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03038U -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03038U
CN216403038U CN202122925225.6U CN202122925225U CN216403038U CN 216403038 U CN216403038 U CN 216403038U CN 202122925225 U CN202122925225 U CN 202122925225U CN 216403038 U CN216403038 U CN 216403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clamping
rotary
frame
bear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522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Chuangyuan Electr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522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03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03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03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载具,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该自动上料载具包括机架、两个回转组件、多个承载块和抓取组件。两个回转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两个回转组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回转组件能够同时带动承载块在第二方向上沿相反方向运动,且当一个承载块位于回转组件的一端时,另一个承载块位于回转组件的另一端,且两个回转组件上的各个承载块一一对应设置。抓取组件可活动地设在机架上,抓取组件位于两个回转组件的一端,抓取组件用于抓取物料。该自动上料载具能够保证物料的运输效率和便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运输,并提高物料的输送产能,节省人力输送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背景技术
在生产线上,当人工站调整为自动输送站时,往往要求除了生产线两端的人工上下料,其它运输均需要自动完成。现有的上料装置虽然能够实现自动输送,但是上料过程中往往又需要上料装置停机,导致自动输送效率仍然不高。
因此,亟需一种自动上料载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上料载具,能够保证物料的运输效率和便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运输,并提高物料的输送产能,节省人力输送资源。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包括:机架;两个回转组件,两个回转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两个回转组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多个承载块,每个所述回转组件上均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承载块,所述回转组件能够同时带动所述承载块在第二方向上沿相反方向运动,且当一个所述承载块位于所述回转组件的一端时,另一个所述承载块位于所述回转组件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回转组件上的各个所述承载块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回转组件上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承载块用于承载物料;抓取组件,所述抓取组件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抓取组件位于两个所述回转组件的自转方向的一端,所述抓取组件用于抓取所述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组件包括:两个转动部,两个所述转动部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传动部,所述传动部绕设在两个所述转动部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承载块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夹紧所述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两个夹紧件,两个所述夹紧件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回转组件设置,两个所述夹紧件均能够相对所述回转组件运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定位所述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件,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设在所述机架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个第二定位件,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设在所述机架的另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和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能够分别抵接所述物料的两对相对设置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设在所述抓取组件的抓取端,所述识别组件用于识别所述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抓取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设在所述机架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抓取件,所述抓取件设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件能够驱动所述抓取件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输送组件用于承载并输出所述抓取组件抓取的所述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两个感应件,两个所述感应件设在所述输送组件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两个回转组件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回转组件上的多个承载块又能承载物料,从而使得两个回转组件能够通过多个承载块带动物料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两个回转组件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使得两个回转组件能够带动多个承载块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同时,在第二方向上,当一个承载块位于回转组件的一端时,至少另一个承载块位于回转组件的另一端,从而使得回转组件在带动承载块运行时,两个承载块能够在回转组件的带动下同时改变运动方向,由此,两个回转组件在运转过程中无须停机也能确保有承载块承载输送而来的物料,从而较好地保证了物料的运输效率和便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运输,并提高物料的输送产能,节省人力输送资源。