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7698U -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7698U
CN216477698U CN202123134821.9U CN202123134821U CN216477698U CN 216477698 U CN216477698 U CN 216477698U CN 202123134821 U CN202123134821 U CN 202123134821U CN 216477698 U CN216477698 U CN 216477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ng strip
conducting
base
conductive
lightning prot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348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祖光
朱玉柱
郭峰山
黄国富
陈少峰
吴幼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ic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ic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c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c Shanghai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348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7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7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7698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避雷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在外筒的上端面上;接闪器,所述接闪器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上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沿所述外筒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能够与基座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遭受雷击,从而避免由于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背景技术
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能够旋转的外筒和不转的内塔,基座固定在甲板上。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通常十分高大,最大直径可达6米,最大高度近四十米。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通常安装在船甲板上,由于设备高大,加之海上的空旷环境,船体自身的避雷系统已经起不到保护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的作用。
因此,在雷电天气环境下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极易遭受雷击而损坏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内部的电气设备,甚至可能会影响到船舶的运行安全。
因此,需要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能够避免遭受雷击,从而避免由于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避雷结构,包括:
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在外筒的上端面上;
接闪器,所述接闪器设置在所述外筒的的上端面,且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
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沿所述外筒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导电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能够与基座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套设在所述外筒的底部上,所述第二导电片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电连接,所述导电环能够与所述基座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电连接器,所述导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一端始终与所述导电环抵接,使得所述导电环与所述基座通过所述导电连接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器包括导电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一端与所述导电环抵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与所述导电组件连接,使得所述导电组件始终具有与所述导电环抵接的趋势。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和导电体,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导电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铰接,所述导电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抵接,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导电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和弹性件,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器与所述导电环抵接的一端设置有耐磨碳刷。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连接器与所述导电环抵接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耐磨碳刷的一端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耐磨碳刷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片呈十字形,所述第二导电片沿所述外筒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四条,且每一条所述第二导电片对应所述第一导电片的一端设置。
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避雷结构,在外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导电片和接闪器,接闪器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沿外筒的轴线方向,在外筒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片,第二导电片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电连接,另一端能够与基座电连接。在雷雨天气中,闪电通过接闪器引导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上,再通过基座导入到船体中,利用船体自身的避雷系统导出,从而避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遭受雷击,避免由于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避雷结构,能够避免遭受雷击,从而避免由于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避雷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外筒;11、导电环;2、第一导电片;3、接闪器;4、第二导电片;5、导电连接器;51、第一安装座;52、导电体;521、耐磨碳刷;53、第二安装座;54、弹性件;6、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船舶航行的过程中,为了防止船舶上的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遭受雷击,从而保证船舶运营的安全,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避雷结构。本避雷结构包括:第一导电片2、接闪器3、第二导电片4。
其中,第一导电片2固定设置在外筒1的上端面上;接闪器3固定设置在外筒1的上端面,接闪器3的下端与第一导电片2连接,使得接闪器3与第一导电片2电连接;第二导电片4沿外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外筒1的侧壁上,第二导电片4的一端与第一导电片2电连接,第二导电片4的另一端能够与基座6电连接。
在雷雨天气中,闪电通过接闪器3引导到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4上,再通过基座6导入到船体中,利用船体自身的避雷系统导出,从而避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遭受雷击,避免由于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
进一步地,由于制作加工时,外筒1的上盖板与外筒1的筒体分别加工后组装,因此外筒1的筒体上的第二导电片4与位于外筒1顶部的上盖板的第一导电片2之间需要用导线连接,从而保证第一导电片2与第二导电片4之间良好的导电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片2呈十字形,第二导电片4沿外筒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四条,且每一条第二导电片4对应第一导电片2的一端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在接闪器3接入闪电后,能够通过第一导电片2和第二导电片4迅速将高电流导出,避免闪电对第一导电片2或者第二导电片4造成烧蚀。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设计第一导电片2的形状,同时配合设计第二导电片4的条数和布设位置,在此不做过多限制。
