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6158U - 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86158U CN216486158U CN202122862747.6U CN202122862747U CN216486158U CN 216486158 U CN216486158 U CN 216486158U CN 202122862747 U CN202122862747 U CN 202122862747U CN 216486158 U CN216486158 U CN 2164861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uch
- circuit
- controller
- product
- wearable electr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1022 operating i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4291 uter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102100031437 Cell cycle checkpoint protein RAD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1130384 Homo sapiens Cell cycle checkpoint protein RAD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049 pear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3999 Device damag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UQMRAFJOBWOFNS-UHFFFAOYSA-N butyl 2-(2,4-dichlorophenoxy)acetate Chemical compound CCCCOC(=O)COC1=CC=C(Cl)C=C1Cl UQMRAFJOBWOFN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97 real-time det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包括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发热件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发热件工作电路、触控操作电路及无线操作电路,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电路包括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设置的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对应的触控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无线操作电路用于接收无线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以控制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取暖装置,例如暖手宝、暖宫带等产品,大多是通过发热件发热来进行取暖,小巧便携。
目前,针对暖手宝、暖宫带等取暖装置的控制操作通常是通过设于产品外表的控制开关进行控制,然而,当将其戴设于身体上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用户需要寻找到控制开关的位置进行控制和调节非常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更便利、能够适用更多使用场景的多操作模式穿戴式电暖产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包括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发热件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发热件工作电路、触控操作电路及无线操作电路,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电路包括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设置的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对应的触控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无线操作电路用于接收无线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以控制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
其中,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遥控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近场通信模块。
其中,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包括传输端、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传输接口、接收接口连接的蓝牙芯片。
其中,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包括RFID 射频芯片、射频天线及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滤波电路,所述RFID射频芯片的时钟端、数据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时钟接口、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滤波电路包括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一端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另一端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第二电感、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结点和所述RFID 射频芯片之间的第二电容。
其中,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遥控接收模块,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包括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红外接收接口连接的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其中,所述触控芯片为电容式触控芯片,所述触控指令为单点按键指令或手势指令。
其中,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包括与所述发热件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源极与电极地连接,漏极与所述发热件连接。
其中,所述发热件包括多个,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包括与多个所述发热件分别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件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贴设于所述发热件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发热件的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发热件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电路调节所述发热件的功率。
其中,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为暖手宝、暖脚宝、暖宫带或发热围脖。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控制电路包括发热件工作电路、触控操作电路及无线操作电路,外壳上设有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触控操作电路包括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设置的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对应的触控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无线操作电路用于接收无线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以控制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如此,通过触控操作电路和无线操作电路的设置,用户可以通过外壳上的触控区域进行触控操作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发送无线操作指令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从而增加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操作的便利性;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可支持多种操作模式,从而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可增加穿戴式电暖产品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3为图1中蓝牙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图1中近场通信模块的电路图;
