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2006U - 湿度调节系统 - Google Patents

湿度调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2006U
CN216432006U CN202123010943.7U CN202123010943U CN216432006U CN 216432006 U CN216432006 U CN 216432006U CN 202123010943 U CN202123010943 U CN 202123010943U CN 216432006 U CN216432006 U CN 2164320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ing system
humidity
fresh air
humidifi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1094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志敏
陈晓峰
黄梦凌
廖和滨
张伟
谢庆添
卢国华
陈南海
袁建明
曾广程
严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yan Tobacco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1094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20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20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20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度调节系统,涉及烟草生产领域,用以更灵活地调节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使得车间内的湿度保持恒定。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新风管路、第二新风管路、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高压微雾加湿器设置于第一新风管路。空调系统设置于第二新风管路。空调系统包括干蒸汽加湿器和空调;干蒸汽加湿器位于空调的上游。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同时具有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择一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来调节空气内的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并且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和空调系统各自的工作状态可单独调节,所以实现了对车间内湿度的精准控制。

Description

湿度调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草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度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卷烟生产车间中,恒温恒湿是保障工艺质量的基本要求,工艺温湿度要求:温度26±2℃,湿度63±5%RH。在湿度低于标准值时,需要对进行加湿,现烟草行业普遍采用干蒸汽加湿方式,干蒸汽加湿器需要使用外部汽源,比如锅炉或局域蒸汽系统的蒸汽。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在一些夏季加湿量较低工况下,使用干蒸汽加湿时容易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加湿过量,且需长时间维持锅炉蒸汽系统的运行,浪费锅炉蒸汽能量;二是在夏季使用加湿的情况同时会造成温度升高,还需再降温,存在冷热抵消的现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用以更灵活地调节车间内的湿度,使得车间内的湿度保持恒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包括:
第一新风管路;
第二新风管路;
高压微雾加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管路;以及
空调系统,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管路;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干蒸汽加湿器和空调;所述干蒸汽加湿器位于所述空调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新风管路的出口和所述新风管路的出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和所述空调系统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和所述空调系统至少其中之一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第一湿度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第一新风管路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新风管路的出口所在的车间内的湿度,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第二湿度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环境的湿度;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第一阀,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管路,且位于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的下游;所述第一阀被构造为切换所述第一新风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第二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管路,且位于所述空调系统的下游;所述第二阀被构造为切换所述第二新风管路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建筑物,包括车间以及顶层;所述车间位于所述顶层的下方;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位于所述顶层,所述空调系统位于所述车间的顶部或者所述车间的上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
排风管路,一段与车间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将车间内的气体排出。
