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7100U - 一种两用拖把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用拖把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7100U
CN216417100U CN202121465285.8U CN202121465285U CN216417100U CN 216417100 U CN216417100 U CN 216417100U CN 202121465285 U CN202121465285 U CN 202121465285U CN 216417100 U CN216417100 U CN 2164171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al
staving
mop
mop bucket
dehyd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652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天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4652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71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71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71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用拖把桶,涉及保洁用具技术,旨在解决在拖把需要重复进行清洗和脱水的工作时,挤水装置取下放置在任何地方都会带上水,从而使得放置的位置会出现被打湿的情况,需要人们重复进行劳作,降低了工作效率,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桶体以及位于桶体内的脱水板,当所述脱水板平躺状态时,所述桶体的两个相对内壁或者三个相邻内壁上均存在若干受力点一,若干所述受力点一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脱水板竖放状态时,所述桶体内设置有若干位于脱水板厚度方向两侧的受力点二,且一侧所述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另一侧所述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本实用新型能够切换脱水以及清洗状态,并且不会对其他地方造成打湿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两用拖把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洁用具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两用拖把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拖把桶一般包括甩干桶和清洁桶,为了增加美观性,通常会在拖把桶的侧面增设装饰侧板,装饰侧板上印制有文字、标志L0G0、卡通造型等美感图案,给人们带来美感,提高用户体验。
为了令人们对于拖把的清洗和脱水变得更加方便,人们将甩干桶和清洁桶总和成了一整个拖把桶来进行使用,而目前拖把桶均通过挤压的方式来对拖把进行脱水,例如公开号为CN213155726U的一种带有拖把防倾倒装置的多功能拖把桶,其技术要点是,包括桶体,桶体上口设置挤水装置和提手,提手的两侧内壁分别制有卡销,桶体的两侧壁上开有卡孔,卡销与卡孔相配合,提手与桶体经定位装置定位配合,提手的中部侧壁制有安装槽,安装槽中设置扣环,扣环与提手相连接,扣环的一侧制有开口,开口的宽度小于扣环的内径,扣环的开口与拖把柄相配合,挤水装置包括固定框架,固定框架与桶体的上口相配合,固定框架的上口设置限位框,限位框与固定框架卡接配合,限位框的内壁设置拉手,拉手经转销与限位框旋转配合,在固定框架的前后两侧内壁分别制有左右两条倾斜向下的斜滑道,固定框架的四角内壁分别制有滑槽,在固定框架中设置升降滑动架,升降滑动架的四角制有滑块,滑块与滑槽相配合,滑块内部中空,其上部开口,在滑块中设置拉簧,拉簧的上端与滑槽的一侧相连接,拉簧的下端与滑块底部相连接,在升降滑动架的前后两侧壁面上制有水平滑道,在前后的水平滑道之间设置左右两根挤水辊,挤水辊的两头同时与水平滑道和斜滑道相配合。
人们需要使用本拖把桶进行清洗的时候,通过手动的方式将挤水装置从拖把桶中取出,当需要进行挤水时再将其安装到拖把桶内,利用其对拖把进行脱水工作,而在拖把需要重复进行清洗和脱水的工作时,挤水装置取下放置在任何地方都会带上水,从而使得放置的位置会出现被打湿的情况,需要人们重复进行劳作,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用拖把桶,能够切换脱水以及清洗状态,并且不会对其他地方造成打湿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包括桶体以及位于桶体内的脱水板,当所述脱水板平躺状态时,所述桶体的两个相对内壁或者三个相邻内壁上均存在若干受力点一,若干所述受力点一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脱水板竖放状态时,所述桶体内设置有若干位于脱水板厚度方向两侧的受力点二,且一侧所述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另一侧所述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使用本拖把桶来对拖把进行清洗以及脱水工作的时候,只需要人们将切换对于脱水板的摆放状态即可,当人们需要清洗时,即将脱水板以竖放的状态进行设置,此时由于脱水板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