图5为图1中遥控接收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一实施例中发热件工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一实施例中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一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的示意图,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包括外壳40、收容于所述外壳40 的发热件32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10、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的发热件工作电路21、触控操作电路22及无线操作电路23,所述外壳40上设有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41,所述触控操作电路22包括与所述触控区域41对应设置的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41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对应的触控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0,所述无线操作电路23用于接收无线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以控制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通过触控操作电路22和无线操作电路23的设置,用户可以通过外壳40上的触控区域41进行触控操作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发送无线操作指令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从而增加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操作的便利性,比如,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触控区域41将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后,再将穿戴式电暖产品戴设于身体的相应部位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发送无线操作指令调节穿戴式电暖产品的工作档位或将其关闭;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可支持多种操作模式,从而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可增加穿戴式电暖产品的应用范围。
其中,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相应控制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包括如下几种情况:第一、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相应控制穿戴式电暖产品于开启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相应控制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于不同的多个工作档位之间切换;第三、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相应控制穿戴式电暖产品于开启状态、多个工作档位和关闭状态之间依序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操作电路23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与所述控制器 10连接的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的遥控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10 连接的近场通信模块。其中,无线操作电路23可以包括蓝牙模块、遥控接收模块和近场通信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相应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发送无线操作指令的方式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无线控制,从而方便用户对穿戴式电暖产品的操作。
可选的,请参阅图3,所述无线操作电路23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包括传输端TX、接收端RX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0的传输接口TX、接收接口RX 连接的蓝牙芯片U2。蓝牙芯片U2可选用目前已知的支持蓝牙协议传输的蓝牙芯片U2,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与穿戴式电暖产品建立蓝牙连接,在智能终端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的应用程序界面进行操作,以向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发送无线操作指令。
可选的,请参阅图4,所述无线操作电路23包括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包括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芯片U1、射频天线LS1及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LS1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U1之间的滤波电路 235,所述RFID射频芯片U1的时钟端SCK、数据端DATA分别与所述控制器10 的时钟接口SCK、数据接口DATA连接,所述滤波电路235包括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LS1一端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U1之间的第一电感L1和第一电容CA2、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LS1另一端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U1之间的第二电感L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L1和所述第一电容CA2之间结点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 U1之间的第二电容CA1。RFID射频芯片U1可选用目前已知的支持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的射频芯片U1。穿戴式电暖产品上射频芯片U1通过射频天线LS1发送射频能量形成电磁场,当用户将手机等设有射频标签的智能终端放置到靠近穿戴式电暖产品的位置时,在射频芯片U1覆盖区域内的标签被触发,返回射频响应信号及标签信息,穿戴式电暖产品通过射频芯片U1接收射频响应信号及标签信息,将其转换为向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发送的无线操作指令。
可选的,请参阅图5,所述无线操作电路23包括遥控接收模块,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包括输出端OUT与所述控制器10的红外接收接口REC连接的红外遥控接收芯片REC1。红外遥控接收芯片REC1可选用目前已知的支持红外传输的红外遥控接收芯片REC1,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还包括设有红外遥控发送芯片的遥控设备,用户可以通过遥控设备上预设的控制按键向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发送无线操作指令。
