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6256U -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6256U
CN216406256U CN202122936437.4U CN202122936437U CN216406256U CN 216406256 U CN216406256 U CN 216406256U CN 202122936437 U CN202122936437 U CN 202122936437U CN 216406256 U CN216406256 U CN 216406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riginal
concrete column
reinforced concrete
column head
reinfor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364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尚志海
邢金泉
闫思凤
李家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cheng Huayu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cheng Huayu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cheng Huayu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CC Capital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Incorporation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cheng Huayu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364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6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6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6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涉及建筑行业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该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头和新增混凝土层,钢筋混凝土柱头具有一截面,新增混凝土层覆盖于截面上并与截面形成为一整体,钢筋混凝土柱头内预埋有多个原有纵筋和多个原有箍筋,新增混凝土层内预埋有钢筋骨架,钢筋骨架呈网格状并与多个原有纵筋和多个原有箍筋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能够保证钢筋混凝土柱头其原有箍筋肢距和封闭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行业钢筋混凝土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实践中经常会遇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与后置设备相互碰撞的情况,此时就需要对钢筋混凝土相关结构进行调整,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为切除部分混凝土。但是切除后削弱了原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为了保证原有构件的安全性,需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现有的加固方法有对相关混凝土构件凿除后重新浇筑、对相关位置进行粘钢板或者碳板等进行加固处理。但是上述方法均无法解决箍筋封闭的问题。并且重新浇筑方法整个柱头工期较长,粘钢加固方法其钢板易生锈且影响美观。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根据多年从事本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经验,经过反复试验设计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以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能够保证钢筋混凝土柱头其原有箍筋肢距和封闭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头和新增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头具有一截面,所述新增混凝土层覆盖于所述截面上并与所述截面形成为一整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头内预埋有多个原有纵筋和多个原有箍筋,所述新增混凝土层内预埋有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呈网格状并与多个所述原有纵筋和多个所述原有箍筋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钢筋骨架包括多个新增纵筋和多个新增箍筋,各所述新增纵筋沿所述原有纵筋在所述截面上的投影设置并与各所述原有纵筋一一对应配合,各所述新增箍筋水平设置并与最外圈的各所述原有箍筋一一对应配合。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各所述新增纵筋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原有纵筋焊接,各所述新增箍筋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原有箍筋两端焊接。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各所述新增纵筋和各所述新增箍筋的相交处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新增纵筋和所述新增箍筋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板具有背向所述截面设置的外板面和朝向所述截面设置的内板面,所述新增箍筋与所述外板面固定连接,所述新增纵筋与所述内板面固定连接,各所述连接板上还开设有贯通孔4,位于内圈的所述原有箍筋对位贯穿所述贯通孔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新增箍筋与所述外板面贴面焊接,所述新增纵筋与所述内板面贴面焊接,所述原有箍筋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四周围焊接。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大于等于8mm,长度和宽度大于等于50mm,所述贯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原有箍筋的外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板为钢制连接板。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新增纵筋的外径与所述原有纵筋外径相同,所述新增箍筋的外径与所述原有箍筋的外径相同。