进一步地,避雷结构还包括导电环11,导电环11套设在外筒1的底部上,第二导电片4的另一端与导电环11电连接,导电环11能够与基座6电连接。具体地,第二导电片4与导电环11直接焊接,从而保证第二导电片4与导电环11连接的稳定性。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电流能够汇入到导电环11中,通过导电环11再进入到基座6。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环11为外筒1底部的底部钢环。利用底部钢环可以缩短第二导电片4布设的长度,同时,由于外筒1在工作的过程中会旋转,因此,在基座6上安装一个与导电环11抵接的导体即可实现电连接。在保证电流被有效导入到船体的同时,保证外筒1正常工作。
进一步地,避雷结构还包括导电连接器5,导电连接器5固定设置在基座6上,且一端始终与导电环11抵接,使得导电环11与基座6通过导电连接器5电连接。由于外筒1在正常运转时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可能会发生晃动,通过设置导电连接器5能够保证基座6与外筒1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从而保证闪电被有效引入到船体中。
具体地,导电连接器5包括导电组件和弹性组件,导电组件固定设置在基座6上,且一端与导电环11抵接,弹性组件设置在基座6上,且与导电组件连接,使得导电组件始终具有与导电环11抵接的趋势。通过设置导电组件能够保证基座6与外筒1的导电环11之间的电连接,通过设置弹性组件能够消除外筒1运行中晃动导致的电接触不良,保证导电组件与导电环11稳定抵接。
进一步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51和导电体52,第一安装座51固定设置在基座6上,导电体52的一端与与第一安装座51铰接,导电体52的另一端与导电环11抵接,弹性组件与导电体52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能够保证导电体52与导电环11稳定抵接。
进一步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53和弹性件54,第二安装座53固定杆设置在基座6上,弹性件54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3上,弹性件54的另一端与导电体52连接。具体地,弹性件54为拉伸弹簧。在弹性件54安装到第二安装座53与导电体52上时,弹性件54处于拉伸状态,从而在弹性件54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使得导电体52始终与导电环11抵接。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电流被迅速导出,在本实施例中,沿外筒1的周向间隔设置多组导电连接器5。
进一步地,导电连接器5与导电环11抵接的一端固定设置有耐磨碳刷521。具体地,导电连接器5与导电环11抵接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耐磨碳刷521的一端嵌设在安装槽中,耐磨碳刷521的另一端与导电环11抵接。通过设置耐磨碳刷521能够保证导电连接器5与导电环11电连接的稳定性的同时,降低导电连接器5的磨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包括如上的一种避雷结构,能够避免遭受雷击,从而避免由于雷击造成电气设备损坏,保证船舶的运行安全。整个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在安装时,其基座6与船体需要采用焊接和/或螺栓连接等安装固定方式,这些安装固定方式都能够形成导电回路,最终实现将雷电从转子顶部引入船体的目的。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导电片(2),所述第一导电片(2)设置在外筒(1)的上端面上;
接闪器(3),所述接闪器(3)设置在所述外筒(1)的上端面上,且与所述第一导电片(2)电连接;
第二导电片(4),所述第二导电片(4)沿所述外筒(1)的轴线方向设置在所述外筒(1)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导电片(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2)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片(4)的另一端能够与基座(6)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环(11),所述导电环(11)套设在所述外筒(1)的底部上,所述第二导电片(4)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11)电连接,所述导电环(11)能够与所述基座(6)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电连接器(5),所述导电连接器(5)设置在所述基座(6)上,且一端始终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使得所述导电环(11)与所述基座(6)通过所述导电连接器(5)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器(5)包括导电组件和弹性组件,所述导电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基座(6)上,且一端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所述弹性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6)上,且与所述导电组件连接,使得所述导电组件始终具有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的趋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51)和导电体(52),所述第一安装座(51)设置在所述基座(6)上,所述导电体(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51)铰接,所述导电体(52)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所述弹性组件与所述导电体(5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53)和弹性件(54),所述第二安装座(53)设置在所述基座(6)上,所述弹性件(54)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53)上,所述弹性件(54)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体(5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器(5)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的一端设置有耐磨碳刷(5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连接器(5)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耐磨碳刷(521)的一端嵌设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耐磨碳刷(521)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电环(11)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片(2)呈十字形,所述第二导电片(4)沿所述外筒(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四条,且每一条所述第二导电片(4)对应所述第一导电片(2)的一端设置。
10.一种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避雷结构。
CN202123134821.9U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477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4821.9U CN216477698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34821.9U CN216477698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7698U true CN21647769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22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34821.9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16477698U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7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5949B2 (en)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s for wind turbine blades
CN211543813U (zh) 漂流浮标
CN216477698U (zh)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CN207738843U (zh) 一种海洋平台张紧式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CN114135451A (zh) 一种避雷结构和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CN212894989U (zh) 一种海上风电基础钢桩内壁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
CN217174898U (zh) 防腐蚀的海上风电基础
CN216998587U (zh) 一种海上风电用辅助阳极结构
CN113224556B (zh) 一种接地组件
CN213739700U (zh) 一种用于阴极保护的阳极系统
CN202197102U (zh) 线路固定间隙过电压保护器
CN112796935B (zh) 一种风电叶片
CN212656275U (zh) 风电基础保护系统、海上风电机组、海上风电场
JP6664713B1 (ja) 突針型避雷装置を落雷抑制型避雷装置へ変換する変換装置およびその装着用治具
CN113718836A (zh) 具有防腐蚀功能的海上风电基础
CN115182854B (zh) 一种风电叶片叶身避雷装置
CN218465949U (zh) 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装置
CN220421391U (zh) 一种输电用挂环
CN217970923U (zh) 一种储油罐二次密封等电位连接装置
CN212935479U (zh) 一种船型悬垂线夹
CN216902412U (zh) 一种高硬度聚四氟乙烯绝缘子
CN219759310U (zh) 一种避雷器底座防潮伞裙结构
CN216872821U (zh) 10kV配电线路运维管理用防雷装置
CN216162125U (zh) 一种船舶低压小容量岸电系统
CN217380787U (zh) 一种立式圆筒的防雷系统及船用风力助推转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0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