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1554U -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81554U CN216481554U CN202123402318.7U CN202123402318U CN216481554U CN 216481554 U CN216481554 U CN 216481554U CN 202123402318 U CN202123402318 U CN 202123402318U CN 216481554 U CN216481554 U CN 2164815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base
- supporting
- air outlet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壳体装配结构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及底座,在前壳体上设置有支撑部,后壳体设置在支撑部上侧,并与前壳体固定连接,支撑部的底部覆盖安装在底座上,并与底座固定连接,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前壳底板,前壳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框,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底座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台,限位框和限位台配合限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壳体上支撑部的设置,装配时仅需将后壳体与前壳体连接,再将前壳体与底座连接即可完成三者的装配,提高装配稳定性,提升产品外观质量,通过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出风组件的设置,完成与接水盘、中框、前面板的装配,使前壳体内部无需设置加强筋结构,有效节省空调器的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柜式空调器室内机通常通过前壳体、后壳体分别与底座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三个部件两两组装容易导致前壳体与后壳体之间,或者后壳体与底座之间装配不到位,产生缝隙,影响产品美观度,同时由于底座、前壳体、后壳体的侧壁较薄,组装完成后重心不均衡,容易倾倒,需要在底座上额外安装防倾倒装置,防倾倒装置的设置一方面会导致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其占用的空间无法合理利用,此外,为了保证壳体及其内部部件安装的稳定性,在前壳体和后壳体内表面上需要设置大量的筋板,占用大量空调器内部空间,影响空调器内部的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前壳体、后壳体与底座分别装配,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产生间隙,影响产品美观度,同时产品组装完成后重心不稳,需要在底座上额外安装防倾倒装置,防倾倒装置的设置一方面会导致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其占用的空间也无法合理利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包括前壳体、后壳体及底座,在所述前壳体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支撑部,所述后壳体设置在所述支撑部上侧,并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覆盖安装在所述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底部设置有前壳底板,在所述前壳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框,所述底座包括底座主体,在所述底座主体上设置有限位台,所述限位框和限位台配合限位,用于所述前壳体和底座装配时的限位,此外,在所述支撑部与前壳底板之间围设成容纳空间,可以设置空调器的内部元件,实现了空间的合理利用。
通过上述设置,在装配时仅需将所述后壳体与前壳体连接,再将所述前壳体与底座连接即可完成三者的装配,避免出现前壳体、后壳体分别与底座装配的情况,提高了壳体的装配稳定性,提升了产品外观质量,同时,所述支撑部的设置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撑,起到了现有技术中防倾倒装置的作用,保证了空调器的安全性。装配时,所述限位台伸入所述限位框中完成限位,可以实现所述前壳体和底座的快速装配定位,提升装配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前壳体还包括两个前壳侧板,在两个所述前壳侧板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包覆部,在所述后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包覆部,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包覆部与第二包覆部形成壳体的顶盖。
一般情况下,后壳体与前壳体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额外安装顶盖结构,导致壳体装配部件繁多,步骤繁琐,所述顶盖与前壳体和后壳体分别完成装配也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所述第一包覆部和第二包覆部的设置使得装配完成的壳体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顶盖结构,简化了装配部件和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包覆部和第二包覆部形成的顶盖呈倾斜结构设置。
部分用户习惯在空调器顶端放置花盆等物品,一方面使得空调器顶盖长期承压,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浇水时容易洒落至空调器顶端,上述情况均容易导致空调器的意外损坏,顶盖的倾斜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在空调器顶端放置杂物,避免空调器的意外损坏,保证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在所述前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在一个前壳侧板上,所述第二支撑件设置在另一个前壳侧板上,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所述前壳底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前壳侧板连接之后与所述前壳底板固定连接,增强了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连接强度,有助于其支撑后续需要安装的部件,也增强了前壳体的支撑强度,节省了设置大量筋板占用的空间,使得空调器内部部件设置更为紧凑,有助于空调器室内机尺寸小型化。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接水盘,在所述接水盘的上侧设置有换热器和出风组件,所述出风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出风组件与后壳体之间,在所述出风组件远离换热器的一侧设置有出风盖板,所述出风盖板与出风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设置不仅增强了所述前壳体的支撑强度,节约了大量设置筋板需要占用的空间,还用于支撑设置接水盘,简化了接水盘的安装结构。
进一步的,在所述接水盘的一侧设置有过管槽和过线槽,所述过管槽用于冷媒管路的通过,所述过线槽用于连接电线的穿过,在所述接水盘靠近过管槽的一侧还设置有接水盘压盖,所述接水盘压盖与所述接水盘、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接水盘压盖上设置有管槽压盖和线槽压盖,所述管槽压盖与所述过管槽对应设置,用于形成冷媒管道通道,并对冷媒管路进行限位;所述线槽压盖与所述过线槽对应设置,用于形成连接电线通道,并对连接电线进行限位。
