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0910U -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 Google Patents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0910U
CN216430910U CN202122022504.1U CN202122022504U CN216430910U CN 216430910 U CN216430910 U CN 216430910U CN 202122022504 U CN202122022504 U CN 202122022504U CN 216430910 U CN216430910 U CN 216430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avity
plate
inner she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25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文
张志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225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0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0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0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包括脚垫本体,脚垫本体包括:外壳体,顶面向下挖设有外壳腔体;内壳体,位于外壳腔体内,顶面向下挖设有内壳腔体;注液腔,位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由外壳体内表面与内壳体外表面形成。本实用新型将物体如设备的支撑脚置于内壳腔体内,在注液腔内注入液体如水,使得蚂蚁等虫子爬至外壳体表面后,通过蚂蚁与一些虫子的怕水性,防止蚂蚁与虫子顺着脚垫本体及设备的支撑脚爬至设备的台面上,对设备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

Description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脚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的需求也逐渐增大,这样促使了更多的机械设备投入生产所需物质,而在设备使用的过程中,设备支撑脚上的脚垫,可以保护地板不被划伤损坏,还可以增大摩擦力防滑,使设备更稳定;目前的一些脚垫是由塑料构成的;但是由于一些脚垫是直接由塑料组成,且脚垫长期与地面相接触,易使得一些蚁虫顺着脚垫与设备的支撑腿,爬至设备的台面上,使蚁虫对设备造成一定的损伤,从而设备的结构得到一定的破坏,并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脚垫无法避免一些蚁虫顺着脚垫与设备的支撑腿,爬至设备的台面上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包括脚垫本体,所述脚垫本体包括:
外壳体,顶面向下挖设有外壳腔体;
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腔体内,顶面向下挖设有内壳腔体;
注液腔,位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由所述外壳体内表面与所述内壳体外表面形成。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物体如设备的支撑脚置于内壳腔体内,在注液腔内注入液体如水,使得蚂蚁等虫子爬至外壳体表面后,通过蚂蚁与一些虫子的怕水性,防止蚂蚁与虫子顺着脚垫本体及设备的支撑脚爬至设备的台面上,对设备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外部物体在碰撞到外壳体时,通过注液腔内部的液体使外部物体对外壳体的冲击力得到减缓,使外壳体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
所述脚垫本体还包括:
至少一个环形凸块,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
所述外壳体的壳壁包括顶层、内层、底层和外层围成的中空壳壁,所述中空壳壁内置有冲击减缓机构;
所述底层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底部凸块。
所述冲击减缓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减缓板,设置于所述中空壳壁内;
至少一个第二减缓板,与所述第一减缓板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空壳壁内;
至少一个减缓球,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减缓板和所述第二减缓板之间。
所述第一减缓板和所述第二减缓板均为倾斜设置于所述中空壳壁内,相邻的所述第一减缓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减缓板的一端连接形成纵截面为倒V字形结构。
所述冲击减缓机构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顶部与所述顶层连接,底部与所述底层连接,将所述中空壳壁的内部分割成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内侧与所述内层连接,外侧与所述外层连接,将所述内侧空间分割长成上至下分布的至少两个隔断;
至少两个支撑架,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设置于所述隔断内,一条边与所述内层连接,所述边对侧的顶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一减缓板、所述第二减缓板和所述减缓球设置于所述外侧空间内,致使所述第一减缓板、所述第二减缓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所述内壳腔体的内壁上设有:
一圈防滑板,沿外侧向内侧向下倾斜设置。
所述外壳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的半外壳组成,每个所述半外壳具有半个所述外壳腔体;
所述内壳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的半内壳组成,每个所述半内壳具有半个所述内壳腔体;
所述半内壳位于所述半外壳内,所述半内壳和所述半外壳之间形成半个所述注液腔。
所述内壳腔体采用上下联通的敞开结构。
还包括:
一U型管,纵截面为U字型结构,开口朝向上方,首尾连接形成所述脚垫本体。
所述U型管为可弯曲的U型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通过注液腔注入液体,使得蚂蚁等虫子爬至外壳体表面后,通过蚂蚁与一些虫子的怕水性,防止蚂蚁与虫子顺着设备的支撑腿爬至设备的台面上,对设备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使壳体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
2、通过外壳体上的冲击减缓机构,使冲击力对物体的损伤最小化,从而使物体得到更好的保护,使物体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提升。
4、通过U字形结构的半外壳、半内壳或U型管,使一些不方便抬起的大柱子或者固定物件,可以用捆绑起来焊接或用胶水、玻璃胶等进行固定后形成本实用新型的脚垫本体,在注液腔或注液槽内注入液体后,使脚垫本体可以适应更多的物体,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的对不同的物体进行保护,并防止一些固定物件被外部物体碰撞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使一些固定物件得到更好的防护,使一些固定物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壳壁的一种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滑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半外壳和半内壳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U型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U型管首尾连接形成脚垫本体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6,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包括脚垫本体,脚垫本体包括外壳体100、内壳体200、注液腔400、环形凸块500、防滑板600。
外壳体100的顶面向下挖设有外壳腔体。参照图2,外壳体 100的壳壁包括顶层101、内层102、底层103和外层104围成的中空壳壁,中空壳壁内置有冲击减缓机构。底层103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底部凸块105。底部凸块105使外壳体100底部与地面的摩擦力得到增加,使物体在使用脚垫本体时,更加的稳定不易出现滑动,使物体可以得到好的保护。
其中,冲击减缓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减缓板106、少一个第二减缓板107、至少一个减缓球108、第一支撑板109、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110、至少两个支撑架111。第一减缓板106、第二减缓板107和减缓球108均优选采用弹性材质。
第一减缓板106设置于中空壳壁内。第二减缓板107与第一减缓板106对称的设置于中空壳壁内。第一减缓板106和第二减缓板107可以倾斜对称的设置在中空壳壁内。减缓球108设置于相邻的第一减缓板106和第二减缓板107之间。当外部物体对外壳体100进行碰撞时,碰撞冲击力使第一减缓板106、第二减缓板 107和减缓球108进行一定的形变,并对碰撞冲击力进行减缓,使外壳体100可以对冲击力进行减缓。
优选的,相邻的第一减缓板106的一端和第二减缓板107的一端连接形成纵截面为倒V字形结构。如图2中所示,在中空壳壁内从上至下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减缓板106和两个第二减缓板 107,相邻的第一减缓板106的一端和第二减缓板107的一端连接后,最终形成相互连接的多个倒V字形结构。此时,减缓球108 为三个,减缓球108设置在倒V字形结构的开口内。通过第一减缓板106与第二减缓板107形成倒V字形结构,使减缓球108的位置得到限制,并防止减缓球108出现偏移的情况,使减缓球108 可以更加顺利的进行形变。
为了实现更好的缓冲,在中空壳壁内还设有第一支撑板109,第一支撑板109的顶部与顶层101的底面连接,第一支撑板109 的底部与底层103的顶面连接,第一支撑板109将中空壳壁的内部分割成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
第一减缓板106、第二减缓板107和减缓球108设置于外侧空间内,致使第一减缓板106、第二减缓板107和第一支撑板109形成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通过第一减缓板106、第二减缓板107和第一支撑板7形成三角形结构,使第一减缓板106与第二减缓板 107的具有三角形的稳定性,使第一减缓板106与第二减缓板107 可以更加顺利的对外部碰撞冲击力进行减缓,使冲击力对物体的损伤最小化,从而使物体得到更好的保护,使物体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提升。
第二支撑板110的内侧与内层102的外侧面连接,第二支撑板110的外侧与外层104的内侧面连接,第二支撑板110将内侧空间分割成从上至下分布的至少两个隔断。支撑架111的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支撑架111设置于隔断内,支撑架111的一条边与内层102连接,支撑架111的该条边对侧的顶点与第一支撑板 109连接。
