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2242U -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2242U
CN216492242U CN202220038455.2U CN202220038455U CN216492242U CN 216492242 U CN216492242 U CN 216492242U CN 202220038455 U CN202220038455 U CN 202220038455U CN 216492242 U CN216492242 U CN 2164922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green
supporting
planting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3845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大伟
王倩
孟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Dawei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Dawei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Dawei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Dawei Landscap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3845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22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22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22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涉及绿化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腔侧壁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方设置有与支撑架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三支撑板,支撑架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一插管,两组第一插管内腔穿设有第二托架,第二托架的顶壁与第一支撑板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支撑架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插管,两组第二插管内腔穿设有第一托架。本申请通过将绿植框三、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一的放置位置相互错开,使得绿植均可以充分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保证光照效果,满足绿植生长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绿化支撑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视度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绿化工程的重视度正在快速增涨,目前人们在家居生活中通常会种植绿化植物,在绿植的种植中需要使用到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传统的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具体问题如下所述:
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为柜式结构,只能将多层绿植相互堆叠摆放在柜式结构的内部空间内,从而导致部分绿植无法接触到阳光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在使用时会导致部分绿植无法接触到阳光而影响其正常生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腔侧壁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方设置有与支撑架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三支撑板,所述支撑架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一插管,两组所述第一插管内腔穿设有第二托架,所述第二托架的顶壁与第一支撑板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插管,所述第二插管与第一插管对称设置在支撑架两侧,两组所述第二插管内腔穿设有第一托架,所述第一托架的顶壁与第三支撑板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一,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壁与第一插管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二,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壁与第二插管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托架插入到第二插管内使得第一托架的顶壁与第三支撑板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托架插入到第一插管内使得第二托架的顶壁与第一支撑板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而使得绿植框一、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三可以相互交错设置,保证绿植能够充分接收到阳光。
可选的,所述绿植框三、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一的顶壁均设置为开口状,所述绿植框三、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一的底壁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种植绿植并且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绿植死亡。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的顶壁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绿植框一、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三底壁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与第一插槽相匹配的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固定绿植框一、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三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托架顶壁远离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槽,所述第二托架包括第二横板、第二斜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横板设置在绿植框一的底壁,所述第二斜板倾斜固定在第二横板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二竖板穿设于第一插管的内腔位置,所述第二竖板顶壁与第二斜板的底壁相固定,所述第一托架顶壁远离第三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托架包括第一横板、第一斜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设置在绿植框三的底壁,所述第一斜板倾斜固定在第一横板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一竖板穿设于第二插管的内腔位置,所述第一竖板顶壁与第一斜板的底壁相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绿植框一、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三相互交错设置,保证种植的绿植能够充分接收阳光。