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12713U - 一种风力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12713U
CN216412713U CN202122521295.5U CN202122521295U CN216412713U CN 216412713 U CN216412713 U CN 216412713U CN 202122521295 U CN202122521295 U CN 202122521295U CN 216412713 U CN216412713 U CN 2164127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sleeve
fixedly connected
wind power
power cable
circula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2129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nqiu Hengfeng Special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nqiu Hengfeng Spec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nqiu Hengfeng Special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nqiu Hengfeng Special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2129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127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127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127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exible Sha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力电缆,涉及电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线套、第二线套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线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信号线,所述第一线套的表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和第一线套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线套相对于圆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杆,所述第一线套靠近第二线套的端口固定连接有长条,所述第二线套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圆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在缠绕钢丝条的时候,由于钢丝条的两端比较尖锐,非常容易划伤手指,继而导致工人在后续工作中受到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传统的电缆之间连接需要借助钢丝条等工具来缠绕,而在缠绕钢丝条的时候,由于钢丝条的两端比较尖锐,非常容易划伤手指,继而导致工人在后续工作中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力电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电缆,包括第一线套、第二线套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线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信号线,所述第一线套的表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圆环,所述圆环的内壁和第一线套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线套相对于圆环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圆环的内壁和齿轮啮合,所述齿轮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杆,所述第一线套靠近第二线套的端口固定连接有长条,所述第二线套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圆杆远离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所述限位盘用以限制圆杆防止圆杆滑出第二线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套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尺寸和连接板的尺寸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圆环通过连接槽和齿轮相啮合。
优选的,所述长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内部螺纹插设有插条,所述插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
优选的,所述第一线套的表面设有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第一半圆块,所述第一半圆块的内壁和第一线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块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块,所述第二半圆块的内部螺纹插设有插柱,所述第一半圆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所述矩形板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条,所述圆条远离矩形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
优选的,所述圆盘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圆盘的一端和矩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块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尺寸和圆条的尺寸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连接结构,先将第一线套靠近第二线套,接着将第二线套内的连接板滑进第一线套内,接着转动连接板,使连接板卡进凹槽内,然后转动圆环,圆环将带动齿轮转动,由于螺杆和齿轮螺纹连接且螺杆和第一线套滑动连接,因此齿轮转动的时候将带动螺杆在第一线套内滑动,这时螺杆将挤压连接板,连接板将被限制移动,此时第一线套和第二线套将借助连接板、圆杆和限位盘连接在一起,与此同时第一线套和第二线套内的信号线将交缠在一起,这时信号线位于套环内,此时拧紧插条,插条转动的同时将缠绕其表面的连接绳,连接绳将收紧并束缚住交缠在一起的信号线,整个结构解决了在缠绕钢丝条的时候,由于钢丝条的两端比较尖锐,非常容易划伤手指,继而导致工人在后续工作中受到影响。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辅助结构,当第一线套和第二线套连接在一起后,将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连接在一起,同时拧紧第二半圆块内的插柱,插柱将挤压第一线套和第二线套从而限制第二半圆块移动,同时矩形板内的圆条将被圆盘表面的弹簧拉动从而卡进第二半圆块表面的插槽内,从而限制第一半圆块和第二半圆块张开,整个结构解决了第一线套和第二线套之间留有空隙容易使信号线受损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力电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力电缆中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力电缆中第一线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力电缆中连接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力电缆中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第一线套;2、第二线套;3、连接结构;301、圆杆;302、连接板;303、圆环;304、齿轮;305、螺杆;306、长条;307、套环;308、插条;309、连接绳;310、凹槽;311、限位盘;4、辅助结构;41、第一半圆块;42、第二半圆块;43、插柱;44、矩形板;45、圆条;46、圆盘;5、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电缆,包括第一线套1、第二线套2和连接结构3,第一线套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信号线5,第一线套1的表面设有连接结构3。
下面具体说一下其连接结构3和辅助结构4的具体设置和作用。
如图1和图3所示,连接结构3包括圆环303,圆环303的内壁和第一线套1的转动连接,第一线套1相对于圆环303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齿轮304,齿轮304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杆305,第一线套1靠近第二线套2的端口固定连接有长条306,第二线套2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杆301,圆杆30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2,圆杆301远离连接板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311,先将第一线套1靠近第二线套2,接着将第二线套2内的连接板302滑进第一线套1内,接着转动连接板302,使连接板302卡进凹槽310内,然后转动圆环303,圆环303将带动齿轮304转动,由于螺杆305和齿轮304螺纹连接且螺杆305和第一线套1滑动连接,因此齿轮304转动的时候将带动螺杆305在第一线套1内滑动,这时螺杆305将挤压连接板302,连接板302将被限制移动,第一线套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310,凹槽310的尺寸和连接板302的尺寸相适配,圆环303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圆环303通过连接槽和齿轮304相啮合,长条3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307,套环307的内部螺纹插设有插条308,插条30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309。