存在一侧至少一个,另一侧至少两个的受力点二,从而使得脱水板能够保持稳定放置的状态而不会出现倾倒的情况,随即人们可以将拖把盘送入到桶体内泡入水中进行清洗,而在需要进行脱水的时候,人们将拖把盘从竖放的状态中切换呈平躺的状态,此时桶体对脱水板上存在三个受力点一,令其能够在三个受力点一形成的平面上稳定放置,而后将拖把盘放在脱水板上进行脱水工作,使得人们无需将脱水板从桶体中取出放到地上或者其他地方,避免地上或者其他地方被打湿,避免重复劳动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的相对两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与桶体相邻支撑板所在一侧内壁之间存在滑槽,所述滑槽的槽宽等于脱水板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对脱水板进行平躺的时候,只需要人们将脱水板摆放在支撑板的顶面上即可,而当人们需要令脱水板保持竖放状态的时候,只需要将脱水板插入到滑槽内,令滑槽对脱水板进行限位,使得其无法发生倾倒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顶面与桶体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其等长的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宽度小于支撑板的宽度,且两侧所述限位条之间的间距等于脱水板的宽度,所述脱水板竖放状态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滑槽的槽宽和脱水板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将托水板平躺时,能够令其搁置在支撑板上,受到限位条限制的同时,还能够通过挡块嵌入滑槽内,从而使得脱水板难以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脱水板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棱,且所述脱水板上开设有若干将其贯穿且位于相邻凸棱之间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们需要通过脱水板进行脱水的时候,只需要将拖把盘和墩布放在脱水板上,而后令拖把盘挤压墩布与脱水板上凸棱抵触的同时,令墩布在水平方向上发生位移,从而使得凸棱会对墩布进行挤压,令墩布中的水能够流失出来,并且通过通槽落到桶体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凸条,当拖把上的墩布泡水后需要进行清洗的时候,只需要令拖把盘推动墩布与桶体内底面上凸条进行抵触,再令墩布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位移,由此使得墩布能够与凸条进行搓动,继而完成对于墩布的揉搓,将墩布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的外周壁上存在若干支撑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桶体的外周壁上存在若干支撑点,从而使得人们需要抬起桶体的时候方便人们进行发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的顶面外缘固定连接有一圈边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边框,从而使得当人们需要抬起桶体的时候能够通过边框进行发力,使得人们抬起桶体更加轻松。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边框远离竖放脱水板的一端内圈凹陷形成蓄水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蓄水口,从而使得当人们需要将废水中桶体内倾倒出去的时候,蓄水口能够对废水进行汇聚,令废水能够从蓄水口离开,避免倒水时废水散开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桶体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提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提手,从而使得当人们需要带动桶体进行位移的时候,方便人们通过提手来对桶体进行抬升和位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提手的转动角度为90度,所述提手达到最大转动角度时处于竖直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提手的转动角度为90度,提手达到最大转动角度时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使得当人们在提拉提手的时候,更加适应人们的发力情况,避免由于提手会过度转动而使得人们对提手的作用力分散开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人们需要使用本拖把桶来对拖把进行清洗以及脱水工作的时候,只需要人们将切换对于脱水板的摆放状态即可,当人们需要清洗时,即将脱水板以竖放的状态进行设置,此时由于脱水板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存在一侧至少一个,另一侧至少两个的受力点二,从而使得脱水板能够保持稳定放置的状态而不会出现倾倒的情况,随即人们可以将拖把盘送入到桶体内泡入水中进行清洗,而在需要进行脱水的时候,人们将拖把盘从竖放的状态中切换呈平躺的状态,此时桶体对脱水板上存在三个受力点一,令其能够在三个受力点一形成的平面上稳定放置,而后将拖把盘放在脱水板上进行脱水工作,使得人们无需将脱水板从桶体中取出放到地上或者其他地方,避免地上或者其他地方被打湿,避免重复劳动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洗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边框以及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中:1、桶体;2、边框;3、提手;4、脱水板;5、蓄水口;6、凸条; 7、凸棱;8、通槽;9、限位条;10、挡块;11、支撑板;12、滑槽;13、加强板;14、限位件;15、导向槽;16、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
