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4831U -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84831U
CN216484831U CN202123265964.3U CN202123265964U CN216484831U CN 216484831 U CN216484831 U CN 216484831U CN 202123265964 U CN202123265964 U CN 202123265964U CN 216484831 U CN216484831 U CN 2164848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ow
hydrogen
tank
temperature cal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6596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azh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a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azh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azh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6596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848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848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848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氢气罐、常温催化转化柱、低温标定装置组、测试反应装置、复温装置和热导色谱仪;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与所述氢气罐连通后分出三路,第一路直接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第二路依次经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所述复温装置与所述热导色谱仪依次连通,第三路依次经所述测试反应装置、所述复温装置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至少包括一个低温标定装置;所述复温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热导色谱仪氢气的温度,使其达到预定温度。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温度下完成催化性能测试,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液氢是发展航空航天、氢能源产业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作为重载火箭液氢-液氧发动机最佳能量来源的液氢需求量不断增加。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由于两个氢原子核自旋方向的不同,存在着正、仲两种状态的氢,正氢的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同,仲氢的原子核自旋方向相反。正、仲态的平衡氢组成与温度有关,不同温度下平衡氢的正、仲态浓度比例不同。在常温时,平衡氢是含75%正氢和25%仲氢的混合物,称为正常氢或标准氢;温度降低,仲氢所占的百分率增加。如在液氮的标准沸点时,仲氢含量约47%,在液氢的标准沸点时,仲氢含量可达99.8%。
氢气的正仲态的自发转化非常缓慢,因此在氢的降温、液化过程中,如不进行氢的正-仲催化转化,则生产出的液氢为正常氢,液态正常氢会自发地发生仲态转化,最终达到相应温度下的平衡氢,氢的正-仲转化是一放热反应,液态正常氢转化时放出的热量超过气化潜热(447kJ/kg)。由于这一原因,即使将液态正常氢贮存在一个理想绝热的容器中,液氢同样会发生气化,因此为了获得标准沸点下的平衡氢,即仲氢浓度为99.8%的液氢,在氢的液化过程中,必需进行数级正-仲催化转化。正-仲氢反应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是正仲氢反应催化剂开发和正仲氢反应器设计的必要数据,可用于构建反应动力学方程,计算反应速率和反应热。测量正仲氢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即测量在不同温度、空速以及初始正/仲氢含量比例条件下,催化剂催化绝热反应或者等温反应的氢气反应产物中正氢和仲氢的含量。
如CN113030367A公开了一种正仲氢反应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两路并联的测试氢气、仲氢生成反应器和测量装置,通过调节两路氢气的流量,进而获得不同仲氢含量的初始氢气,进而能够测量在不同温度,空速以及初始正/仲氢含量比例条件下,待测正仲氢反应催化剂催化的氢气反应产物中仲氢的含量。
该装置能够测量催化反应后正仲氢含量,结构紧凑,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但该装置的条件侧重点是实验初始条件下的仲氢含量,而不是不同的反应温度,并且装置设计中缺少标定,仲氢含量测量准确度不高,催化性能测试结果缺乏可靠性。
因此,设计一种可在不同温度下完成催化性能测试且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装置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不同温度下完成催化性能测试的装置,并且在装置中设置标定组,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氢气罐、常温催化转化柱、低温标定装置组、测试反应装置、复温装置和热导色谱仪;