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设置不仅增强了所述前壳体的支撑强度,节约了大量设置筋板需要占用的空间,还用于支撑设置接水盘和接水盘压盖,简化了接水盘和接水盘压盖的安装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主体,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上还设置有电控盒安装部,所述电控盒安装部用于安装电控盒,在所述第二支撑件上还设置有若干束线扣,若干个所述束线扣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和/或电控盒安装部上,所述束线扣用于约束与电控盒连接的电线。
该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具备了加强前壳体、支撑设置接水盘、固定设置电控盒的多重功能,无需在所述前壳体上分别设置多个连接结构,简化了前壳体的模具结构,优化了装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装配结构还包括中框,在所述中框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中框通过连接板与所述出风盖板、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固定连接。
该设置中,由于出风组件与所述出风盖板固定连接,相当于利用所述出风组件与前壳体的固定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支撑件与前壳体的固定连接关系、所述第二支撑件与前壳体的固定连接关系,实现了所述前壳体与中框的固定装配,通过上述装配结构,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起到了增强所述前壳体、支撑安装接水盘、实现与中框的固定装配的作用,同时,第二支撑件还起到了安装支撑电控盒的作用,通过两个简单的部件,实现了多重结构的装配安装,简化了壳体的装配流程。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装配结构还包括前面板,在所述前面板上设置有出风网格,所述前面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该设置中,所述中框与前面板的连接、所述中框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出风盖板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实现,简化了中框的连接部件,有利于优化装配流程。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
所述空调器与上述壳体装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壳体上支撑部的设置,在装配时仅需将后壳体与前壳体连接,再将前壳体与底座连接即可完成三者的装配,避免出现三者之间两两装配的情况,提高了装配稳定性,提升了产品外观质量,同时,支撑部的设置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撑,无需设置额外的防倾倒装置,支撑部围设成的空间中可以设置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电控盒,在确保空调器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通过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出风组件与外壳体固定连接,再将中框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出风组件连接,然后将前面板与中框连接,完成壳体的整体装配,所述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设置使得前壳体内部无需设置大量加强筋结构,有效地节省了空调器的内部空间,有利于空调器内机尺寸向小型化发展。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简单便捷,提高了空调器壳体的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整体外观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壳体、后壳体、底座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前面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中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出风组件及出风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一支撑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支撑件及电控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支撑件及电控盒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接水盘压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前壳体;101-支撑部;102-第一包覆部;103-前壳底板;1031-限位框;1032-第一固定部;104-前壳侧板;1041-第一连接部;2-后壳体;201-第二包覆部;3-底座;301-底座主体;302-限位台;303-第二固定部;4-中框;401-连接板;4011-第三连接部;4012-第四连接部;5-前面板;501-出风网格;502-第二连接部;6-出风组件;601-出风壳体;6011-出风格栅;6012-第五连接部;7-出风盖板;701-盖板主体;7011-出风孔;7012-第六连接部;8-换热器;9-第一支撑件;901-第一支撑主体;9011-第七连接部;9012-第八连接部;9013-第三固定部;9014-第四固定部;9015-第五固定部;10-第二支撑件;1001-第二支撑主体;1002-第九连接部;1003-第十连接部;1004-第六固定部;1005-第七固定部;1006-电控盒安装部;1007-束线扣;1008-第八固定部;11-接水盘;1101-过管槽;1102-过线槽;1103-第九固定部;12-鼓风风机;13-接水盘压盖;1301-管槽压盖;1302-线槽压盖;1303-第十固定部;14-电控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如图1-6所示,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及底座3,在所述前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支撑部101,所述后壳体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上侧,并与所述前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101的底部覆盖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并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在装配时仅需将所述后壳体2与前壳体1连接,再将所述前壳体1与底座3连接即可完成三者的装配,避免出现前壳体1、后壳体2分别与底座3装配的情况,提高了壳体的装配稳定性,提升了产品外观质量,同时,所述支撑部101的设置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撑,起到了现有技术中防倾倒装置的作用,保证了空调器的安全性。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101的底部设置有前壳底板103,在所述前壳底板103上设置有限位框1031,所述底座3包括底座主体301,在所述底座主体301上设置有限位台302,所述限位框1031和限位台302配合限位,用于所述前壳体1和底座3装配时的限位。