一种两用拖把桶,如图1、2和4所示,包括桶体1以及位于桶体1内的脱水板4,当脱水板4平躺状态时,桶体1的两个相对内壁或者三个相邻内壁上均存在若干受力点一,若干受力点一位于同一平面,当脱水板4竖放状态时,桶体1内设置有若干位于脱水板4厚度方向两侧的受力点二,且一侧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另一侧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如图2和3所示,桶体1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条6,脱水板4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棱7,且脱水板4上开设有若干将其贯穿且位于相邻凸棱7之间的通槽8,凸条6和凸棱7的截面均呈三角形。
如图5所示,桶体1的相对两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支撑板11 呈竖直设置的平板状,且其底面与桶体1的内底面固定连接,支撑板11与桶体1相邻支撑板11所在一侧内壁之间存在滑槽12,滑槽12的槽宽等于脱水板4的厚度,支撑板11顶面与桶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其等长的限位条9,限位条9呈长方体状,限位条9的宽度小于支撑板11的宽度,且两侧限位条之间的间距等于脱水板4的宽度,脱水板4竖放状态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0,挡块10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滑槽12的槽宽和脱水板4的厚度。
如图6和7所示,桶体1的外周壁上存在若干支撑点,桶体1的顶面外缘固定连接有一圈边框2,边框2与桶体1的外周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加强板13,边框2远离竖放脱水板4的一端内圈凹陷形成蓄水口5,边框2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提手3,提手3的转动角度为90度,提手3达到最大转动角度时处于竖直状态,提手3上转动连接处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贯穿边框2 至边框2与桶体1之间,并且转轴远离提手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件14,限位件14呈圆片状,同时提手3朝向边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形的滑块 16,边框2上开设有与转轴同轴心的导向槽15,导向槽15呈弧形,且导向槽15的圆弧角度为90度。
当人们需要对拖把进行清洗工作的时候,只需要人们通过手动的方式将脱水板4抬起,从而使得脱水板4保持竖直状态,接着将挡块10插入到滑槽 12内,令挡块10起到导向作用,引导脱水板4进入到滑槽12内,从而使得脱水板4的左右两侧受到滑槽12的限位,滑槽12的两侧壁对脱水板4在厚度方向上进行支撑,作为受力点来令脱水板4不会发生左右倾倒的情况,而是始终保持竖直设置的状态。
而后人们只需要对桶体1内倾倒进水,接着将拖把的拖把盘放入到桶体 1内进行清洗和湿润,在拖把盘上的墩布较为脏的时候,人们能够通过拖把杆来带动拖把盘和墩布往复位移,并且向下按压拖把盘和墩布,令墩布能够与桶体1内底面的凸条6抵触,来墩布进行往复搓动,进而完成对于拖把盘上的墩布的清洗。
在结束清洗以后,拖把盘上的墩布吸满水分,人们再通过手动的方式将脱水板4抬起,令脱水板4与滑槽12脱离,对脱水板4进行转动,使得其能够搁置在支撑板11的顶面上,并且位于两侧的限位条9之间,同时挡块10 仍旧嵌于滑槽12内,从而对脱水板4长度方向上的限制,令脱水板4受到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时不会发生位移,接着人们再将拖把盘放置在脱水板4上,令吸满水的墩布能够与脱水板4上的凸棱7抵触,而后人们再通过对拖把杆发力来带动拖把盘和墩布往复位移,由此完成对于拖把墩布的挤压和搓动,从墩布挤压搓动离开的水能够通过通槽8落下,使得水能够掉落到桶体1内,继而完成对于拖把墩布的脱水,方便人们对于拖把进行清洗。
而在清洗好以后,人们能够通过手动的方式翻转提手3,使得提手3通过转轴进行转动,通过限位件14令提手3不会从边框2中脱离出来,并且在提手3通过转轴转动时,滑块16能够在弧形的导向槽15内发生滑动,由于导向槽15的圆弧角度为90度,从而使得提手3翻转以后最大达到90度的角度转动,提手3保持竖直的状态,人们能够握住提手3将桶体1提起,而后在对桶体1内的废水进行倾倒时,人们能够通过另一只手抬起边框2,从而使得废水能够汇聚在蓄水口5的位置上,水能够从蓄水口5离开,避免水从桶体1内倒出时散开的情况发生。