其整个连接结构3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连接结构3,先将第一线套1靠近第二线套2,接着将第二线套2内的连接板302滑进第一线套1内,接着转动连接板302,使连接板302卡进凹槽310内,然后转动圆环303,圆环303将带动齿轮304转动,由于螺杆305和齿轮304螺纹连接且螺杆305和第一线套1滑动连接,因此齿轮304转动的时候将带动螺杆305在第一线套1内滑动,这时螺杆305将挤压连接板302,连接板302将被限制移动,此时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将借助连接板302、圆杆301和限位盘311连接在一起,与此同时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内的信号线5将交缠在一起,这时信号线5位于套环307内,此时拧紧插条308,插条308转动的同时将缠绕其表面的连接绳309,连接绳309将收紧并束缚住交缠在一起的信号线5,整个结构解决了在缠绕钢丝条的时候,由于钢丝条的两端比较尖锐,非常容易划伤手指,继而导致工人在后续工作中受到影响。
如图1和图5所示,第一线套1的表面设有辅助结构4,辅助结构4包括第一半圆块41,第一半圆块41的内壁和第一线套1活动连接,第一半圆块4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块42,第二半圆块42的内部螺纹插设有插柱43,第一半圆块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4,矩形板44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条45,圆条45远离矩形板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6,当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连接在一起后,将第一半圆块41和第二半圆块42连接在一起,同时拧紧第二半圆块42内的插柱43,插柱43将挤压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从而限制第二半圆块42移动,同时矩形板44内的圆条45将被圆盘46表面的弹簧拉动从而卡进第二半圆块42表面的插槽内,从而限制第一半圆块41和第二半圆块42张开,圆盘4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圆盘46的一端和矩形板44固定连接,第二半圆块42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尺寸和圆条45的尺寸相适配。
其整个辅助结构4达到的效果为,通过设置辅助结构4,当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连接在一起后,将第一半圆块41和第二半圆块42连接在一起,同时拧紧第二半圆块42内的插柱43,插柱43将挤压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从而限制第二半圆块42移动,同时矩形板44内的圆条45将被圆盘46表面的弹簧拉动从而卡进第二半圆块42表面的插槽内,从而限制第一半圆块41和第二半圆块42张开,整个结构解决了第一线套1和第二线套2之间留有空隙容易使信号线5受损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风力电缆,包括第一线套(1)、第二线套(2)和连接结构(3),所述第一线套(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信号线(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套(1)的表面设有连接结构(3),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圆环(303),所述圆环(303)的内壁和第一线套(1)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线套(1)相对于圆环(303)的位置转动连接有齿轮(304),所述圆环(303)的内壁和齿轮(304)啮合,所述齿轮(304)的内部螺纹插设有螺杆(305),所述第一线套(1)靠近第二线套(2)的端口固定连接有长条(306),所述第二线套(2)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杆(301),所述圆杆(30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连接板(302),所述圆杆(301)远离连接板(3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盘(311),所述限位盘(311)用以限制圆杆(301)防止圆杆(301)滑出第二线套(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套(1)的表面开设有凹槽(310),所述凹槽(310)的尺寸和连接板(302)的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303)的内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圆环(303)通过连接槽和齿轮(304)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30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套环(307),所述套环(307)的内部螺纹插设有插条(308),所述插条(30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绳(30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套(1)的表面设有辅助结构(4),所述辅助结构(4)包括第一半圆块(41),所述第一半圆块(41)的内壁和第一线套(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块(41)的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半圆块(42),所述第二半圆块(42)的内部螺纹插设有插柱(43),所述第一半圆块(4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板(44),所述矩形板(44)的内部滑动插设有圆条(45),所述圆条(45)远离矩形板(4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4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4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圆盘(46)的一端和矩形板(4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块(42)的表面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尺寸和圆条(45)的尺寸相适配。
CN202122521295.5U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风力电缆 Active CN2164127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1295.5U CN216412713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风力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21295.5U CN216412713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风力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12713U true CN216412713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6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21295.5U Active CN216412713U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风力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1271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50179U (zh) 一种电力工程施工用电缆收卷装置
US20240055841A1 (en) Conductor Trimmer
CN216412713U (zh) 一种风力电缆
CN212486041U (zh) 一种房屋建筑用电线套管
CN109545479B (zh) 一种电缆生产的束丝机
CN212063460U (zh) 一种便捷的电缆连接头
CN111014510B (zh) 一种电缆安装用捋线装置
CN110854645A (zh) 一种电力施工使用的接线装置
CN216451065U (zh) 一种便于电缆铺设的电缆铺设架
CN112467605B (zh) 一种手持电缆整合装置
CN115377744A (zh) 一种耐冲击防短路的防爆电缆及其生产工艺
CN210957730U (zh) 一种双顶绑线式全绝缘相色预绞丝
CN220628705U (zh) 一种钢芯铝绞线用卡线器
CN209104514U (zh) 一种具有多接线端口的骨节式电源线
CN208241054U (zh) 一种电工用剪线接线一体装置
CN107947031B (zh) 一种建筑施工预留线管口夹持固定器
CN214152564U (zh)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加工的高效绞线装置
CN216214473U (zh) 一种电缆接线装置
CN216562578U (zh) 一种具有可节能结构的电缆
CN112376983B (zh) 一种电杆拉线末端连接结构制作装置
CN217281428U (zh) 一种高强度线缆快速接头
CN111030022A (zh) 一种导线防震锤防滑装置
CN112366625B (zh) 一种变电站多型线缆束线装置及束线方法
CN216362236U (zh) 一种机电安装用的电缆架设支撑装置
CN218733154U (zh) 一种绝缘防雷的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