装配时,所述限位台302伸入所述限位框1031中完成限位,可以实现所述前壳体1和底座3的快速装配定位,提升装配效率,可选的,在所述前壳底板103上还设置有第一固定部1032,在所述底座主体301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固定部303,所述第一固定部1032与第二固定部303配合固定,用于所述前壳体1与底座3的固定连接,此外,在所述支撑部与前壳底板之间围设成容纳空间,可以设置空调器的内部元件,实现了空间的合理利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如图4、图5所示,所述前壳体1还包括两个前壳侧板104,在两个所述前壳侧板10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包覆部102,在所述后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包覆部201,所述前壳体1与后壳体2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包覆部102与第二包覆部201形成壳体的顶盖。现有技术中,后壳体2与前壳体1装配完成后,通常需要额外安装顶盖结构,导致壳体装配部件繁多,步骤繁琐,所述顶盖与前壳体1和后壳体2分别完成装配也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所述第一包覆部102和第二包覆部201的设置使得装配完成的壳体不需要设置额外的顶盖结构,简化了装配部件和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提升了装配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壳体的顶盖是指,壳体装配结构组装完成后形成的完整壳体的顶盖。
较佳的,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包覆部102和第二包覆部201形成的顶盖呈倾斜结构设置。现有技术中,部分用户习惯在空调器顶端放置花盆等物品,一方面使得空调器顶盖长期承压,影响其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在浇水时容易洒落至空调器顶端,上述情况均容易导致空调器的意外损坏,顶盖的倾斜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在空调器顶端放置杂物,避免空调器的意外损坏,保证其使用寿命,作为其中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顶盖从前到后逐渐降低,该设置从空调器前侧无法观察到后壳体2及顶盖的结构,使得空调器更为美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是指空调器壳体组装完毕后,传统意义上空调器的前后方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图10-13所示,在所述前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所述第一支撑件9设置在一个前壳侧板104上,所述第二支撑件10设置在另一个前壳侧板104上,所述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与所述前壳底板103固定连接。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在两个所述前壳侧板104上均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41,所述第一支撑件9上包括第一支撑主体901,在所述第一支撑主体901上设置有第八连接部9012,所述第二支撑件10包括第二支撑主体1001,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001上设置有第十连接部1003,所述第八连接部9012与一个前壳侧板104上的第一连接部1041连接,所述第十连接部1003与另一个前壳侧板104上的第一连接部1041连接,另外,在所述第一支撑件9底部设置有第三固定部9013,所述第一支撑件9通过第三固定部9013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底板103上,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0的底部设置有第八固定部1008,所述第二支撑件10通过第八固定部1008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底板103上,所述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与前壳侧板104连接之后与所述前壳底板103固定连接,增强了所述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的连接强度,有助于其支撑后续需要安装的部件,也增强了前壳体1的支撑强度,节省了设置大量筋板占用的空间,使得空调器内部部件设置更为紧凑,有助于空调器室内机尺寸小型化,同时,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与所述前壳底板103固定连接可以有效地利用所述支撑部101围设出的空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接水盘11,在所述接水盘11的上侧设置有换热器8和出风组件6,所述出风组件6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上,所述换热器8设置在所述出风组件6与后壳体2之间,在所述出风组件6远离换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出风盖板7,所述出风盖板7与出风组件6固定连接。具体的,在所述第一支撑件9的顶端设置第四固定部9014,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0上设置有第六固定部1004,在所述接水盘11上设置有第九固定部1103,所述第九固定部1103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九固定部1103分别对应于所述第四固定部9014和第六固定部1004设置,用于所述接水盘11和第一支撑件9、接水盘11和第二支撑件10之间的固定连接。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如图2、图14、图15所示,在所述接水盘11的一侧设置有过管槽1101和过线槽1102,所述过管槽1101用于冷媒管路的通过,所述过线槽1102用于连接电线的穿过,在所述接水盘11靠近过管槽1101的一侧还设置有接水盘压盖13,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与所述接水盘11、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固定连接,在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上设置有管槽压盖1301和线槽压盖1302,所述管槽压盖1301与所述过管槽1101对应设置,用于形成冷媒管道通道,并对冷媒管路进行限位;所述线槽压盖1302与所述过线槽1102对应设置,用于形成连接电线通道,并对连接电线进行限位,在所述第一支撑件9上设置有第五固定部9015,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0上设置有第七固定部1005,在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上设置有第十固定部1303,所述第十固定部1303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第十固定部1303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五固定部9015和第七固定部1005设置,用于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与所述第一支撑件9、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与所述第二支撑件10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的设置不仅增强了所述前壳体1的支撑强度,节约了大量设置筋板需要占用的空间,还用于支撑设置接水盘11和接水盘压盖13,简化了接水盘11和接水盘压盖13的安装结构。
