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5087U -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5087U
CN216415087U CN202123271706.6U CN202123271706U CN216415087U CN 216415087 U CN216415087 U CN 216415087U CN 202123271706 U CN202123271706 U CN 202123271706U CN 216415087 U CN216415087 U CN 216415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bon
ditching
sowing
shovel
charco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7170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德志
张露籍
赫天一
孟军
宫元娟
孙晓雪
张雅文
成慧婷
李佳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327170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5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5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5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il Working Implement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包括前机架、后机架、扶手、行走轮、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储料箱、炭量控制器、开沟播炭铲及平地覆土托辊;后机架和扶手固连在前机架后部,扶手位于后机架两侧;行走轮位于前机架两侧;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并列安装在前机架上部,燃油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变速箱动力输入轴传动连接,变速箱动力输出轴与行走轮轮轴传动连接;炭量控制器固装在后机架上部;储料箱固装在炭量控制器上部,储料箱出料口与炭量控制器进料口连通;开沟播炭铲通过定尺伸缩支架设在后机架下方,开沟播炭铲进料口与炭量控制器出料口通过导料管连通;平地覆土托辊设在后机架下部且位于开沟播炭铲后方;开沟播炭铲下层铲面设有控制播撒幅宽的导流槽。

Description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背景技术
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农田土壤出现结构恶化、耕层变浅、水土流失加剧、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等问题,为了改良土壤,生物炭还田技术应运而生,同时生物炭还田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农作物秸秆产量可达6.4亿吨,为了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将秸秆炭化后还田,对保护环境、改善土壤结构、减轻农民负担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生物炭还田技术的实施主要依托旋耕机,首先将生物炭颗粒撒播于开沟后的土壤表层,然后再利用旋耕机将生物炭颗粒与土壤进行旋耕混合,目的是将生物炭颗粒至于土壤之中。但是,依托旋耕机实施生物炭还田时,旋耕机在将生物炭颗粒混入土壤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土壤团聚力和土壤微生物,并且旋耕混合作用下难以保证生物炭颗粒与土壤的混合均匀性,导致利用生物炭对土壤进行改良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土壤开沟、生物炭颗粒的播撒、生物炭与土壤混合这三道工序都是彼此独立进行的,导致生物炭还田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人力、财力投入成本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能够将土壤开沟、生物炭颗粒的播撒、生物炭与土壤混合这三道工序整合在一台设备内实施,实现了开沟-播炭-混合的工序一体化,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财力成本的投入,而且可以减小生物炭还田过程对土壤的扰动,防止破坏土壤团聚力和土壤微生物,并且生物炭还田深度可调,生物炭还田后可实现地表平整,并将混合后的炭土掩埋在土壤表层之下,有效提高了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包括前机架、后机架、扶手、行走轮、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储料箱、炭量控制器、开沟播炭铲及平地覆土托辊;所述后机架固定连接在前机架后部;所述扶手固定连接在前机架后部且位于后机架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轮设置在前机架左右两侧;所述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并列安装在前机架上部,燃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进行传动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与行走轮的中心轮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炭量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后机架上部;所述储料箱固定安装在炭量控制器上部,储料箱的出料口与炭量控制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开沟播炭铲设置在后机架下方,所述开沟播炭铲的进料口与炭量控制器的出料口通过导料管相连通;所述平地覆土托辊安装在后机架下部且位于开沟播炭铲后方。
所述开沟播炭铲与后机架之间连接有定尺伸缩支架,通过定尺伸缩支架对开沟播炭铲的下探深度进行调节,用于调整生物炭颗粒的还田深度。
