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87511U -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87511U
CN216387511U CN202123164434.XU CN202123164434U CN216387511U CN 216387511 U CN216387511 U CN 216387511U CN 202123164434 U CN202123164434 U CN 202123164434U CN 216387511 U CN216387511 U CN 216387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cable
flame
stainless steel
armored
protective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6443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艳
秦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Finecom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Fin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Fineco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Fin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6443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87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87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87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涉及矿用光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阻燃防护套,阻燃防护套中部装设有铠装光缆,燃防护套上部、下部均装设有一组加强钢绞丝;铠装光缆外侧套设有不锈钢编织层。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不锈钢螺旋管结构的不锈钢编织层,钢管提供了非常强的机械强度,可以抵抗7000N以上的压力,通过加强件采用两根平行的镀锌钢绞丝加强,钢绞丝的直径比铠管大,进一步提高光缆的抗压特性,可以抵抗落石塌方的冲击,保障光缆不断纤。

Description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背景技术
煤矿是人类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当煤层离地表远时,一般选择向地下开掘巷道采掘煤炭,此为井工煤矿。当煤层距地表的距离很近时,一般选择直接剥离地表土层挖掘煤炭,此为露天煤矿。我国绝大部分煤矿属于井工煤矿。煤矿范围包括地上地下以及相关设施的很大区域。
然而现有煤矿用光缆抗压能力较差,容易被意外压断,造成设备瘫痪,且现有煤矿用光缆阻燃性较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解决了现有煤矿用光缆抗压能力较差,容易被意外压断的技术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包括阻燃防护套,阻燃防护套中部装设有铠装光缆,燃防护套上部、下部均装设有一组加强钢绞丝;
铠装光缆外侧套设有不锈钢编织层。
可选的,铠装光缆包括设于不锈钢编织层内部的多根着色光纤、套设在多根着色光纤周侧的内护套、套设在内护套周侧的铠管、套设在铠管周侧且位于不锈钢编织层内的芳纶。
可选的,不锈钢编织层内壁与芳纶外侧贴合。
可选的,铠管内侧与内护套外侧贴合。
可选的,芳纶内侧与铠管外侧贴合。
可选的,铠装光缆与两组加强钢绞丝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不锈钢螺旋管结构的不锈钢编织层,钢管提供了非常强的机械强度,可以抵抗7000N以上的压力;
2.通过加强件采用两根平行的镀锌钢绞丝加强,钢绞丝的直径比铠管大,进一步提高光缆的抗压特性,可以抵抗落石塌方的冲击,保障光缆不断纤。
3.通过外护套采用高阻燃、高导热、防静电材料,更好的满足矿用的需求; 该光缆在使用中光纤中通过的为微弱光信号,不会产生电火花等影响煤矿安全的情况,且该光缆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防止明火的燃烧。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铠装光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阻燃防护套1,铠装光缆2,加强钢绞丝3,不锈钢编织层4,着色光纤5,内护套6,铠管7,芳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为了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实用新型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包括:阻燃防护套1,阻燃防护套1中部装设有铠装光缆2,燃防护套1上部、下部均装设有一组加强钢绞丝3,每组加强钢绞丝3包括多跟相互螺旋缠绕的镀锌钢绞丝;
铠装光缆2外侧套设有不锈钢编织层4。
本实施例的铠装光缆2包括设于不锈钢编织层4内部的多根着色光纤5、套设在多根着色光纤5周侧的内护套6、套设在内护套6周侧的铠管7、套设在铠管7周侧且位于不锈钢编织层4内的芳纶8,不锈钢编织层4内壁与芳纶8外侧贴合,铠管7内侧与内护套6外侧贴合,芳纶8内侧与铠管7外侧贴合,铠装光缆2与两组加强钢绞丝3之间的间距相同。
本光缆用于煤矿井下比较严苛的环境,特别是在采空区的通信及其他应用。产品用于光纤信号传输,可用于信息通信、信号采集、安全监测等应用。产品由光纤、光纤护套、铠装钢管、加强钢绞丝和高阻然外护套组成。产品主要通过金属加强件对光缆的抗压,抗拉,抗冲击等性能进行提高,以达到更加安全使用的目的。
本产品主要用于煤矿内各种光信号的传输,适用于矿内斜井、平巷、工作面、采空区等区域使用,也可用于矿外信息的传输和监控。
1.通过采用不锈钢螺旋管结构的不锈钢编织层4,钢管提供了非常强的机械强度,可以抵抗7000N以上的压力;
2.加强件采用两根平行的镀锌钢绞丝加强,钢绞丝的直径比铠管大,进一步提高光缆的抗压特性,可以抵抗落石塌方的冲击,保障光缆不断纤。
3.外护套采用高阻燃、高导热、防静电材料,更好的满足矿用的需求; 该光缆在使用中光纤中通过的为微弱光信号,不会产生电火花等影响煤矿安全的情况,且该光缆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防止明火的燃烧。
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Claims (6)

1.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其特征在于,包括:阻燃防护套(1),阻燃防护套(1)中部装设有铠装光缆(2),燃防护套(1)上部、下部均装设有一组加强钢绞丝(3);
铠装光缆(2)外侧套设有不锈钢编织层(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其特征在于,铠装光缆(2)包括设于不锈钢编织层(4)内部的多根着色光纤(5)、套设在多根着色光纤(5)周侧的内护套(6)、套设在内护套(6)周侧的铠管(7)、套设在铠管(7)周侧且位于不锈钢编织层(4)内的芳纶(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其特征在于,不锈钢编织层(4)内壁与芳纶(8)外侧贴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其特征在于,铠管(7)内侧与内护套(6)外侧贴合。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其特征在于,芳纶(8)内侧与铠管(7)外侧贴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其特征在于,铠装光缆(2)与两组加强钢绞丝(3)之间的间距相同。
CN202123164434.XU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Active CN216387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4434.XU CN216387511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64434.XU CN216387511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87511U true CN216387511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36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64434.XU Active CN216387511U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87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366835U (zh) 矿用光电复合缆
CN201203683Y (zh) 层绞式煤矿用通信光缆
CN200976295Y (zh) 煤井用低电容抗干扰本安防爆信号电缆
CN201112005Y (zh) 煤矿瓦斯监控系统用耐候型防爆信号电缆
CN102280174A (zh) 一种纵向阻水型盾构机电缆
CN201266507Y (zh) 铠装电缆
CN216387511U (zh) 一种高耐砸矿用光缆
CN202421578U (zh) 一种矿井垂直敷设光缆
CN206741052U (zh) 一种高强度铠装野外光缆
CN218957436U (zh) 一种抗弯曲阻燃电力电缆
CN201036076Y (zh) 矿用视频通信网络电缆
CN203385907U (zh) 竖井敷设矿用光缆
CN207488566U (zh)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的光缆
CN212934239U (zh) 一种智能煤矿用光纤复合采煤机软电缆
CN213904988U (zh) 一种抗拉伸型弱电线缆
CN102751005A (zh) 电缆及其生产方法
CN220137457U (zh) 一种矿用通信光缆
CN205211469U (zh) 一种煤矿梭车用电缆
CN104345415A (zh) 聚乙烯纤维复合带铠装光缆
CN212229264U (zh) 一种防静电铠装光缆
CN208548175U (zh) 一种煤矿用抗拉型电缆
CN218585686U (zh) 一种遥感监测电缆
CN214753097U (zh) 10kV微地震监测光电复合承荷探测电缆
CN111736284A (zh) 一种矿用光电混装线缆及其隔爆线缆引入装置
CN217767916U (zh) 一种耐弯曲采煤机用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