此外,如图9所示,所述出风组件6包括出风壳体601及出风风扇(图中未示出),在所述出风壳体601上远离所述换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出风格栅6011,在所述出风壳体601上靠近所述换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进风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出风格栅6011、进风口和出风风扇对应设置,在所述后壳体2上设置有进风孔,所述出风盖板7包括盖板主体701,在所述盖板主体701上设置有出风孔7011,所述出风孔7011与所述出风格栅6011对应设置,从所述进风孔中引入的空气经过换热器8换热后,通过进风口进入所述出风壳体601内,被所述出风风扇吹向出风格栅6011,依次经过出风格栅6011、出风孔7011和前面板5上的出风网格501送入室内,完成空调器的进气-换热-出风过程,在所述出风壳体601上设置有第五连接部6012,所述第五连接部6012与两个所述前壳侧板104上的第一连接部1041对应设置,用于所述出风组件6和前壳体1的固定连接。
作为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第二支撑件10包括第二支撑主体1001,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001上还设置有电控盒安装部1006,所述电控盒安装部1006用于安装电控盒14,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0上还设置有若干束线扣1007,若干个所述束线扣100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001和/或电控盒安装部1006上,所述束线扣1007用于约束与电控盒14连接的电线。该设置使得所述第二支撑件10具备了加强前壳体1、支撑设置接水盘11和接水盘压盖13、固定设置电控盒14的多重功能,无需在所述前壳体1上分别设置多个连接结构,简化了前壳体1的模具结构,优化了装配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8所示,所述壳体装配结构还包括中框4,在所述中框4上设置有连接板401,所述中框4通过连接板401与所述出风盖板7、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固定连接。具体的,在所述连接板401上设置有若干第四连接部4012,在所述第一支撑件9上设置有若干第七连接部9011,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0上设置有若干第九连接部1002,在所述出风盖板7上设置有若干第六连接部7012,若干个所述第四连接部4012分别与第七连接部9011、第九连接部1002、第六连接部7012对应设置,用于所述中框4与出风盖板7、所述中框4与第一支撑件9、所述中框4与第二支撑件10之间的固定连接。该设置中,由于出风组件6与所述出风盖板7固定连接,相当于利用所述出风组件6与前壳体1的固定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支撑件9与前壳体1的固定连接关系、所述第二支撑件10与前壳体1的固定连接关系,实现了所述前壳体1与中框4的固定装配,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起到了增强所述前壳体1、支撑安装接水盘11和接水盘压盖13、实现与中框4的固定装配的作用,同时,第二支撑件10还起到了安装支撑电控盒14的作用,通过两个简单的部件,实现了多重结构的装配安装,简化了壳体的装配流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壳体装配结构还包括前面板5,在所述前面板5上设置有出风网格501,所述前面板5与所述连接板401固定连接。具体的,在所述前面板5上设置有若干第二连接部502,在所述连接板401上还设置有若干第三连接部4011,所述第二连接部502与第三连接部4011对应设置,用于所述前面板5和中框4的固定连接,所述出风网格501用于将出风组件6、出风盖板7吹出的风输送至室内,完成空调器的出风过程。该设置中,所述中框4与前面板5的连接、所述中框4与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出风盖板7的连接均通过连接板401实现,简化了中框4的连接部件,有利于优化装配流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041、第二连接部502、第四连接部4012为卡钩结构;所述第三连接部4011、第五连接部6012、第六连接部7012、第七连接部9011、第八连接部9012、第九连接部1002、第十连接部1003为卡孔或卡槽结构,通过卡接实现各部件间的装配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1032、第二固定部303、第三固定部9013、第四固定部9014、第五固定部9015、第六固定部1004、第七固定部1005、第八固定部1008、第九固定部1103、第十固定部1303为螺钉孔或者螺钉柱,通过螺接结构实现各部件间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所述中框4与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出风盖板7连接时,通过按压连接板401的方式即可实现卡接装配,当安装前面板5时,在按压前面板5即可完成相应的装配,装配过程简单快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由于未设置进风风机,存在进风量、送风量不足的隐患,在所述出风壳体601靠近所述接水盘11的位置设置鼓风进风口、在所述接水盘11上设置鼓风通道、在所述接水盘11下侧设置鼓风风机12,所述鼓风风机12通过鼓风通道向所述出风壳体601中鼓风,可以增大进风量和送风量,有利于空调器的稳定换热运行。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如实施例1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器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任意空调器而言,可以包括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装配结构,且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装配结构的相关结构及装配关系的基础上,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机等结构在内的空调器常规构件。鉴于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进行赘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中所有进行方向性和位置性指示的术语,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顶”、“低”、“尾端”、“首端”、“中心”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状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连接情况等,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2)及底座(3),在所述前壳体(1)上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支撑部(101),所述后壳体(2)设置在所述支撑部(101)上侧,并与所述前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101)的底部覆盖安装在所述底座(3)上,并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部(101)的底部设置有前壳底板(103),在所述前壳底板(103)上设置有限位框(1031),所述底座(3)包括底座主体(301),在所述底座主体(301)上设置有限位台(302),所述限位框(1031)和限位台(302)配合限位,用于所述前壳体(1)和底座(3)装配时的限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还包括两个前壳侧板(104),在两个所述前壳侧板(104)