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8327U -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8327U
CN216438327U CN202123089326.0U CN202123089326U CN216438327U CN 216438327 U CN216438327 U CN 216438327U CN 202123089326 U CN202123089326 U CN 202123089326U CN 216438327 U CN216438327 U CN 2164383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trawl
rigid coupling
pol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8932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弟安
薛向平
彭云鑫
唐阅
蒋书伦
匡箴
徐东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Freshwater Fisheries Research Center of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2308932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83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83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83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包括拖网及固接在所述拖网的入网口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衔杆、下衔杆、侧杆,两所述上衔杆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上衔杆固接点,两所述上衔杆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侧杆转动连接,两所述下衔杆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下衔杆固接点,两所述下衔杆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侧杆转动连接,所述上衔杆与相邻所述侧杆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上连杆,所述下衔杆与相邻所述侧杆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下连杆,其中,所述上衔杆可折叠的固定在所述侧杆上,所述下衔杆可折叠的固定在所述侧杆上。本申请采用可拆卸式的支撑架设计,易于拆装,方便携带,适用于不同情况水域和野外调查,扩大了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渔业捕捞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背景技术
有关于长江的鱼类调查工作,除了通过使用定置刺网、串联笼壶等常规捕捞工具,通过使用圆锥形早期生物网采集仔稚鱼和卵,从而预测鱼类的种群变化,但锥形拖网的不足在于,采集面积、网目都比较小,适合采集游泳能力较弱的仔稚鱼以及尚且只靠水流移动的鱼卵。通过使用拖网采集鱼类,结合过水量等水文信息,可以分析调查水域的仔稚鱼密度和鱼类的补充情况,对该水域的鱼类资源动态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使用现有的拖网在采集幼鱼过程中,由于幼鱼已具备一定的游泳能力,网目的密集导致过水流太慢,船速不能太快,太快容易损坏网具,所以导致幼鱼捕获效果较差。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包括拖网及固接在所述拖网的入网口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衔杆、下衔杆、侧杆,两所述上衔杆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上衔杆固接点,两所述上衔杆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侧杆转动连接,两所述下衔杆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下衔杆固接点,两所述下衔杆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侧杆转动连接,所述上衔杆与相邻所述侧杆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上连杆,所述下衔杆与相邻所述侧杆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下连杆,其中,所述上衔杆可折叠的固定在所述侧杆上,所述下衔杆可折叠的固定在所述侧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衔杆下侧固接有上衔杆连接块,所述下衔杆上侧固接有下衔杆连接块,所述侧杆固接有侧杆连接块,所述上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衔杆连接块及所述侧杆连接块固接,所述下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衔杆连接块及所述侧杆连接块固接,其中,拖网装置未使用时,将所述上连杆及所述下连杆拆下,两所述上衔杆由所述上衔杆固接点拆分,所述上衔杆可折叠的固接在所述侧杆连接块上,两所述下衔杆由所述下衔杆固接点拆分,所述下衔杆可折叠的固接在所述侧杆连接块上。