在一个可选的具体示例中,所述无线操作电路23包括分别与所述控制器 10连接的蓝牙模块、近场通信模块和遥控接收模块,如此,穿戴式电暖产品的无线操作模式包括蓝牙操作模式、近场通信操作模式和遥控操作模式,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其中任一无线操作模式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从而可满足更多不同应用场景的使用需求。可选的,所述触控芯片可以电容式触控芯片,所述触控指令为单点按键指令或手势指令。其中,电容式触控芯片可以穿透绝缘材料感应到触控操作。其中,触控芯片可以检测用户手指在触控区域41点击或按压的次数、以及每次点击或按压的时长、每次触控对应形成的轨迹等触控操作,并识别用户操作为单点按键指令或手势指令,根据预设的触控指令和控制信号的对应关系识别当前触控指令的类型,相应控制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如此,用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触控区域41进行点击或按压操作,可满足用户不便于采用无线操作模式的应用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请结合参阅图6和图7,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包括与所述发热件32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10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源极与电极地连接,漏极与所述发热件32连接。控制器10可通过信号控制端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脉冲控制信号至所述驱动电路中场效应管的栅极,以实现对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可以是指控制器10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给所述驱动电路,通过所述场效应管导通、截止或调节输入所述发热件32的电流大小,相应实现对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的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的控制。比如:第一,控制器10输出第一设定频率的PWM脉冲控制信号至所述场效应管,控制场效应管导通,从而控制所述发热件32开始工作;第二,控制器10输出不同占空比的PWM 脉冲控制信号至所述场效应管,使得所述场效应管导通,不同占空比的PWM脉冲控制信号可以调节输入至发热件32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所述发热件32的功率,以使得所述发热件32工作于相应工作档位;第三,控制器10输出第二设定频率的PWM脉冲控制信号至场效应管,控制场效应管截止,从而控制所述发热件32停止工作。
可选的,所述发热件32包括多个,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包括与多个所述发热件32分别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驱动电路。穿戴式电暖产品通过设置与多个发热件32一一对应的驱动电路,可对多个发热件32进行独立的控制,实现对发热件32的工作状态更精确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21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件32连接的检测电路24,所述检测电路24包括贴设于所述发热件32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发热件32的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 根据所述发热件32的温度控制驱动电路调节所述发热件32的功率。所述温度传感器可以为NTC(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在一个可选的具体示例中,检测电路24检测到发热件32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控制器10控制所述驱动电路调节调节输入所述发热件32 的电流大小,以降低发热件32的功率,该温度阈值可以根据发热件32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温度范围进行确定,通过实时检测发热件32的温度及时地发热件 32的功率进行调整,可以保持发热件32持续的正常工作状态,且避免温度异常而导致引起电子器件损坏、穿戴式电暖产品损害或者烫伤使用者等问题,提升穿戴式电暖产品的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2包括第一发热件32和第二发热件32,所述检测电路24包括分别贴设于第一发热件32上的温度传感器NTC2和第二发热件32上的温度传感器NTC3。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发热件32和控制器10的第一信号控制端PTC_TEMP1之间的第一驱动电路211、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发热件32和控制器10的第二信号控制端PTC_TEMP2之间的第二驱动电路 212。所述第一驱动电路211包括栅极通过第一缓冲电阻R24与第一信号控制端 PTC_TEMP1连接的第一场效应管Q2,所述栅极通过第一保护电阻R26与源极连接,所述源极与电极地连接,漏极与第一发热件32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 212包括栅极通过第二缓冲电阻R25与第二信号控制端PTC_TEMP2连接的第二场效应管Q1,所述栅极通过第二保护电阻R27与源极连接,所述源极与电极地连接,漏极与第二发热件32连接。
可选的,穿戴式电暖产品还包括电池31,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电池31和控制器10之间的电池管理电路26,所述电池管理电路26包括充电管理芯片261及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62;所述电池31处于充电模式时,所述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62检测所述电池31的当前电压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根据所述当前电压控制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61调节对所述电池31进行充电的充电功率。请参阅图8,电池31的正极端与充电管理芯片261的开关输出端SW连接形成第一结点263、负极端与电极地连接形成第二结点264,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62包括串联连接于第一结点263和第二结点264之间的第一电阻R16和第二电阻R23、连接于所述第一电阻R16和第二电阻R23之间第三结点265和控制器10的电池采样端BAT_AD之间的第三电阻R19、以及与所述第二电阻R23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C14。所述电池31处于充电模式时,通过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62检测电池31电压,控制器10根据电池31的实时电压,控制充电管理芯片261调节对所述电池31进行充电的充电功率,确保电池31充电安全的同时,最大可能地提高充电效率。
可选的,电池管理电路26还包括滤波电路267和尖峰吸收电路266,所述滤波电路267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结点263和所述充电管理芯片261的开关输出端SW之间的第一电感L1、连接于所述第一结点263和所述控制器10的电池连接端BAT之间的第四电阻R17、及连接于所述电池连接端BAT和所述第二结点264之间的第二电容C16。所述尖峰吸收电路266包括串联连接于第一结点 263和第二结点264之间的第五电阻R18和第六电容C15。其中,滤波电路267 可以滤除电路回路中的无用信号,提高电路的抗干扰性,从而有效确保电池电压检测电路262的检测准确性。尖峰吸收电路266可以减缓电压尖峰,对充电管理芯片261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管理电路26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的电量检测电路和电量显示模块,所述电量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电池31的当前电量发送给所述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控制所述电量显示模块显示电池31的当前电量。电量显示模块可以包括多个LED灯珠,控制器10可以根据电量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池31的当前电量所处等级,控制电量显示模块中相应数量的LED 灯珠点亮,以供用户通过电量显示模块可以直观地知晓电池31的当前电量。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10连接的温度显示模块,所述温度显示模块包括多个数码管,所述控制器10控制所述温度显示模块显示所述发热件32温度。通过温度显示模块,将发热件32温度进行实时显示,方便用户自行调节发热件32温度至自己想要的温度。
可选的,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具体可以是暖手宝、暖脚宝、暖宫带、发热围脖等可供用户便携携带、或穿戴于身体上不同部位上实现取暖的不同产品形态。
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至少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通过设置触控操作电路22和多个无线操作电路23,用户可以通过外壳40上的触控区域41输入触控指令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发送无线操作指令以对穿戴式电暖产品进行控制,所述穿戴式电暖产品可支持多种操作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操作便利性,而且能够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可增加穿戴式电暖产品的应用范围;