在外壳体100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凸块500。如图2 中所示,环形凸块500为三条,三条环形凸块500从上至下相距预设距离的分布于外壳体100的外表面。当外部物体外壳体100 进行碰撞时,环形凸块500对外壳体100进行保护,并对冲击力得到一定的减缓。
内壳体200位于外壳体100的外壳腔体内,根据具体场景的需求不同,内壳体200的顶面和外壳体100的顶面可以齐平,也可以内壳体200的顶面高于或低于外壳体100的顶面。内壳体200 的顶面向下挖设有内壳腔体,该内壳腔体用于容纳物体如设备的支撑脚,内壳腔体可以采用上下联通的敞开结构,即物体可以直接穿过内壳腔体。参照图3,内壳体200的内壳腔体内壁上设有一圈防滑板600,防滑板600沿外侧向内侧向下倾斜设置。防滑板 600可以采用柔性材质的防滑板6,防滑板6具有一定柔软性,可以进行一定的变形。使物体滑入内内壳体200的内壳腔体内部,由于防滑板600呈倾斜状在内壳腔体的内壁上设置,且防滑板600 具有一定柔软性,使物体可以更加顺利的滑入内壳腔体的内部,同时因为防滑板600呈倾斜状,使物体在滑出内壳腔体内部时,防滑板600可以对物体进行阻挡,并对物体的移动进行相对作用力,从而防止物体滑出内壳腔体的内部,并防止脚垫本体脱落物体的表面,使得内壳腔体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得到增加,并使脚垫本体的安装更加方便。
内壳体200、内壳腔体、外壳体100和外壳腔体可以采用塑料、橡胶或硅胶等材质一体制成。内壳体200、内壳腔体、外壳体100 和外壳腔体的横截面具体形状可以是圆形、多边形或者其他形状,具体可以根据实际保护物体的形状确定。例如,内壳体200、内壳腔体、外壳体100和外壳腔体可以是柱形结构,即内壳体200、内壳腔体、外壳体100和外壳腔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如图1中所示,内壳体200、内壳腔体、外壳体100和外壳腔体均为圆角长方体结构,即内壳体200、内壳腔体、外壳体100和外壳腔体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角矩形。
注液腔400由外壳体100内表面与内壳体200外表面形成。注液腔400内用于注入液体,比如水或其他液体。
参照图4,外壳体100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的半外壳100’组成。每个半外壳100’具有半个外壳腔体。当外壳体100外设有环形凸块500时,每个半外壳100’外设有半圈环形凸块500’。
内壳体200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的半内壳 200’组成。每个半内壳200’具有半个内壳腔体。半内壳200’位于半外壳100’内,半内壳200’和半外壳100’之间形成半个注液腔400’。
参照图5和图6,脚垫本体可以又一条U型管300首尾连接形成,该U型管300纵截面为U字型结构,U型管300的开口朝向上方,U型管300首尾可以采用捆绑、焊接或用胶水、玻璃胶等进行固定连接。U型管300优选采用可弯曲的U型软管。当U 型管300首尾连接形成脚垫本体后,U型管300的外壁即为外壳体100的壳壁,U型管300的内壁即为内壳体200的壳壁,U型管 300的两个管壁之间的空间即为注液腔。
实施例1:
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包括脚垫本体,脚垫本体包括外壳体100、内壳体200和注液腔400。
外壳体100的顶面向下挖设有外壳腔体。内壳体200位于外壳体100的外壳腔体内,内壳体200的顶面向下挖设有内壳腔体,该内壳腔体用于容纳物体如设备的支撑脚。注液腔400由外壳体 100内表面与内壳体200外表面形成。物体直接插入于内壳腔体内,在注液腔400内注入水。使得蚂蚁等虫子爬至外壳体100表面后,通过蚂蚁与一些虫子的怕水性,防止蚂蚁与虫子顺着脚垫本体及设备的支撑脚爬至设备的台面上,对设备造成损伤的情况出现,从而使装置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使外部物体在碰撞到外壳体100时,通过注液腔400内部的液体使外部物体对外壳体100的冲击力得到减缓,使外壳体100可以更加顺利的对物体进行保护。
实施例2:
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包括脚垫本体,脚垫本体包括两个半外壳和两个半内壳,一个半内壳位于一个半外壳内,两者可以一体制成。
在一些不方便抬起的大柱子或者固定物件的场景中,通过半外壳和半内壳分别卡在物件的两侧,两个半内壳采用捆绑、焊接或用胶水、玻璃胶等进行固定形成内壳体200。两个半外壳采用捆绑、焊接或用胶水、玻璃胶等进行固定形成外壳体100。在形成的外壳体100和内壳体200之间形成注液腔400。在形成的注液腔400内注入液体,通过蚂蚁与一些虫子的怕水性,可以防止蚂蚁与虫子顺着脚垫本体及设备的支撑脚爬至设备的台面上。
本实施例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脚垫本体适应更多的物体,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的对不同的物体进行保护,并防止一些固定物件被外部物体碰撞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使一些固定物件得到更好的防护,使一些固定物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实施例3:
取一条U型管,U型管的开口朝向上方,U型管的一侧管壁作为内壁贴在物体的支撑脚表面一圈后,将U型管的首尾采用捆绑、焊接或用胶水、玻璃胶等进行固定连接。从U型管的开口处注入液体,通过蚂蚁与一些虫子的怕水性,可以防止蚂蚁与虫子顺着脚垫本体及设备的支撑脚爬至设备的台面上。
本实施例可以使本实用新型的脚垫本体适应更多的物体,从而使工作人员可以更加顺利的对不同的物体进行保护,并防止一些固定物件被外部物体碰撞出现损坏的情况,从而使一些固定物件得到更好的防护,使一些固定物件的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延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包括脚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本体包括:
外壳体,顶面向下挖设有外壳腔体;