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同时具有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可以根据需要择一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来调节空气内的湿度,也可以根据需要同时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以及空调系统,并且使用高压微雾加湿器和空调系统各自的工作状态可单独调节,所以实现了对车间内湿度的精准控制,提高了加湿的稳定性,节约了锅炉蒸汽的使用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湿度调节系统的空调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第一新风管路;20、第二新风管路;30、高压微雾加湿器;40、空调系统;50、第一阀;60、第二阀;70、建筑物;71、车间;72、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湿度调节系统,由于适用于烟草生产中,使得车间71环境内的温度和湿度都满足加工生产要求。湿度调节系统包括第一新风管路10、第二新风管路20、高压微雾加湿器30以及空调系统40。高压微雾加湿器30设置于第一新风管路10。空调系统40设置于第二新风管路20。
第一新风管路10、第二新风管路20用于提供新风。第一新风管路10和第二新风管路20各自的入口可以连通,这样通过一根输送管路就可以将新风输送至第一新风管路10、第二新风管路20两个管路中。
第一新风管路10将新风提供给高压微雾加湿器30,高压微雾加湿器30对新风加湿后,排放至车间71。高压微雾加湿器30采用已有设备。高压微雾加湿器30属于水雾化后直接加湿,是等焓加湿。高压微雾水加湿时,基于热力学基本原理,水从液态转化为气态将吸收空气的热量蒸发成为水蒸汽,空气将失掉显热量,导致温度降低,水蒸发到空气中使含湿量增加,潜热量也增加。即其汽化热量由空气本身供给。因此,可用如下公式计算:空气放出的热量等于水吸收的热量。由此可见高压微雾加湿具有降温的效果,特别适合干燥地区气候条件下的空调系统40节能运行。
可见,超微雾粒子在空气中吸收热量,汽化、蒸发,空间湿度增大,并同时达到降低空气温度的目的,这个过程为等焓加湿降温过程,可满足夏季或者过渡季节需要降温加湿的工况。并且如果此时空气中粉尘量较大,则粉尘会因与水气结合变重而沉降到地面,特别是在卷烟生产过程中粉尘较大的环境,有特殊的降尘效果。过渡季节采用高压微雾加湿器30,可有效降低空调系统40能耗。
参见图1和图2,第二新风管路20将新风提供给空调系统40,空调系统40对进入其中的新风进行温度、湿度调节,然后排放至车间71。空调系统40包括干蒸汽加湿器和空调,干蒸汽加湿器位于空调的上游,并将调节后的空气输送至空调,空调将空气输送至控制区,然后进入联合工房生产车间71,从而实现对车间71内空气的加湿处理。
干蒸汽加湿量大、加湿效率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将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的过程,其热湿比线十分接近等温线。所以通常将蒸汽加湿过程线视为等温加湿过程。干蒸汽加湿过程的能量分析,电热、电极、干蒸汽加湿器可视为等温加湿,从原理上说,它是把蒸汽能转化为空气潜热的装置,也就是说空气潜热的增加全部来自于蒸汽能。
参见图1和图2,干蒸汽加湿器使用外部汽源,比如锅炉或局域蒸汽系统的蒸汽。具体来说,干蒸汽加湿器包括嵌套的预热管5和喷管6。喷管6位于预热管5内部,喷管6将预热管5分为独立的两段:上游管51和下游管52,上游管51和下游管52形成上下游关系。外部蒸汽经由蒸汽入口管3进入到预热管5的上游管51中,然后流入到下游管52中,然后进入到干燥罐11中。干燥罐11中设置有汽水分离器10,汽水分离器10将蒸汽分离为干蒸汽和冷凝水两部分。产生的冷凝水经由疏水孔9排出,产生的干蒸汽经过二次分离室12、调节阀1、控制阀2进入喷管6内,然后经由喷管6壁体开设的喷孔61喷射到风道(图未示出)中,然后流向空调,空调将干蒸汽输送至控制区。
上述技术方案,干蒸汽加湿器包括双层蒸汽套管和消音结构,确保喷出蒸汽绝无喷水现象和蒸汽在流动及喷射过程中绝无哨声或噪声。干蒸汽加湿器加湿效率高,可达95%以上。空调系统40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造,美观耐用。空调系统40同时可将电动调节阀、控制阀与手动干蒸汽加湿器有机结合为一体,实现对湿度的远程精确调节控制,控制阀的动作是通过控制阀孔的开度而进行的。图2中,预热管5通过法兰4、吊装孔7安装固定。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新风管路10的出口和第二新风管路20的出口连通。这样可以使得第一新风管路10和第二新风管路20内的空气通过统一的出口排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空调系统40均电连接;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空调系统40至少其中之一处于工作状态。
两种加湿方式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可适用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等焓加湿控制技术基于节能和设备维护两大考虑因素,根据空调工况自动决定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空调系统40的使用场景,依据气候条件及生产负荷的变化情况,选择运行成本最低、最节能的加湿方式,并实现两种加湿方式的平稳过渡,无扰动切换,无需人工干预。
当车间71需要降温、加湿时,冷雾等焓加湿自动优先,反之则无扰切换为采用空调系统40加湿,无需人工设置和干预,最大程度的发挥自控带来的节能效益。为实现两种加湿方式的无扰动切换,本文针对两种加湿方式的各自特点进行控制。
在当室外空气绝对湿度低于车间71内绝对湿度,且室外空气焓值低于车间71内空气焓值时,启动高压微雾加湿系统,由空调系统40PLC控制设备将加湿量以通讯方式传输至高压微雾加湿器30,实现高压微雾加湿量的逐步调节,直到加湿器接近满负荷运行。如果室内湿度仍未达到设定湿度时,开启干蒸汽加湿阀,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空调系统40共同提供加湿。当达到湿度设定值时,先减少干蒸汽加湿阀开度,直至关闭,然后再减少高压微雾加湿器30的加湿量。
在正常工况下,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空调系统40择一处于工作状态。高压微雾加湿饱和效率在50%以下,而干蒸汽加湿饱和效率可接近100%。因此,如果需要从高压微雾加湿器30加湿状态调节为空调系统40加湿状态,应在干蒸汽加湿初段增加一定的补偿量,即先将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空调系统40同时工作,然后逐渐加大空调系统40的空气输出量、减小高压微雾加湿器30的空气输出流,从而弥补加湿方式切换过程中,由于加湿饱和效率的差异而造成的湿度波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湿度检测元件(图未示出)以及第二湿度检测元件(图未示出)。第一湿度检测元件比如采用湿度传感器,第一湿度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第一新风管路10的出口和新风管路的出口所在的车间71内的湿度,第一湿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湿度检测元件比如采用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环境的湿度;第二湿度检测元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一阀50,第一阀50设置于第一新风管路10,且位于高压微雾加湿器30的下游。第一阀50被构造为切换第一新风管路10的通、断。第一阀50比如采用电磁阀,以实现自动切换阀位,进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一新风管路10的通、断。
