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2464U -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2464U
CN216472464U CN202122615405.4U CN202122615405U CN216472464U CN 216472464 U CN216472464 U CN 216472464U CN 202122615405 U CN202122615405 U CN 202122615405U CN 216472464 U CN216472464 U CN 2164724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loating island
permanent magnet
riv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540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楷文
聂堂哲
张可欣
梁契宗
温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61540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24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24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24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风力发电机与光伏发电板提供能量来源,通过变速箱、电磁离合器、永磁发电机为风力发电机传输的力矩转化为稳定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进而控制好整个浮岛的稳定工作,永磁推进器为浮岛动力装置,上方设有种植区,下方安装有垃圾收集装置同时其内部安装水泵将水抽出并在浮岛上方出水口排出并曝气,垃圾收集装置下安装有调节高度装置用于调整浮岛在水面高低,根据水深无耗自动改变工作状态,可在陆地、浅水、水下稳定工作行动,四个角安装四个净化球以及浮岛上方种植区用于净化水库水体,简单、轻盈、生态、环保、自动、智能为整个系统的关键所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背景技术
生态水利是对水资源科学利用的一种途径和方式,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服务,要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才能实现,生态水利的终极目标是建成自动化生态水利,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片面追求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也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生态浮岛它是人工浮岛的一种,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学原理,降解水中的COD、氮和磷等,生态浮岛对于水体净化固然有好处,但是浮岛的漂浮方向不同、分布不均使浮岛变得不可控,同时植物养护成本极大,难以抵抗极端的大风、大雨及大浪,若与极端天气则会遭受巨大破坏;其次是垃圾收集装置,自动化的工作需要大量能源提供,非自动化的工作需要人力物力,即使垃圾收集起来,处理方面依然是个巨大的问题;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一部分改进,例如专利号CN202011203997.2 提出“一种漩涡式河道垃圾吸附装置,属于河道清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河道垃圾处理依靠工作人员不仅费时费力、打捞效率低,清理起来较为困难的问题。本漩涡式河道垃圾吸附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限定有收纳腔,所述壳体内位于所述收纳腔上方限定有第一安置腔,所述壳体的下端壁内限定有第二安置腔,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固连有箱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上设有漩涡机构,所述箱体内位于漩涡机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拾取机构。本漩涡式河道垃圾吸附装置使用更加方便、省力,效率更高”虽然此实用新型专利能够满足垃圾清理无需人力物力,但该申请文件中的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足,如该河道垃圾吸附装置为固定安装,工作范围和环境受到局限,而且自动化工作会浪费大量电力资源,维修和垃圾处理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又如专利号CN201810601309.4提出“一种大型浮岛式水景绿化栽植景观系统,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悬浮深度可控浮箱、托架、木箱;木箱内从下往上依次设有双层不织布保水层、种植土;种植土上设有各种景观植物、各种花卉、观赏性景观假山。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大型浮岛式水景绿化栽植景观系统的制作方法。