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3139U - 计量仪表 - Google Patents

计量仪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3139U
CN216433139U CN202123202248.0U CN202123202248U CN216433139U CN 216433139 U CN216433139 U CN 216433139U CN 202123202248 U CN202123202248 U CN 202123202248U CN 216433139 U CN216433139 U CN 2164331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ering
shell
detection coil
plug connector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022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lden Card Intelligent Group Hangzhou Co ltd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lden Card Intelligent Group Hangzhou Co ltd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lden Card Intelligent Group Hangzhou Co ltd, Goldcard Smar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lden Card Intelligent Group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022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31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31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313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计量仪表。本申请实施例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机械仪表改装时难适配和改装后受磁干扰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包括罩设在仪表的机械式计数器外侧的仪表壳体,机械式计数器的最小计数轮与待测件传动连接;计量装置包括:第一计量壳体、控制器、检测线圈和第二计量壳体,检测线圈设置在第一计量壳体内,至少部分第一计量壳体贴附在仪表壳体上,检测线圈正对待测件设置,待测件用于改变检测线圈的电流;第二计量壳体与第一计量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计量壳体内设置有供电装置,供电装置和检测线圈均与控制器连接。待测件切割检测线圈磁场的采样方式为无磁采样,模块化的计量装置适用多种表型。

Description

计量仪表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智能仪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计量仪表。
背景技术
机械燃气表及机械水表(以下统称为机械仪表)由于其抄表难、抄表人工成本高、收费难、偷盗气无法实现监控等问题,已逐渐被智能表取代。智能表能够对表的总使用量、总购买量、开关阀状态等信息进行智能管理,自动核减剩余量,在购买量用尽后还会自动关阀,远程抄表、远程智能控制和管理。
针对已安装了机械仪表的应用场合,可以对表具进行智能化改装。但改装过程中存在着仪表难适配以及改装后的仪表容易受到强磁干扰而被盗气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量仪表,用以解决机械仪表改装过程中仪表难适配以及改装后的仪表容易受到强磁干扰而被盗气的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量仪表,包括仪表壳体,所述仪表壳体罩设在仪表的机械式计数器外侧;待测件,所述待测件与所述机械式计数器的最小计数轮传动连接;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包括:第一计量壳体、控制器、检测线圈以及第二计量壳体,所述检测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计量壳体贴附在所述仪表壳体上,所述检测线圈正对所述待测件设置,所述待测件用于改变所述检测线圈的电流;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与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计量壳体内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检测线圈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通过待测件垂直切割检测线圈的交变磁场的方式对流经表体的流量进行采集,属于无磁采样,不会出现磁干扰、磁盗气的情况;同时,计量装置属于模块化组件,由各个模块拼装组合得到,安装便捷、方便更换、维修;且当需要计量不同种类仪表的流量时,只需根据仪表的类型选择与其适配的第一计量壳体,再根据第一计量壳体选择与其适配的第二计量壳体,实现多种类型仪表的计量,响应市场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在计量同时还能与远程管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实现远程抄表的功能,将老式机械表改造升级为智能表。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线圈电连接的第一插接件;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计量壳体内,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和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设置。