进一步的,所述上衔杆与所述下衔杆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侧杆两端固接有所述连接板,各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上衔杆及所述下衔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衔杆下侧固接有固定流量计,所述上衔杆上侧固接有浮子。
进一步的,所述下衔杆下侧固接有配重块。
进一步的,所述拖网包括沿远离所述支撑架方向依次设置的入网部、过渡部、收集部,所述收集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绞合形成束口,所述束口穿设有束口绳。
进一步的,所述入网部、所述过渡部及所述收集部的长度比为2:3: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首先,本申请采用可拆卸式的支撑架设计,易于拆装,方便携带,适用于不同情况水域和野外调查,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拖网设置为不同网目的三段,在实现幼鱼收集的情况下,可减小网具的阻力;再次,本申请中的支撑架上设置有浮子和配重块,可根据实际状况改变拖网的下潜深度,提高拖网装置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中入网部的网面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中过渡部的网面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提出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中收集部的网面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
1-支撑架;11-上衔杆;111-上衔杆连接块;112-固定流量计;113-上衔杆固接点;114-浮子;12-连接板;13-侧杆;131-侧杆连接块;14-下连杆;15-下衔杆;151-下衔杆固接点;152-配重块;153-下衔杆连接块;16-上连杆;2-拖网;21-入网部;22-过渡部;23-收集部;231-束口;232-束口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及图2,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包括拖网2及固接在拖网2的入网口处的支撑架1,支撑架1包括上衔杆11、下衔杆15、侧杆13,两上衔杆11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上衔杆固接点113,两上衔杆11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侧杆13转动连接,两下衔杆15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下衔杆固接点151,两下衔杆15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侧杆13转动连接,上衔杆11与相邻侧杆13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上连杆16,下衔杆15与相邻侧杆13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下连杆14,其中,上衔杆11可折叠的固定在侧杆13上,下衔杆15可折叠的固定在侧杆13上。支撑架1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作为一刚性的框架将拖网2稳定的撑开,保证拖网2的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支撑架1连接方式均为可拆卸式的连接,易于拆装,方便携带,适用于不同情况水域和野外调查,扩大了适用范围。
具体的是,上衔杆11下侧固接有上衔杆连接块111,下衔杆15上侧固接有下衔杆连接块153,侧杆13固接有侧杆连接块131,上连杆16两端分别与上衔杆连接块111及侧杆连接块131固接,下连杆14两端分别与下衔杆连接块153及侧杆连接块131固接,其中,拖网装置未使用时,将上连杆16及下连杆14拆下,两上衔杆11由上衔杆固接点113拆分,上衔杆11可折叠的固接在侧杆连接块131上,两下衔杆15由下衔杆固接点151拆分,下衔杆15可折叠的固接在侧杆连接块131上,省时省力,方便拆装,上连杆16及下连杆14在使用过程中起到了对整体结构的强化支撑作用,提高了支撑架1整体的抗弯强度。
具体的是,上衔杆11与下衔杆15平行设置,保证支撑架1整体的平衡性。
支撑架1还包括连接板12,侧杆13两端固接有连接板12,一连接板12与上衔杆11转动,另一连接板12与下衔杆15转动连接。
支撑架1四周还设置有牵引绳(图中未视出),方便作业船只拖曳,牵引时,支撑架1各处受力均匀,且可保证上衔杆11与水面平行。
进一步的,上衔杆11下侧固接有固定流量计112,用以反馈支撑架1的流量状况,上衔杆11上侧固接有浮子114,下衔杆15下侧固接有配重块152,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可调节浮子114及配重块152的工作参数来控制拖网2的额下潜深度。
再次参考图2,拖网2包括沿远离支撑架1的方向依次设置有入网部21、过渡部22、收集部23,收集部23远离支撑架1的一侧绞合形成束口231,束口231穿设有束口绳232,束口绳232一端可栓在拖船上,束口绳232为长绳或较长绳,在拖网2装置在水下作业时仍能通过束口绳232控制束口231处的开合尺寸,以满足实际需要。