此外,机架上还活动设置有抓取组件,抓取组件能够将两个回转组件运输至其一端的物料抓取,并能相对机架运动以将物料移动至其他位置释放,从而实现了物料的上料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上料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自动上料载具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机架;11、支撑板;12、承载轮组;2、回转组件;21、转动部;22、传动部;3、承载块;4、抓取组件;41、第一驱动件;42、第二驱动件;43、抓取件;5、夹紧组件;51、夹紧件;52、夹紧驱动件;61、第一定位件;62、第二定位件;7、输送组件;8、感应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载具的具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图1公开了一种自动上料载具,其包括机架1、两个回转组件2、多个承载块3和抓取组件4。两个回转组件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机架1上,两个回转组件2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每个回转组件2上均设有两个以上的承载块3,回转组件2能够同时带动两个承载块3在第二方向上沿相反方向运动,且当一个承载块3位于回转组件2的一端时,另一个承载块3位于回转组件2的另一端,两个回转组件2上的各个承载块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回转组件2上对应设置的两个承载块3用于承载物料。抓取组件4可活动地设在机架1上,抓取组件4位于两个回转组件2的一端,抓取组件4用于抓取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回转组件2在第一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回转组件2上的多个承载块3又能承载物料,从而使得两个回转组件2能够通过多个承载块3带动物料在第二方向上运动;两个回转组件2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使得两个回转组件2能够带动多个承载块3在第二方向上运动,同时,在第二方向上,当一个承载块3位于回转组件2的一端时,至少另一个承载块3位于回转组件2的另一端,且两个承载块3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回转组件2在带动承载块3运行时,两个承载块3能够在回转组件2的带动下同时改变运动方向,由此,两个回转组件2在运转过程中无须停机也能确保有承载块3承载输送而来的物料,从而较好地保证了物料的运输效率和便于实现物料的自动化运输,并提高物料的输送产能,节省人力输送资源。此外,机架1上还活动设置有抓取组件4,抓取组件4能够将两个回转组件2运输至其一端的物料抓取,并能相对机架1运动以将物料移动至其他位置释放,从而实现了物料的上料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两个回转组件2、多个承载块3和抓取组件4对接物料的对接处均设有感应光电以提供物料的到料信号,同时各个部件接触物料的区域均由无磁性材料制备而成,以防止出现物料粘接问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回转组件2上设有偶数个承载块3,且偶数个承载块3等间距设置于回转组件2上,能够较好地保证当一个承载块3位于回转组件2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时,存在一个承载块3位于回转组件2在第二方向上的另一端,且两个承载块3均能继续在回转组件2的带动下改变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第三方向为Z轴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回转组件2包括两个转动部21和传动部22。两个转动部2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传动部22绕设在两个转动部21上,两个以上的承载块3间隔设置于传动部22上。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转动部21分别设在第二方向的两端上,两个转动部21同步转动时即可带动传动部22环绕两个转动部21往复转动,进而使得连接在转动部21上的多个承载块3能够先由一个转动部21运动至另一个转动部21处,再由另一个转动部21处运动回位至在先的转动部21处,从而实现了多个承载块3的循环运动,较好地保证了回转组件2的不间断上料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转动部21包括转轴,传动部22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链条,承载块3固定连接于链条。可以理解的是,转轴与链条的配合较为稳固,能够较好地保证回转组件2运输物料时的可靠性,且两个链条也能较好地保证承载块3的安装稳固性,进而确保承载块3承载物料的稳定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转动部21也能够设置为转轮,传动部22设置为绕设在转轮上的传动带,或者,转动部21设置为齿轮,传动部22设置为绕设在齿轮上的齿条。由此,转动部21和传动部22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夹紧组件5,夹紧组件5设在机架1上,夹紧组件5用于夹紧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承载块3所承载的物料往往具有多个,而抓取组件4在实际抓取过程中往往难以确保能够仅抓取指定数量的物料。由此,在本实施例中,夹紧组件5能够将其他无须抓取的物料夹紧,使得抓取组件4仅能抓取位于多个物料的一端处的单个或若干个物料,从而较好地保证了上料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夹紧组件5包括两个夹紧件51,两个夹紧件51分别对应一个回转组件2设置,两个夹紧件51均能够相对回转组件2运动以夹持或释放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当抓取组件4需要抓取物料时,两个夹紧件51能够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并夹持物料,当抓取组件4抓取完毕后,两个夹紧件51能够在第一方向上运动并释放物料,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夹紧组件5的夹紧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夹紧组件5还包括两个夹紧驱动件52,两个夹紧驱动件52的输出端分别设有一个夹紧件51,从而通过夹紧驱动件52实现夹紧件51的运动。