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阀60,第二阀60设置于第二新风管路20,且位于空调系统40的下游;第二阀60被构造为切换第二新风管路20的通、断。第二阀60比如采用电磁阀,以实现自动切换阀位,进而实现自动控制第二新风管路20的通、断。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建筑物70,建筑物70包括车间71以及顶层72;车间71位于顶层72的下方。高压微雾加湿器30位于顶层72,空调系统40位于车间71的顶部或者车间71的上层。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湿度调节系统还包括排风管路80,排风管路80的一端与车间71连通,排风管路80的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将车间71内的气体排出,使得车间71内外的气压保持均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8)

1.一种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新风管路(10);
第二新风管路(20);
高压微雾加湿器(30),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管路(10);以及
空调系统(40),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管路(20);所述空调系统(40)包括干蒸汽加湿器和空调;所述干蒸汽加湿器位于所述空调的上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新风管路(10)的出口和所述新风管路的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器,与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所述空调系统(40)均电连接;所述控制器被构造为控制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30)和所述空调系统(40)至少其中之一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湿度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第一新风管路(10)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新风管路(20)的出口所在的车间(71)内的湿度,所述第一湿度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以及
第二湿度检测元件,被构造为检测环境的湿度;所述第二湿度检测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阀(50),设置于所述第一新风管路(10),且位于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30)的下游;所述第一阀(50)被构造为切换所述第一新风管路(10)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阀(60),设置于所述第二新风管路(20),且位于所述空调系统(40)的下游;所述第二阀(60)被构造为切换所述第二新风管路(20)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建筑物(70),包括车间(71)以及顶层(72);所述车间(71)位于所述顶层(72)的下方;所述高压微雾加湿器(30)位于所述顶层(72),所述空调系统(40)位于所述车间(71)的顶部或者所述车间(71)的上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湿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排风管路(80),一端与车间(71)连通,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以将车间(71)内的气体排出。
CN202123010943.7U 2021-12-02 2021-12-02 湿度调节系统 Active CN2164320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0943.7U CN216432006U (zh) 2021-12-02 2021-12-02 湿度调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10943.7U CN216432006U (zh) 2021-12-02 2021-12-02 湿度调节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2006U true CN216432006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1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10943.7U Active CN216432006U (zh) 2021-12-02 2021-12-02 湿度调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20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18945A (en) Enthalpy control for an environmental humidification and cooling system
CN102062461B (zh) 温度和湿度独立的四分程空气调节系统
CN203478435U (zh) 全气候湿度自动调节诱导式空调器
CN201522047U (zh) 恒湿机
CN104329739B (zh) 立管间接、低温表冷与高压微雾相结合的自适应空调机组
CN203771562U (zh) 一种高效宽幅节能型的温湿工况调节系统
US4552303A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131804A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57500A (zh) 一种具有自动加湿功能的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04534605B (zh) 一种用于空调器焓差室的节能制冷装置
CN209055442U (zh) 一种冷加湿光照温湿度综合试验箱
CN105972800A (zh) 加湿接水盘和空调室内机
CN103307706B (zh) 一种温湿工况调节系统
US4616777A (en)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204853780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中新风节能处理系统
CN211290410U (zh) 一种循环式雾化加湿装置
CN216432006U (zh) 湿度调节系统
CN104791932B (zh) 带自动控制系统的蒸发冷却-机械制冷联合空调机组
CN110107981A (zh) 空气调节装置
KR101451358B1 (ko) 크린룸내 직접분무식 기화가습장치의 습도제어방법
CN106403107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97333U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
CN202581675U (zh) 一种温湿工况调节系统
WO2020019635A1 (zh) 恒温恒湿机
CN111895588A (zh) 一种用于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的优化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