本实用新型能种植各种景观植物、各种花卉、观赏性景观假山,形成优美和谐的生态浮岛景观,满足人们对岛式水景绿化栽植景观的美化要求”虽然此实用新型专利在生态净化方面十分突出,但是后续浮岛漂浮方向和人工维护将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随着近年极端天气频发,这种浮岛在极端天气易受到破坏;由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一些小河流的河道十分狭窄或由于干旱水量不足导致河床暴露等多种情况都可能导致浮岛无法正常使用或搁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首先采用小型垂直风力发电机,占地小,简洁轻便,扇叶可随意安装拆卸,可随时替换,风力发电机配备有变速箱用于实时控制风力发电机转速,永磁发电机有耗能小,维护小,噪音小等优点,其中定位系统由人工电脑远程操控,将所有浮岛根据情况分布到不同的区域进行工作,永磁推进器为浮岛的动力装置,工作效率高达97%,防堵塞,易维修,轻快简便,最关键本实用新型配备有垃圾收集装置,通过水泵将收集装置里的水部分抽空,此时打开收集装置,由于排出水后剩余部分空气,根据水力学原理,水在里外压强作用下,水面上的垃圾和水混合物将被吸入收集装置,水泵继续排水,往复循环,浮岛底部安装有多环境移动装置,包括四个从动轮与一个主动轮,同时利用水力学连通器原理以及水压强作用,移动装置在水中下部收缩,使四个净化球充分暴露在水中,四个净化球分别为硝化球,反硝化球,除磷球,吸附球,球表面安装有不同膜用来不同工作并可以随意更换,当移动装置靠近浅水位置,利用水力学连通器原理以及水压强作用,移动装置在浅水或岸边位置下部舒张,保证下方主动轮与从动轮稳定接地,使整体浮岛移动稳定并保护四个净化球,本实用新型拥有自动回归能力,当垃圾填满时会根据定位自动回归,传送装置根据水高度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浮岛通过充气也可以自动调节高度,当浮岛停在传送装置上时传送装置自动升高将浮岛抬出水面,并清除垃圾;同时本实用新型未删除浮岛的主体—绿色植物,在浮岛上方种植有挺水植物或湿生植物,可以净化落入的雨水防治污染同时拥有净化水资源,除去氮磷等作用;浮岛两侧安装有浮板,浮板之上安装光伏发电板用于供电,当运输移动浮岛时,两侧浮板可以抬起并通过凸沿与凹槽卡接,使整个浮岛呈方形且形成把手用于移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小种植区、变速箱、电磁离合器、永磁发电机、永磁发电机、永磁推进器、水泵、调节高度装置、多环境移动装置、垃圾收集装置、传送回归装置。
风力发电机包括桨叶、固定杆、固定架、转轴;
桨叶与固定杆连接;
固定杆与转轴连接;
转轴与变速器及种植区连接;
进一步地,变速器包括:联轴器、终止器、变向器、螺栓1、轴承1、联轴器连接变速器,其中变速器安装有终止器与变向器,并由轴承1、螺栓1固定,联轴器与终止器连接,终止器上部安装有变向器,变向器贯穿整个变速器用于防止转速过大,并通过轴承1传递扭矩,螺栓1将变速器固定于浮岛外壳。
进一步地,电磁离合器包括:输入轴、挡圈、套筒、制动片、螺钉1、输出轴外壳、轴承2、线圈、转子1、离合器底座、螺栓2、输入轴与联轴器相连,电磁离合器尾部安装永磁发电机。变速器与电磁离合器通过输入轴连接,输入轴与输出轴外壳通过挡圈连接,套筒左侧与输入轴连接,套筒右侧与线圈连接,线圈与转子1连接,轴承2与制动片连接,螺钉1将制动片固定连接在输出轴外壳,轴承2贯穿整个电磁离合器,输出轴外壳通过螺栓2固接于离合器底座。
进一步地,永磁发电机包括:轴承3、螺栓3、外壳、转子2、 定子、垫圈、螺钉、风罩、风扇、水泵底座,轴承3贯穿整个永磁发电机,螺栓3将外壳固接,转子与定子紧密连接且围绕于轴承,螺钉2与垫圈将风罩固接, 并与水泵底座连接。
进一步地,永磁推进器包括:保护装置、阳极保护措施、螺旋桨、推进器转轴组成,保护装置及推进器转轴与阳极保护连接,阳极保护与螺旋桨连接。
进一步地,水泵包括:进水口、水泵轴承、泵壳、挡水圈、排水口、蓄电池、漏网、出水口、光伏发电板、电机、浮板、固定把手,排水口与出水口连接,漏网固定在进水口上部,电机与水泵连接,浮板与浮岛外壳连接,光伏发电板固定在浮板上,抬高装置包括:止水阀、蓄水区、泵水管,泵水管与出水口连接,蓄水区与上部垃圾收集区连接,止水阀与水泵连接。
进一步地,多环境移动装置包括:硝化球、反硝化球、除磷球、吸附球、滚轮、球体保护区、水压力升降台。硝化球、反硝化球、除磷球、吸附球均固定连接于水压力升降台上,滚轮与水压力升降台底部连接,球体保护区位于多环境移动装置底部。
进一步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挡板、防水伸缩材料、推板、液压撑起装置、电机,挡板通过防水伸缩材料与底部调节高度装置及垃圾收集区域连接,推板与液压撑起装置连接,液压撑起装置与电机连接,传送回归装置包括:夹板,滑槽,升降台,定位系统,滑槽固定于墙体,升降台与滑槽滑动连接,夹板与升降台连接。
应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与传统风力发电机不同,本实用新型采用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变速器、变向器、电磁离合器等设备噪音低生态,可节省更多空间,永磁发电机与传统发电机相比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比功率大,能显著地延长蓄电池寿命,适合于在潮湿环境下工作,永磁推进器与其他推进器相比更轻盈,利用充水与水泵排水实时调控浮岛在水面高低,当水充满内部时,整体下沉,当排除水内部形成真空时,整体上浮,底部安装有多环境移动装置,包括四个净化球,硝化球,反硝化球,除磷球,吸附球,硝化球表面有铁锰氧化物膜,对氨氮起到催化氧化的作用,反硝化球表面有反硝化膜,对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起到吸收作用,除磷球表面安装有碳酸盐等物质,可以起到充分的吸磷作用,吸附球表面安装有钢渣等多孔结构用于吸附小颗粒污染物,所有球体的填充物和表面膜均可以随时更换代替,整个多环境移动系统通过浮岛外部水位与系统内部水位差,根据水力学连通器原理以及水压强作用,内部浮力系统将改变移动系统在不同环境下工作状态,保持浮岛整体稳定,整个浮岛系统通过人工远程控制位置,当浮岛停在传送装置上时传送装置自动升高将浮岛抬出水面,方便人员的维修或调整且在遇到极端天气使可以及时保护起来,浮岛上种植有绿色水生植物用于雨水净化以及水资源净化,具有一定生态效益,浮岛两侧浮板可以向上抬起折叠并组合成把手,整体呈方型便于工作人员移动及运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俯视图;