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包覆部(102),在所述后壳体(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包覆部(201),所述前壳体(1)与后壳体(2)固定连接时,所述第一包覆部(102)与第二包覆部(201)形成壳体的顶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部(102)和第二包覆部(201)形成的顶盖呈倾斜结构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所述第一支撑件(9)设置在一个前壳侧板(104)上,所述第二支撑件(10)设置在另一个前壳侧板(104)上,所述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与所述前壳底板(103)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支撑件(9)和第二支撑件(10)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接水盘(11),在所述接水盘(11)的上侧设置有换热器(8)和出风组件(6),所述出风组件(6)固定设置在所述前壳体(1)上,所述换热器(8)设置在所述出风组件(6)与后壳体(2)之间,在所述出风组件(6)远离换热器(8)的一侧设置有出风盖板(7),所述出风盖板(7)与出风组件(6)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水盘(11)的一侧设置有过管槽(1101)和过线槽(1102),所述过管槽(1101)用于冷媒管路的通过,所述过线槽(1102)用于连接电线的穿过,在所述接水盘(11)靠近过管槽(1101)的一侧还设置有接水盘压盖(13),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与所述接水盘(11)、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固定连接,在所述接水盘压盖(13)上设置有管槽压盖(1301)和线槽压盖(1302),所述管槽压盖(1301)与所述过管槽(1101)对应设置,用于形成冷媒管道通道,并对冷媒管路进行限位;所述线槽压盖(1302)与所述过线槽(1102)对应设置,用于形成连接电线通道,并对连接电线进行限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件(10)包括第二支撑主体(1001),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001)上还设置有电控盒安装部(1006),所述电控盒安装部(1006)用于安装电控盒(14),在所述第二支撑件(10)上还设置有若干束线扣(1007),若干个所述束线扣(1007)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主体(1001)和/或电控盒安装部(1006)上,所述束线扣(1007)用于约束与电控盒(14)连接的电线。
8.如权利要求5或7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装配结构还包括中框(4),在所述中框(4)上设置有连接板(401),所述中框(4)通过连接板(401)与所述出风盖板(7)、第一支撑件(9)、第二支撑件(10)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装配结构还包括前面板(5),在所述前面板(5)上设置有出风网格(501),所述前面板(5)与所述连接板(401)固定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装配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02318.7U CN216481554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402318.7U CN216481554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81554U true CN216481554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2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402318.7U Active CN216481554U (zh) | 2021-12-30 | 2021-12-30 |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815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8673A (zh) * | 2022-10-24 | 2023-04-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架体和加湿装置 |
-
2021
- 2021-12-30 CN CN202123402318.7U patent/CN2164815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78673A (zh) * | 2022-10-24 | 2023-04-1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支撑架体和加湿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48573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6481554U (zh) |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0941315B (zh) | 一种具有散热防尘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5371456A (zh)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7514706A (zh) |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07639029U (zh) | 电控盒及空调室外机 | |
CN210951697U (zh) | 一种机座和加湿器 | |
CN21134555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1575304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7883459A (zh) | 艺术化柜机 | |
CN205174725U (zh)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16412525A (zh) | 一种壳体装配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6592012U (zh) | 一种除湿机 | |
CN208238152U (zh) | 电器盒安装架、电器盒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
CN105485778A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5222894U (zh) | 一种便于散热的智能家居控制箱用电源pcba | |
CN205383757U (zh)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
CN216481565U (zh) | 一种接水盘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13019952U (zh) | 空调器 | |
CN211823096U (zh) | 挂墙支架及挂墙式空调柜机装置 | |
JPH0510918U (ja) | 室外機のフアンガード取付構造 | |
CN207094870U (zh) | 电控组件、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12204706U (zh) | 取暖器 | |
CN209054745U (zh) | 走线定位结构及空调器 | |
CN115682157A (zh) | 壁挂式空调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