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部分所述第一插接件伸出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外;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插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与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环形槽,部分所述密封圈容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穿设在所述缝隙内;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检测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计量壳体背离所述仪表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贴附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计量壳体朝向所述仪表的一侧与所述仪表贴合。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仪表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具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仪表壳体贴合,所述检测线圈位于所述配合部内。
在可以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仪表壳体上设置有让位槽,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容置在所述让位槽内。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量仪表安装在仪表上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局部剖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仪表壳体与仪表的爆炸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式计数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械式计数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B方向的剖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计量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计量壳体的爆炸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计量壳体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仪表;
101:机械式计数器;102:计数轮;103:第一螺纹安装孔;104:螺钉;
1021:最小计数轮;
20:仪表壳体;
201:第二螺纹安装孔;202:让位槽;203:第二螺纹孔;204:连接部;
30:计量装置;
301:第一计量壳体;302:第二计量壳体;303:检测线圈;304:控制器;305:供电装置;306:壳体密封圈;307:密封圈;
3011:第一插接件;3012:第一安装部;3013:第一安装孔;3014:第一电路板;3015:第二电路板;3016:连接针;3017:配合部;3018:第一连接板;3019:第二连接板;
3021:第二插接件;3022:盒盖;3023:底座;3024:盒盖螺纹孔;3025:连接螺钉;3026:第二安装孔;3027:第二安装部;
3111:第一固定孔;3112:第一螺纹孔;3113:第二固定孔;
40:待测件;
401:连接孔;
50:蜗杆;
60:蜗轮;
601:蜗轮旋转轴;602:蜗轮旋转轴。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且为了描述方便,本方案以燃气表为例进行阐述,但需要知道的是,该描述并不排除将该方案运用在水表等其它机械计量表上的情况。
请参照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包括仪表壳体20,仪表壳体20罩设在仪表10的机械式计数器101外侧;还包括待测件,待测件40与机械式计数器101的最小计数轮1021传动连接。
其中,用户用气时,气流由仪表10的进气口进入表体内,最后经仪表10的出气口排出,流经仪表10的累计流量将显示在机械式计数器101上。机械式计数器101用于记录显示累计用气量(或者用于记录自来水总量、自来水剩余量和用户用水量),机械式计数器101包括计数轮102,计数轮102的数量根据测量精度要求的不同可灵活设置,此处以计数轮102的数量为八个进行举例,八个计数轮102从左至右依次排列设置,且八个计数轮102同轴心,总旋转轴贯穿八个计数轮102的轴心。每个计数轮102的外周壁上均间隔布置有“0-9”十个刻度,最左端的计数轮102为最大计量单位,最右端的计数轮102为最小计量单位,左边五个计数轮102表示整数位,右边三个计数轮102表示小数位,八个计数轮102能够表示的最大数字是99999.999。
机械式计数器101上还装配有传动齿轮系,传动齿轮系与八个计数轮102传动连接,气流进入仪表10的表体内,将推动机芯运行并带动输出齿轮旋转,输出齿轮与传动齿轮系啮合传动,输出齿轮旋转时带动传动齿轮系转动,传动齿轮系将带动计数轮102转动,以此实现计量功能。
仪表10内部形成具有开口的腔室,机械式计数器101设置在该腔室中,仪表壳体20与腔室的开口相匹配,仪表壳体20罩设在开口处,用于保护机械式计数器101;且仪表10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安装孔103,仪表壳体20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安装孔103相匹配的第二螺纹安装孔201,当仪表壳体20罩设在开口处时,第一螺钉104与第一螺纹安装孔103和第二螺纹安装孔201连接,以将仪表壳体20固定在仪表10上。仪表壳体20上可以设置显示窗口,仪表壳体20罩设在仪表10上时,显示窗口正对机械式计数器101上的计数轮102,计数轮102的刻度能够通过显示窗口进行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还包括计量装置30,计量装置30包括:第一计量壳体301、第二计量壳体302、检测线圈303以及控制器304,第一计量壳体301与第二计量壳体302可拆卸的连接,检测线圈303设置在第一计量壳体301内,第二计量壳体302内设置有供电装置305,供电装置305与控制器304连接,控制器304和检测线圈303连接,供电装置305用于给控制器304供电,控制器304用于给检测线圈303供电,同时控制器304用于接收检测线圈303的电流。