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与所述氢气罐连通后分出三路,第一路直接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第二路依次经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所述复温装置与所述热导色谱仪依次连通,第三路依次经所述测试反应装置、所述复温装置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
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至少包括一个低温标定装置;所述复温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热导色谱仪氢气的温度,使其达到预定温度。
其中,所述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低温标定出口阀,所述测试反应装置包括测试反应出口阀;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与所述低温标定出口阀、测试反应出口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低温标定出口阀和所述测试反应出口阀的开合。
其中,所述测试反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连通的测试反应罐,所述测试反应罐与所述测试反应出口阀、所述复温装置、所述热导色谱仪依次连通;
所述测试反应罐设定测试温度的测试冷媒和测试区域,所述测试区域填充待测催化剂,氢气在测试温度下经过待测催化剂进行催化转化。
其中,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氢气排出管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连通所述复温装置、所述氢气排出管和所述热导色谱仪,所述氢气排出管上设有止回阀。
其中,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氢气罐与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间的减压阀、设于所述复温装置和所述热导色谱仪间的压力表,所述减压阀用于根据压力表调节进入所述热导色谱仪氢气的压力,使其达到预定压力。
其中,所述氢气罐提供常温高压氢气源。
其中,所述复温装置采用空温式汽化器。
其中,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包括第一低温标定装置、第二低温标定装置和第三低温标定装置;
所述第一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依次连接的第一低温标定罐和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所述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与所述复温装置连通;
所述第二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低温标定罐依次连通的第二低温标定罐和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所述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与所述复温装置连通;
所述第三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低温标定罐依次连通的第三低温标定罐和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所述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与所述复温装置连通。
其中,所述第一低温标定罐、第二低温标定罐、第三低温标定罐和测试反应罐均包括绝热储液罐、预冷换热器、低温催化转化柱和氢气温度检测设备;
所述绝热储液罐包括氢气进口和氢气出口,并且用于容纳标定冷媒或测试冷媒;
所述氢气进口、预冷换热器、低温催化转化柱和所述氢气出口依次连接;
所述氢气温度检测设备设于所述低温催化转化柱的出口处,用于检测自所述低温催化转化柱排出的氢气温度。
其中,所述绝热储液罐内设有液位计;
所述绝热储液罐还包括与其内部均连通的液体冷媒补充路和冷媒蒸发排出路,所述液体冷媒补充路设有与所述液位计信号连接的液体冷媒补充阀门,所述液体冷媒补充阀门用于根据所述液位计的检测结果补充标定冷媒或测试冷媒,以使得测试冷媒完全浸没所述低温催化转化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仲氢等温催化转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设置了一个常温催化转化柱和至少一个低温标定装置作为测试反应的标定,测量氢气催化温度和色谱谱峰高度,查找该温度下仲氢的比例,对谱峰高度和仲氢含量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线性关系式,从而更准确地测量测试反应装置中氢气的仲氢含量,并根据仲氢含量最终得到待测催化剂的性能,实现不同温度下的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公开的若干实施方式,并且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一种实施例的细化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中低温标定装置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氢气罐,2-常温催化转化柱,3-低温标定装置组,4-测试反应装置,5-复温装置,6-热导色谱仪,31-低温标定出口阀,41-测试反应出口阀,7-控制组件,8-减压阀,9-常温路质量流量计,10-低温路质量流量计,11-标定开关阀,12-标定调节阀,13-测试开关阀,14-测试调节阀,15-常温标定阀,16-低压压力表,17-三通阀,18-止回阀,42-测试反应罐,32-低温标定罐,321-第一低温