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4350U -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54350U
CN216354350U CN202123001905.5U CN202123001905U CN216354350U CN 216354350 U CN216354350 U CN 216354350U CN 202123001905 U CN202123001905 U CN 202123001905U CN 216354350 U CN216354350 U CN 2163543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x body
liquid
storage battery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019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中华
周立嵩
徐志恒
王永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ingda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ingd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ingda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ingda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019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543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543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543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属于蓄电池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呈空腔结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所述安装框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安装于箱体内部底端面的滑框,从而对蓄电池进行散热时,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加入存液箱的内部,加入至存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通液管流入第一导流管内,接着从第一导流管分别流至多个连接管内,然后从多个连接管流动至第二导流管内,此时启动风扇,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携带多个连接管散发出的冷气吹向蓄电池本体,从而对蓄电池本体进行降温,达到有效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背景技术
蓄电池在充电和使用的过程中,电能一部分转变为化学能,还有一部分因蓄电池内阻而转变为热能和其他能量,充电电池发热属于正常现象,但是温度较高时就应及时检查充电电流是否过大或者电池内部发生短路等。
由于密封蓄电池本身散热条件比较差,传统蓄电池底部为平面,安装后只有蓄电池三面与外部环境接触散热,蓄电池内部热量无法通过壳体进行散热,随着蓄电池内部热量积累的增加引起恶性循环易造成热失控,导致电池整体性能下降,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呈空腔结构,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所述安装框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轨,所述滑轨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安装于箱体内部底端面的滑框,所述箱体的前端面安装有门板;
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设置于蓄电池本体的左侧,用于对蓄电池本体进行散热。
为了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优选的,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固定安装于箱体的内侧壁,所述隔板的左侧壁贯穿安装有风扇,所述隔板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安装于箱体内部顶端面的第一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外侧壁的底部连通有多个连接管,多个所述连接管的底部连通有固定安装于箱体内部底端面的第二导流管,所述箱体上端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存液箱,所述存液箱的底端面连通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的另一端贯穿箱体的上端面与第一导流管连通。
为了将第二导流管内的冷却液排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管的一端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堵头,所述堵头的前端贯穿箱体的前端面并延伸箱体的外部。
为了便于将冷却液加入存液箱的内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优选的,所述存液箱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塞。
为了使得外部的空气进入箱体内,对蓄电池本体进行散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优选的,所述箱体外侧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
为了使得蓄电池本体底部产生的热量可散发至箱体内,便于散热,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优选的,所述安装框的内部底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对蓄电池进行散热时,打开密封塞,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加入存液箱的内部,加入至存液箱内的冷却液通过通液管流入第一导流管内,接着从第一导流管分别流至多个连接管内,然后从多个连接管流动至第二导流管内,此时启动风扇,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携带多个连接管散发出的冷气吹向蓄电池本体,从而对蓄电池本体进行降温,达到有效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连接管的左视图。
图中,1、箱体;101、门板;102、散热孔;103、滑框;2、安装框;201、透气孔;202、滑轨;3、蓄电池本体;4、散热装置;401、隔板;402、风扇;5、第一导流管;501、第二导流管;5011、堵头;502、连接管;6、存液箱;601、通液管;602、进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3,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呈空腔结构,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2,安装框2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3,安装框2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轨202,滑轨20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底端面的滑框103,箱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门板101;
散热装置4,散热装置4设置于蓄电池本体3的左侧,用于对蓄电池本体3进行散热。
本实施例中:通过打开门板101,推动安装框2移动,使得安装框2带动滑轨202沿着滑框103移出箱体1,接着将蓄电池本体3安装在安装框2的内部,然后将安装框2移动至箱体1内,关闭门板101,可将蓄电池本体3固定在箱体1的内部,蓄电池本体3在使用过程中有热量产生时,此时散热装置4可对蓄电池本体3进行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散热装置4包括隔板401,隔板401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内侧壁,隔板401的左侧壁贯穿安装有风扇402,隔板40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顶端面的第一导流管5,第一导流管5外侧壁的底部连通有多个连接管502,多个连接管502的底部连通有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底端面的第二导流管501,箱体1上端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存液箱6,存液箱6的底端面连通有通液管601,通液管601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上端面与第一导流管5连通。
