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8222U -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8222U
CN216488222U CN202123126382.7U CN202123126382U CN216488222U CN 216488222 U CN216488222 U CN 216488222U CN 202123126382 U CN202123126382 U CN 202123126382U CN 216488222 U CN216488222 U CN 2164882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negativ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ositive
input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2638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缘
马吉富
于维涛
周红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Kingo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Kingo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Kingo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Kingor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2638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82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82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82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内的两个±240V电池模组和一个高压控制箱,高压控制箱具有2路控制路,1路控制负极输出,1路控制正极输出,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负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另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正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两个电池模组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成480V50AH系统;每个电池箱内安装电压和温度传感器,BMS管理模块上设置导热硅胶片和散热铝块组合的散热结构。高压控制箱采用2路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并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两个±240V电池模组,通过BMS管理系统对电池箱的电压和温度进行监控,并在BMS管理模块上设置散热结构,来提高BMS管理模块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UPS电池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背景技术
UPS即不间断电源,是一种含有储能装置的不间断电源。主要用于给部分对电源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的电源。当UPS装有电池时,中心线充当参考电压。蓄电池电压低,多个蓄电池串联后才能达到额定电压。
低端和小容量的UPS,由于其逆变电路比较简单,因此一般不需要中线,但是对于高端和大容量的UPS,为了对电池起到稳定和保护的作用,基本上都需要中线。而且高压的UPS电池组,容易产生纹波电流,从而造成电池管理模块不必要的过热,进而影响电池箱的使用寿命。基于此种现象,需要对电池箱进行温度监控,并采取措施提高电池管理模块的导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高压控制箱采用2路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并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两个±240V电池模组而成480V50AH系统,电池管理模块设置导热硅胶片和散热铝块,提高电池管理模块的散热能力,同时通过BMS管理系统对电池箱的电压和温度进行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内的两个±240V电池模组和一个高压控制箱,高压控制箱具有2路控制路,1路控制负极输出,1路控制正极输出,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负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另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正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两个电池模组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成480V50AH系统,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四个串联的电池箱;每个电池箱内安装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高压控制箱的BMS管理模块上设置导热硅胶片和散热铝块组合的散热结构。
高压控制箱采用2路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并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两个±240V电池模组而成480V50AH系统,通过BMS管理系统对电池箱的电压和温度进行监控,并在高压控制箱的BMS管理模块上设置散热结构,来提高BMS管理模块的散热性能,避免电池管理模块温度过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高压控制箱,包括:BMS管理模块、正240V正极输入口、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正极充放电系统、正极输出口、正240V端熔断器、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负240V负极输入口、负240V端熔断器、中性输出口、负极输出口、负极充放电系统、采样输入LAN口和RS485通讯输出口;1个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正240V正极输入口电连接,负极与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电连接;另1个电池模组的正极与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电连接,负极与负240V负极输入口电连接;正240V正极输入口设置在高压控制箱上,与正240V端熔断器、正极充放电系统和正极输出口依次串联;电池模组内设置有电压和温度传感器,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通过采样输入LAN口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BMS管理模块通过RS485通讯输出口与外部设备通讯;正极充放电系统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和中性输出口电连接;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与另1个电池模组的正极电连接,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与中性输出口之间设置有负240V端熔断器;负240V负极输入口与另1个电池模组的负极电连接,负240V负极输入口依次串联负极充放电系统和负极输出口。
