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7988U - 点滴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点滴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7988U
CN216417988U CN202121768819.4U CN202121768819U CN216417988U CN 216417988 U CN216417988 U CN 216417988U CN 202121768819 U CN202121768819 U CN 202121768819U CN 216417988 U CN216417988 U CN 216417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elf
groove
side wall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688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洋
石剑云
张伟男
邓聪聪
刘云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7688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7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7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7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点滴加热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输液药剂进行加热的点滴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加热部分、缠绕部分、固定部分和自发热药剂包;缠绕部分的凹槽内缠绕输液管;缠绕部分插入到加热部分的内部;自发热药剂包装于加热部分的中空结构内,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加热部分通过固定部分装于输液架的立柱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冰冷药液输入患者体内会导致痉挛、刺激、休克等情况,甚至会引起并发症而加重病情的问题。

Description

点滴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点滴加热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对输液药剂进行加热的点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寒冷季节是各种疾病的多发期,人们生病机率更大,打点滴是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天气寒冷,冰冷的液体输入体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很容易导致痉挛,刺激,甚至休克,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很可能加重病情。
现有的大多数点滴加热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大部分装置采用电加热形式,存在安全隐患、装置结构复杂、限制条件较多,不易携带使用;
(2)、现有装置中绝大多数需要电加热,存在安全隐患;
(3)、在方便病人的同时,还需要环保,这是目前大多数装置没有考虑到的;
(4)、难以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调节点滴温度。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点滴加热装置,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冰冷药液输入患者体内会导致痉挛、刺激、休克等情况,甚至会引起并发症而加重病情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点滴加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加热装置对输液管中的药液进行加温,提高患者的输液舒适度,从而达到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点滴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分、缠绕部分、固定部分和自发热药剂包;
进一步地,缠绕部分的凹槽内缠绕输液管;
进一步地,缠绕部分插入到加热部分的内部;
进一步地,自发热药剂包装于加热部分的中空结构内,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加热部分通过固定部分装于输液架的立柱上。
进一步地,加热部分为上径大下径小的环形筒状结构,包括:外侧壁、内侧壁、上盖、下底、进气孔、孔塞、外壁保温层;
进一步地,外侧壁和内侧壁均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圆台面,与上盖和下底组成中空的环形筒状结构;
进一步地,下底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进气孔;
进一步地,孔塞塞入到进气孔中;
进一步地,上盖与外侧壁和内侧壁可紧密贴合及分离,作为放置自发热药剂包的通道;
进一步地,外侧壁的外部设置有外壁保温层。
进一步地,缠绕部分包括:缠绕体、凹槽、槽盖和孔塞放置槽;
进一步地,缠绕体为上径大下径小的锥台结构,外型与内侧壁围成的中空部分形状相同;
进一步地,缠绕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
进一步地,凹槽的槽体形状于输液管的外形相同;
进一步地,凹槽的首尾端开口为收口设计,宽度略小于输液管直径,用于夹紧固定输液管;
进一步地,缠绕体的上端面加工有孔塞放置槽用于盛放孔塞;
进一步地,孔塞放置槽上设置有槽盖。
进一步地,固定部分包括:夹具、托架;
进一步地,托架为圆环结构,其内径尺寸介于加热部分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间,加热部分由托架承托;
进一步地,托架通过连杆与夹具相连接,并通过夹具固定于输液架的立柱上。
进一步地,自发热药剂包为长条状结构,由无纺布袋内状自发热药剂构成,在其外部包裹不透气袋,撕掉外膜即可氧化发热;
进一步地,自发热药剂包放置于加热部分中空的环形筒状结构内,可同时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式为:
首先将输液管缠绕在缠绕部分的螺旋凹槽内,输液管通过螺旋槽首尾端固定,之后把缠绕部分插入加热部分中;打开上盖放入已撕开外膜的自发热药剂包,扣好上盖;将以上几部分插入到已固定在输液架上的托架中。
根据患者需求打开合适的进气口数量从而控制药剂包的放热速度,之后将取下的孔塞放入孔盖座中防止丢失。
输液结束后,需要把所有的进气孔用孔塞塞住,防止热量流失速度过快,之后将输液管拆除,可以将该装置用于下一位患者。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滴加热装置,比起传统用电加热装置具有便携、安全、环保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滴加热装置,具有热容量大、换热面积大、放热速度可调节等优势;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滴加热装置,不许通电,可随处使用,安全可靠;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滴加热装置,可通过增减发热药剂包的数量,调节加热温度,操作方便。
综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冰冷药液输入患者体内会导致痉挛、刺激、休克等情况,甚至会引起并发症而加重病情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加热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缠绕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B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自发热药剂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加热部分1-1、外侧壁1-2、内侧壁1-3、上盖1-4、下底1-5、进气孔1-6、孔塞1-7、外壁保温层2、缠绕部分2-1、缠绕体2-2、凹槽2-3、槽盖2-4、孔塞放置槽3、固定部分3-1、夹具3-2、托架4、自发热药剂包。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同时,应当清楚,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己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位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滴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分1、缠绕部分2、固定部分3和自发热药剂包4;缠绕部分2的凹槽2-2内缠绕输液管;缠绕部分2插入到加热部分1的内部;自发热药剂包4装于加热部分1的中空结构内,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加热部分1通过固定部分3装于输液架的立柱上。