完成拖地工作以后,人们能够将脱水板4保持竖放状态摆放,将拖把放入到桶体1内,或者将脱水板4保持平躺状态,将拖把盘摆放在脱水板4上均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以及位于桶体(1)内的脱水板(4),当所述脱水板(4)平躺状态时,所述桶体(1)的两个相对内壁或者三个相邻内壁上均存在若干受力点一,若干所述受力点一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脱水板(4)竖放状态时,所述桶体(1)内设置有若干位于脱水板(4)厚度方向两侧的受力点二,且一侧所述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另一侧所述受力点二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相对两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且所述支撑板(11)与桶体(1)相邻支撑板(11)所在一侧内壁之间存在滑槽(12),所述滑槽(12)的槽宽等于脱水板(4)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1)顶面与桶体(1)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与其等长的限位条(9),所述限位条(9)的宽度小于支撑板(11)的宽度,且两侧所述限位条(9)之间的间距等于脱水板(4)的宽度,所述脱水板(4)竖放状态的下端两侧固定连接有挡块(10),所述挡块(10)的最大宽度小于等于滑槽(12)的槽宽和脱水板(4)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板(4)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棱(7),且所述脱水板(4)上开设有若干将其贯穿且位于相邻凸棱(7)之间的通槽(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若干阵列分布的凸条(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外周壁上存在若干支撑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顶面外缘固定连接有一圈边框(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2)远离竖放脱水板(4)的一端内圈凹陷形成蓄水口(5)。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的外侧转动连接有提手(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两用拖把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3)的转动角度为90度,所述提手(3)达到最大转动角度时处于竖直状态。
CN202121465285.8U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两用拖把桶 Active CN2164171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5285.8U CN216417100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两用拖把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65285.8U CN216417100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两用拖把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7100U true CN216417100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4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65285.8U Active CN216417100U (zh) 2021-06-29 2021-06-29 一种两用拖把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71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95111A (zh) 电动拖把旋转脱水清洁工具
CN216417100U (zh) 一种两用拖把桶
CN108175346B (zh) 立刮折甩清洁工具
CN202161284U (zh) 可快速清洗拖把头的复合拖把桶装置
CN215457783U (zh) 一种斜向挤压清洗拖把桶
CN210354590U (zh) 拖把桶和清洁用具套件
CN211834258U (zh) 电动拖把旋转脱水清洁工具
CN210144606U (zh) 一种集刮地、扫地、拖地为一体的拖把
CN210169986U (zh) 一种用于平板拖把的电动清洁桶
CN208404442U (zh) 立刮折甩清洁工具
CN210541413U (zh) 一种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09884063U (zh) 平板拖把挤水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清洁工具
CN111166254A (zh) 一种擦地机抹布的内外桶式清洁装置
CN208598315U (zh) 具有过滤功能挤压平板拖把清洁工具
CN220898636U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拖把桶
CN111973106A (zh) 一种横向倒立挤水的拖把桶套件
CN213155726U (zh) 带有拖把防倾倒装置的多功能拖把桶
CN218922477U (zh) 一种带提水篮的自清洗刮水拖把
CN219166334U (zh) 一种安装便捷的拖把桶
CN211609644U (zh) 免手洗拖把清洁桶
CN211723044U (zh) 一种拖把桶套件
CN211609622U (zh) 一种擦地机抹布的内外桶式清洁装置
CN211704484U (zh) 一种拖把清洁工具
CN212346448U (zh) 一种家用清洁工具套件
CN110432844A (zh) 一种发泡棉拖把清洁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