如上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中,所述新增纵筋的材质与所述原有纵筋的材质外径相同,所述新增箍筋的材质与所述原有箍筋的材质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通过网格状的钢筋骨架与原有纵筋和原有箍筋相连接,使得各原有纵筋、各原有箍筋与钢筋骨架形成封闭状态,维持原有箍筋对原有纵筋的约束,保持了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强度和承载力。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D-D向的剖视图;
图6为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切削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10、钢筋混凝土柱头;
11、截面; 12、外轮廓线;
20、原有纵筋; 30、原有箍筋;
40、钢筋骨架; 41、新增纵筋;
42、新增箍筋; 43、连接板;
50、新增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100,该钢筋混凝土柱头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头10和新增混凝土层50,钢筋混凝土柱头10具有一截面11,新增混凝土层50覆盖于截面11上并与截面11形成为一整体,钢筋混凝土柱头10内预埋有多个原有纵筋20和多个原有箍筋30,新增混凝土层50内预埋有钢筋骨架40,钢筋骨架40呈网格状并与多个原有纵筋20和多个原有箍筋30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100,通过网格状的钢筋骨架40与原有纵筋20和原有箍筋30相连接,使得各原有纵筋20、各原有箍筋30与钢筋骨架40形成封闭状态,维持原有箍筋30对原有纵筋20的约束,保持了钢筋混凝土柱头10的强度和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100,在钢筋骨架40外局部浇筑形成新增混凝土层50,新增混凝土层50不但能够与钢筋骨架40和截面11连接形成新的受力结构,还能能起到保护钢筋骨架40、原有纵筋20和原有箍筋30不被锈蚀的作用;另外,由于新增混凝土层50只需局部浇筑,无需对整体钢筋混凝土柱重新浇筑,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100,最大程度利用原有结构的钢材,达到经济合理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钢筋骨架40包括多个新增纵筋41和多个新增箍筋42,多个新增纵筋41和多个新增箍筋42两两相交形成网格状结构,各新增纵筋41沿原有纵筋20在截面11上的投影设置并与各原有纵筋20一一对应配合,各新增箍筋42水平设置并与最外圈的各原有箍筋30一一对应配合。
在该实施方式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各新增纵筋41的一端与对应的原有纵筋20的纵筋预留接头焊接,各新增箍筋42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原有箍筋30两端的箍筋预留接头焊接。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新增纵筋41与纵筋预留接头21之间采用单面焊接并形成焊缝。
进一步的,焊接角焊缝尺寸可根据新增纵筋41的外径确定,
优选的,该焊缝的长度为新增纵筋41外径的10倍。
在该实施方式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各新增纵筋41和各新增箍筋42的相交处设有连接板43,连接板43分别与对应的新增纵筋41和新增箍筋42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连接板43连接新增箍筋42,新增纵筋41以形成钢筋骨架40。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板43具有背向截面11设置的外板面和朝向截面11设置的内板面,使新增箍筋42与外板面固定连接,新增纵筋41与内板面固定连接,各连接板43上还开设有贯通孔,使位于内圈的原有箍筋30其箍筋预留接头31对位贯穿贯通孔并与连接板43固定连接。原有箍筋30在切除相关混凝土后会有截断,采用上述结构,通过连接板43连接新增纵筋41、新增箍筋42和原有箍筋30,使得新增箍筋42和原有箍筋30闭合成一体,解决了原有箍筋30被切断后的封闭的问题;同时,由于新增纵筋41位于连接板43内侧,新增箍筋42位于连接板43外侧,即新增箍筋42通过连接板43压住了新增箍筋42,保持了柱头受压时新增箍筋42对新增纵筋41的约束,进一步提升了钢筋混凝土柱头10的强度和承载力。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新增箍筋42与外板面贴面焊接,新增纵筋41与内板面贴面焊接,箍筋预留接头31与贯通孔的内壁四周围焊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新增箍筋42的外径与原有箍筋30的外径相同,新增纵筋41的外径与原有纵筋20的外径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新增箍筋42的材质与原有箍筋30的材质相同,新增纵筋41的材质与原有纵筋20的材质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板43的厚度大于等于8mm,连接板43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大于等于50mm,贯通孔的内径与原有箍筋30的外径相同。
在一个可选的例子中,连接板43为钢制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加固方法,该钢筋混凝土柱头加固方法包括:
步骤1,切除钢筋混凝土柱头10的一部分并形成截面11,使钢筋混凝土柱头10内的各原有纵筋20在截面11处形成纵筋预留接头,各原有箍筋30在截面11处形成箍筋预留接头;
步骤2,在截面11上铺设网格状的钢筋骨架40,并使钢筋骨架40分别与各纵筋预留接头21和各箍筋预留接头31相连接;
步骤3,对钢筋骨架40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形成新增混凝土层50,使新增混凝土体与截面11形成为一整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中,在截面11处保留外轮廓线12。
在该实施方式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在步骤1中,外轮廓线12外的部分13采用机械切除,外轮廓线12内50mm的部分14采用人工凿除,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可选的例子中,在步骤3中,先对截面11进行清洗,再用细石混凝土对钢筋骨架40进行局部浇灌以形成新增混凝土层50(新的受力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100只需局部凿除受影响的混凝土构件,充分保障并利用原有结构进而减少拆除工作量,此外只需简单焊接即可连接各构件,无需使用可能污染环境的植筋胶等材料。另外,通过补做混凝土抹面对钢材进行保护,很好的避免了钢材的锈蚀问题。