标定罐,322-第二低温标定罐,323-第三低温标定罐,311-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2-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3-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19-氢气进口,20-预冷换热器,21-绝热储液罐,22-液体冷媒,23-低温催化转化柱,24-催化剂,25-催化转化后氢气温度测点,26-氢气温度检测设备,27-氢气出口,28-液体冷媒补充口,29-冷媒蒸发排出口,30-液体冷媒补充阀门,33-液位计,34-反应柱入口过滤器,35-反应柱出口过滤器,36-液体冷媒补充路,37-冷媒蒸发排出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氢气罐1、常温催化转化柱2、低温标定装置组3、测试反应装置4、复温装置5和热导色谱仪6;
常温催化转化柱2与氢气罐1连通后分出三路,第一路直接与热导色谱仪6连通,第二路依次经低温标定装置组3、复温装置5与热导色谱仪6依次连通,第三路依次经测试反应装置4、复温装置5与热导色谱仪6连通;
低温标定装置组3至少包括一个低温标定装置;复温装置5用于调节进入热导色谱仪6氢气的温度,使其达到预定温度。
参考图2,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低温标定出口阀31,测试反应装置4包括测试反应出口阀41;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7,与低温标定出口阀31、测试反应出口阀41电连接,用于控制低温标定出口阀31和测试反应出口阀41的开合。
本装置还包含以下部件:减压阀8、常温路质量流量计9、常温路质量流量计10、标定开关阀11、标定调节阀12、测试开关阀13、测试调节阀14、常温标定阀15、低压压力表16、三通阀17、止回阀18。
其中,复温装置5为空温式汽化器。
测试反应装置4还包括与常温催化转化柱2连通的测试反应罐42,测试反应罐42与测试反应出口阀41、复温装置5、热导色谱仪6依次连通。
低温标定装置组3至少包含一组低温标定装置,每组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一个低温标定罐32和一个低温标定出口阀31,本实施例以三组低温标定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参考图3,第一低温标定罐321、第二低温标定罐322、第三低温标定罐323、测试反应罐42、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1、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2、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3、测试反应出口阀41都处于真空绝热冷箱中。真空绝热冷箱优选采用多层绝热包扎与真空环境。其他的部件上下游关系参考图2-图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装置中,低温标定罐32与测试反应罐42均采用标准反应罐,该标准反应罐内的催化转化是否充分是本测试装置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标准反应罐具体的结构包括:氢气进口19、预冷换热器20、绝热储液罐21、液体冷媒22、低温催化转化柱23、催化剂24、催化转化后氢气温度测点25、氢气温度检测设备26、氢气出口27、液体冷媒补充路36、液体冷媒补充口28、冷媒蒸发排出路37、冷媒蒸发排出口29、液体冷媒补充阀门30、液位计33、反应柱入口过滤器34、反应柱出口过滤器35,液体冷媒22包括标定冷媒和测试冷媒,催化剂24包括标定催化剂和待测催化剂。
本实施例的氢气进口19与预冷换热器20的入口相连,预冷换热器20的出口与反应柱入口过滤器34相连,反应柱入口过滤器34和反应柱出口过滤器35分别布置在低温催化转化柱23的进出口,足量的催化剂24填充在低温催化转化柱23中,反应柱出口过滤器35与氢气出口27相连,液体冷媒补充路36与液体冷媒补充口28相连,冷媒蒸发排出路37与冷媒蒸发排出口29相连。本实施例的液体冷媒补充路36上设有液体冷媒补充阀门30,液体冷媒补充阀门30通过液体冷媒补充路36与绝热储液罐21相连、冷媒蒸发排出路37与绝热储液罐21顶部相连。
本实施例的标准反应罐在进行工作时,首先打开液体冷媒补充阀门30将液体冷媒22注入绝热储液罐21中,液体冷媒22蒸发后从冷媒蒸发排出口29排出,避免绝热储液罐21内压力升高,液体冷媒22的液位完全浸没预冷换热器20和低温催化转化柱23后逐渐关小液体冷媒补充阀门30,并将液体冷媒22的液位稳定。随后,将待反应的氢气通过氢气进口19引入预冷换热器20,并在预冷换热器20中进行充分降温,降低至与液体冷媒22温度一致,低温的氢气经过反应柱入口过滤器34进入低温催化转化柱23,并在催化剂24的间隙中流动转化,要求在转化过程的同时能充分的进行散热,始终保持氢气温度与液体冷媒22温度一致,并通过氢气出口27的氢气温度检测设备26确认温度,之后排出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
本实施例低温催化转化柱23的设计尤为关键,要求催化的同时散热充分,优选细长结构的催化柱或板翅式等温换热催化器。
由于本实施例测试装置的第一低温标定罐321、第二低温标定罐322、第三低温标定罐323处于串联状态,因此要求三个低温标定罐32中,第一低温标定罐321的温度最高,第三低温标定罐323温度最低,即第一低温标定罐321、第二低温标定罐322、第三低温标定罐323的温度依次降低。
本实施例的液体冷媒22可以选择:液氩、液氖、LNG、液氧等,也可以通过调整绝热储液罐21内的压力、调整绝热储液罐21内的饱和温度,也可灌入混合的工质,以获得合适的目标温度。
催化剂24的材料优选颗粒度均匀的球状,过滤器(反应柱入口过滤器34和反应柱出口过滤器35)的孔径为催化剂24平均直径的30%~50%。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施例的测试装置在进行工作时,可分为获得常温平衡氢、标定过程、测试过程三个步骤。
本实施例的标定过程分常温标定和低温特定温度冷媒标定两路进行,具体通过常温催化转化柱2、第一低温标定装置、第二低温标定装置和第三低温标定装置实现。