作为优选,所述的正极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和组合二极管;组合二极管为两个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设其中一个正极端为第一端,另一个正极端为第二端;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正240V端熔断器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二端以及正极输出口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负极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和组合二极管;组合二极管为两个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设其中一个负极为第一端,另一个负极为第二端;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负240V负极输入口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二端以及负极输出口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
作为优选,高压控制箱处于机柜的中间位置,组成+240V电池系统的电池模组处于高压控制箱上方,组成-240V电池系统的电池模组处于高压控制箱下方。
作为优选,高压控制箱上连接有6个动力接插头,其中三个作为正极、负极和中线连接处于上方的电池模组,另三个作为正极、负极和中线连接处于下方的电池模组。
作为优选,电池模组包括3个20串电池箱和1个15串电池箱串联而成,每个电池箱内的电池软包上下表面覆盖环氧板,环氧板上压紧EVA膜片。
作为优选,电池箱的正面板内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片和散热铝板,散热铝板为多翅片结构,导热硅胶片贴附于散热铝板的翅片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压控制箱采用2路控制电路分别控制正极输出和负极输出,并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两个±240V电池模组而成480V50AH系统,通过BMS管理系统对电池箱的电压和温度进行监控,并在高压控制箱的BMS管理模块上设置散热结构,来提高BMS管理模块的散热性能,避免电池管理模块温度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箱局部剖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BMS管理模块散热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柜,2、电池箱,3、高压控制箱,4、上电池模组,5、下电池模组,6、环氧板,7、EVA膜片,8、动力接插头,9、导热硅胶片,10、散热铝板,12、散热铝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图3图4所示,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包括机柜1、设置于机柜内的两个±240V电池模组和一个高压控制箱3,高压控制箱具有2路控制路,1路控制负极输出,1路控制正极输出,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负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另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正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两个电池模组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成480V50AH系统。高压控制箱处于机柜的中间位置,处于高压控制箱上方的为组成+240V电池系统的上电池模组4,处于高压控制箱下方的为组成-240V电池系统的下5电池模组。每个电池箱内安装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高压控制箱的BMS管理模块上设置导热硅胶片9和散热铝块12组合的散热结构。高压控制箱上连接有6个动力接插头8,其中三个作为正极、负极和中线连接处于上方的电池模组,另三个作为正极、负极和中线连接处于下方的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四个串联的电池箱2,包括3个20串电池箱和1个15串电池箱,每个电池箱内的电池软包上下表面覆盖环氧板6,环氧板盖住整个电池软包,环氧板上压紧有EVA膜片7,EVA膜片为两片,分开并对称压紧环氧板。电池箱的正面板内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片9和散热铝板10,散热铝板为多翅片结构,导热硅胶片贴附于散热铝板的翅片顶部。
所述的高压控制箱,包括: BMS管理模块、正240V正极输入口、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正极充放电系统、正极输出口、正240V端熔断器、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负240V负极输入口、负240V端熔断器、中性输出口、负极输出口、负极充放电系统、采样输入LAN口和RS485通讯输出口;上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正240V正极输入口电连接,负极与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电连接;下电池模组的正极与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电连接,负极与负240V负极输入口电连接;正240V正极输入口设置在高压控制箱上,与正240V端熔断器、正极充放电系统和正极输出口依次串联;电池模组内设置有电压和温度传感器,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通过采样输入LAN口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BMS管理模块通过RS485通讯输出口与外部设备通讯;正极充放电系统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和中性输出口电连接;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与下电池模组的正极电连接,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与中性输出口之间设置有负240V端熔断器;负240V负极输入口与下电池模组的负极电连接,负240V负极输入口依次串联负极充放电系统和负极输出口。