针对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详细解释,其目的仅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解释,以便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这些描述不能以任何理由解释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是,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各个特征也可以相互任意组合,从而组成其他实施方式,除了有明确相反的描述,这些特征应被理解为能够应用于任何一个实施方式中,而并不仅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柱头和新增混凝土层,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头具有一截面,所述新增混凝土层覆盖于所述截面上并与所述截面形成为一整体,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头内预埋有多个原有纵筋和多个原有箍筋,所述新增混凝土层内预埋有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呈网格状并与多个所述原有纵筋和多个所述原有箍筋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骨架包括多个新增纵筋和多个新增箍筋,各所述新增纵筋沿所述原有纵筋在所述截面上的投影设置并与各所述原有纵筋一一对应配合,各所述新增箍筋水平设置并与最外圈的各所述原有箍筋一一对应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新增纵筋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原有纵筋焊接,各所述新增箍筋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原有箍筋两端焊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新增纵筋和各所述新增箍筋的相交处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新增纵筋和所述新增箍筋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具有背向所述截面设置的外板面和朝向所述截面设置的内板面,所述新增箍筋与所述外板面固定连接,所述新增纵筋与所述内板面固定连接,各所述连接板上还开设有贯通孔4,位于内圈的所述原有箍筋对位贯穿所述贯通孔并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箍筋与所述外板面贴面焊接,所述新增纵筋与所述内板面贴面焊接,所述原有箍筋与所述贯通孔的内壁四周围焊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厚度大于等于8mm,长度和宽度大于等于50mm,所述贯通孔的内径与所述原有箍筋的外径相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为钢制连接板。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纵筋的外径与所述原有纵筋外径相同,所述新增箍筋的外径与所述原有箍筋的外径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纵筋的材质与所述原有纵筋的材质外径相同,所述新增箍筋的材质与所述原有箍筋的材质相同。
CN202122936437.4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Active CN216406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6437.4U CN216406256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36437.4U CN216406256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6256U true CN216406256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302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36437.4U Active CN216406256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6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8920B (zh) 一种先张法预应力叠合梁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5569224A (zh) 钢管混凝土边缘约束叠合整体式剪力墙及制备和安装方法
CN102086677A (zh) 预制钢筋砼梁及钢筋砼柱与梁连接节点
CN103821235B (zh) U形钢-混凝土组合梁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节点组件
CN101457548A (zh) 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楼盖连接的节点及制作方法
CN102102396A (zh) 圆钢管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节点连接方法
CN108729564A (zh) 装配式建筑体系
CN107975160A (zh) 带侧向连接键槽的剪力墙结构、制作及装配方法
CN110409618B (zh) 塑性区钢纤维增强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
CN213448909U (zh) 一种预制柱螺栓抗剪件半干式连接
CN107386098B (zh) 屈曲抑制圆端型钢管混凝土桥墩及与承台连接结构和方法
CN201539106U (zh) 一种加大截面法梁柱节点加固结构
CN103437493A (zh) 预制钢筋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CN21640625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头的加固结构
CN201649433U (zh) 一种带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板
CN110644644A (zh) 装配式剪力墙组及其制作方法
CN210368944U (zh) 一种灌注桩主筋与加强筋连接结构及灌注桩钢筋笼
CN103195175B (zh) 核心区采用带孔钢板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10049234U (zh) 一种静压方桩拼接加固结构
JP6780063B2 (ja) 杭頭補強構造
CN106759950B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板墙工字钢焊接节点施工工艺
TWI553202B (zh) Prestressed pile and its pile method and pile head treatment method
CN113136946B (zh) 自支撑装配式海水海砂混凝土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374083B (zh) 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与圆钢管高强混凝土柱的节点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05857380U (zh) 一种榫式柱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