获得常温高压氢气操作:高纯的常温高压氢气(按国标要求)从氢气罐1放出经过常温催化转化柱2。
为达到更高的精度,本装置在每次测试前都需要标定,标定分为三个温度点。
其中常温催化转化柱2、第一低温标定罐321、第二低温标定罐322、第三低温标定罐323中的标定催化剂需要确保是足量的,并保证催化转化可完全进行,本实用新型的标定催化剂优选采用Ionex标准催化剂,根据其说明书填充倍余量的标定催化剂。
常温标定过程操作:常温高压氢气经常温对照路的减压阀8进行减压,减压后的常温氢气进入常温催化转化柱2中进行催化转化,使得此时的仲氢含量达到常温时的平衡态,常温路质量流量计10测量常温催化转化柱2后下游氢气的流量。当装置正常工作时,将为常温路质量流量计9或常温路质量流量计10下游将提供带一定压力的、已知流量的、常温平衡态氢气。打开常温标定阀15,将获得的常温平衡氢引入常温标定支路。其中可调节减压阀8和常温标定阀15分别将压力和流量调整至热导色谱仪6要求的流量范围内。
液氮温度标定过程操作:保持常温对照路状态不变,其他阀门关闭,仅打开标定调节阀12、标定开关阀11、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1,将常温对照路的常温平衡氢引入液氮温度标定支路并进入第一低温标定罐321进行催化转化。标定时需要将第一低温标定罐321中充满液氮,并保持其中的液位始终将其中的低温催化转化柱23浸没,并检测催化后的出口温度Ta,确保催化后的氢气温度与第一低温标定罐321中的冷却液体(液氮)温度一致。完成催化转化的低温氢气经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1流入复温装置5进行复温,恢复到常温后进入三通阀17。其中可调节标定调节阀12将流量调整至热导色谱仪6要求的流量范围内,在调整过程中,可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经氢气排出管和止回阀18排至大气的位置。当通过三通阀17的流量和低压压力表16显示的热导色谱仪6入口的氢气状态符合测试要求后,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引入热导色谱仪6的位置开始测试。进行连续的平行测定,直至连续相邻五次测定的待测组分的色谱响应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3%,取其平均值,将色谱谱峰高度记为Aa。
液氖温度标定过程操作:保持常温对照路状态不变,其他阀门关闭,仅打开标定调节阀12、标定开关阀11、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2,将常温对照路的常温平衡氢引入液氖温度标定支路并进入第二低温标定罐322进行催化转化。标定时需要将第二低温标定罐322中充满液氖,并保持其中的液位始终将其中的低温催化转化柱23浸没,并检测催化后的出口温度Tb,确保催化后的氢气温度与第二低温标定罐322中的冷却液体(液氖)温度一致。完成催化转化的低温氢气经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2流入复温装置5进行复温,恢复到常温后进入三通阀17。其中可调节标定调节阀12将流量调整至热导色谱仪6要求的流量范围内,在调整过程中,可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经氢气排出管和止回阀18排至大气的位置。当流量和低压压力表16显示的热导色谱仪6入口的氢气状态符合测试要求后,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引入热导色谱仪6的位置开始测试。进行连续的平行测定,直至连续相邻五次测定的待测组分的色谱响应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3%,取其平均值,将色谱谱峰高度记为Ab。
液氢温度标定过程操作:保持常温对照路状态不变,其他阀门关闭,仅打开标定调节阀12、标定开关阀11、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3,将常温对照路的常温平衡氢引入液氢温度标定支路并进入第三低温标定罐323进行催化转化。标定时需要将第三低温标定罐323中充满液氢,并保持其中的液位始终将其中的低温催化转化柱23浸没,并检测催化后的出口温度Tc,确保催化后的氢气温度与第三低温标定罐323中的冷却液体温度一致。完成催化转化的低温氢气经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313流入复温装置5进行复温,恢复到常温后进入三通阀17。其中可调节标定调节阀12将流量调整至热导色谱仪6要求的流量范围内,在调整过程中,可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经氢气排出管和止回阀18排至大气的位置。当流量和低压压力表16显示的热导色谱仪6入口的氢气状态符合测试要求后,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引入热导色谱仪6的位置开始测试。进行连续的平行测定,直至连续相邻五次测定的待测组分的色谱响应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3%,取其平均值,将色谱谱峰高度记为Ac。
测试过程操作:保持常温对照路状态不变,其他阀门关闭,仅打开测试调节阀14、测试开关阀13、测试反应出口阀41,将常温对照路常温平衡氢引入测试支路并进入测试反应罐42进行测试。测试时按需对测试反应罐42中注入特定冷媒或其他冷媒,按需对检测催化后的出口温度Tt进行检测。完成催化转化的低温氢气经测试反应出口阀41流入复温装置5进行复温,恢复到常温后进入三通阀17。其中可调节标定调节阀12将流量调整至热导色谱仪6要求的流量范围内,在调整过程中,可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经氢气排出管和止回阀18排至大气的位置。当流量和低压压力表16显示的热导色谱仪6入口的氢气状态符合测试要求后,将三通阀17旋至将氢气引入热导色谱仪6的位置开始测试。进行连续的平行测定,直至连续相邻五次测定的待测组分的色谱响应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于3%,取其平均值,将色谱谱峰高度记为At。
