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3858U -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3858U
CN216463858U CN202122683503.1U CN202122683503U CN216463858U CN 216463858 U CN216463858 U CN 216463858U CN 202122683503 U CN202122683503 U CN 202122683503U CN 216463858 U CN216463858 U CN 2164638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wang
gear
device shell
polishing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350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Aobomei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Aobomei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Aobomei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Aobomeite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350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38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38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38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属于碳罐生产抛光技术领域,该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包括装置壳,装置壳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机,装置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装置壳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二转动杆、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双面齿轮、第一齿轮抛光盘和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第二齿轮和抛光盘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三转动杆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下内壁,两个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均滑动贯穿第二凹槽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装置壳的底端,第一锥形齿轮会依次带动抛光机构中的零件运行,抛光机构中的抛光盘用于抛光碳罐的花纹,可增加工作人员效率的同时还时人力成本直线下降。

Description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罐生产抛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碳罐一般装在汽油箱和发动机之间。由于汽油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在常温下燃油箱经常充满蒸气,燃料蒸发排放控制系统的作用是将蒸气引入燃烧并防止挥发到大气中。这个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是活性碳罐贮存装置,但是碳罐在生产前时表面容易出现磕碰,使碳罐的表面出现花纹需要抛光打磨。
但是现有技术中,工作人员在对磕碰的碳罐进行抛光时,会采用人力对碳罐进行抛光,这样会导致抛光碳罐的效率较低,人力成本直线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工作人员在对磕碰的碳罐进行抛光时,会采用人力对碳罐进行抛光,这样会导致抛光碳罐的效率较低,人力成本直线上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包括:
装置壳,所述装置壳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装置壳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装置壳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
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二转动杆、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双面齿轮、第一齿轮抛光盘和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第二齿轮和抛光盘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转动杆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下内壁,两个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均滑动贯穿第二凹槽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装置壳的底端,两个所述抛光盘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转动杆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第二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转动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的上内壁,所述双面齿轮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的圆周内壁,所述双面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的下内壁,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双面齿轮和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二转动杆活动贯穿第二固定板的底端并向外延伸,所述驱动组件设于第一凹槽内,所述驱动组件和电机连接以对第二转动杆进行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贯穿装置壳的一侧端并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的圆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所述装置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缓冲板,所述装置壳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警示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装置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装置壳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握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散热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可使用控制器来控制第一凹槽运行,第一凹槽运行时,第一凹槽的输出轴会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时会带动表面的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会依次带动抛光机构中的零件运行,抛光机构中的抛光盘用于抛光碳罐的花纹,可增加工作人员效率的同时还时人力成本直线下降。
2、本方案中,警示板采用荧光材料制成,工作人员在夜间使用时,警示板本身可以起到警示的效果,两个螺纹孔内的螺栓本身相远离端固定有支撑板,螺栓本身的长度也要长于螺纹孔,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栓使支撑杆支撑至地面,从而来将抛光盘抬起至远离地面的安全距离。
3、本方案中,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本身的弹性,可使在对碳罐抛光时效果更好,不易使抛光完的灰尘奔溅。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立体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立体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立体爆炸图。
图中:1、装置壳;2、电机;3、散热板;4、握把;5、控制器;6、警示板;7、第一缓冲板;8、第二缓冲板;9、螺栓;10、抛光盘;11、第一转动杆;12、第一凹槽;13、第一锥形齿轮;14、第二锥形齿轮;15、第一齿轮;16、双面齿轮;17、第一固定板;18、第二转动杆;19、第二齿轮;20、第三转动杆;21、第二凹槽;22、螺纹孔;23、第二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包括:
装置壳1,装置壳1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装置壳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1,装置壳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2;
