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5259U -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55259U
CN216455259U CN202122234312.7U CN202122234312U CN216455259U CN 216455259 U CN216455259 U CN 216455259U CN 202122234312 U CN202122234312 U CN 202122234312U CN 216455259 U CN216455259 U CN 2164552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bone
stretching
section
extending
force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3431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珂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223431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552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552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552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其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其中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对称设有第一伸入部和第二伸入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互远离时,第一伸入部和所述第二伸入部相互靠近。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的头部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的头部相互贴合后形成贴合部,贴合部的截面呈水滴型。其中,所述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相互贴合的面为平面,未贴合的面均为弧面。本实用新型的鼻骨复位钳的钳头按照鼻腔内部生理解剖结构设计,复位效果更好,对组织的损伤也最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背景技术
鼻位于面部最突出的部位,很容易受外力所伤,骨质薄而宽,且缺乏周围骨质的支撑,较为脆弱,容易发生骨折。鼻骨骨折是面部常见的外伤,约占耳鼻喉科外伤疾病50%。鼻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如运动时有意或无意的外伤、斗殴、交通或工伤事故等。扑跌时鼻部或额部着地等都可引起鼻骨骨折。
鼻骨骨折可影响面部的外形及鼻腔的通气功能。鼻骨骨折可单独发生,严重者可合并鼻中隔骨折、软骨脱位、上颌骨额突、鼻窦、眶壁、颅底等的外伤,导致相应部位结构及功能的异常。
鼻骨骨折的治疗首先要把骨折的鼻骨复位到原来的位置,然后行鼻腔填塞固定以支撑鼻骨,一般分为开放性性复位和闭合性复位。
目前用的鼻骨骨折复位器,棱角分明,对组织损伤过大,不符合鼻内部的生理解剖。传统的鼻骨复位器,无论是单头还是双头的,钳头部分粗细一致,不符合鼻腔内部的解剖生理解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对称设有第一伸入部和第二伸入部、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
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伸入部和所述第二伸入部相互靠近;
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伸入部和所述第二伸入部相互远离;
所述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的头部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的头部相互贴合后形成贴合部,贴合部的截面呈水滴型;
其中,所述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相互贴合的面为平面,未贴合的面均为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入部的头部和所述第二伸入部的头部呈鼻腔解剖生理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的内侧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相互靠近的距离,进而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伸入部和所述第二伸入部相互远离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
所述第一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手持部尾端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片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手持部尾端的内侧;
所述第二弹片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二弹片抵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钳体和所述第二钳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手持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入部;
所述第二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手持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入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转轴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开设安装槽,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安装槽内;
所述第一连接部开设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于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伸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处设有限位台;
所述第一伸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处设置与所述限位台配合的卡合台;
所述卡合台和所述限位台相互抵持时,所述第一伸入部和所述第二伸入部相互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入部包括第一伸入段和第一连接段;
所述第一连接段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入段连接;
所述第二伸入部包括第二伸入段和第二连接段;
所述第二连接段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入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伸入段和第一连接段的所成的角度和所述第二伸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所成的角度相同,角度为90-17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入段和所述第一连接段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伸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在原有的鼻中隔复位钳上改进,复位钳的头部为根据鼻腔内部的解剖生理解剖的叶片,上窄下宽,前细后粗,内侧部位为垂直部分,平行于鼻中隔。外侧部位为斜形,撑开后可以紧贴鼻骨,便于鼻骨骨折的复位,减少了复位时的损伤,提高扩张的复位的成功率。
另外,伸入段与连接段为可拆卸连接,可根据不同类型鼻腔内部的解剖生理解剖配备不同型号的伸入段,可拆卸设计使用时更换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第一钳体;
11、第一伸入部;
111、第一伸入段;112、第一连接段;
12、第一手持部;
13、第一连接部;
2、第二钳体;
21、第二伸入部;
211、第二伸入段;212、第二连接段;
22、第二手持部;
23、第二连接部;
231、安装槽;232、限位台;233、卡合台;
3、限位机构;
31、第一弹片;32、第二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端”、“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套设有”、“套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对称设有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
其中,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远离时,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相互靠近。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靠近时,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12相互远离。
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12的头部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12的头部相互贴合后形成贴合部,贴合部的截面呈水滴型;其中,所述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12相互贴合的面为平面,未贴合的面均为弧面。并且,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21的头部呈鼻腔解剖生理形状。
优选的,鼻骨复位钳采用常用医用材料制备,包括但不限于医用不锈钢材料。
具体的,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设计形状方便手握持,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21的头部为根据鼻腔内部的解剖生理解剖的叶片,如图4所示,上窄下宽,前细后粗,内侧部位为垂直部分,平行于鼻中隔,外侧部位为斜弧形,撑开后可以紧贴鼻骨,便于鼻骨骨折的复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的内侧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用于限制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靠近的距离,进而用于限制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相互远离的距离。