在不同温度的条件下,通过充分转化获得该温度下的平衡氢,将液氮温度标定过程、液氖温度标定过程、液氢温度标定过程与常温标定过程的测试结果做比较后,获得一个谱线/谱形,这个谱峰值/谱面积与当时温度下平衡氢仲氢含量是一一对应的,可以获得一个标准关系,并推算出所测氢气中的仲氢含量,具体操作如下:
通过测得的催化温度Ta、Tb、Tc,查找物性,获得该温度下仲氢的比例Pa、Pb、Pc;其中,常温、液氮温度、液氖温度和液氢温度下的仲氢含量为已知的;
将(Pa,Aa)、(Pb,Ab)、(Pc,Ac)三个坐标点绘制在直角坐标系中;
对这三个坐标点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线性关系式或分段线性关系式Pt=a*At+b,a、b均为根据(Pa,Aa)、(Pb,Ab)、(Pc,Ac)计算得出的常值参数;
将测试过程中的At代入上述的线性关系式或分段线性关系式中,可以确定测试过程中所测仲氢的含量Pt,此含量Pt为实际的仲氢含量,通过查找物性,可以得到测试过程中测试温度Tt所对应仲氢含量,从而可以进一步得到待测催化剂的实际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设置了一个常温催化转化柱和至少一个低温标定装置作为测试反应的标定,测量氢气催化温度和色谱谱峰高度,查找该温度下仲氢的比例,对谱峰高度和仲氢含量进行线性拟合获得线性关系式,从而更准确地测量测试反应装置中氢气的仲氢含量,并根据仲氢含量最终得到待测催化剂的性能,实现不同温度下的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
以上介绍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旨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替换、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概括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氢气罐、常温催化转化柱、低温标定装置组、测试反应装置、复温装置和热导色谱仪;
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与所述氢气罐连通后分出三路,第一路直接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第二路依次经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所述复温装置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第三路依次经所述测试反应装置、所述复温装置与所述热导色谱仪连通;
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至少包括一个低温标定装置;所述复温装置用于调节进入所述热导色谱仪氢气的温度,使其达到预定温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低温标定出口阀,所述测试反应装置包括测试反应出口阀;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低温标定出口阀、测试反应出口阀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低温标定出口阀和所述测试反应出口阀的开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反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连通的测试反应罐,所述测试反应罐与所述测试反应出口阀、所述复温装置、所述热导色谱仪依次连通;
所述测试反应罐设定测试温度的测试冷媒和测试区域,所述测试区域填充待测催化剂,氢气在测试温度下经过待测催化剂进行催化转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氢气排出管和三通阀,所述三通阀连通所述复温装置、所述氢气排出管和所述热导色谱仪,所述氢气排出管上设有止回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氢气罐与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间的减压阀、设于所述复温装置和所述热导色谱仪间的压力表,所述减压阀用于根据压力表调节进入所述热导色谱仪氢气的压力,使其达到预定压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罐提供常温高压氢气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温装置采用空温式汽化器。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标定装置组包括第一低温标定装置、第二低温标定装置和第三低温标定装置;
所述第一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常温催化转化柱依次连接的第一低温标定罐和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所述第一低温标定罐出口阀与所述复温装置连通;
所述第二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低温标定罐依次连通的第二低温标定罐和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所述第二低温标定罐出口阀与所述复温装置连通;
所述第三低温标定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低温标定罐依次连通的第三低温标定罐和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所述第三低温标定罐出口阀与所述复温装置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温标定罐、第二低温标定罐、第三低温标定罐和测试反应罐均包括绝热储液罐、预冷换热器、低温催化转化柱和氢气温度检测设备;
所述绝热储液罐包括氢气进口和氢气出口,并且用于容纳标定冷媒或测试冷媒;