图5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主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器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离合器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发电机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发电机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推进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推进器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泵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高度装置主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高度装置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环境移动系统;
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环境移动系统陆地工作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环境移动系统水中工作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净化球体剖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装置整体效果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工作流程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装置中液压推动装置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回收装置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回收装置工作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岛剖视图;
图25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岛水中工作示意图;
图26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岛陆地工作示意图;
图27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岛底部示意图;
图28为本实用新型中浮岛装置折叠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风力发电机,101-桨叶,102-固定杆,103-固定架,104-转轴;
2-变速器,201-联轴器,202-终止器,203-变向器,204-螺栓1,205-轴承1;
3-电磁离合器,301-输入轴,302-挡圈,303-套筒,304-制动片,305-螺钉1,306-输出轴外壳,307-轴承2,308-线圈,309-转子1,310-离合器底座,311-螺栓2;
4-永磁发电机,401-轴承3,402-螺栓3,403-发电机外壳,404-转子2,405-定子,406-垫圈,407-螺钉2,408-风罩,409-风扇,410-水泵底座;
5-种植区;
6-永磁推进器,601-保护装置,602-阳极保护,603-螺旋桨,604-推进器转轴;
7-水泵,701-进水口,702-水泵轴承,703-泵壳,704-挡水圈,705-排水口,706-蓄电池,707-漏网,708-出水口,709-光伏发电板,710-水泵电机,711-浮板,712-固定把手;
8-调节高度装置,801-止水阀,802-蓄水区,803-泵水管;
9-多环境移动系统,901-硝化球,902-反硝化球,903-除磷球,904-吸附球,905-滚轮,906-球体保护区,907-水压力升降台;
10-垃圾收集装置,1001-挡板、1002-防水伸缩材料、1003-推板、1004-液压撑起装置、1005-电机;
11-传送回归装置,1101-夹板,1102-滑槽,1103-升降台,1104-定位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相连”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1,变速器2,电磁离合器3,永磁发电机4,种植区5,永磁推进器6,水泵7,调节升高装置8,多环境移动系统9,垃圾收集装置10,传送回归装置11。
图4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俯视图,图5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主视图。具体地,上述的风力发电机1包括:桨叶101,固定杆102,固定架103,转轴104组成。