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的底壁位置固定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证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将绿植框一放置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托架之间的位置,将绿植框二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顶壁位置,接着将绿植框三放置在第一托架和第三支撑板之间的位置,进而使得绿植框三、绿植框二和绿植框一的放置位置相互错开,使得绿植均可以充分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保证光照效果,满足绿植生长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内部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第一插管、支撑架、配重块、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绿植框二、第三支撑板、绿植框三和绿植框一连接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内部结构正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申请第一支撑板和第一插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一插管、第二托架和第三插槽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二插管、第二插槽和第一托架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插管;2、第二插管;3、支撑架;4、配重块;5、第一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7、绿植框二;8、第一插槽;9、第三支撑板;10、绿植框三;11、插块;12、第二插槽;13、第一托架;14、第二托架;15、第三插槽;16、绿植框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3,支撑架3内腔侧壁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6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3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上方设置有与支撑架3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三支撑板9,第三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5的长度尺寸依次减小,第三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5的宽度尺寸相同,第三支撑板9的宽度尺寸远小于支撑架3的内腔宽度尺寸,支撑架3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一插管1,第一插管1的上下两端设置为开口状,两组第一插管1内腔穿设有第二托架14,第一插管1和第二托架14相接触部分的横截面设置为相互匹配的矩形结构,从而防止第二托架14意外转动,第二托架14的顶壁与第一支撑板5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支撑架3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插管2,第二插管2与第一插管1对称设置在支撑架3两侧,第二插管2的上下两端设置为开口状,两组第二插管2内腔穿设有第一托架13,第一托架13的顶壁与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插管2和第一托架13相接触部分的横截面设置为相互匹配的矩形结构,从而防止第二托架14意外转动。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3,第一支撑板5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一16,第二支撑板6的顶壁与第一插管1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二7,所述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与第二插管2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三10,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顶壁均设置为开口状,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底壁均匀开设有透水孔,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长度尺寸依次减小,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宽度尺寸等于支撑架3的内腔宽度尺寸,在种植绿植时,先在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内腔中倒入适量的种植土,接着将绿植种植在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内腔中,在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底部开设的透水孔的作用下使得多余的水能够渗透并离开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内腔,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绿植死亡。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和4,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一插槽8,绿植框一16、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三10底壁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与第一插槽8相匹配的插块11,在第一插槽8和插块11相互卡合的作用下能够分别将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分别固定在第三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5的上方,避免意外碰到。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5和6,第二托架14顶壁远离第一支撑板5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槽15,第三插槽15与插块11相匹配,第二托架14包括第二横板、第二斜板和第二竖板,第二横板设置在绿植框一16的底壁,第二斜板倾斜固定在第二横板的底壁位置,第二竖板穿设于第一插管1的内腔位置,第二竖板顶壁与第二斜板的底壁相固定,将绿植框一16放置在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托架14之间的位置,并使得绿植框一16底部的两组插块11分别卡合到第一插槽8和第三插槽15的内腔中。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7和8,第一托架13顶壁远离第三支撑板9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12,第二插槽12与插块11相匹配,第一托架13包括第一横板、第一斜板和第一竖板,第一横板设置在绿植框三10的底壁,第一斜板倾斜固定在第一横板的底壁位置,第一竖板穿设于第二插管2的内腔位置,第一竖板顶壁与第一斜板的底壁相固定,将绿植框二7放置在第二支撑板6的顶壁位置,并使得绿植框二7底部的两组插块11分别与两组第一插槽8相卡合,接着将绿植框三10放置在第一托架13和第三支撑板9之间的位置,并使得绿植框三10底部的两组插块11分别与第一插槽8和第二插槽12相卡合,进而使得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放置位置相互错开,由于第三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5的宽度尺寸远小于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宽度尺寸使得绿植均可以充分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保证光照效果,满足绿植生长的要求。
请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支撑架3的底壁位置固定有配重块4,在使用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时,先通过配重块4将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稳定放置在适当位置处,在配重块4的重力作用下降低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的重心高度,从而提高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时,先通过配重块4将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稳定放置在适当位置处,在配重块4的重力作用下降低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的重心高度,从而提高稳定性和抗风性能。