所述的正极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和组合二极管;组合二极管为两个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设其中一个正极端为第一端,另一个正极端为第二端;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正240V端熔断器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二端以及正极输出口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的负极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和组合二极管;组合二极管为两个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设其中一个负极为第一端,另一个负极为第二端;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负240V负极输入口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二端以及负极输出口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变换,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柜、设置于机柜内的两个±240V电池模组和一个高压控制箱,高压控制箱具有2路控制路,1路控制负极输出,1路控制正极输出,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负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另1个电池模组串联至正极控制回路组成+240V电池系统,两个电池模组通过高压控制箱中线连接点串联成480V50AH系统,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四个串联的电池箱;每个电池箱内安装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高压控制箱的BMS管理模块上设置导热硅胶片和散热铝块组合的散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控制箱,包括:BMS管理模块、正240V正极输入口、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正极充放电系统、正极输出口、正240V端熔断器、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负240V负极输入口、负240V端熔断器、中性输出口、负极输出口、负极充放电系统、采样输入LAN口和RS485通讯输出口;1个电池模组的正极与正240V正极输入口电连接,负极与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电连接;另1个电池模组的正极与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电连接,负极与负240V负极输入口电连接;正240V正极输入口设置在高压控制箱上,与正240V端熔断器、正极充放电系统和正极输出口依次串联;电池模组内设置有电压和温度传感器,电压和温度传感器通过采样输入LAN口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BMS管理模块通过RS485通讯输出口与外部设备通讯;正极充放电系统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正240V中性点输入口、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和中性输出口电连接;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与另1个电池模组的正极电连接,负240V中性点输入口与中性输出口之间设置有负240V端熔断器;负240V负极输入口与另1个电池模组的负极电连接,负240V负极输入口依次串联负极充放电系统和负极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和组合二极管;组合二极管为两个负极相连的二极管,设其中一个正极端为第一端,另一个正极端为第二端;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正240V端熔断器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负极端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二端以及正极输出口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极充放电系统包括:充电继电器、放电继电器和组合二极管;组合二极管为两个正极相连的二极管,设其中一个负极为第一端,另一个负极为第二端;充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一端以及负240V负极输入口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充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一端与组合二极管的正极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第二端与组合二极管的第二端以及负极输出口电连接,放电继电器的受控端与BMS管理模块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高压控制箱处于机柜的中间位置,组成+240V电池系统的电池模组处于高压控制箱上方,组成-240V电池系统的电池模组处于高压控制箱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高压控制箱上连接有6个动力接插头,其中三个作为正极、负极和中线连接处于上方的电池模组,另三个作为正极、负极和中线连接处于下方的电池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电池模组包括3个20串电池箱和1个15串电池箱串联而成,每个电池箱内的电池软包上下表面覆盖环氧板,环氧板上压紧EVA膜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高压控制箱的正面板内表面设置有导热硅胶片和散热铝板,散热铝板为多翅片结构,导热硅胶片贴附于散热铝板的翅片顶部。
CN202123126382.7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Active CN2164882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6382.7U CN216488222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26382.7U CN216488222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8222U true CN216488222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3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26382.7U Active CN216488222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82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56825U (zh) 一种户用储能装置
CN111245296A (zh) 一种动力电池包的温差发电均衡充电装置
CN216488222U (zh) 一种支持中线链接的电池组
CN21621392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维护的储能电池簇
CN206148755U (zh) 导通机构及其电压动态自平衡储能装置
CN213459861U (zh) 一种ups锂电池系统架构
CN112117424B (zh) 单体电池、动力电池包和车辆
CN212034079U (zh) 一种双路大电流汇流装置
CN114726076A (zh) 一种高效能、低成本微纳卫星能源模块
CN210225261U (zh) 储能变流器
CN111697682A (zh) 一种组串式大功率mppt太阳能充电控制器
CN208112251U (zh) 功率组件、风力发电机组及风电场
CN106784481B (zh) 一种卧槽堆叠式储能电池库
CN208971463U (zh) 一种带储能装置的光伏电站汇流箱
CN217282244U (zh) 一种电池插箱及电化学储能系统
CN217282317U (zh) 直流汇流装置及锂电池储能系统
CN218550432U (zh) 一种老化柜的电源模组及其老化柜
CN220382766U (zh) 综合能源集成模块及综合能源系统
CN218333957U (zh) 5g储能锂离子电池
CN210429944U (zh) 一种软包电池的模块结构
CN209994346U (zh) 光伏组件
CN217335120U (zh) 锂电池叠层保护板、动力电池包及电动车辆
CN214626378U (zh) 一种长时间充放电电池储能装置
CN210040368U (zh) 一种适用于小密电池储能的pack结构
CN212783688U (zh) 一种储能电池模组及梯次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