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4411U -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4411U
CN216394411U CN202122325004.5U CN202122325004U CN216394411U CN 216394411 U CN216394411 U CN 216394411U CN 202122325004 U CN202122325004 U CN 202122325004U CN 216394411 U CN216394411 U CN 2163944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plate
arm
rod
adju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250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250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44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44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44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包括臂板,臂板用于固定在手臂部位,臂板朝向手臂的一侧设有第一曲面,第一曲面弧度与手臂的弧度对应;腕板,腕板用于固定在手腕和手掌部位,腕板朝向手腕的一侧设有第二曲面,第二曲面弧度与手腕和手掌的弧度对应;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一端连接在臂板上,另一端连接在腕板上;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设置在臂板和腕板上,用于将臂板和腕板分别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能够维持骨折后桡骨长度,减少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

Description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多,骨折己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且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年龄相关的骨损伤也随之增多。各种原因发生的骨折愈合不良或其他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且已经成为导致患者劳动力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折,发病率在骨科排第一位。目前主要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手术费用高,且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再固定,因此大多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而目前的石膏或者夹板固定,使得桡骨容易短缩,后期出现遗留性疼痛和腕部旋转功能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能够维持骨折后桡骨长度,减少桡骨远端骨折并发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包括:臂板,所述臂板用于固定在手臂部位,所述臂板朝向所述手臂的一侧设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弧度与所述手臂的弧度对应;腕板,所述腕板用于固定在手腕和手掌部位,所述腕板朝向所述手腕的一侧设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弧度与所述手腕和手掌的弧度对应;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一端连接在所述臂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腕板上;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上,用于将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分别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臂板用于固定在患者手臂部位,腕板用于固定在患者手腕和手掌部位;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用于与患者手部各位置相配合,起到更好的接触固定作用,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舒适感;连接装置可以调节长度,以调节臂板和腕板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不同长度手臂,以及在固定后能够很好地维持患者桡骨长度,阻止桡骨短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纹导杆、两个固定座和多个定位螺母,所述固定座上开设有连接通孔,两所述固定座分别固定在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上,所述螺纹导杆插装在所述连接通孔中,所述定位螺母套装在所述螺纹导杆上,且每一所述连接通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连接螺母,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上均设有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母与所述连接螺杆配合,以将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臂板或所述腕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调节套杆、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分别设置在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连接,另一端插装在所述调节套杆内,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连接,另一端插装在所述调节套杆内,所述调节套杆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伸出所述调节套杆的部位分别套装有锁止螺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和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接座之间均通过铆钉进行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装置为绑带,所述绑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上,以将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绑带上还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用于将所述绑带粘接起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臂板和所述腕板之间设有两组所述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一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第二种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臂板100、腕板200、连接装置300、螺纹导杆310、固定座320、连接螺母321、连接螺杆322、定位螺母330、第一连杆340、第二连杆350、调节套杆360、第一连接座370、第二连接座380、锁止螺母390、固定装置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包括:臂板100,臂板100用于固定在手臂部位,臂板100朝向手臂的一侧设有第一曲面,第一曲面弧度与手臂的弧度对应;腕板200,腕板200用于固定在手腕和手掌部位,腕板200朝向手腕的一侧设有第二曲面,第二曲面弧度与手腕和手掌的弧度对应;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300,连接装置300一端连接在臂板100上,另一端连接在腕板200上;固定装置400,固定装置400设置在臂板100和腕板200上,用于将臂板100和腕板200分别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
每一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至少具有一臂板100和以腕板200,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时,将两个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分别固定在患者手的内侧以及外侧。调节连接装置300,使得臂板100位于手肘和手腕之间,腕板200处于手掌和手腕上;然后使用固定装置400将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捆绑在患者手上,对桡骨起到支撑定位作用,同时阻止桡骨发生短缩。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用于与患者手部各位置相配合,起到更好的接触固定作用,同时还能提高患者舒适感。
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300包括螺纹导杆310、两个固定座320和多个定位螺母330,固定座320上开设有连接通孔,两固定座320分别固定在臂板100和腕板200上,螺纹导杆310插装在连接通孔中,定位螺母330套装在螺纹导杆310上,且每一连接通孔的两侧均设有定位螺母330。
将连接通孔两侧的定位螺母330沿螺纹导杆310的轴线方向往同一方向调节移动,便可以将固定座320相对于螺纹导杆310往此方向上移动;例如,位于臂板100上的固定座320,其连接通孔两侧的定位螺母330均向腕板200靠近移动,即臂板100上的固定座320也被限制往靠近腕板200的方向移动,以此拉近了臂板100和腕板200之间的距离,实现可调节效果。
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座320上还设有连接螺母321,臂板100和腕板200上均设有连接螺杆322,连接螺母321与连接螺杆322配合,以将固定座320固定在臂板100或腕板200上。
通过连接螺母321和连接螺杆322之间的螺纹配合连接,使得固定座320可以拆卸,即连接装置300可以拆卸下来消毒后重复使用,有利于节约材料。