本实施例中:对蓄电池进行散热时,先在存液箱6的内部加入冷却液,加入至存液箱6内的冷却液通过通液管601流入第一导流管5内,接着从第一导流管5分别流至多个连接管502内,然后从多个连接管502流动至第二导流管501内,此时启动风扇402,使得风扇402将多个连接管502散发出的冷气吹向蓄电池本体3,从而对蓄电池本体3进行降温,达到有效散热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第二导流管501的一端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堵头5011,堵头5011的前端贯穿箱体1的前端面并延伸箱体1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堵头5011,将堵头5011拆卸下,可将第二导流管501内的冷却液排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存液箱6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液管602,进液管602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塞。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进液管602,便于将冷却液加入存液箱6的内部,通过密封塞,可将进液管602进行密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箱体1外侧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2。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散热孔102,方便对蓄电池本体3进行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安装框2的内部底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201。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散热孔102,使得蓄电池本体3底部产生的热量可散发至箱体1内,便于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打开门板101,推动安装框2使得滑轨202沿着滑框103移出箱体1,可将蓄电池本体3安装在安装框2的内部,接着将安装框2移动至箱体1内,关闭门板101,对蓄电池进行散热时,打开密封塞,将冷却液通过进液管602加入存液箱6的内部,加入至存液箱6内的冷却液通过通液管601流入第一导流管5内,接着从第一导流管5分别流至多个连接管502内,然后从多个连接管502流动至第二导流管501内,此时启动风扇402,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102携带多个连接管502散发出的冷气吹向蓄电池本体3,从而对蓄电池本体3进行降温。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部呈空腔结构,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框(2),所述安装框(2)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本体(3),所述安装框(2)的底端面固定安装有两个左右分布的滑轨(202),所述滑轨(20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有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底端面的滑框(103),所述箱体(1)的前端面安装有门板(101);
散热装置(4),所述散热装置(4)设置于蓄电池本体(3)的左侧,用于对蓄电池本体(3)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4)包括隔板(401),所述隔板(401)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内侧壁,所述隔板(401)的左侧壁贯穿安装有风扇(402),所述隔板(401)的左侧设置有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顶端面的第一导流管(5),所述第一导流管(5)外侧壁的底部连通有多个连接管(502),多个所述连接管(502)的底部连通有固定安装于箱体(1)内部底端面的第二导流管(501),所述箱体(1)上端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存液箱(6),所述存液箱(6)的底端面连通有通液管(601),所述通液管(601)的另一端贯穿箱体(1)的上端面与第一导流管(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流管(501)的一端通过螺纹活动安装有堵头(5011),所述堵头(5011)的前端贯穿箱体(1)的前端面并延伸箱体(1)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液箱(6)的上端面连通有进液管(602),所述进液管(602)的顶部安装有密封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侧壁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2)的内部底端面贯穿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201)。
CN202123001905.5U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Active CN2163543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1905.5U CN216354350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01905.5U CN216354350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54350U true CN216354350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7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01905.5U Active CN216354350U (zh) 2021-12-02 2021-12-02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543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310843B2 (en)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heat dissipation method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0233562A (zh) 一种水风散热全密闭功率柜
CN216354350U (zh) 一种蓄电池循环散热壳体
CN218123561U (zh) 一体式能源储能机柜
CN209896129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
CN116053604A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化成柜
CN116315340A (zh) 一种具有双循环散热系统的电化学储能集成箱
CN215073621U (zh) 一种电气设备节能机柜
CN203491553U (zh) 一种光伏直流配电柜
CN104964317A (zh) 一种水冷的静音变频微波炉
CN220065356U (zh) 一种变压器外壳的散热组件
CN218336994U (zh) 一种放电加工中心控制系统的散热结构
CN215002536U (zh) 一种发电站节能冷却系统
CN216252663U (zh) 一种新型195w单晶组件
CN218998642U (zh) 一种可快速降温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箱
CN216357993U (zh) 一种生活污水环保处理电气自动化控制装置
CN216929384U (zh) 一种无尘降温变电柜
CN216598661U (zh) 一种电力计量设备防护外设装置
CN211320703U (zh) 一种耐腐蚀散热室内电源柜
CN215675835U (zh) 一种生物质环保热风炉散热装置
CN218215454U (zh) 一种电池热管理风冷散热箱
CN219959895U (zh) 一种散热式给排水电力设备箱
CN207305224U (zh) 一种室外监测设备电力柜
CN216289795U (zh) 一种防潮式新型高压柜
CN218783092U (zh) 一种冷却液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