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4603U -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 Google Patents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4603U
CN216374603U CN202122717900.6U CN202122717900U CN216374603U CN 216374603 U CN216374603 U CN 216374603U CN 202122717900 U CN202122717900 U CN 202122717900U CN 216374603 U CN216374603 U CN 2163746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earing
base
plate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79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丹
罗培
翁力军
李家丞
廖文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179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46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46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46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杆与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异形孔配合,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放置墙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驱动装置,能够实现轻质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处于竖直状态,安装过程也是竖直安装,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倾斜运输安装,能够避免倾斜运输与倾斜安装过程中对轻质墙板发生的损坏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建材安装设备领域,具体是指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领头行业,为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实现房屋建设的工厂化生产,囯内很多建材企业按照标准的要求,批量生产轻质墙板,轻质隔墙板的密度大约为733~833kg/m3,一块轻质隔墙板的长度根据房屋建筑的高度为2.5米~4米,宽度受加工设备限制一般为610mm,厚度从60mm~180mm不等,取中间数值时一块轻质隔墙板的重量为:783x3x0.6x0.1≈140kg。现有普遍采用人工将轻质隔墙板沿长度方向竖立起来,然后固定的方式施工。由于轻质隔墙板的长度较长,而且内部无钢筋加固,在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受到震动而造成破损。
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它是一种外型象空心楼板一样的墙材,但是它两边有公母隼槽,安装时只需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少量嵌缝砂浆后对拼装起来即可。它是由无害化磷石膏、轻质钢渣、粉煤灰等多种工业废渣组成,经变频蒸汽加压养护而成。轻质隔墙板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多重环保、保温隔热、隔音、呼吸调湿、防火、快速施工、降低墙体成本等优点;重量只有实心砖墙的八分之一、强度达到C30、热传导率只有实心砖墙的三分之一、声波传导率只有实心砖墙的四分之一、自动调整室内空气湿度、节约工业废渣所侵占的土地、杜绝工业废渣对空气及水源的污染、节约墙体成本的百分之十五至二十、提高施工工效三倍至五倍。
建筑行业中,正在蓬勃兴起使用轻质隔墙板。但是,目前对于这种墙板的安装都是采用人工方式,人工安装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不论是侧抬还是平抬,都容易造成产品损坏,从而带来安装工安全问题;安装质量难以保证;需要高脚架等辅助支承以及加固装置,架上架下都需要有操作工,具体安装需要有6-8人的协同工作,工作效率很低;对于现有作业车采用的安装方式均为倾斜放置在作业车上,且安装过程也均为倾斜安装,这种安装过程极易对墙板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为建筑的建造过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用于解决预制轻质墙板倾斜运输与安装,容易造成墙板运输损坏和安装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包括底座,成对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杆与固定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导向槽,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放置墙板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爪,所述固定爪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固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之间的第一连接杆、电推杆,且所述电推杆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所述电推杆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且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之间。
现有技术中,对于轻质墙板的安装作业方式主要有人工安装与采用作业车安装。对于人工安装的情况,不论是采用侧抬还是平抬,都容易导致轻质墙板发生损坏,主要的损坏方式为碰撞刚性损坏,这种损坏对于轻质墙板主体的力学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对于作业车安装的情况,现有技术中的作业车安装均为倾斜式安装,这种倾斜式安装方式主要是墙板倾斜放置在作业车上,在由人工方式推动至指定安装地点。发明人发现采用这种安装方式安装墙板均存在着一定的损坏情况,主要损坏点为墙板的底部,发明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墙板的倾斜安装,安装时墙板底部与基体间存在一定角度,使得墙板在嵌入时发生破损。对于上述情况,发明人提出了对现有的作业车做出改进,即在原有的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间添加一个驱动装置,这个驱动装置包括了: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连接杆、设置在支撑杆之间的第二连接杆,并且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电推杆,电推杆由作业车自带电源驱动,使得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放置墙板的支撑板能够发生移动,用于固定支撑板的固定板由支撑杆与固定杆共同支撑,且固定杆的一端与固定板的连接为通过异形孔连接,这就使得电推杆在使得支撑杆与固定杆发生移动时,放置有轻质墙板的支撑板仍然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架中部设置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底座上铰接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的一端铰接有承重杆,所述承重杆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孔内。由于第一支架与底座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所以在第一支架与底座之间需要通过装置来进行支撑,并且作业车的整体受力大部分集中在第一支架。