如图4与图5所示,风力发电机1为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六个桨叶101构成主体结构,每个桨叶101上都紧密安装有两根固定杆102,固定杆102一端连接在风力发电机主体固定架103上,另一端固定在桨叶101上,最终呈三角结构,固定架103、桨叶101、固定杆102均为可随时拆卸零件,组装完成后安装在联轴器上20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变速器结构图,具体地,上述的变速器2包括:联轴器201,终止器202,变向器203,螺栓204,轴承205。
如图6所示变速器2上端安装联轴器201,将风力发电机1产生的力矩传给变速器2,首先经过终止器202,终止器202也可以作为安全措施,用于对发电机1的制动,风速较慢时终止器202不工作,变向器203进行工作,用于控制转速,使发电机1趋于一个稳定的状态,从而使产生的电流更加稳定,变速器2整体以及与其连接的联轴器201均轴承205、螺栓204固定,当浮岛受到人工远程控制,定位系统1104工作,催动浮岛进入指定区域进行运动,此时变向器203工作限制转速,使传输的力矩保持稳定,进而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电磁离合器剖视图,具体地,上述的电磁离合器3包括:输入轴301,挡圈302,套筒303,制动片304,螺钉305,输出轴外壳306,轴承307,线圈308,转子309,底座310,螺栓311。
如图7所示首先通过联轴器201将电磁离合器输入轴301与变速器2连接固定,左端输入轴301与挡圈302紧密连接在一起,输入轴301通过套筒303与轴承离307固定连接并由制动片304进行制动,线圈308与转子309连接在一起为整个离合器3提供主要工作,输出轴301外部安装由输出轴外壳306进行保护,整个离合器最终由螺钉305,轴承307,底座310,螺栓311固定而成。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发电机剖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发电机侧视图,具体地,上述的永磁发电机4包括:轴承401、螺栓402、外壳403、转子404、定子405、垫圈406、螺钉407、风罩408、风扇409、底座410。
如图8和图9所示,首先轴承401与前面的电磁离合器3连接,将力矩稳定传送的末端,发电机4中的定子405与转子404进行工作,将风力发电机势能转化为电能,外壳403,风罩408,风扇409,底座410均有螺栓402,螺钉407,垫圈406固定,防止内部构造受到破坏影响,变速器2、离合器3、发电机4组成浮岛内部基本构造,保证工作状态下的稳定,三种内部构造统一特点为构造简单,材料轻盈,使整个浮岛发挥最大的作用。
种植区5被风力发电机1底座分为三个区域,底部设有排水道,雨水通过上方种植区5会被净化。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推进器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永磁推进器侧视图,具体地,上述的永磁推进器6包括:保护装置601、阳极保护措施602、螺旋桨603、转轴604。
如图10与图11所示,永磁推进器6由永磁电机4提供能量工作,螺旋桨603与阳极保护措施602连接在一起进而保护整个工作过程,其中保护装置被用于堵转保护、过热保护、启动保护过压保护,整个浮岛在运动,永磁推进器6为主要的动力装置,用于 工作以及运动,噪音小以防造成生态污染。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泵剖视图,具体地,上述的水泵7包括:进水口701、轴承702、泵壳703、挡水圈704、出水口705。
如图12所示,水泵7上部分连接电机710,并由蓄电池706,风力发电机1提供能量工作,当垃圾收集装置10工作时,水从其进入,为防止垃圾进入水泵7,在水泵7外安装有漏网707,水通过水泵7导出到排水口708,由于排水口708与水面产生一定高度,对水进行曝气,排水口708顶部有光伏发电板709用于发电,风力发电机1与光伏发电板709提供电能,发电机4发出的电流和电压也随着变化,发出的电经过控制器的整流,由交流电变成了具有一定电压的直流电,并向进行充电,经过整流后储存在蓄电池706中,整个浮岛装置除了直接提供电能,还有一部分储存在蓄电池中,若风力小,则可以通过光伏发电板发电工作,若阴雨天,则可以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工作,若出现特殊情况,蓄电池可以提供能量继续工作。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高度装置主视图,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调节高度装置剖视图,具体地,上述的调节高度装置8包括:止水阀801、蓄水区802、泵水管803。
如图13与14所示,水通过止水阀801进入蓄水区802,当位于适当水面高度时关闭止水阀801,保证蓄水区802有足够水量使浮岛处于稳定,当需要提高位置打开止水阀801,水泵7抽出水后关闭止水阀,使内部充满空气。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环境移动系统,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环境移动系统陆地工作示意图,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环境移动系统水中工作示意图,图18为本实用新型中净化球体剖视图,具体地,上述的多环境移动系统9包括:硝化球901,反硝化球902,除磷球903,吸附球904,滚轮905,球体保护区906,水压力升降台907。