具体地,夹紧件51和夹紧驱动件52集成为三轴气缸,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夹紧件51也可以设置为夹紧块,夹紧驱动件52也可以设置为直线模组或电动推杆,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在机架1上,定位组件用于定位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定位组件能够定位物料,以防止物料在运输过程中歪斜倾倒,从而较好地保证了物料的运输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定位组件包括两个第一定位件61和两个第二定位件62。两个第一定位件61设在机架1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个第二定位件62设在机架1的另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个第一定位件61和两个第二定位件62能够分别抵接物料的两对相对设置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两个第一定位件61和两个第二定位件62的设置,即可较好地对物料在第一方向和第三方向上实现定位效果,从而较好地保证了回转组件2通过承载块3输送物料时的稳定性。
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为Y轴方向。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定位件6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钣金部,第二定位件62包括定位杆,机架1还包括活动门板,一个第二定位件62设在活动门板上。
可以理解的是,钣金部不仅能够对物料起到定位效果,也能对物料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起到较好的导向效果。此外,通过上述结构设置,能够在关闭活动门板时,使得活动门板上的第二定位件62与另一个第二定位件62以及两个第一定位件61对物料起到定位效果,并能够在开启活动门板时使得定位组件不再定位物料,以便于操作人员针对物料进行上料等操作,从而较好地提高了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识别组件,识别组件设在抓取组件4的抓取端,识别组件用于识别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识别组件能够识别抓取组件4所抓取的物料,从而便于将输送的物料信息传输至输送线上的其他装置,以较好地实现物料的整体自动化输送。
具体地,识别组件包括扫码模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识别组件也可以设置为相机模组,其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抓取组件4包括第一驱动件41、第二驱动件42和抓取件43。第一驱动件41设在机架1上。第二驱动件42与第一驱动件4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驱动件41能够驱动第二驱动件42沿第三方向运动,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抓取件43设在第二驱动件42的输出端,第二驱动件42能够驱动抓取件43沿第二方向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第二方向上,抓取组件4抓取物料的位置可能与抓取组件4释放物料的位置不同。第一驱动件41能够驱动第二驱动件42和抓取件43沿第三方向运动以移动至物料的上方,第二驱动件42能够驱动抓取件43沿第二方向运动以抓取位于其下方的物料,此后,第一驱动件41又能再次驱动第二驱动件42、抓取件43及其抓取的物料运动至其他上料位置。通过第一驱动件41和第二驱动件42的设置,能够较好地解决抓取件43抓取物料和释放物料位置不同的问题,较好地保证了抓取组件4抓取释放物料的便捷性。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件41和第二驱动件42均可以设置为直线模组、驱动气缸、电动推杆等驱动结构,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抓取件43则可以设置为真空吸附结构或抓取夹爪结构,其具体结构也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抓取组件4也可以直接成型为六轴机械手。由此,抓取组件4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无须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输送组件7,输送组件7设在机架1上,输送组件7用于承载并输出抓取组件4抓取的物料。
可以理解的是,输送组件7能够将抓取组件4所释放的物料运输至其他位置,从而完整地实现了自动上料载具的上料功能。
具体地,输送组件7能够包括驱动结构和传动结构,驱动结构驱动传动结构运动以实现对传动结构上的物料的运输。具体地,驱动结构可以设置为电机,传动结构可以设置为传动带。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输送组件7也可以直接采用现有的输送结构,其具体结构无须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两个感应件8,两个感应件8设在输送组件7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感应件8中的一个能够感应到抓取组件4释放的物料,两个感应件8中的另一个能够感应到由输送组件7输出的物料,从而便于实现整个自动上料载具的自动化上料。感应件8的具体结构为控制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无须赘述。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机架1包括支撑板11和两组承载轮组12,两个回转组件2设在支撑板11上,两个承载轮组12设在支撑板11上并位于两个回转组件2之间,每个承载轮组12分别对应一个回转组件2设置,且两个承载轮组12和抓取组件4分别位于两个回转组件2的两端。
可以理解的是,两组承载轮组12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物料的承载,以便于操作人员的上料操作,且两个承载轮组12均位于两个回转组件2的多个承载块3之间,从而便于回转组件2驱动承载块3运动时,两个回转组件2上的承载块3直接抵接物料伸出至两个承载轮组12外侧的部分,以达到在第二方向上输送物料的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载具的运行过程如下:
将物料推入两个回转组件2的两个承载块3上,关上活动门板,两个第一定位件61和两个第二定位件62限位物料;
回转组件2运转并带动承载块3运行以将物料沿第二方向输送至指定位置;
第一驱动件41和第二驱动件42运行并驱动抓取件43运动至指定位置;
识别组件识别多个物料在第二方向上最接近抓取件43的物料,夹紧组件5夹紧其他物料,抓取件43将离其最近的物料抓取,第一驱动件41和第二驱动件42运行并带动抓取件43运动至输送组件7上;
抓取件43将物料释放在输送组件7上,输送组件7将物料送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两个回转组件(2),两个回转组件(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两个所述回转组件(2)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呈夹角设置;