综合处理,在第一支架的中部设置承重板,且承重板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放置有承重杆,承重杆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架。通过上述结构,能够为作业车的整体力学性能提供支撑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后轴承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前轴承设置有三角板,所述三角板的端部铰接有多个用于传动的连板,每个所述连板的活动端设置第二滚轮。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轻质墙板的运输过程中,存在需要整体爬楼梯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作业车在跨越楼梯时,容易对作业车上的轻质墙板造成震动,从而导致轻质墙板发生损坏。鉴于这种情况,对作业车整体提出了稳定跨越楼梯的要求,即在底座的底部通过前轴承设置有三角板,三角板的端部铰接有多个连板,每个连板的活动端设置有第二滚轮。在需要跨越楼梯时,其中一个第二滚轮开始与楼梯接触,解除限位杆的限定后,第二滚轮能够沿三角板开始转动,从而使得位于与楼梯接触的第二滚轮上方的第二滚轮开始旋转至楼梯上方,此时人工通过把手抬起第一滚轮并向前推动。跨越一级楼梯后重复上述步骤至完全跨越楼梯。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爪的端面铰接的铰链、与所述铰链连接的控制线,且所述控制线的活动端连接有固定开关。由于轻质墙板在支撑板上的状态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存在着倾倒的风险。于是需要在支撑板的端部设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爪的端面铰接的铰链,并且所述铰链通过控制线与固定开关连接,当拨动固定开关时,控制线内的内芯拉动铰链,使得固定爪开始逆时针旋转至与轻质墙板接触,从而实现固定目的。
作为优选,所述三角板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所述三角板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活动放置在所述固定孔内。为了避免作业车在正常滚动行驶时第二滚轮发生转动,在三角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并且通过固定孔内放置的限位杆对第二滚轮的运动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支架、第二支架以及驱动装置,能够实现轻质墙板在运输过程中处于竖直状态,并且安装过程也是竖直安装,完全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倾斜运输安装,能够避免倾斜运输与倾斜安装过程中对轻质墙板发生的损坏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多第二滚轮结构能够使得作业车连同轻质墙板整体实现稳定跨越楼梯。
3、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多人协作完成轻质墙板的安装过程,从而有效地节约了人力资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底座,11-承重板,12-承重杆,13-承重架,14-限位孔,101-第一滚轮,102-第二滚轮, 103-连板,104-三角板,105-固定孔,106-限位块,2-第一支架,21-把手,22-固定开关,3- 固定杆,4-支撑杆,5-固定板,51-导向槽,52-控制线,53-内芯,54-铰链,6-支撑板,7-固定爪,8-电推杆,81-第二连接杆,82-第一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请一并参考附图1~附图3,如图所示,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包括底座1,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一支架2铰接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杆4与固定杆3,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导向槽51,且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与所述异形孔配合,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放置墙板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爪7,所述固定爪7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固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82、设置在所述支撑杆4之间的第二连接杆81、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8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1之间的电推杆8。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位于底座1上的电源(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电源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推杆8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预制轻质墙板作业车做出了改进,主要改进方向为:将原有的倾斜运输安装方式改进为轻质墙板整体的竖直运输与安装。改进方向主要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安装方式均为倾斜放置在作业车上,且安装过程也均为倾斜安装,这种安装过程极易对墙板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为建筑的建造过程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发明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墙板的倾斜安装,安装时墙板底部与基体间存在一定角度,使得墙板在嵌入时发生破损。对于上述情况,发明人提出了对现有的作业车做出改进,即在原有的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间添加一个驱动装置,这个驱动装置包括了:设置在第一支架2上的第一连接杆82、设置在支撑杆4之间的第二连接杆81,并且第一连接杆82与第二连接杆81之间设置有电推杆8,电推杆8由作业车自带电源驱动,使得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放置墙板的支撑板6能够发生移动,用于固定支撑板6的固定板5由支撑杆4与固定杆3 共同支撑,且固定杆3的一端与固定板5的连接为通过异形孔连接,这就使得电推杆8在使得支撑杆4与固定杆3发生移动时,放置有轻质墙板的支撑板6仍然处于水平状态。
为了使得作业车整体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原有改进基础上对作业车其余结构也做出了改进,主要为:所述第一支架2中部设置有承重板11,所述承重板11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 14,所述限位孔14内放置有承重杆12,所述承重杆12的两端设置有承重架13,所述承重架13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铰接。由于电推杆8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杆8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81 之间,当电推杆8启动时,电推杆8开始向两端支撑,第一连接杆82、第二连接杆81分别受力运动,此时通过对第一支架2的状态与整体受力分析可以得知:为了使得轻质墙板处于竖直状态就需要对第一支架2的运动进行限定。当第一支架2固定时,支撑杆4、固定杆3 端部铰接的固定板5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即实现了轻质墙板的竖直安装与运输。
