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3619U - 正压冷风隔离服 - Google Patents

正压冷风隔离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3619U
CN216493619U CN202121944220.1U CN202121944220U CN216493619U CN 216493619 U CN216493619 U CN 216493619U CN 202121944220 U CN202121944220 U CN 202121944220U CN 216493619 U CN216493619 U CN 21649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solation suit
air
isolation
suit
medical sta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4422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94422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压冷风隔离服,包括隔离服本体,隔离服本体包括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隔离服外层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隔离服内层设置有若干与内腔连通出气口;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通过进气口往隔离服的内腔送风,气流流窜到隔离服的内腔并带走隔离服的热量,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最终达到降温的效果,且制冷机送出的风为冷风,降低了送风的温度,增大了与隔离服的温差,提高两者的热交换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出气口设置在隔离服内层,因此从出气口流出的冷气直接吹向医务人员,让医务人员直接感受到冷气,即使医务人员在炎热的室外操作,也会感到凉爽,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正压冷风隔离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隔离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正压冷风隔离服。
背景技术
医用隔离服是用于保护医务人员或其他相关人员防止感染的一种服装,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做核酸采集时,为避免医务人员被感染,整个核酸采集过程都需要医务人员穿戴好隔离服。但是,传统的隔离服密闭不透气,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气温比较高,而且医务人员经常需要在户外操作,因此容易出现中暑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隔离服密闭不透气,容易导致穿戴者中暑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压冷风隔离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正压冷风隔离服,包括隔离服本体,隔离服本体包括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隔离服外层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隔离服内层设置有若干与内腔连通出气口,进气口通过风管与送风机构相连,送风机构为制冷机。与传统隔离服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通过进气口往隔离服的内腔送风,气流流窜到隔离服的内腔并带走隔离服的热量,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最终达到降温的效果;而且,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制冷机可以是压缩式制冷机,也就是说和空调制冷的原理相同,其原理在此不再傲述。通过制冷机送出的风为冷风,降低了送风的温度,增大了与隔离服的温差,从而提高两者的热交换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出气口设置在隔离服内层,因此从出气口流出的冷气直接吹向医务人员,让医务人员直接感受到冷气,即使医务人员在炎热的室外操作,也会感到凉爽,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的是,风管上设置有空压机,通过空压机送入隔离服的气流具有一定压力,其压力值略大于外界大气压值,目的是使隔离服内腔的压力值高于外界大气压值,从而避免外界的污染空气通过出气口逆向进入到隔离服的内腔,提高隔离服的防护效果。
进一步的是,进气口设置在隔离服本体的肩部,也就是说,进气口设置在隔离服的顶部,使进入到隔离服的气流方向为自上而下,目的在于降低气流在隔离服内的运行阻力。如果将进气口设置在隔离服的下部或腿部,与进气口相连的气管必然也会影响穿戴者行走。
进一步的是,隔离服内层的手臂、胸部、背部和腿部上均设置有出气口,增大气流的流通面积,使穿戴者全身都能感到凉爽。
进一步的是,出气口的直径范围为3mm~5mm。出气口的直径如果设置过大,那么离进气口较远的地方的气流就较为微弱,降温效果不明显;如果出气口的直径设置过小,会造成隔离服内腔的压强过大;为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优选出气口的直径范围为3mm~5mm。
进一步的是,隔离服本体的手臂上设置有第一拉链,第一拉链内隐藏有部分用于延长手臂的隔离服布料,目的在于提高隔离服的适用范围,因为不同人群的身高等各项体征不同,当穿戴者的身高较高时,可打开第一拉链,隐藏在内的隔离服布料可增长隔离服的腿部尺寸以满足身高较高的穿戴者。
进一步的是,隔离服本体的腿部设置有第二拉链,第二拉链内隐藏有部分用于延长腿部的隔离服布料,目的在于提高隔离服的适用范围,因为不同人群的身高等各项体征不同,当穿戴者的手臂较长时,可打开第二拉链,隐藏在内的隔离服布料可增长隔离服的手臂尺寸以满足穿戴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通过进气口往隔离服的内腔送风,气流流窜到隔离服的内腔并带走隔离服的热量,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最终达到降温的效果,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
2、本实用新型制冷机送出的风为冷风,降低了送风的温度,增大了与隔离服的温差,从而提高两者的热交换效率。
3、本实用新型将出气口设置在隔离服内层,因此从出气口流出的冷气直接吹向医务人员,让医务人员直接感受到冷气,即使医务人员在炎热的室外操作,也会感到凉爽,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隔离服本体;2、风管;3、送风机构;4、空压机;5、第一拉链;6、第二拉链;