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300包括第一连杆340、第二连杆350、调节套杆360、第一连接座370和第二连接座380,第一连接座370和第二连接座380分别设置在臂板100和腕板200上,第一连杆34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座370连接,另一端插装在调节套杆360内,第二连杆350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380连接,另一端插装在调节套杆360内,调节套杆360与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螺纹配合,且第一连杆340与第二连杆350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调节套杆360的两端分别套装在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上,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均与调节套杆360螺纹配合,且第一连杆340与第二连杆350上的螺纹方向相反,此时只需转动调节套杆360,便能控制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在调节套杆360内部同向移动靠近,或反向移动远离,实现臂板100和腕板200之间的间距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上伸出调节套杆360的部位分别套装有锁止螺母390。
旋转调节套杆360调节好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的相对位置后,可通过旋转锁止螺母390使其靠向调节套杆360的端部,并抵住调节套杆360的端面,使得调节套杆360无法继续旋转而沿其自身轴线移动,实现锁止调节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杆340与第一连接座370之间和第二连杆350与第二连接座380之间均通过铆钉进行铰接。
通过铆钉进行铰接,使得第一连杆340和第二连杆350具有灵活性,可以在小范围内转动自调节,在保证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具有有效固定的情况下,增加其灵活性使得患者佩戴治疗更为舒适。并且还能方便地调整臂板100和腕板200之间的角度,保持患者腕部正常的生理弧度,调整调整掌倾角和尺偏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装置400为绑带,绑带分别设置在臂板100和腕板200上,以将臂板100和腕板200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
使用绑带能够方便地将臂板100和腕板200分别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上,同时还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其捆绑的松紧度,如使用卡扣式的固定方式,其调节性差,使用绑带能够避免绑扎过紧且无法调节而造成的血液流动不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绑带上还设有魔术贴,魔术贴用于将所述绑带粘接起来。魔术贴易于绑带的拆卸和粘扣,且魔术贴可以设置成长条状,扩大可调节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臂板100和腕板200之间设有两组连接装置300。连接装置300之间互相平行,每组连接装置300的一端连接在臂板100上,另一端连接在腕板200上,连接装置300的长度可以调节。患者佩戴两个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分别固定在患者手的内侧以及外侧,此时一共具有四组连接装置300,即患者手的内侧存在两组连接装置300,外侧存在两组连接装置300。每组连接装置300的长度可以单独调整,因此能够在空间内调整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对患者手的支撑力的大小和改变方向,更好地对抗损伤外力和肌肉牵拉力,纠正骨折位置,防止二次移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臂板(100),所述臂板(100)用于固定在手臂部位,所述臂板(100)朝向所述手臂的一侧设有第一曲面,所述第一曲面弧度与所述手臂的弧度对应;
腕板(200),所述腕板(200)用于固定在手腕和手掌部位,所述腕板(200)朝向所述手腕的一侧设有第二曲面,所述第二曲面弧度与所述手腕和手掌的弧度对应;
可调节长度的连接装置(300),所述连接装置(300)一端连接在所述臂板(100)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腕板(200)上;
固定装置(400),所述固定装置(400)设置在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上,用于将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分别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00)包括螺纹导杆(310)、两个固定座(320)和多个定位螺母(330),所述固定座(320)上开设有连接通孔,两所述固定座(320)分别固定在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上,所述螺纹导杆(310)插装在所述连接通孔中,所述定位螺母(330)套装在所述螺纹导杆(310)上,且每一所述连接通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定位螺母(3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20)上还设有连接螺母(321),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上均设有连接螺杆(322),所述连接螺母(321)与所述连接螺杆(322)配合,以将所述固定座(320)固定在所述臂板(100)或所述腕板(20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00)包括第一连杆(340)、第二连杆(350)、调节套杆(360)、第一连接座(370)和第二连接座(380),所述第一连接座(370)和所述第二连接座(380)分别设置在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上,所述第一连杆(3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70)连接,另一端插装在所述调节套杆(360)内,所述第二连杆(35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380)连接,另一端插装在所述调节套杆(360)内,所述调节套杆(360)与所述第一连杆(340)和所述第二连杆(350)螺纹配合,且所述第一连杆(340)与所述第二连杆(350)上的螺纹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40)和所述第二连杆(350)上伸出所述调节套杆(360)的部位分别套装有锁止螺母(3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40)与所述第一连接座(370)之间和所述第二连杆(350)与所述第二连接座(380)之间均通过铆钉进行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00)为绑带,所述绑带分别设置在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上,以将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固定在手的对应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上还设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用于将所述绑带粘接起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板(100)和所述腕板(200)之间设有两组所述连接装置(300)。
CN202122325004.5U 2021-09-24 2021-09-24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Active CN2163944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5004.5U CN216394411U (zh) 2021-09-24 2021-09-24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25004.5U CN216394411U (zh) 2021-09-24 2021-09-24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4411U true CN216394411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952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25004.5U Active CN216394411U (zh) 2021-09-24 2021-09-24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44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82636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US9066757B2 (en) Orthopedic external fixator and method of use
US20080200855A1 (en) Fixator or Splint
US6053915A (en) External tutor for the treatment of radius distal end fractures
CN103445838B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103989546B (zh) 桡骨远端骨折无创调节式夹板托支架
CN109567914A (zh) 一种可伸缩骨缺损修复外固定装置
CN103445839B (zh) 踝关节多维调控矫形器
US5002046A (en) Balanced skeletal traction apparatus
CN203425020U (zh) 长骨骨折复位器
CN103445842B (zh) 马蹄足矫形器
CN216394411U (zh)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US20150327900A1 (en) Minimally invasive fixation plate for correcting hallux valgus
CN103445835B (zh) 髋关节矫形与股骨延长器
CN113730072A (zh) 可调节腕关节固定器
Flynn et al. 39 Pediatric femoral shaft fractures: a system for decision making
CN108324354A (zh) 一种骨折外固定立体塑形支具
CN208851747U (zh) 一种预防肌腱修复术后肌腱断裂的可伸缩支具
CN103417276A (zh) 踝关节冠状面复合畸形调控矫形器
CN212575048U (zh) 一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防肘内翻夹板
CN107928851A (zh) 一种预防肌腱修复术后肌腱断裂的可伸缩支具
CN217090935U (zh) 舟骨手术置钉导向装置
Cheng et al. Multi-adjustable post-operative orthosis for 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N214805767U (zh) 一种骨科用固定位置矫形器
CN215131129U (zh) 一种创伤骨科用急救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