具体的,当手握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使两者靠近时,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相互远离,限位机构的设置,当操作者手不加力时,可以使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保持所需要的距离。
优选的,限位机构3包括第一弹片31和第二弹片32。第一弹片31的一端设于第一手持部12尾端的内侧,第二弹片32的一端设于第二手持部22尾端的内侧,第二弹片32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第一弹片31的另一端贯穿安装孔并与第二弹片32抵持。
具体的,两个弹片的一端开设通孔,通过螺栓旋分别拧在两个手持部的尾端。并且两天弹片其中一个弹片开设安装孔,另一弹片贯穿安装孔,使得两个弹片相互抵持,在外力的作用下可相对移动,从而辅助限制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保持所需要的距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第一连接部13一端连接第一手持部12,另一端连接第一伸入部11,第二连接部23一端连接第二手持部22,另一端连接第二伸入部21。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通过转轴铰接,方便安装。
优选的,第二连接部23开设安装槽231,转轴设于安装槽231内。第一连接部13开设通孔,并通过通孔连接于转轴上。
优选的,第二伸入部21与第二连接部23连接处设有限位台232。第一伸入部11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处设置与限位台232配合的卡合台233,卡合台233和限位台232相互贴合时,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相互贴合。卡合台233和限位台232的设置,也起到限位作用,当需要从使用状态时,加外力使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远离,卡合台233与限位台232完全贴合时,即为回归初始状态,可以防止两个弹片脱落。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伸入部11包括第一伸入段111和第一连接段112。第一连接段112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入段111连接。第二伸入部21包括第二伸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第二连接段212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入段211连接。
优选的,第一伸入段111和第一连接段112的所成的角度和第二伸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的所成的角度相同,角度为90-170°。
角度优选为100-120°,方便操作。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伸入段111和第一连接段112可拆卸连接,第二伸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可拆卸连接。
优选,第一伸入段111和第一连接段112螺纹连接,第二伸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螺纹连接。可根据不同类型鼻腔内部的解剖生理解剖配备不同型号的伸入段,可拆卸的设计在使用时更换方便。
实际使用时:
鼻骨骨折进行复位时,手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复位钳,将第一伸入段和第二伸入段插进鼻腔内,贴近鼻骨骨折部位,并手持第一手持部和第二手持部加压,慢慢将骨折部分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包括铰接在一起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钳体(2)对称设有第一伸入部(11)和第二伸入部(21)、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
所述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伸入部(11)和所述第二伸入部(21)相互靠近;
所述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靠近时,所述第一伸入部(11)和所述第二伸入部(21)相互远离;
所述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21)的头部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21)的头部相互贴合后形成贴合部,贴合部的截面呈水滴型;
其中,所述第一伸入部(11)的头部和第二伸入部(21)相互贴合的面为平面,未贴合的面均为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的内侧分别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机构(3);
所述限位机构(3)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手持部(12)和第二手持部(22)相互靠近的距离,进而用于限制所述第一伸入部(11)和所述第二伸入部(21)相互远离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第一弹片(31)和第二弹片(32);
所述第一弹片(31)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手持部(12)尾端的内侧,所述第二弹片(32)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手持部(22)尾端的内侧;
所述第二弹片(32)的另一端设置安装孔,所述第一弹片(31)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安装孔并与所述第二弹片(32)抵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体(1)和所述第二钳体(2)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
所述第一连接部(13)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手持部(1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伸入部(11);
所述第二连接部(2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手持部(22),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伸入部(21);
所述第一连接部(13)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3)通过转轴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3)开设安装槽(231),所述转轴设于所述安装槽(231)内;
所述第一连接部(13)开设通孔,并通过所述通孔连接于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伸入部(2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连接处设有限位台(232);
所述第一伸入部(11)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连接处设置与所述限位台(232)配合的卡合台(233);
所述卡合台(233)和所述限位台(232)相互贴合时,所述第一伸入部(11)和所述第二伸入部(21)相互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入部(11)包括第一伸入段(111)和第一连接段(112);
所述第一连接段(112)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伸入段(111)连接;
所述第二伸入部(21)包括第二伸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
所述第二连接段(212)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伸入段(21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入段(111)和第一连接段(112)的所成的角度和所述第二伸入段(211)和第二连接段(212)的所成的角度相同,角度为90-17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入段(111)和所述第一连接段(112)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伸入段(211)和所述第二连接段(212)可拆卸连接。
CN202122234312.7U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Active CN2164552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4312.7U CN216455259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34312.7U CN216455259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55259U true CN216455259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5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34312.7U Active CN216455259U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552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34323U (zh) 一种整形美容颌面部固定装置
CN106236185B (zh) 3d打印腓骨截骨装置及其制作和使用方法
CN216455259U (zh) 一种用于治疗鼻骨骨折的鼻骨复位钳
CN200957105Y (zh) 眼耳鼻喉手术剪刀
CN201227353Y (zh) 小儿眼科手术头部固定装置
US6264669B1 (en) Rhinoplasty instruments
CN208910471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安装的电凝钳
CN209864412U (zh) 一种俯卧位通气用头部护理放置架
CN106109021B (zh) 可调节弧形前额部模式导板
CN205434038U (zh) 手指骨折固定器
CN207012235U (zh) 一种椎弓根固定系统用安装工具
CN211704800U (zh) 一种肩胛骨骨折用解剖型骨板
CN211460476U (zh) 一种肱骨大结节骨折板
CN220256604U (zh) 一种外科临床用肢体保护装置
CN214907425U (zh) 一种拉钩
CN214484768U (zh) 一种耳鼻喉临床用鼻骨固定夹
CN217697054U (zh) 一种可精细操作的眼科虹膜剪
CN204765879U (zh) 一种解剖型金属接骨板
CN217447925U (zh) 一种胫骨平台纵向截骨保护器
CN219680719U (zh) 一种手术钳
CN218792693U (zh) 一种骨折固定工具
CN214857863U (zh) 一种具有隔离患者排气和排便的防护贴
CN216257713U (zh) 一种中医骨科夹板固定装置
CN209048243U (zh) 一种筛骨垂直板咬取钳
CN218979232U (zh) 一种鼻整形入路划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