如图2所示,加热部分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环形筒状结构,包括:外侧壁1-1、内侧壁1-2、上盖1-3、下底1-4、进气孔1-5、孔塞1-6、外壁保温层1-7;外侧壁1-1和内侧壁1-2均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圆台面,与上盖1-3和下底1-4组成中空的环形筒状结构;下底1-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进气孔1-5;孔塞1-6塞入到进气孔1-5中;上盖1-3与外侧壁1-1和内侧壁1-2可紧密贴合及分离,作为放置自发热药剂包4的通道;外侧壁1-1的外部设置有外壁保温层1-7。
如图3-5所示,缠绕部分2包括:缠绕体2-1、凹槽2-2、槽盖2-3和孔塞放置槽2-4;缠绕体2-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锥台结构,外型与内侧壁1-2围成的中空部分形状相同;缠绕体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2-2;凹槽2-2的槽体形状于输液管的外形相同;凹槽2-2的首尾端开口为收口设计,宽度略小于输液管直径,用于夹紧固定输液管;缠绕体2-1的上端面加工有孔塞放置槽2-4用于盛放孔塞1-6;孔塞放置槽2-4上设置有槽盖2-3。
如图6所示,固定部分3包括:夹具3-1、托架3-2;托架3-2为圆环结构,其内径尺寸介于加热部分1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间,加热部分1由托架3-1承托;托架3-2通过连杆与夹具3-1相连接,并通过夹具3-1固定于输液架的立柱上。
如图2、7所示,自发热药剂包4为长条状结构,由无纺布袋内状自发热药剂构成,在其外部包裹不透气袋,撕掉外膜即可氧化发热;自发热药剂包4放置于加热部分3中空的环形筒状结构内,可同时放置多个。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点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滴加热装置包括:加热部分(1)、缠绕部分(2)、固定部分(3)和自发热药剂包(4);
所述的缠绕部分(2)的凹槽(2-2)内缠绕输液管;
所述的缠绕部分(2)插入到加热部分(1)的内部;
所述的自发热药剂包(4)装于加热部分(1)的中空结构内,对输液管内的药液进行加热;
所述的加热部分(1)通过固定部分(3)装于输液架的立柱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部分(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环形筒状结构,包括:外侧壁(1-1)、内侧壁(1-2)、上盖(1-3)、下底(1-4)、进气孔(1-5)、孔塞(1-6)、外壁保温层(1-7);
所述的外侧壁(1-1)和内侧壁(1-2)均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圆台面,与上盖(1-3)和下底(1-4)组成中空的环形筒状结构;
所述的下底(1-4)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圆形进气孔(1-5);
所述的孔塞(1-6)塞入到进气孔(1-5)中;
所述的上盖(1-3)与外侧壁(1-1)和内侧壁(1-2)可紧密贴合及分离,作为放置自发热药剂包(4)的通道;
所述的外侧壁(1-1)的外部设置有外壁保温层(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缠绕部分(2)包括:缠绕体(2-1)、凹槽(2-2)、槽盖(2-3)和孔塞放置槽(2-4);
所述的缠绕体(2-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锥台结构,外型与内侧壁(1-2)围成的中空部分形状相同;
所述的缠绕体(2-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螺旋状凹槽(2-2);
所述的凹槽(2-2)的槽体形状于输液管的外形相同;
所述的凹槽(2-2)的首尾端开口为收口设计,宽度略小于输液管直径,用于夹紧固定输液管;
所述的缠绕体(2-1)的上端面加工有孔塞放置槽(2-4)用于盛放孔塞(1-6);
所述的孔塞放置槽(2-4)上设置有槽盖(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分(3)包括:夹具(3-1)、托架(3-2);
所述的托架(3-2)为圆环结构,其内径尺寸介于加热部分(1)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间,加热部分(1)由托架(3-2)承托;
所述的托架(3-2)通过连杆与夹具(3-1)相连接,并通过夹具(3-1)固定于输液架的立柱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发热药剂包(4)为长条状结构,由无纺布袋内状自发热药剂构成,在其外部包裹不透气袋,撕掉外膜即可氧化发热;
所述的自发热药剂包(4)放置于加热部分(1)中空的环形筒状结构内,可同时放置多个。
CN202121768819.4U 2021-08-01 2021-08-01 点滴加热装置 Active CN216417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8819.4U CN216417988U (zh) 2021-08-01 2021-08-01 点滴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8819.4U CN216417988U (zh) 2021-08-01 2021-08-01 点滴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7988U true CN21641798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5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68819.4U Active CN216417988U (zh) 2021-08-01 2021-08-01 点滴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7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1894A (en) Insulated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tubing and drip chambers
EP239605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rganizing and priming an iv administration set
WO2009068043A2 (en) An assembly for wetting a medical device
US6035102A (en) Cylindrical electric liquid warming system utilizing heating by condensation
CN216417988U (zh) 点滴加热装置
CN203736624U (zh) 点滴自动换瓶器
US923812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ravenous tubing
CN211751460U (zh) 一种手术室用具有恒温功能的输液架
CN206325061U (zh) 救护车防晃动输液架
CN105311708A (zh) 输液报警夹、输液报警系统及报警方法
CN104042421A (zh) 一种移动医疗信息推车
CN103316392A (zh) 一种便携式静脉输液盒
CN105833384A (zh) 一种负压报警输液瓶
CN111249568B (zh) 一种免悬挂的医用输液装置
CN207115866U (zh) 护理标识卷挂放架
CN218572609U (zh) 寒冷条件下应急救援便携式输液加热恒温装置和系统
CN201692427U (zh) 静脉点滴注射装置的可携式储液筒结构
RU231951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грева жидкости в трубке
CN210145224U (zh) 一种输液控温保温装置
CN213698286U (zh) 一种多功能输液架
CN104288859B (zh) 具有加温功能的输液装置
CN202459243U (zh) 泌尿科患者术后用熏蒸器
CN214911596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03749928U (zh) 可水平放置输液器
CN215460831U (zh) 一种急诊输液用输液瓶悬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