入开水,盖上第一杯盖13进行冲泡茶水。茶水冲泡完成后,可通过在凹槽15内向第一杯体11的外侧方向拉动第二操控杆31,使第二操控杆31受到第一杯盖13的挤压,停留在滤网3靠近第一杯盖13的位置处,同时,上腔体111受到压缩,使滤网3将茶叶完全隔离开茶水并与第一杯盖13相互作用产生挤压茶叶,令茶叶与茶水完整分离。然后通过转动第一操控杆21,使封隔板2上的凸块23从L型滑槽17的水平段滑动至竖直段,连通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即可使冲泡好的茶水流入至第一杯体12之中。之后只需要转动第一操控杆21使封隔板2遮挡连通口,并推动第二操控杆31使上腔体111的容积恢复,打开第一杯盖13,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在使用第一杯体12饮用茶水的时候,只需要将封隔板2设置至遮挡连通口的位置处,并将第一杯盖13盖好在第一杯体11上,倒置整体的杯体1,令第一杯体12置于上方即可,此时封隔板2由于限位结构的限制,会隔开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使第一杯体12内的茶水无法回流至第一杯体11中,滤网3由于第二操控杆31与第一杯盖13之间的连接关系,所以不会发生过大的滑移,影响整体杯体1的放置。
本申请的新型茶杯通过封隔板2与第一凸台16将杯体1分隔为第一杯体11和第一杯体12,第一杯体11用于冲泡茶,第一杯体12用于盛装已冲泡好的茶,第一杯体11在冲泡茶的时候可通过第一操控结构与限位结构将第一杯体11与第一杯体12完全间隔开,使得两个腔体之间能够完全分离,冲泡好之后只需操控分隔板使第一杯体11与第一杯体12连通,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已冲泡好的茶流入第一杯体12,并倒置使第一杯体12位于上方,即可作为一般茶杯使用,第一杯体11与第一杯体12均设置有杯盖,能够单独使用,整体茶杯的结构精巧且携带方便,能够为使用者提供便利。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
所述杯体(1)的内侧壁凸设有一圈第一凸台(16),所述第一凸台(16)的内圆形成连通口以将所述杯体(1)分为第一杯体(11)和第二杯体(12),所述第一杯体(11)上设有第一杯盖(13),所述第二杯体(12)上设有第二杯盖(14),
所述第一杯体(11)中设有封隔板(2),所述封隔板(2)设置为与所述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用于供茶水流过的空隙,且能够完全遮挡连通口,
所述第一杯体(11)内设有将所述封隔板(2)限制在与所述第一凸台(16)相抵且完全遮挡连通口的位置的限位结构,还设有操控所述封隔板(2)脱离与第一凸台(16)相抵的位置的第一操控结构,
所述第一杯体(11)中还设有将第一杯体(11)分隔为上腔体(111)和下腔体(112)的滤网(3),所述滤网(3)设置在所述封隔板(2)远离第一凸台(16)的一侧,
所述第一杯体(11)内还设有用于控制滤网(3)滑动的第二操控结构,第二操控结构控制滤网(3)在第一杯体(11)内沿第一杯体(11)的轴线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在封隔板(2)的侧面上向外延伸有凸块(23)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一杯体(11)的内侧壁上的与所述凸块(23)配合的L型滑槽(17),
所述凸块(23)位于L型滑槽(17)的水平段内时所述封隔板(2)与所述第一凸台(16)相抵,所述凸块(23)位于L型滑槽(17)的竖直段内时所述封隔板(2)脱离与所述第一凸台(16)相抵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结构包括与所述封隔板(2)连接的第一操控杆(21),所述第一操控杆(21)延伸并贯穿第一杯盖(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杆(21)与所述第一杯体(11)同心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杆(21)贯穿所述滤网(3),以使滤网(3)能在第一杯体(11)内沿第一杯体(11)的轴线方向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控结构包括与滤网(3)连接的第二操控杆(31),所述第二操控杆(31)延伸并贯穿第一杯盖(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控杆(31)套设在所述第一操控杆(21)的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杆(2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限制滤网(3)朝向封隔板(2)滑动的第二凸台(2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操控杆(31)的外侧壁为沿着远离滤网(3)的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形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操控杆(21)和所述第二操控杆(31)不凸出于所述第一杯盖(13)的表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47069.4U CN216494702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一种新型茶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047069.4U CN216494702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一种新型茶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94702U true CN216494702U (zh) | 2022-05-13 |
Family
ID=81466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047069.4U Active CN216494702U (zh) | 2021-12-06 | 2021-12-06 | 一种新型茶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94702U (zh) |
-
2021
- 2021-12-06 CN CN202123047069.4U patent/CN216494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414133A (zh) | 用于针对热饮和冷饮的罐和瓶的封闭套置件 | |
CN208388345U (zh) | 一种茶水分离杯 | |
CN216494702U (zh) | 一种新型茶杯 | |
CN201135324Y (zh) | 具茶、水分离功能的茶杯 | |
CN207030032U (zh) | 提高缓释效果的茶包结构 | |
CN201879306U (zh) | 循环冲泡式冲泡杯 | |
CN105832089B (zh) | 玻璃泡茶杯 | |
CN213962823U (zh) | 水杯 | |
CN205696974U (zh) | 旋转式通水透气泡茶器的改良结构 | |
CN100515283C (zh) | 可自动定时分离出冲泡液体的冲泡装置 | |
CN212307456U (zh) | 一种半仓式茶仓及其水杯 | |
CN201658151U (zh) | 便携泡茶杯 | |
CN203609134U (zh) | 旋转式泡茶器的改良结构 | |
CN209826136U (zh) | 一种新型茶杯 | |
CN215226603U (zh) | 一种新型可泡茶杯盖 | |
CN208582132U (zh) | 一种泡茶杯 | |
CN215190773U (zh) | 一种水杯 | |
CN206434137U (zh) | 便携泡茶杯 | |
CN216256546U (zh) | 一种新型茶水分离杯 | |
CN205513838U (zh) | 泡茶杯 | |
CN214157042U (zh) | 一种可调节流速的咖啡冲漏 | |
CN218922260U (zh) | 一种飘逸杯 | |
CN216089925U (zh) | 一种组合陶瓷茶具 | |
CN216393722U (zh) | 一种冷泡茶用饮料瓶 | |
CN220327248U (zh) | 一种咖啡随行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