如图15至图18所示,首先水经过硝化球901,硝化墙表面安装有铁锰氧化物膜,对氨氮起到催化氧化的作用,随后经过反硝化球902,反硝化球902体表面安装有反硝化膜,对硝酸盐与亚硝酸盐起到吸收作用,随后经过除磷球903,除磷墙体表面安装有碳酸盐等物质,可以起到充分的吸磷作用,最后经过吸附墙904,吸附墙表面安装有钢渣等多孔结构用于吸附小颗粒污染物,在所有球体的表面膜均可以随时更换代替,并且所有球体内部均有生态滤料等填充固定,分别安装在底部四角,这种净化装置方便快捷,易于安装,可以随时更换、清理,致力于水资源的保护与净化,除此之外根据水力学连通器原理,轻质材料制作的水压力升降台907由于内外水差使得在内部产生浮力,当水进入时,升降台907受浮力作用上升使多环境系统9收缩,从而让四个球体在水中充分接触,随着靠近岸边或脱离水面升降台907失去浮力从而降下,多环境系统9舒张,四个球体进入球体保护区906,同时滚轮905着地,四周为从动轮,中间为主动轮进行运动。
图19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装置整体效果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工作流程图,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中垃圾收集装置中液压推动装置图,具体地,上述的垃圾收集装置10包括:挡板1001、防水伸缩材料1002、推板1003、液压撑起装置1004、电机1005。
如图19至21所示,正常工作时,首先打开挡板1001,伸缩装置1002用于控制挡板1001,水进入收集装置后挡板1001关闭,水泵7开始工作,将垃圾收集装置10内部水部分抽出,随后继续打开挡板1001,由于气压作用水继续被吸入其中,往复循环,这种构造简单快捷,没有多余的浪费,质地轻盈,符合生态环保理念。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回收装置图,图23为本实用新型中传送回收装置工作图,具体地,上述的传送回归装置11,包括:夹板1101,滑槽1102,升降台1103,定位系统1104。
如图22与图23所示,根据浮岛内部的定位装置1004与之搭配有传送回归装置与浮岛回收处11,浮岛靠近传送回归装置11时,根据定位系统1104,浮岛浮板被夹板1101夹住,浮岛整体停留在升降台1103传送装置根据 的水高度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浮岛通过充气自动调节高度,当浮岛停在传送装置11上时传送装置11自动升高将浮岛抬出水面,将其移动到固定位置,此时垃圾清理装置10工作,液压撑起装置1004推动推板1003,将内部垃圾被推出,清理完成后返回继续工作。
浮岛未删除生态浮岛应有的绿色水生植物,在浮岛上设置有种植区5,可以净化落入 的雨水防治污染并同时净化水资源。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电气元件的控制方式为现有技术,为了避免叙述累赘,统一在此处说明。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力发电机(1)、变速器(2)、电磁离合器(3)、永磁发电机(4)、种植区(5)、永磁推进器(6)、水泵(7)、调节高度装置(8)、多环境移动装置(9)、垃圾收集装置(10)、传送回归装置(11);
所述风力发电机(1)包括桨叶(101)、固定杆(102)、固定架(103)、转轴(104);
所述桨叶(101)与固定杆(102)连接;
所述固定杆(102)与转轴(104)连接;
所述转轴(104)与变速器(2)及种植区(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2)包括:联轴器(201)、终止器(202)、变向器(203)、螺栓1(204)、轴承1(205)、联轴器(201)连接变速器(2),其中变速器(2)安装有终止器(202)与变向器(203),并由轴承1(205)、螺栓1(204)固定,联轴器(201)与终止器(202)连接,终止器(202)上部安装有变向器(203),变向器(203)贯穿整个变速器(2)用于防止转速过大,并通过轴承1(205)传递扭矩,螺栓1(204)将变速器(2)固定于浮岛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离合器(3)包括:输入轴(301)、挡圈(302)、套筒(303)、制动片(304)、螺钉1(305)、输出轴外壳(306)、轴承2(307)、线圈(308)、转子1(309)、离合器底座(310)、螺栓2(311),输入轴(301)与联轴器(201)相连,电磁离合器(3)尾部安装永磁发电机(4),变速器(2)与电磁离合器(3)通过输入轴(301)连接,输入轴(301)与输出轴外壳(306)通过挡圈(302)连接,套筒(303)左侧与输入轴(301)连接,套筒(303)右侧与线圈(308)连接,线圈(308)与转子1(309)连接,轴承2(307)与制动片(304)连接,螺钉1(305)将制动片(304)固定连接在输出轴外壳(306),轴承2(307)贯穿整个电磁离合器(3),输出轴外壳(306)通过螺栓2(311)固接于离合器底座(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发电机(4)包括:轴承3(401)、螺栓3(402)、发电机外壳(403)、转子2(404)、定子(405)、垫圈(406)、螺钉2(407)、风罩(408)、风扇(409)、水泵(7)底座(410),轴承3(401)贯穿整个永磁发电机(4),螺栓3(402)将外壳固接,转子与定子(405)紧密连接且围绕于轴承,螺钉2(407)与垫圈(406)将风罩(408)固接,并与水泵(7)底座(41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永磁推进器(6)包括:保护装置(601)、阳极保护(602)、螺旋桨(603)、推进器转轴(604)组成,保护装置及推进器转轴(604)与阳极保护(602