其中,至少部分第一计量壳体301贴附在仪表壳体20上,检测线圈303正对待测件40设置,待测件40用于改变检测线圈303的电流。具体的,控制器304向检测线圈303供电,检测线圈303接入电流后,检测线圈303产生磁场。气流由仪表10的进气口进入表体内,计数轮102开始旋转,用于计量流入表体的流量,最小计数轮1021作为最小计量单位,最先开始旋转,旋转的同时带动待测件40靠近或远离检测线圈303,待测件40在靠近或远离检测线圈303的过程中,将会对检测线圈303的磁场造成影响,从而改变检测线圈303的电流。控制器304接收变化后的电流信号,并将该电流信号处理后同步给远程管理设备,同步机械式计数器101上显示的计数。
检测线圈303可以包括:有铁氧体磁芯的电感、空心线圈或印制板线圈。待测件40为金属件,具体可以包括:铜、不锈钢、无磁钢片。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系统的计量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由于电磁感应,交变磁场附近的导体内将形成感应电流,感应电流的流线呈涡旋状闭合回线,即涡流。该导体在交变磁场中运动时,导体内部产生的涡流会对交变磁场的磁力线进行垂直或近似垂直的切割,使得交变磁场发生改变,输出变化信号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304给检测线圈303提供交变电流,检测线圈303产生交变磁场,位于检测线圈303附近的待测件40(导体)内形成涡流。待测件40在交变磁场中运动(靠近或远离检测线圈303),涡流对交变磁场的磁力线进行切割,检测线圈303的交变磁场发生改变,控制器304接收到检测线圈303输出的变化信号。而其它易受磁干扰的设计方案,则是在本方案的待测件40处设置磁性元件,在本方案的检测线圈303处设置磁感应元件,在磁性元件靠近或远离磁感应元件时,通过磁感应元件检测到的磁场强度的变化来进行信号的采集,因此该方案极易被人为的利用外部的强磁干扰计数的正常进行,实现盗气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原理于上述方案不同,因此不会受外界磁场的干扰,计量更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中,仪表壳体20罩设在仪表10的机械式计数器101上,机械式计数器101的最小计数轮1021上设置有待测件40;计量装置30的至少部分第一计量壳体301贴附在仪表壳体20上,第一计量壳体301内设置有检测线圈303,检测线圈303正对最小计数轮1021设置;计量装置30的第二计量壳体302内设置有供电装置305,第二计量壳体302与第一计量壳体301可拆卸的连接,且供电装置305与检测线圈303连接,用于给检测线圈303供电,使得检测线圈303产生磁场。最小计数轮1021转动时带动待测件40靠近或远离检测线圈303,检测线圈303的磁场被影响,检测线圈303的电流改变,根据检测线圈303的电流变化情况获取流经表体仪表10的累计流量,同步机械式计数器101上显示的计数。计量装置30还包括控制器304,控制器304与供电装置305连接,控制器304也与检测线圈303连接,控制器304接收检测线圈303的电流信号并与远程管理设备通信连接,当用户用气时,能够同步获取仪表10上显示的计数,得到仪表10的用气量,并将用气量同步给远程管理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通过待测件40垂直切割检测线圈303的交变磁场的方式对流经表体的流量进行采集,属于无磁采样,不会出现磁干扰、磁盗气的情况;同时,计量装置30属于模块化组件,由各个模块拼装组合得到,安装便捷、方便更换、维修;且当需要计量不同种类仪表的流量时,只需根据仪表10的类型选择与其适配的第一计量壳体301,再根据第一计量壳体301选择与其适配的第二计量壳体302,实现多种类型仪表的计量,响应市场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在计量同时还能与远程管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实现远程抄表的功能,将老式机械燃气表改造升级为智能燃气表。
请参照图5,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包括连接机构,机械式计数器101的最小计数轮1021与连接机构传动连接,连接机构还与待测件40传动连接。其中,连接机构可以包括蜗杆50和蜗轮60,待测件40设置在蜗轮60上。具体的,最小计数轮1021的轴心设置有旋转轴,最小计数轮1021绕旋转轴旋转,蜗杆50与最小计数轮1021的旋转轴连接,最小计数轮1021旋转时旋转轴同步转动,旋转轴带动蜗杆50转动。蜗轮60与蜗杆50传动连接,蜗杆50转动时带动蜗轮60旋转;蜗轮60的蜗轮旋转轴601垂直于最小计数轮1021的旋转轴。待测件40设置在蜗轮60上,蜗轮60旋转时带动待测件40绕蜗轮旋转轴601转动。
请参照图6,待测件40可拆卸地连接在蜗轮60上,具体的,蜗轮60上向外延伸有至少一个连接柱602,待测件40上设置有与连接柱602相匹配的连接孔401,以将待测件40固定安装在蜗轮60上。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测件40和检测线圈303采集最小计数轮1021转动情况的原理做进一步说明:
最小计数轮1021转动一个刻度,蜗轮60将绕蜗轮旋转轴601旋转180°,也就是说,最小计数轮1021转动一个刻度,待测件40靠近或远离检测线圈303一次,检测线圈303的电流出现一次变化。
在图5所示的方位中,蜗轮60包括上半部分区域和下半部分区域,当蜗轮60带动待测件40从上半部分区域转动至蜗轮60的下半部分区域时,待测件40靠近检测线圈303,且蜗轮60继续带动待测件40在下半部分区域内转动时,将会对检测线圈303的磁场进行切割,检测线圈303的电流出现变化。当蜗轮60再带动待测件40从下半部分区域转出至上半部分区域的过程中,待测件40逐渐远离检测线圈303,检测线圈303的电流再次出现变化。
连接机构还可以包括多个配合啮合的过渡齿轮,待测件40设置在其中一个过渡齿轮上,过渡齿轮将最小计数轮1021的转动传递至待测件40,带动待测件40转动。
请参照图7和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检测线圈303和控制器304通过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实现电连接。具体的,第一计量壳体301上设置有与检测线圈303电连接的第一插接件3011;控制器304设置在第二计量壳体302内,第二计量壳体302上设置有与控制器304电连接的第二插接件3021,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插接。