内壳体,位于所述外壳腔体内,顶面向下挖设有内壳腔体;
注液腔,位于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由所述外壳体内表面与所述内壳体外表面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脚垫本体还包括:
至少一个环形凸块,设置于所述外壳体的外表面;
所述内壳腔体的内壁上设有:
一圈防滑板,沿外侧向内侧向下倾斜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壳壁包括顶层、内层、底层和外层围成的中空壳壁,所述中空壳壁内置有冲击减缓机构;
所述底层的底部外壁上设有底部凸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减缓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减缓板,设置于所述中空壳壁内;
至少一个第二减缓板,与所述第一减缓板对称的设置于所述中空壳壁内;
至少一个减缓球,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减缓板和所述第二减缓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缓板和所述第二减缓板均为倾斜设置于所述中空壳壁内,相邻的所述第一减缓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减缓板的一端连接形成纵截面为倒V字形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减缓机构还包括:
第一支撑板,顶部与所述顶层连接,底部与所述底层连接,将所述中空壳壁的内部分割成内侧空间和外侧空间;
至少一个第二支撑板,内侧与所述内层连接,外侧与所述外层连接,将所述内侧空间分割成从上至下分布的至少两个隔断;
至少两个支撑架,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设置于所述隔断内,一条边与所述内层连接,所述边对侧的顶点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
所述第一减缓板、所述第二减缓板和所述减缓球设置于所述外侧空间内,致使所述第一减缓板、所述第二减缓板和所述第一支撑板形成纵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的半外壳组成,每个所述半外壳具有半个所述外壳腔体;
所述内壳体由两个对称设置的横截面为U字形结构的半内壳组成,每个所述半内壳具有半个所述内壳腔体;
所述半内壳位于所述半外壳内,所述半内壳和所述半外壳之间形成半个所述注液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腔体采用上下联通的敞开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U型管,纵截面为U字型结构,开口朝向上方,首尾连接形成所述脚垫本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管为可弯曲的U型软管。
CN202122022504.1U 2021-08-26 2021-08-26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Active CN216430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2504.1U CN216430910U (zh) 2021-08-26 2021-08-26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2504.1U CN216430910U (zh) 2021-08-26 2021-08-26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0910U true CN216430910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22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2504.1U Active CN216430910U (zh) 2021-08-26 2021-08-26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0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69824606D1 (de) Sperrelement
CN216430910U (zh) 适应性强具有防护功能的脚垫
CN204784433U (zh) 机械设备用减震垫脚
CN114622571A (zh) 一种高适应性的多边形工作坑支护结构
CN214658354U (zh) 一种减震预制楼梯
CN214786589U (zh) 一种建筑施工安全防护栏加固装置
CN210002435U (zh) 一种高层建筑用抗震地基
CN207919981U (zh) 三层拼装式pvc地板
CN215075854U (zh) 一种减震效果好的运动鞋
CN207360536U (zh) 一种水上农家乐式房屋
CN206027096U (zh) 爬行隧道玩具儿童钻洞
CN207194392U (zh) 一种运动木地板专用橡胶减震垫
CN218203678U (zh) 一种防起泡防开裂橡胶跑道
CN218117057U (zh) 一种防滑塑木地板
CN219491528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园林台阶
CN215663881U (zh) 一种船用防滑带支柱斜梯
CN217176112U (zh) 一种土建工程专用围挡
CN213710220U (zh) 一种耐冲击塑料板
CN210596892U (zh) 一种不易积水的塑胶跑道
CN220213801U (zh) 一种运动防滑垫
CN213369339U (zh) 一种基于环保型多功能的拼接式猫爬架
CN220327262U (zh) 一种易于拼接的橡胶地垫
CN210123080U (zh) 一种矿山机电设备的减震保护机构
CN204958326U (zh) 一种快速取放升降消防梯
CN215484183U (zh) 一种基于滑动支座的楼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