第二、通过设置检测电路24检测发热件32的温度,当发热件32温度超出对应温度阈值时,及时控制降低发热件32的功率,可以在发热件32温度明显异常之前及时调整,提升穿戴式电暖产品的安全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收容于所述外壳的发热件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发热件工作电路、触控操作电路及无线操作电路,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接收触控操作的触控区域,所述触控操作电路包括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设置的触控芯片,所述触控芯片用于根据所述触控区域接收到的触控操作确定对应的触控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无线操作电路用于接收无线操作指令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控指令和/或所述无线操作指令输出匹配的控制信号至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以控制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开启、关闭和/或切换工作档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如下至少之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遥控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近场通信模块。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包括传输端、接收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传输接口、接收接口连接的蓝牙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近场通信模块,所述近场通信模块包括RFID射频芯片、射频天线及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滤波电路,所述RFID射频芯片的时钟端、数据端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的时钟接口、数据接口连接,所述滤波电路包括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一端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第一电感和第一电容、连接于所述射频天线另一端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第二电感、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感和所述第一电容之间结点和所述RFID射频芯片之间的第二电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操作电路包括遥控接收模块,所述遥控接收模块包括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红外接收接口连接的红外遥控接收芯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芯片为电容式触控芯片,所述触控指令为单点按键指令或手势指令。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包括与所述发热件连接的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控制端连接,源极与电极地连接,漏极与所述发热件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多个,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包括与多个所述发热件分别对应连接的多个所述驱动电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工作电路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件连接的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贴设于所述发热件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发热件的温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发热件的温度控制所述驱动电路调节所述发热件的功率。
10.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为暖手宝、暖脚宝、暖宫带或发热围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62747.6U CN216486158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62747.6U CN216486158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86158U true CN216486158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397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62747.6U Active CN216486158U (zh) | 2021-11-15 | 2021-11-15 | 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86158U (zh) |
-
2021
- 2021-11-15 CN CN202122862747.6U patent/CN2164861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33193B (zh) | 智能开关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203705875U (zh) | 一键式多功能控制电路及穿戴类电子产品 | |
CN202800158U (zh) | 一种无线遥控全身智能供暖装置 | |
CN213206043U (zh) | 挂脖风扇及风扇控制电路 | |
CN109892934A (zh) | 一种智能温控水杯 | |
US20030052120A1 (en) | Electric blanket control system | |
CN216489821U (zh) | 具有过温保护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及其保护电路 | |
CN216486158U (zh) | 具有多操作模式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 |
CN204649991U (zh) | 一种具有红外感应功能的家电电源控制电路 | |
CN213206069U (zh) | 挂脖风扇及风扇控制电路 | |
CN210203864U (zh) | 一种智能调温的多功能电暖桌板 | |
US20140158673A1 (en) | Voice-Activated Electric-Heating Glove | |
TW202046552A (zh) | 供電系統及供電方法 | |
CN208405060U (zh) | 一种恒温热敷袋 | |
EP2575186A1 (en) | Use of a thermal electric generator in a portable device | |
CN207506125U (zh) | 一种带可调光的化妆镜 | |
CN105186615A (zh) | 智能供电模块 | |
WO2001024580A1 (en) | Electric blanket control system | |
CN202334936U (zh) | 一种便携式电发热装置 | |
CN201967720U (zh) | 温控电暖衣 | |
CN102613731A (zh) | 温控电暖衣 | |
CN204928291U (zh) | 智能供电模块 | |
CN216751323U (zh) | 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穿戴式电暖产品 | |
RU2718330C1 (ru) | Футляр для мобильного электро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 |
CN208710236U (zh) | 一种基于pwm控制的远程控温暖手宝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518131, Block C, 1601,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Jianj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708, block C, Zhantao technology building, the intersection of Minzhi Avenue and Gongye East Road, Xinniu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ANVOO TECHNOLOG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