请参照图9,第一计量壳体30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3013,第一插接件3011设置在第一安装孔3013内,部分第一插接件3011伸出至第一安装孔3013外。第二计量壳体30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026,第二插接件3021设置在第二安装孔3026内,第一插接件3011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026内,以与第二插接件3021插接。
请参照图11,第二计量壳体302包括:盒盖3022和底座3023,底座3023上设置有底座螺纹孔(图中未示出),盒盖3022上设置有与底座螺纹孔相匹配的盒盖螺纹孔3024,连接螺钉3025穿设过盒盖螺纹孔3024并旋接在底座螺纹孔中,使得底座3023和盒盖3022配合连接并形成内部空腔。供电装置305和控制器304均设置在内部空腔中,且供电装置305和控制器304均安装在底座3023上。第二插接件3021也设置在内部空腔中,其中,第二插接件3021的一端与控制器304电连接,第二插接件3021的另一端朝向盒盖3022的方向延伸。盒盖30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3026,第二插接件3021的另一端朝向盒盖3022的方向延伸至第二安装孔3026内。
当第二计量壳体302和第一计量壳体301连接时,第一安装孔3013和第二安装孔3026正对,伸出至第一安装孔3013外的部分第一插接件3011穿设在第二安装孔3026内,与第二插接件3021插接,以此实现检测线圈303与控制器304的电连接。
其中,控制器304是印制电路板,供电装置305是锂电池;第一插接件3011是导电插座,第二插接件3021是导电插头。
请继续参照图11,本申请实施例中,盒盖3022和底座3023之间可以设置壳体密封圈306,具体的,盒盖3022靠近底座3023的一侧面上凹陷有与壳体密封圈306相匹配的壳体密封槽,一部分壳体密封圈306设置于壳体密封槽中,另一部分壳体密封圈306与底座3023抵接,用于密封第二计量壳体302,防止灰尘或水进入第二计量壳体302中,保证供电装置305和控制器304的正常工作。
请继续参照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计量壳体301和第二计量壳体30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307,密封圈307环绕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设置,防止灰尘或水与第一插接件3011、第二插接件3021接触,保证第一插接件3011、第二插接件3021的正常连接。具体的,盒盖3022远离底座3023的一侧面上凹陷有与密封圈307相匹配的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在第二安装孔3026的外周,一部分密封圈307容置于环形槽中,另一部分密封圈307与第一计量壳体301抵接,用于密封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的接触部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插接件3011与第一安装孔3013的孔壁之间具有缝隙,第二计量壳体302上设置有环绕第二安装孔3026的环形凸起,环形凸起穿设在缝隙内。其中,盒盖3022远离底座3023的一侧面上设置有环绕第二安装孔3026的环形凸起,当第二计量壳体302和第一计量壳体301连接时,环形凸起的环形壁穿设在缝隙内,第一插接件3011从环形凸起的中心孔延伸至第二安装孔3026内,环形槽位于环形凸起的外侧,也就是说,环形槽环绕在环形凸起外周。环形凸起能够将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与外界阻隔,同时增加了第二计量壳体302和第一计量壳体301的连接强度,避免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发生松动;再使用密封圈307进行密封,进一步加强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接触位置的密封性。
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8,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计量壳体301具有配合部3017,配合部3017与仪表壳体20贴合,检测线圈303位于配合部3017内。其中,配合部3017与仪表壳体20上靠近最小计数轮1021的位置相匹配,使得配合部3017贴合在该位置处,检测线圈303位于配合部3017内,保证检测线圈303正对最小计数轮1021设置的同时,使得第一计量壳体301与仪表壳体20的连接更加紧凑。
请继续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中,仪表壳体20上设置有让位槽202,至少部分配合部3017容置在让位槽202内。其中,仪表壳体20上靠近最小计数轮1021的位置设置有让位槽202,让位槽202朝向最小计数轮1021凹陷,使得检测线圈303能够正对最小计数轮1021设置,且尽可能地靠近待测件40。
待测件40与检测线圈303之间的距离越小,检测的准确性越高。本申请实施例中,待测件40与检测线圈303之间的距离为6-8mm,在该范围内,待测件40和检测线圈303能够互相影响,且检测的准确性高。如果待测件40与检测线圈303之间的距离大于8mm,则待测件40与检测线圈303之间无法发生电磁感应;待测件40与检测线圈303之间的距离小于6mm,将增大技术人员制造的难度。
请参照图8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计量壳体30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3012,第一插接件3011设置在第一安装部3012上,第二计量壳体302背离仪表10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部3027,第二插接件3021设置在第二安装部3027上,第二安装部3027贴附在第一安装部3012上;第二计量壳体302朝向仪表10的一侧与仪表10贴合。
其中,第一计量壳体301包括:配合部3017和第一安装部3012,图7所示的方位中,配合部3017和第一安装部3012一上一下设置,配合部3017的尾部侧壁和第一安装部3012的首部侧壁连通。也就是说,配合部3017和第一安装部3012连通处的厚度等于配合部3017和第一安装部3012的厚度之和(图8所示的方位中,配合部3017和第一安装部3012在水平方向上的宽度之和)。