所述开沟播炭铲的下层铲面设有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对生物炭颗粒的播撒幅宽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能够将土壤开沟、生物炭颗粒的播撒、生物炭与土壤混合这三道工序整合在一台设备内实施,实现了开沟-播炭-混合的工序一体化,不但可以节省人力、财力成本的投入,而且可以减小生物炭还田过程对土壤的扰动,防止破坏土壤团聚力和土壤微生物,并且生物炭还田深度可调,生物炭还田后可实现地表平整,并将混合后的炭土掩埋在土壤表层之下,有效提高了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炭量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开沟播炭铲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机架,2—后机架,3—扶手,4—行走轮,5—燃油发动机,6—变速箱,7—储料箱,8—炭量控制器,9—开沟播炭铲,10—平地覆土托辊,11—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12—导料管,13—定尺伸缩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包括前机架1、后机架2、扶手3、行走轮4、燃油发动机5、变速箱6、储料箱7、炭量控制器8、开沟播炭铲9及平地覆土托辊10;所述后机架2固定连接在前机架1后部;所述扶手3固定连接在前机架1后部且位于后机架2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轮4设置在前机架1左右两侧;所述燃油发动机5和变速箱6并列安装在前机架1上部,燃油发动机5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11与变速箱6的动力输入轴进行传动连接,变速箱6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11与行走轮4的中心轮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炭量控制器8固定安装在后机架2上部;所述储料箱7固定安装在炭量控制器8上部,储料箱7的出料口与炭量控制器8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开沟播炭铲9设置在后机架2下方,所述开沟播炭铲9的进料口与炭量控制器8的出料口通过导料管12相连通;所述平地覆土托辊10安装在后机架2下部且位于开沟播炭铲9后方。
所述开沟播炭铲9与后机架2之间连接有定尺伸缩支架13,通过定尺伸缩支架13对开沟播炭铲9的下探深度进行调节,用于调整生物炭颗粒的还田深度。
所述开沟播炭铲9的下层铲面设有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对生物炭颗粒的播撒幅宽进行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次使用过程:
在开展生物炭还田工作时,首先启动燃油发动机5,燃油发动机5的动力通过变速箱6传递给行走轮4,操作者双手握紧扶手3,控制生物炭还田机的行进方向。在生物炭还田机向前行进的过程中,首先由调整好下探深度的开沟播炭铲9完成土壤的开沟,并在开沟的同时,储料箱7内的生物炭颗粒会依次通过炭量控制器8和导料管12同步进入开沟播炭铲9内,并通过开沟播炭铲9均匀播撒到刚刚开好的沟槽槽底,随着生物炭还田机继续行进,直到平地覆土托辊10经过沟槽后,会重新将沟槽两侧的土壤推入沟槽内,同时实现土地的辊压平整,而沟槽槽底已经播撒好的生物炭颗粒则会被土壤重新覆盖实现掩埋,保证了生物炭颗粒在还田后的混合均匀性,从而有效提高了生物炭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Claims (3)

1.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机架、后机架、扶手、行走轮、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储料箱、炭量控制器、开沟播炭铲及平地覆土托辊;所述后机架固定连接在前机架后部;所述扶手固定连接在前机架后部且位于后机架左右两侧;所述行走轮设置在前机架左右两侧;所述燃油发动机和变速箱并列安装在前机架上部,燃油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进行传动连接,变速箱的动力输出轴通过皮带带轮传动机构或链条链轮传动机构与行走轮的中心轮轴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炭量控制器固定安装在后机架上部;所述储料箱固定安装在炭量控制器上部,储料箱的出料口与炭量控制器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开沟播炭铲设置在后机架下方,所述开沟播炭铲的进料口与炭量控制器的出料口通过导料管相连通;所述平地覆土托辊安装在后机架下部且位于开沟播炭铲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播炭铲与后机架之间连接有定尺伸缩支架,通过定尺伸缩支架对开沟播炭铲的下探深度进行调节,用于调整生物炭颗粒的还田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播炭铲的下层铲面设有导流槽,通过导流槽对生物炭颗粒的播撒幅宽进行控制。
CN202123271706.6U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Active CN216415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1706.6U CN21641508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71706.6U CN21641508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5087U true CN216415087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91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71706.6U Active CN216415087U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5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6545A (zh) * 2022-08-19 2022-10-14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一种自走式智能生物炭还田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6545A (zh) * 2022-08-19 2022-10-14 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 一种自走式智能生物炭还田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11644B (zh) 一种农作物用施肥装置
CN206042785U (zh) 一种宽窄行甘蔗种植机
CN216415087U (zh) 一种手扶式生物炭还田机
CN206567323U (zh) 一种农田土壤修复装置
CN109379931B (zh) 一种果园有机肥料条铺机
CN108093712B (zh) 一种均匀施肥自动覆土设备
CN103583128B (zh) 多元肥料联合施肥机
CN111247908A (zh) 自走式仿形作业播种施肥机
CN110574531B (zh) 变垄距生物质钵体育苗种植机
CN111448858A (zh) 土壤重金属治理装置及治理方法
CN203327501U (zh) 一种旋耕施肥起垄覆膜打药一体机
CN216820584U (zh) 一种免开沟式施肥装置
CN216415086U (zh) 一种开沟覆土式生物炭还田机
CN213245681U (zh) 一种果园有机肥料开沟埋肥一体化施肥机
CN204362566U (zh) 一种撒施肥抓土覆土设备
CN114009168A (zh) 一种手扶式茶园侧位撒施深施肥一体机
CN206302737U (zh) 一种颗粒状肥料入土式施肥机
CN208258393U (zh) 一种定量深施肥机
CN110999583B (zh) 喷洒变垄距生物质钵体育苗种植机
CN111527849A (zh) 一种果园有机肥料开沟埋肥一体化施肥机
CN204362601U (zh) 秸秆混肥还田作业机
CN207235411U (zh) 旱稻种植用平土播种器
CN203151981U (zh) 一种侧条施肥播种机
CN103404272B (zh) 大蒜种植机
CN214960933U (zh) 一种秸秆还田、施肥、播种一体化盐碱地改良农业机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