所述底座1的底部通过后轴承设置有第一滚轮101,所述底座1的底部通过前轴承设置有三角板104,所述三角板104的端部铰接有多个用于传动的连板103,每个所述连板103的活动端设置第二滚轮102;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的铰接处均设置有把手21;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爪7的端面铰接的铰链54、与所述铰链54连接的控制线52,且所述控制线52的活动端连接有固定开关22,所述固定开关22设置在所述把手21的一端;所述三角板104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5,所述固定孔105内活动放置有限位杆106,且所述限位杆106能够通过旋钮固定。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轻质墙板的运输过程中,存在需要整体爬楼梯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作业车在跨越楼梯时,容易对作业车上的轻质墙板造成震动,从而导致轻质墙板发生损坏。鉴于这种情况,对作业车整体提出了稳定跨越楼梯的要求,即在底座1的底部通过前轴承设置有三角板104,三角板104的端部铰接有多个连板103,每个连板103的活动端设置有第二滚轮102。在需要跨越楼梯时,其中一个第二滚轮102开始与楼梯接触,解除限位杆106的限定后,第二滚轮102能够沿三角板104开始转动,从而使得位于与楼梯接触的第二滚轮102上方的第二滚轮102开始旋转至楼梯上方,此时人工通过把手21抬起第一滚轮101并向前推动。跨越一级楼梯后重复上述步骤至完全跨越楼梯。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作业过程:预制轻质墙板放入作业车前,电推杆8处于收缩状态,承重杆12放置在限位孔14内部,对第一支架2与第二支架进行支撑。当吊装装置将预制轻质墙板放置的作业车上时,预制轻质墙板与所述固定板5平行并接触,且与所述支撑板6垂直。手动开动固定开关22,在控制线52的作用下使得固定爪7发生转动,将预制轻质墙板固定在所述固定爪7与固定板5之间,有效地防止预制墙板倾斜。通过人工握住把手21并推动作业车至指定地点,当需要跨越楼梯时,其中一个第二滚轮102开始与楼梯接触,解除限位杆 106的限定后,第二滚轮102能够沿三角板104开始转动,从而使得位于与楼梯接触的第二滚轮102上方的第二滚轮102开始旋转至楼梯上方,此时人工通过把手21抬起第一滚轮101 并向前推动。跨越一级楼梯后重复上述步骤至完全跨越楼梯。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包括底座(1),成对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一支架(2)铰接的第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第二支架包括:成对设置的支撑杆(4)与固定杆(3),所述支撑杆(4)的一端铰接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导向槽(51),且所述固定杆(3)的一端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固定板(5)的底部铰接有用于放置墙板的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爪(7),所述固定爪(7)通过固定组件实现固定,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2)之间的第一连接杆(82)、电推杆(8),且所述电推杆(8)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82)铰接,所述电推杆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81),且所述第二连接杆(81)设置在所述支撑杆(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中部设置有承重板(11),所述承重板(11)的端面开设有限位孔(14),所述底座(1)上铰接有承重架(13),所述承重架(13)的一端铰接有承重杆(12),所述承重杆(12)活动设置在所述限位孔(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通过后轴承设置有第一滚轮(101),所述底座(1)的底部通过前轴承设置有三角板(104),所述三角板(104)的端部铰接有多个用于传动的连板(103),每个所述连板(103)的活动端设置第二滚轮(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爪(7)的端面铰接的铰链(54)、与所述铰链(54)连接的控制线(52),且所述控制线(52)的活动端连接有固定开关(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104)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105),所述三角板(104)上设置有限位块(106),所述限位块(106)上设置有限位杆,且所述限位杆活动放置在所述固定孔(105)内。
CN202122717900.6U 2021-11-08 2021-11-08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Active CN2163746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7900.6U CN216374603U (zh) 2021-11-08 2021-11-08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7900.6U CN216374603U (zh) 2021-11-08 2021-11-08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4603U true CN216374603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51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7900.6U Active CN216374603U (zh) 2021-11-08 2021-11-08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46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836780U (zh) 一种alc板起吊安装装置
CN216374603U (zh) 基于预制轻质墙板用作业车
CN205604737U (zh) 一种轻质条板整体吊装系统
CN218438659U (zh) 铁艺栏杆装配式围墙及其吊装工具
CN216836796U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吊装装置
CN115262813B (zh) 一种建筑智能化安装用的隔离墙板
CN212984192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轻型混凝土建筑
CN109779248B (zh) 建筑承重梁现浇模具
CN212896972U (zh) 一种房建钢结构装配式墙板
CN210421395U (zh) 一种装配式轻钢框架
CN112112436A (zh) 一种装配式外挂墙板的转运装置
CN210104977U (zh) 装配式组合房屋结构
CN111618820A (zh) 一种建筑建材用预制板存放架
CN107269010B (zh) 施工大跨度桁架式钢结构屋顶时拆除轨道的装置及方法
CN219489397U (zh) 一种alc墙板快速吊架
CN219298554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轻型节能楼板
CN21888166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物预制墙板支承结构
CN212295029U (zh) 一种配重型装配式阳台
CN220056126U (zh) 一种幕墙吊装安装系统
CN213805993U (zh) 轻钢龙骨纸面石膏板隔墙
CN216239155U (zh) 一种住宅玄关段多功能集成装配式墙体
CN219343939U (zh) 一种支撑构架
CN217537958U (zh) 一种轻质隔墙板安装装置
CN220814843U (zh) 电梯井操作与防护一体化施工平台
CN217975038U (zh) 一种预制jsc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