101、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正面”、“上”、“下”、“左”、“右”、“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包括隔离服本体1,隔离服本体包括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隔离服外层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101,隔离服内层设置有若干与内腔连通出气口(图中未示出),进气口101通过风管2与送风机构3相连,送风机构3为制冷机。与传统隔离服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通过进气口往隔离服的内腔送风,气流流窜到隔离服的内腔并带走隔离服的热量,最后通过出气口排出,最终达到降温的效果;而且,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制冷机可以是压缩式制冷机,也就是说和空调制冷的原理相同,其原理在此不再傲述。通过制冷机送出的风为冷风,降低了送风的温度,增大了与隔离服的温差,从而提高两者的热交换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出气口设置在隔离服内层,因此从出气口流出的冷气直接吹向医务人员,让医务人员直接感受到冷气,即使医务人员在炎热的室外操作,也会感到凉爽,从而避免医务人员中暑的情况发生。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风管2上设置有空压机4,通过空压机送入隔离服的气流具有一定压力,其压力值略大于外界大气压值,目的是使隔离服内腔的压力值高于外界大气压值,从而避免外界的污染空气通过出气口逆向进入到隔离服的内腔,提高隔离服的防护效果。空压机是空气压缩机的简称,在现有技术比较成熟的空气压缩设备,其原理在此不再傲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进气口101设置在隔离服本体1的肩部,也就是说,进气口设置在隔离服的顶部,使进入到隔离服的气流方向为自上而下,目的在于降低气流在隔离服内的运行阻力。如果将进气口设置在隔离服的下部或腿部,与进气口相连的气管必然也会影响穿戴者行走。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隔离服内层的手臂、胸部、背部和腿部上均设置有出气口,增大气流的流通面积,使穿戴者全身都能感到凉爽。
本实施例的出气口的直径范围为4mm。出气口的直径如果设置过大,那么离进气口较远的地方的气流就较为微弱,降温效果不明显;如果出气口的直径设置过小,会造成隔离服内腔的压强过大;为此,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优选出气口的直径范围为4mm。
实施例二
参照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隔离服本体的手臂上设置有第一拉链5,第一拉链5内隐藏有部分用于延长手臂的隔离服布料,目的在于提高隔离服的适用范围,因为不同人群的身高等各项体征不同,当穿戴者的身高较高时,可打开第一拉链,隐藏在内的隔离服布料可增长隔离服的腿部尺寸以满足身高较高的穿戴者。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隔离服本体的腿部设置有第二拉链6,第二拉链6内隐藏有部分用于延长腿部的隔离服布料,目的在于提高隔离服的适用范围,因为不同人群的身高等各项体征不同,当穿戴者的手臂较长时,可打开第二拉链,隐藏在内的隔离服布料可增长隔离服的手臂尺寸以满足穿戴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正压冷风隔离服,包括隔离服本体(1),隔离服本体包括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隔离服内层和隔离服外层之间设置有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服外层上设置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气口(101),隔离服内层设置有若干与内腔连通出气口,进气口(101)通过风管(2)与送风机构(3)相连;所述送风机构(3)为制冷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2)上设置有空压机(4)。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设置在隔离服本体(1)的肩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服内层的手臂、胸部、背部和腿部上均设置有出气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口的直径范围为3mm~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服本体的手臂上设置有第一拉链(5),第一拉链(5)内隐藏有部分用于延长手臂的隔离服布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压冷风隔离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服本体的腿部设置有第二拉链(6),第二拉链(6)内隐藏有部分用于延长腿部的隔离服布料。
CN202121944220.1U 2021-08-18 2021-08-18 正压冷风隔离服 Active CN21649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220.1U CN216493619U (zh) 2021-08-18 2021-08-18 正压冷风隔离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44220.1U CN216493619U (zh) 2021-08-18 2021-08-18 正压冷风隔离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3619U true CN216493619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61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44220.1U Active CN216493619U (zh) 2021-08-18 2021-08-18 正压冷风隔离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3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8070A (zh) 结构简便易实现且具备制冷功能的空调服
CN216493619U (zh) 正压冷风隔离服
CN216165413U (zh) 正压送风隔离服
CN101385575B (zh) 可更换冷源式降温服
CN202842429U (zh) 一种空调马甲
CN213757062U (zh) 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穿戴包
CN103564878A (zh) 充气调温的空调服
CN215303160U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6393111U (zh) 一种基于半导体制冷器件的分布式防暑降温空调服
CN213549792U (zh) 一种新型空调衣
CN114145518A (zh) 一种风冷降温衣
CN214630012U (zh) 舒适性防护服
CN211747103U (zh) 一种应用于服装的降温装置
CN216568509U (zh) 一种疾病控制隔离服
CN113142700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及空调功能的衣服
CN217242769U (zh) 一种制冷马甲
CN214802485U (zh) 医用降温防护服
CN215124512U (zh) 降温隔离服
CN214630008U (zh) 防护服用通风换气套件
CN101849716A (zh) 人体微环境控制节能空调服系统
CN210275996U (zh) 一种带有调温换气功能的绝缘防护服
CN219741918U (zh) 一种带降温空调的登山服
CN219515336U (zh) 一种通风衣
CN214630013U (zh) 用于服装的制冷便携装置
CN212393907U (zh) 智能四合一自控温防弹防水功能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