请参照图7和图10,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3012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3018,第一连接板3018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3111,第二安装部3027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12,第一紧固螺栓穿过第一固定孔3111与第一螺纹孔3112配合。其中,第一连接板3018包括相互垂直的两个连接板,两个连接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固定孔3111,第二安装部3027的盒盖3022和底座3023均设置有第一螺纹孔3112,第一螺纹孔3112与第一固定孔3111相对应。第一连接板3018连接第一计量壳体301和第二计量壳体302,进一步加强第一计量壳体301和第二计量壳体302的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第一插接件3011和第二插接件3021插接后出现松动。
第一计量壳体301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3019,第二连接板3019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3113,仪表壳体20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203,第二紧固螺栓穿过第二固定孔3113与第二螺纹孔203配合。其中,仪表壳体20上向外延伸有连接部204,第二螺纹孔203设置在连接部204上,连接部204与第二连接板3019相匹配,第二螺纹孔203与第二固定孔3113相对应。第二连接板3019连接第一计量壳体301与仪表壳体20,进一步加强第一计量壳体301与仪表壳体20的连接强度。
请参照图8和图9,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计量壳体301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3014和第二电路板3015,检测线圈303设置在第一电路板3014上,第一电路板3014与第二电路板3015电连接,第一插接件3011设置在第二电路板3015上。其中,第一电路板3014的一端设置有检测线圈303,第一电路板3014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针3016与第二电路板3015连接,第二电路板3015用于将电流传递至第一电路板3014,并接收第一电路板3014的电流信号。也就是说,第一电路板3014用于采样,第二电路板3015用于转接第一电路板3014采集到的电流信号。
其中,第一电路板3014设置于配合部3017内,配合部3017贴附在仪表壳体20上,保证检测线圈303与待测件40能够在预设距离内发生相互影响。第二电路板3015设置于第一安装部3012内,连接针3016设置于配合部3017和第一安装部3012的连通处。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量仪表,仪表壳体20罩设在仪表10的机械式计数器101上,机械式计数器101的最小计数轮1021上设置有待测件40;计量装置30的至少部分第一计量壳体301贴附在仪表壳体20上,第一计量壳体301内设置有检测线圈303,检测线圈303正对最小计数轮1021设置;计量装置30的第二计量壳体302内设置有供电装置305,第二计量壳体302与第一计量壳体301可拆卸的连接,且供电装置305与检测线圈303连接,用于给检测线圈303供电,使得检测线圈303产生磁场。最小计数轮1021转动时带动待测件40靠近或远离检测线圈303,检测线圈303的磁场被影响,检测线圈303的电流改变,根据检测线圈303的电流变化情况获取流经表体仪表10的累计流量,同步机械式计数器101上显示的计数。计量装置30还包括控制器304,控制器304与供电装置305连接,控制器304也与检测线圈303连接,控制器304接收检测线圈303的电流信号并与远程管理设备通信连接,当用户用气时,能够同步获取仪表10上显示的计数,得到仪表10的用气量,并将用气量同步给远程管理设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计量仪表通过待测件40垂直切割检测线圈303的交变磁场的方式对流经表体的流量进行采集,属于无磁采样,不会出现磁干扰、磁盗气的情况;同时,计量装置30属于模块化组件,由各个模块拼装组合得到,安装便捷、方便更换、维修;且当需要计量不同种类仪表的流量时,只需根据仪表10的类型选择与其适配的第一计量壳体301,再根据第一计量壳体301选择与其适配的第二计量壳体302,实现多种类型仪表的计量,响应市场多样化的定制需求。在计量同时还能与远程管理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实现远程抄表的功能,将老式机械燃气表改造升级为智能燃气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包括:
仪表壳体,所述仪表壳体罩设在仪表的机械式计数器外侧;
待测件,所述待测件与所述机械式计数器的最小计数轮传动连接;
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包括:第一计量壳体、控制器、检测线圈以及第二计量壳体,所述检测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内,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计量壳体贴附在所述仪表壳体上,所述检测线圈正对所述待测件设置,所述待测件用于改变所述检测线圈的电流;
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与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第二计量壳体内设置有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和所述检测线圈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检测线圈电连接的第一插接件;
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第二计量壳体内,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和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和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环绕所述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部分所述第一插接件伸出至所述第一安装孔外;