抛光机构,抛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二转动杆18、第二固定板23、第一固定板17、双面齿轮16、第一齿轮15抛光盘10和第三转动杆20,第三转动杆20、第二齿轮19和抛光盘10均设有两个,两个第三转动杆20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两个第三转动杆20的底端均滑动贯穿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装置壳1的底端,两个抛光盘10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转动杆20的圆周表面,两个第二齿轮19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转动杆20的圆周表面,第一固定板17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21的上内壁,双面齿轮16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7的圆周内壁,双面齿轮16和两个第二齿轮19相啮合,第二转动杆18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第一齿轮15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8的圆周表面,双面齿轮16和第一齿轮15相啮合,第二固定板23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第二转动杆18活动贯穿第二固定板23的底端并向外延伸,驱动组件设于第一凹槽12内,驱动组件和电机2连接以对第二转动杆18进行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装置壳1呈凹形,第一凹槽12和第二凹槽21呈方形分别开设在装置壳1的顶端和底端,控制器5和电机2电性连接,工作人员可使用控制器5来对电机2进行开启或关闭,两个散热板3本身均开设有散热孔,两个散热板3呈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第一缓冲板7和第二缓冲板8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当工作人员在使用时通过第一缓冲板7和第二缓冲板8本身的弹性,可使在对碳罐抛光时效果更好,不易使抛光完的灰尘奔溅,警示板6采用荧光材料制成,工作人员在夜间使用时,警示板6本身可以起到警示的效果,两个螺纹孔22内的螺栓9本身相远离端固定有支撑板,螺栓9本身的长度也要长于螺纹孔,工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栓9使支撑杆支撑至地面,从而来将抛光盘10抬起至远离地面的距离,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具体使用何种型号的电机2和控制器5由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自行选择,且以上关于电机2和控制器5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做赘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1-6,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11、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第一转动杆11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第一锥形齿轮1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1的圆周表面,第二锥形齿轮14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8的圆周表面,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相啮合,电机2的输出轴活动贯穿装置壳1的一侧端并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1的圆周表面。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转动杆11转动时可带动表面固定的第一锥形齿轮13进行抓到,第一锥形齿轮13转动时会带动表面的第二锥形齿轮14使其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4会带动底端固定的第二转动杆18在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8会带动表面的第一齿轮15将力进行传动,第一齿轮15会带依次带动抛光机构中的零件进行稳定运行。
具体的请参阅图1-5,装置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装置壳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握把4。
本实施例中:控制器5安装在装置壳1的顶端,控制器5和第一凹槽12电性连接,控制器5可控制第一凹槽12运行或关闭,工作人员使用本装置时,可用手握住握把4可使在对碳罐抛光时舒适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本装置时,工作人员可先用手启动控制器5启动电机2运行,电机2运行时,电机2的输出轴会带动表面固定的第一转动杆11进行转动,第一转动杆11转动时会带动表面固定的第一锥形齿轮13旋转,随着第一锥形齿轮13本身的旋转会带动表面的第二锥形齿轮14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锥形齿轮14会带动底端固定的第二转动杆18在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转动,然后第二转动杆18再带动表面固定的第一齿轮15转动,第一齿轮15转动时会带动表面的双面齿轮16进行转动,双面齿轮16转动时本身会带动内壁的第二齿轮19进行转动,由于双面齿轮16转动时在第一固定板17的圆周内壁进行转动,第一固定板17呈L状,双面齿轮16本身带有L板,使其在转动时更加稳定,随着两个第二齿轮19的转动,第二齿轮19可带动底端固定的两个第三转动杆20在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进行转动,然后第三转动杆20会带动表面的抛光盘10抛光有花纹的碳罐,以此来提升工作人员的效率,使人力成本直线降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装置壳(1),所述装置壳(1)的一侧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装置壳(1)的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21),所述装置壳(1)的顶端开设有第一凹槽(12);
抛光机构,所述抛光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二转动杆(18)、第二固定板(23)、第一固定板(17)、双面齿轮(16)、第一齿轮(15)抛光盘(10)和第三转动杆(20),所述第三转动杆(20)、第二齿轮(19)和抛光盘(10)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三转动杆(20)均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两个所述第三转动杆(20)的底端均滑动贯穿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并转动连接于装置壳(1)的底端,两个所述抛光盘(10)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转动杆(20)的圆周表面,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9)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三转动杆(20)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固定板(17)固定连接于第二凹槽(21)的上内壁,所述双面齿轮(16)滑动连接于第一固定板(17)的圆周内壁,所述双面齿轮(16)和两个第二齿轮(19)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18)转动连接于第二凹槽(21)的下内壁,所述第一齿轮(15)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8)的圆周表面,所述双面齿轮(16)和第一齿轮(15)相啮合,所述第二固定板(23)固定连接于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二转动杆(18)活动贯穿第二固定板(23)的底端并向外延伸,所述驱动组件设于第一凹槽(12)内,所述驱动组件和电机(2)连接以对第二转动杆(18)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转动杆(11)、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所述第一转动杆(11)转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1)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4)固定连接于第二转动杆(18)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3)和第二锥形齿轮(14)相啮合,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活动贯穿装置壳(1)的一侧端并固定连接于第一转动杆(11)的圆周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板(7),所述装置壳(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缓冲板(8),所述装置壳(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警示板(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1)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孔(22),两个所述螺纹孔(22)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所述装置壳(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握把(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散热板(3)。
CN202122683503.1U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Active CN2164638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3503.1U CN21646385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3503.1U CN21646385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3858U true CN216463858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6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3503.1U Active CN216463858U (zh) 2021-11-04 2021-11-04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38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5281A (zh) 一种智能伺服驱动器cpu板喷涂装置
CN216463858U (zh) 一种碳罐生产前用抛光装置
CN207387604U (zh) 一种电力维修箱
CN210632013U (zh) 一种新型筒状墨水盒
CN206964544U (zh) 一种新型商用搅拌机结构
CN211469006U (zh) 一种瓷砖包装设备的放包角装置
CN220408199U (zh) 一种固定结构及五金厨具打磨抛光设备
CN211574223U (zh) 一种起重装置用螺旋锥齿轮减速机
CN210890635U (zh) 一种用于机电设备安装用平衡装置
CN210213548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氢氧化钠储罐
CN209076554U (zh) 一种柔和稳定移动的滚轴混合仪
CN208778246U (zh) 一种立式深坑自吸泵
CN211080383U (zh) 一种生物实验用供水装置
CN206687407U (zh) 一种多功能旋转桌
CN110498210A (zh) 一种板材翻转机
CN216371829U (zh) 一种炭罐加工生产设备
CN220921918U (zh) 一种船舶维护用表面清洁设备
CN219600919U (zh) 一种汽车燃气减压阀安装用支架
CN213434194U (zh) 一种燃气设备预热混气的装置
CN219242999U (zh) 铁路客车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安装结构
CN111271563B (zh) 一种电子信息展示装置
CN215281662U (zh) 一种球墨圆井盖加工用夹具
CN215663591U (zh) 一种汽车车门安装用辅助装置
CN214570442U (zh) 一种灯具安装定位装置
CN210281812U (zh) 一种燃气管道除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