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93529U -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93529U
CN216393529U CN202122050013.8U CN202122050013U CN216393529U CN 216393529 U CN216393529 U CN 216393529U CN 202122050013 U CN202122050013 U CN 202122050013U CN 216393529 U CN216393529 U CN 2163935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plate
guide pic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acupunctur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00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子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500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935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935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935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包括配重板,所述配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右侧面通过两个销轴固定铰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孔,每个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组所述滑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压板,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本实用新型设计结构合理,它能够通过设有弹簧和滑杆的配合,能够使压板将指导图进行夹紧悬挂,并且利用配重板可以使该装置保持稳定,并且通过螺纹杆和套筒的配合,能够使托板倾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观看,解决了将指导图放在手术床的边上,导致医护人员在看指导图时无法看清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背景技术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人们利用金属针具或艾炷和艾卷,在人体特定的部位进针施灸,用以治疗疾病,解除病痛,并由此创立了独具特色的人体经络腧穴理论。
由于人体的穴位较多,医护人员为了防止在对患者进行施针时出现失误,经常需要观看穴位指导图,因此需要使用到悬挂装置,但是目前的悬挂装置在使用时普遍是采用框体将指导图悬挂在墙面上,并且在需要使用时将框体摘下,然后将指导图放在手术床的边上,导致医护人员在看指导图时无法看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包括配重板,所述配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所述凹板的右侧面通过两个销轴固定铰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孔,每个所述滑孔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组所述滑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压板,每个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每个所述滑杆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筒体,所述螺纹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控制托板的倾斜角度,以便于医生进行观看。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内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每个所述滑杆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筒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滑槽和滑块可以对筒体进行定位,防止筒体出现自转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凹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所述弹力绳远离连接板的一端与托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连接板和弹力绳可以对托板进行拉扯,防止托板出现翻转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与凹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固定板可以增加凹板的稳定性,防止凹板出现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筒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铭牌,所述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铭牌可以将该装置的信息进行观看,以便于使用者了解。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弹簧和滑杆的配合,能够使压板将指导图进行夹紧悬挂,并且利用配重板可以使该装置保持稳定,并且通过螺纹杆和套筒的配合,能够使托板倾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观看,解决了将指导图放在手术床的边上,导致医护人员在看指导图时无法看清的问题。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滑槽和滑块可以对筒体进行限位,防止筒体出现自转,并且能够使筒体在移动时更加稳定,通过设有弹力绳可以对托板进行限制,防止托板出现翻转与地面碰撞造成损坏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板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配重板;2、铭牌;3、压板;4、支撑筒;5、托板;6、限位板;7、弹簧;8、滑孔;9、凹板;10、筒体;11、固定板;12、滑杆;13、滑槽;14、第二轴承;15、转把;16、连接板;17、弹力绳;18、支撑板;19、螺纹杆;20、支撑杆;21、滑块;22、第一轴承;23、转杆;24、第二齿轮;25、第一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包括配重板1,配重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4,支撑筒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9,凹板9的右侧面通过两个销轴固定铰接有托板5,托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孔8,每个滑孔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2,两组滑杆1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压板3,每个滑杆1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7,每个滑杆1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
进一步的,支撑筒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2,两个第一轴承22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23,转杆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5,支撑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4,第二轴承14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9,螺纹杆1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筒体10,螺纹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4,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25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控制托板5的倾斜角度,以便于医生进行观看。
进一步的,支撑筒4的内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13,每个滑杆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1,两个滑块2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两个支撑杆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筒体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滑槽13和滑块21可以对筒体10进行定位,防止筒体10出现自转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凹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17,弹力绳17远离连接板16的一端与托板5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连接板16和弹力绳17可以对托板5进行拉扯,防止托板5出现翻转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支撑筒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每个固定板11的上表面均与凹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固定板11可以增加凹板9的稳定性,防止凹板9出现倾斜。
进一步的,支撑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铭牌2,转杆2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能够通过铭牌2可以将该装置的信息进行观看,以便于使用者了解。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将指导图放在托板5上,并且推动限位板6,使压板3能够向上进行移动,并且利用弹簧7的弹力,能够推动压板3向下进行移动,对指导图进行夹紧,转动转把15,使转杆23通过第一齿轮25和第二齿轮24带动螺纹杆19旋转,螺纹杆19推动筒体10向上进行移动,使托板5的左端向上进行移动,使托板5开始倾斜,从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看。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包括配重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筒(4),所述支撑筒(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凹板(9),所述凹板(9)的右侧面通过两个销轴固定铰接有托板(5),所述托板(5)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滑孔(8),每个所述滑孔(8)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12),两组所述滑杆(12)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两个压板(3),每个所述滑杆(12)的外表面均套设有弹簧(7),每个所述滑杆(1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22),两个所述第一轴承(22)的内圈共同固定连接有转杆(23),所述转杆(2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5),所述支撑筒(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上表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4),所述第二轴承(14)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9),所述螺纹杆(19)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筒体(10),所述螺纹杆(1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与第一齿轮(25)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4)的内壁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13),每个所述滑杆(1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1),两个所述滑块(2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两个所述支撑杆(2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筒体(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6),所述连接板(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弹力绳(17),所述弹力绳(17)远离连接板(16)的一端与托板(5) 的底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4)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1),每个所述固定板(11)的上表面均与凹板(9)的底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4)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铭牌(2),所述转杆(2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转把(15)。
CN202122050013.8U 2021-08-29 2021-08-29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Active CN2163935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0013.8U CN216393529U (zh) 2021-08-29 2021-08-29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0013.8U CN216393529U (zh) 2021-08-29 2021-08-29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93529U true CN216393529U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88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0013.8U Active CN216393529U (zh) 2021-08-29 2021-08-29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935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77211U (zh) 一种手摇转盘式背部按压式按摩装置
CN216393529U (zh) 一种中医针灸穴位指导图悬挂装置
CN108305521A (zh) 一种专业用于医学护理注射教学仪
CN107260438A (zh) 一种内科用输液护理床
CN209004144U (zh) 肾内科用穿刺针固定装置
CN211050229U (zh) 一种经络穴位生物针灸器
CN208958657U (zh) 一种神经外科手术臂托
CN213964192U (zh)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
CN213252842U (zh) 一种糖尿病下肢康复治疗仪
CN212789037U (zh) 一种内分泌科糖尿病人护理治疗盒
CN209463966U (zh) 新型便携式血管显像仪
CN211023604U (zh) 一种烧伤护理床
CN210112779U (zh) 一种骨科临床手术用腿部可调节支撑装置
CN206881011U (zh) 上肢康复机构
CN206934604U (zh) 踝关节训练仪
CN202078499U (zh) 新型脊柱治疗床
CN215960306U (zh) 一种中医针灸用银针存放盒
CN214805778U (zh) 一种骨科用临床牵引架
CN205568246U (zh) 教师用课本支撑架
CN215915371U (zh) 一种心电监护仪的电极片固定装置
CN215015661U (zh) 一种糖尿病患者饮食宣教用展示架
CN112472485A (zh) 一种中医诊断号脉用脉搏信息采集装置
CN211382462U (zh) 一种麻醉科可调节式肢体支撑架
CN217273276U (zh) 一种临床教学影像展示装置
CN211433070U (zh) 一种眼睑撑开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