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插接件穿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以与所述第二插接件插接;
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环形槽,部分所述密封圈容置在所述环形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第二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环绕所述第二安装孔的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穿设在所述缝隙内;
所述环形槽位于所述环形凸起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内设置有第一电路板和第二电路板,所述检测线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所述第二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电路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所述第二计量壳体背离所述仪表的一侧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插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所述第二安装部贴附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
所述第二计量壳体朝向所述仪表的一侧与所述仪表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孔,第一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配合;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仪表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第二紧固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量壳体具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仪表壳体贴合,所述检测线圈位于所述配合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量仪表,其特征在于,
所述仪表壳体上设置有让位槽,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容置在所述让位槽内。
CN202123202248.0U 2021-12-20 2021-12-20 计量仪表 Active CN2164331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2248.0U CN216433139U (zh) 2021-12-20 2021-12-20 计量仪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02248.0U CN216433139U (zh) 2021-12-20 2021-12-20 计量仪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3139U true CN216433139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02248.0U Active CN216433139U (zh) 2021-12-20 2021-12-20 计量仪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31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47515C (en) Add-on module for utility meters
US4638314A (en) Meter transponder hybrid
AU2002308535A1 (en)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module
JPS5855455B2 (ja) 電気エネルギ計測装置
WO2006044248A2 (en) Electrical-energy meter adaptable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with various external devices
EP2477002B1 (en) Advanced metering infrastructure (AMI) cartridge for an energy meter
CN216433139U (zh) 计量仪表
CN206431812U (zh) 地下管网检测井的无线微功耗自供电防水型遥测终端
KR20120088942A (ko) 분리형 전자식 수도계량기
CA2001635C (en) Analogic digital optoelectromagnetic counting system for fluids
JP6824543B1 (ja) 水道メータ
CN113074790A (zh) 机电分离电子水表
US11293789B2 (en) Self-locating mechanical interface for a sensor on a gas meter
CN208588421U (zh) 高精度双向计量电子水表
CN220322468U (zh) 一种物联网水表壳体的机械式计数机构
CN211740315U (zh) 一种计数字轮的计量数据读取装置及智能燃气表
CN219798438U (zh) 一种双机电转换的物联网水表
CN114459560B (zh) 一种具有强化抗干扰能力的水表及其保护方法
CN220398643U (zh) 一种单流电子水表
CN216559143U (zh) 具备双计量信号输出的计量装置
CN220708460U (zh) 一种机电分离电子物联网水表
CN212692953U (zh) 一种具有机电分离结构的无阀干式水表
CN210378499U (zh) 一种仪器仪表用防护装置
US20220333963A1 (en) Self-locating mechanism interface for a sensor on a gas meter
CN219798452U (zh) 一种组合式水表外壳及物联网水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