参考图2至图5,具体的是,入网部21、过渡部22及收集部23的长度比H1:H2:H3为2:3:1,优选的是,入网部21采用网衣的网目尺寸L1为7mm,过渡部22采用网衣的网目尺寸为L2为5mm,收集部23采用网衣的网目尺寸L3为3mm。在作业过程中,由作业船只在作业水域顺水拖曳该拖网2装置,本申请的拖网2由不同网目的三个部分组成,前段的入网部21采用较大网目的网衣,使水流可快速通过,减少网具的阻力,提高拖动幼鱼的效率,中段的过渡部22采用适中网目的网衣,在阻隔幼鱼的同时,不会影响细泥沙的通过,该区域过渡平缓,减少对幼鱼的伤害,尾段的收集部23,采用较小网目的网衣,使用时,将收集部23上束口231处通过束口绳232收缩扎紧,在一定时间后取出,用清水冲洗此部分网具,收集鱼苗。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拖网及固接在所述拖网的入网口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上衔杆、下衔杆、侧杆,两所述上衔杆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上衔杆固接点,两所述上衔杆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侧杆转动连接,两所述下衔杆相对端可拆卸的固接并形成下衔杆固接点,两所述下衔杆另外一端分别与相邻所述侧杆转动连接,所述上衔杆与相邻所述侧杆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上连杆,所述下衔杆与相邻所述侧杆之间可拆卸的固接有下连杆,其中,所述上衔杆可折叠的固定在所述侧杆上,所述下衔杆可折叠的固定在所述侧杆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衔杆下侧固接有上衔杆连接块,所述下衔杆上侧固接有下衔杆连接块,所述侧杆固接有侧杆连接块,所述上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上衔杆连接块及所述侧杆连接块固接,所述下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下衔杆连接块及所述侧杆连接块固接,其中,拖网装置未使用时,将所述上连杆及所述下连杆拆下,两所述上衔杆由所述上衔杆固接点拆分,所述上衔杆可折叠的固接在所述侧杆连接块上,两所述下衔杆由所述下衔杆固接点拆分,所述下衔杆可折叠的固接在所述侧杆连接块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衔杆与所述下衔杆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连接板,所述侧杆两端固接有所述连接板,各连接板分别与所述上衔杆及所述下衔杆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衔杆下侧固接有固定流量计,所述上衔杆上侧固接有浮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衔杆下侧固接有配重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拖网包括沿远离所述支撑架方向依次设置的入网部、过渡部、收集部,所述收集部远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绞合形成束口,所述束口穿设有束口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网部、所述过渡部及所述收集部的长度比为2:3:1。
CN202123089326.0U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Active CN2164383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9326.0U CN216438327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89326.0U CN216438327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8327U true CN216438327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5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89326.0U Active CN216438327U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83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82896U (zh) 江河底层生物采集网
CN108401994A (zh) 一种能够去除其它海洋生物的毛虾捕捞网
CN102349401A (zh) 水下生态修复中的水草水下悬空种植方法及水草悬床装置
CN108207714A (zh) 漂浮式原位珊瑚卵收集及孵化装置
CN106937627A (zh) 一种日本鳗鲡种苗捕捞装置及使用方法
CN216438327U (zh) 一种采集幼鱼的拖网装置
CN201726748U (zh) 一种黄河河道内浮网箱养鱼箱
CN202107574U (zh) 用于水下生态修复的水草悬床装置
CN101707984A (zh) 一种黄河河道内浮网箱养鱼箱
CN210226604U (zh) 捕鱼笼
CN216438328U (zh) 一种浅水区不同水层仔稚鱼的采集装置
CN205623977U (zh) 一种多功能捕鱼网
CN208016732U (zh) 一种捞取溪流中电捕后逃逸鱼类的装置
CN104542510B (zh) 一种河口和海岸带海域鳗苗捕捞组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0987793U (zh) 一种用于中小河流鱼类捕捞的网具
CN216701372U (zh) 一种适用于急流环境的加固地笼
CN203709039U (zh) 一种鱼类受精卵收集装置
CN220712581U (zh) 一种便携式鱼类早期资源调查手抄网
CN202722289U (zh) 一种收集大黄鱼受精卵的网具
CN204682230U (zh) 鲟鱼养殖池塘监测取样装置
Jones Fishing methods for the Indian Shad [Hilsa ilisha (Hamilton)] in the Indian region
CN201258472Y (zh) 一种清除近海水面藻类的表层围拖网
CN206776543U (zh) 一种黄鳍棘鲷天然鱼苗捕捞装置
CN215422361U (zh) 一种小龙虾笼箱集成捕捞系统
CN114271242B (zh) 一种渔用螺蚬拖耙网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