)连接,阳极保护(602)与螺旋桨(603)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水泵(7)包括:进水口(701)、水泵轴承(702)、泵壳(703)、挡水圈(704)、排水口(705)、蓄电池(706)、漏网(707)、出水口(708)、光伏发电板(709)、水泵电机(710)、浮板(711)、固定把手(712),排水口(705)与出水口(708)连接,漏网(707)固定在进水口(701)上部,水泵电机(710)与水泵(7)连接,浮板(711)与浮岛外壳连接,光伏发电板(709)固定在浮板(711)上,抬高装置包括:止水阀(801)、蓄水区(802)、泵水管(803),泵水管(803)与出水口(708)连接,蓄水区(802)与上部垃圾收集区连接,止水阀(801)与水泵(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环境移动装置包括:硝化球(901)、反硝化球(902)、除磷球(903)、吸附球(904)、滚轮(905)、球体保护区(906)、水压力升降台(907),硝化球(901)、反硝化球(902)、除磷球(903)、吸附球(904)均固定连接于水压力升降台(907)上,滚轮(905)与水压力升降台(907)底部连接,球体保护区(906)位于多环境移动装置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其特征在于:垃圾收集装置(10)包括:挡板(1001)、防水伸缩材料(1002)、推板(1003)、液压撑起装置(1004)、电机(1005),挡板(1001)通过防水伸缩材料(1002)与底部调节高度装置(8)及垃圾收集区域连接,推板(1003)与液压撑起装置(1004)连接,液压撑起装置(1004)与电机(1005)连接,传送回归装置包括:夹板(1101),滑槽(1102),升降台(1103),定位系统(1104),滑槽(1102)固定于墙体,升降台(1103)与滑槽(1102)滑动连接,夹板(1101)与升降台(1103)连接。
CN202122615405.4U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Active CN2164724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5405.4U CN216472464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15405.4U CN216472464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2464U true CN216472464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4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5405.4U Active CN216472464U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24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04806A (zh) 一种能量循环主动对流增氧生态浮岛
CN106517499A (zh) 强化河道底泥富氧的可升降式旋转曝气装置
US20120217755A1 (en) Wind Generator with Water Float Sail
CN211946489U (zh) 一种河道治理用水质提升增氧装置
CN107973412B (zh) 一种水泵-生态浮岛集成水处理系统
CN112047502A (zh) 一种利用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水体增氧曝气的方法及装置
CN1080365A (zh) 浮力机
CN216472464U (zh)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
CN212054971U (zh) 一种具有高防水性能的伸缩卷索式海洋浮子发电装置
CN108585176A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109469578B (zh) 一种风电/海洋能互补性发电消波装置
CN116062887A (zh) 一种多功能两栖式河湖治理浮岛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06033396U (zh) 一种太阳能曝气人工水草净化系统
CN108083421B (zh) 一种节能污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CN112997622A (zh) 一种滨海盐碱地的生态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510532U (zh) 一种海上风机发电系统
CN208454594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1240629C (zh) 浮动式波浪消浪增氧装置
CN220766721U (zh) 一种高效节能的太阳能喷泉曝气机
CN108033547B (zh) 一种节能污水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05099481U (zh) 一种水体透析释放器集及应用其的装置
CN212583872U (zh) 一种浮力蓄能发电动力装置
CN216474917U (zh) 一种水面垃圾自动收集装置
CN105152372B (zh) 一种水体透析释放器集及其应用
CN217329193U (zh) 一种湿地保护用监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