多个承载块(3),每个所述回转组件(2)上均设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承载块(3),所述回转组件(2)能够同时带动两个所述承载块(3)在第二方向上沿相反方向运动,且当一个所述承载块(3)位于所述回转组件(2)的一端时,另一个所述承载块(3)位于所述回转组件(2)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回转组件(2)上的各个所述承载块(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所述回转组件(2)上对应设置的两个所述承载块(3)用于承载物料;
抓取组件(4),所述抓取组件(4)可活动地设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抓取组件(4)位于两个所述回转组件(2)的一端,所述抓取组件(4)用于抓取所述物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组件(2)包括:
两个转动部(21),两个所述转动部(21)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传动部(22),所述传动部(22)绕设在两个所述转动部(21)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承载块(3)间隔设置于所述传动部(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夹紧组件(5),所述夹紧组件(5)设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夹紧组件(5)用于夹紧所述物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组件(5)包括两个夹紧件(51),两个所述夹紧件(51)分别对应一个所述回转组件(2)设置,两个所述夹紧件(51)均能够相对所述回转组件(2)运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定位所述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
两个第一定位件(61),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61)设在所述机架(1)的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侧;
两个第二定位件(62),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62)设在所述机架(1)的另一对相对设置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定位件(61)和两个所述第二定位件(62)能够分别抵接所述物料的两对相对设置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设在所述抓取组件(4)的抓取端,所述识别组件用于识别所述物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组件(4)包括:
第一驱动件(41),所述第一驱动件(41)设在所述机架(1)上;
第二驱动件(42),所述第二驱动件(42)与所述第一驱动件(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41)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驱动件(42)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呈夹角设置;
抓取件(43),所述抓取件(43)设在所述第二驱动件(42)的输出端,所述第二驱动件(42)能够驱动所述抓取件(43)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输送组件(7),所述输送组件(7)设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输送组件(7)用于承载并输出所述抓取组件(4)抓取的所述物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动上料载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载具还包括两个感应件(8),两个所述感应件(8)设在所述输送组件(7)的两端。
CN202122925225.6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Active CN216403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5225.6U CN216403038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5225.6U CN216403038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03038U true CN216403038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302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5225.6U Active CN216403038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03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4106A (zh) 自动化移载翻转输送设备
US12103785B2 (e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utomotive wheel hub
CN111232680A (zh) 一种悬臂式装卸输送装置
CN112499193B (zh) 轮胎装配线
CN110395584A (zh) 一种汽车轮毂机器人码垛单元
CN114641202A (zh) 一种smt生产线
CN216403038U (zh) 一种自动上料载具
CN116729932A (zh) 供料装置及供料系统
CN216030899U (zh) 3d视觉自动识别抓取上料系统
CN216996258U (zh) 一种运载车以及运载系统
CN211846424U (zh) 一种悬臂式装卸输送装置
CN215297451U (zh) 一种电路板的装箱系统、电路板生产线
CN112298916B (zh) 一种车身板件全自动运输上件装置
CN213922985U (zh) 自动化移载翻转输送设备
CN113136609A (zh) 铝型材夹具上料系统
CN219189099U (zh) 抓手结构、搬运机器人及焊接系统
CN111376014A (zh) 一种弹性金属夹及隔音棉装配设备
CN110282379A (zh) 锂电池料盘自动上下料滚筒线
CN218144330U (zh) 传输机构
CN211495984U (zh) 一种龙门架配送线
CN216612921U (zh) 空调翅片翻转装置和生产线
CN214568518U (zh) 一种车身板件挂钩自动回收装置
CN213439674U (zh) 一种食品抓取用机械手
CN214937887U (zh) 铝型材夹具上料系统
CN217478466U (zh) 一种电池上料、下料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