所述氢气进口、预冷换热器、低温催化转化柱和所述氢气出口依次连接;
所述氢气温度检测设备设于所述低温催化转化柱的出口处,用于检测自所述低温催化转化柱排出的氢气温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储液罐内设有液位计;
所述绝热储液罐还包括与其内部均连通的液体冷媒补充路和冷媒蒸发排出路,所述液体冷媒补充路设有与所述液位计信号连接的液体冷媒补充阀门,所述液体冷媒补充阀门用于根据所述液位计的检测结果补充标定冷媒或测试冷媒,以使得测试冷媒完全浸没所述低温催化转化柱。
CN202123265964.3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Active CN2164848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5964.3U CN216484831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65964.3U CN216484831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84831U true CN216484831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8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65964.3U Active CN216484831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848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0369A (zh) * 2023-11-01 2023-12-05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60369A (zh) * 2023-11-01 2023-12-05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
CN117160369B (zh) * 2023-11-01 2024-04-09 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催化剂持续高效运行的正仲氢催化转化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ynek et al. Hydrogen storage by carbon sorption
US5934081A (en) Cryogenic fluid cylinder filling system
CN216484831U (zh) 一种正仲氢转化性能测试装置
CN101228424A (zh) 液化气汽化和测量系统与方法
CN102435632A (zh) 研究低温流体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与压降特性的试验系统
US7500497B2 (en) Method of filling compressed-gas containers with gas
TWI296328B (zh)
CN216524275U (zh) 液氢泵驱动的质量法液氢流量标准装置
Ubaid et al. Effect of flowthrough cooling heat removal on the performances of MOF-5 cryo-adsorptive hydrogen reservoir for bulk storage applications
Richard et al. Preliminary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n adsorption‐based hydrogen storage system
Niu et al. The daily evaporation rate test and conversion method for a new independent type B LNG mock-up tank
Wu et al. Optimization model and application for the recondensation process of boil-off gas in a liquefied natural gas receiving terminal
KR102302059B1 (ko) 액화수소 저장용기에 충진되는 실시간 액화수소량 측정 장치 및 방법
CN110186952A (zh) 一种低温容器绝热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984937B (zh) 一种正仲氢反应催化剂催化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9348775U (zh) 一种液氮温区正仲氢催化剂催化性能定量分析系统
CN100489463C (zh) 储氢容器中可用残存储氢量的量测方法
CN110107806B (zh) 一种基于不同充满率的低温绝热气瓶蒸发率检测方法
CN114088168B (zh) 一种液氢泵驱动的质量法液氢流量标准装置
Cox et al. Liquid hydrogen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CN114624286A (zh) 一种节省液氢用量的高安全性液氢储罐测试系统及方法
Kayukawa et al. Rapid density-measurement system with vibrating-tube densimeter
Klier et al. A new cryogenic high-pressure H2 test area: First results
Knapp et al. Measurement of the molal heat capacity of H2 N2 mixtures
Sun et al. Sensibility analysis of pre-cooling cold box pipeline blockage in DMR liquefaction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