在种植绿植时,先在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内腔中倒入适量的种植土,接着将绿植种植在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内腔中,然后将绿植框一16放置在第一支撑板5和第二托架14之间的位置,并使得绿植框一16底部的两组插块11分别卡合到第一插槽8和第三插槽15的内腔中,将绿植框二7放置在第二支撑板6的顶壁位置,并使得绿植框二7底部的两组插块11分别与两组第一插槽8相卡合,接着将绿植框三10放置在第一托架13和第三支撑板9之间的位置,并使得绿植框三10底部的两组插块11分别与第一插槽8和第二插槽12相卡合,进而使得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放置位置相互错开,由于第三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6和第一支撑板5的宽度尺寸远小于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宽度尺寸使得绿植均可以充分接收到阳光的照射,保证光照效果,满足绿植生长的要求。
当需要收纳放置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时,只需分别将绿植框三10和绿植框一16复位使得绿植框三10底壁与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完全重合,绿植框一16的底壁与第一支撑板5的顶壁完全重合,接着向上提起第二托架14和第一托架13使得第二托架14和第一托架13分别与第一插管1和第二插管2分离即可,方便在空间较为狭小的场所中放置该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在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底部开设的透水孔的作用下使得多余的水能够渗透并离开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内腔,防止水分过多造成绿植死亡。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内腔侧壁的上端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架(3)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一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6)上方设置有与支撑架(3)内壁相固定的两组第三支撑板(9),所述支撑架(3)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一插管(1),两组所述第一插管(1)内腔穿设有第二托架(14),所述第二托架(14)的顶壁与第一支撑板(5)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支撑架(3)内腔侧壁的下端位置对称固定有两组第二插管(2),所述第二插管(2)与第一插管(1)对称设置在支撑架(3)两侧,两组所述第二插管(2)的内腔穿设有第一托架(13),所述第一托架(13)的顶壁与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一支撑板(5)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一(16),所述第二支撑板(6)的顶壁与第一插管(1)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二(7),所述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与第二插管(2)的顶壁设置有绿植框三(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顶壁均设置为开口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框三(10)、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一(16)的底壁均匀开设有透水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5)、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9)的顶壁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第一插槽(8),所述绿植框一(16)、绿植框二(7)和绿植框三(10)底壁两侧位置对称开设有与第一插槽(8)相匹配的插块(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14)顶壁远离第一支撑板(5)的一端开设有第三插槽(15),所述第一托架(13)顶壁远离第三支撑板(9)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插槽(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架(13)包括第一横板、第一斜板和第一竖板,所述第一横板设置在绿植框三(10)的底壁,所述第一斜板倾斜固定在第一横板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一竖板穿设于第二插管(2)的内腔位置,所述第一竖板顶壁与第一斜板的底壁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托架(14)包括第二横板、第二斜板和第二竖板,所述第二横板设置在绿植框一(16)的底壁,所述第二斜板倾斜固定在第二横板的底壁位置,所述第二竖板穿设于第一插管(1)的内腔位置,所述第二竖板顶壁与第二斜板的底壁相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的底壁位置固定有配重块(4)。
CN202220038455.2U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922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8455.2U CN216492242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38455.2U CN216492242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2242U true CN21649224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8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3845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492242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22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27607U (zh) 错位叠加式花盆及其叠加组合形成的立体绿化墙面和屏风
CN201585292U (zh) 花盆
CN216492242U (zh) 一种多层生态立体绿化支撑装置
CN210008279U (zh) 一种新型植物育苗盆
CN203608615U (zh) 蓄水循环花盆
CN213127264U (zh) 一种园艺植物多用途栽培槽
CN210672887U (zh) 一种防花盆滑落的植物栽培用支撑架
CN211982841U (zh) 一种园艺花境造景用种植装置
CN210841034U (zh) 一种无土栽培专用栽培槽
CN210808841U (zh) 一种可种养一体式景观装置
CN1185923C (zh) 带支腿的盆
CN213961021U (zh) 一种用于环境修复的立式植物墙
CN204023461U (zh) 可自动浇灌的移动式花箱隔离带
CN112813889A (zh) 一种园林绿化落叶收集装置
CN217523312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环保花盆花箱支撑杆
CN220897291U (zh) 用于环境绿化的种植容器
CN215683988U (zh) 水培扦插培育箱
CN208317600U (zh) 一种林业树木栽培架
CN212753496U (zh) 一种大棚种植用育苗架
CN216088220U (zh) 一种驱蚊畜牧护栏
CN217336586U (zh) 一种立体式种植西瓜架组件
CN216058441U (zh) 城市生态廊道植物墙结构
CN216358119U (zh) 一种农业种植大棚
CN219803135U (zh) 一种菌棒架
CN218942597U (zh) 一种可方便调节高度便于取放的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