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192U -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6192U
CN216346192U CN202121103833.2U CN202121103833U CN216346192U CN 216346192 U CN216346192 U CN 216346192U CN 202121103833 U CN202121103833 U CN 202121103833U CN 216346192 U CN216346192 U CN 2163461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eam
heating pipe
pipe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038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晓峰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038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61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61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61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加热管、供水泵、水汽分离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加热管一端通过所述供水泵与外部供水相连通,另一端折弯后延伸设置以使所述加热管呈L型,并且加热管在远离于所述供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对所述加热管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管、所述供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其结构简单,可使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内,从而有效提高蒸汽发生系统的加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蒸汽发生器在加热水产生蒸汽工作时,水中含有的矿物会在加热盘表面附着结垢并难以清除,水垢累积后影响传热效率和加热控制;
相关技术中,大多数的加热盘附着结垢主要的解决方案:
一是通过对蒸发盘增加防垢涂层来减少附着结垢,但是除垢的实际效果较差和使用寿命较短;
二是通过使用除垢剂定期清洁蒸汽发生器,缺点是除垢剂有腐蚀性,同时给用户使用体验带来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结构简单,可使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内,从而有效提高蒸汽发生系统的加热效率。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加热管、供水泵、水汽分离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加热管一端通过所述供水泵与外部供水相连通,另一端折弯后延伸设置以使所述加热管呈L型,并且加热管在远离于所述供水泵的一端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对所述加热管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热管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管、所述供水泵、所述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通过所述进气口与加热管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腔通过所述出气口与外部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顶部位置处的高度与所述进气口的高度为相等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所述加热管在接近于所述进气口的位置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包括水汽分离腔和水位腔,其中所述水汽分离腔设置在所述水位腔的顶部位置处且所述水汽分离腔与所述水位腔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腔一端与所述加热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腔对所述加热管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所述水位腔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还包括至少两块挡板,所述挡板分别交错设置在所述分离腔内以对进入所述分离腔内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排水管、连接管和水位传感器,其中所述排水管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加热管、所述水汽分离装置相连通,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水汽分离装置上且所述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从而使所述水汽分离装置、所述加热管、所述排水管内的水位保持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回水泵,所述回水泵一端与所述连接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并且所述回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所述水汽分离装置、所述加热管、所述排水管、所述连接管内的余水往外排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回水泵在远离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为石英玻璃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系统,其结构简单,可使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内,从而有效提高蒸汽发生系统的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发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发生系统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汽分离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实施例一:
如图1至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包括加热管1、供水泵2、水汽分离装置3和控制器,其中加热管1一端通过供水泵2与外部供水相连通,另一端折弯后延伸设置以使加热管1呈L型,并且加热管1在远离于供水泵2的一端与水汽分离装置3相连通,水汽分离装置3对加热管1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水汽分离装置3内,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加热管1上,控制器分别与加热管1、供水泵2、温度传感器4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系统启动工作后,供水泵2打开,供水泵2供水后,加热管1内的水位高度和水汽分离装置3内的水位高度持保持平衡,控制器根据水汽分离装置3内的水位高度控制供水泵2的工作以维持当前的水位高度;同时启动加热管1发热工作使水沸腾产生湿热蒸汽,由于加热管1呈L型以使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3内,通过水汽分离装置3的作用以使蒸汽往外进行输送或者输出至内胆里面,同时水汽分离后的水珠汇集于水汽分离装置3的底部位置处,蒸汽工作结束后,用户启动自动除垢模式后,通过将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内的余水往外排出,然后启动加热管1进行加热干烧工作,在加热干烧后,加热管1内壁附结的水垢自膨胀挤压碎裂,从而使水垢由加热管1内壁上脱落,然后启动供水泵2进行加水以对管路进行冲洗,从而将水垢及余水往外排出,如此即可完成管路的清洁,其结构简单,可使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3内,从而有效提高蒸汽发生系统的加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蒸汽发生系统优选应用于蒸箱、蒸烤箱、微蒸箱、微蒸烤箱或者蒸烤一体机,但不限于上述设备,当然还可以选择其它更为合适的蒸汽烹饪装置,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蒸烤箱举例进行描述,其余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水汽分离装置3具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其中水汽分离装置3通过进气口31与加热管1相连通,分离腔33通过出气口32与外部相连通,其结构简单、紧凑,可利于将经过水汽分离后的蒸汽往外输出,同时将水珠汇集于水位分离装置内。
优选地,加热管1顶部位置处的高度与进气口31的高度为相等的,其设计合理、巧妙,可使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3内。
具体地,还包括滤网5,滤网5设置于加热管1在接近于进气口31的位置处,其结构简单,可戳破加热管1内大体积的气泡,从而可避免大量气泡受气压挤压爆裂而产生较大噪音。
优选地,水汽分离装置3包括分离腔33和水位腔34,其中分离腔33设置在水位腔34的顶部位置处且分离腔33与水位腔34相连通,分离腔33一端与加热管1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分离腔33对加热管1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水位腔34内,其结构简单、紧凑,可有效对加热管1所产生的蒸汽进行水汽分离。
进一步地,水汽分离装置3还包括至少两块挡板35,多块挡板35分别交错设置在分离腔33内以对进入分离腔33内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本实施例中,挡板35优选为2块且分别交错设置在分离腔33相对的两面上,其结构简单,可进一步提高湿热蒸汽水汽分离的效果,从而有效减少往外输出的蒸汽中液体水珠的含量。
在本实施例中,供水泵2在远离于外部供水的一端连通有连接管7,在连接管7上连通有加热管1,加热管1沿竖向方向设置,加热管1在远离于连接管7的一端折弯后延伸设置以形成导通管,从而使加热管1与导通管共同形成L型的管路,如此即可通过缩短导通管的长度以利于蒸汽往水汽分离装置3进行输送,同时还可避免水沸腾后所产生的气泡在狭小的管道内聚集并被气体压破,从而避免因气泡压破以产生的噪声,加热管1通过导通管与分离腔33的进气口31相连通,滤网5设置于加热管1在接近于进气口31的位置处,即导通管在接近于进水口的位置处设置有滤网5,滤网5优选为钢丝筛网制成,从而有效戳破大体积气泡,避免大量气泡受气压挤压爆裂而产生较大噪音,更优地,导通管与水平线平行设置以使加热管1顶部位置处的高度与水汽分离装置3进气口31的高度为相等的,如此即可使加热管1加热所产生的湿热蒸汽快速到达水汽分离装置3内,在分离腔33内交错设置有多块挡板35以对进入分离腔33内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更优地,多块挡板35的数量为两个,但不限于上述数量,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更为合适的数量,分离腔33设置在水位腔34的上方位置处,并且在分离腔33与水位腔3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分离板,在分离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以使分离腔33与水位腔34相连通,分离腔33通过出气口32与外部或者蒸烤箱的内胆里面相连通,在水位腔34的底部位置处开设有出口以使水位分离装置通过水位腔34的出口与连接管7相互连通,如此即可使水汽分离装置3对加热管1加热工作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水汽分离后的蒸汽经出气口32往外或者往内胆里面进行输送,同时水汽分离后产生的水珠则向下滴落以使其经分离板上的通孔以汇集于水位内,并且连接管7还与排水管6的进水口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6、连接管7和水位传感器8,其中排水管6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连接管7分别与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相连通,水位传感器8设置在水汽分离装置3上且水位传感器8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从而使水汽分离装置3、加热管1、排水管6内的水位保持相等,其结构简单,可利于使水汽分离装置3、加热管1、排水管6内的水位保持相等。
优选地,还包括回水泵9,回水泵9一端与连接管7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并且回水泵9与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水汽分离装置3、加热管1、排水管6、连接管7内的余水往外排出,其结构简单,可有效将管路内的余水往外排出,同时还可避免回抽余水的清洁方案中水垢损坏水泵的问题。
具体地,还包括水箱,水箱与回水泵9在远离于连接管7的一端相连通,其结构简单、紧凑,可利于回收蒸汽发生系统管路内的余水。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排水管6为虹吸管结构,通过虹吸原理,从而使水汽分离装置3、加热管1、排水管6内的水位保持相等,即水汽分离装置3、加热管1、排水管6三者的水位保持相同高度的涨落,在水位腔34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8以对水位腔34内的水位进行检测,从而使控制器根据水汽分离装置3内的水位高度控制供水泵2的通断工作,直至水汽分离装置3内的水位高度上升到水位传感器8的位置处时,则控制供水泵2停止加水工作,在蒸汽持续工作过程中,通过水位传感器8控制供水泵2的动作以使供水的水位高度维持在预设的工作水位上,此外,由于排水管6向上延伸后再折弯向下设置,如此即可使排水管6的折弯位置处形成其顶部位置处高度,从而使排水管6与水汽分离装置3、加热管1内的水位保持相等,加热管1的顶部位置处与水汽分离装置3的顶部位置处之间通过导通管相互连通,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顶部位置处的高度分别高于排水管6顶部位置处的高度,并且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底部位置处的高度分别高于排水管6出水口处的高度,即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顶部位置处的高度分别高于排水管6顶部折弯位置处的高度,同时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底部位置处的高度分别高于排水管6出水口处的高度。
特别地,加热管1为石英玻璃制成,其设计合理、巧妙,可利用石英玻璃超低的热膨胀系数,对加热管1进行干烧后,附着在加热管1表面的水垢受热高温膨胀后碎裂脱落,从而有效对加热管1内的水垢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1优选为石英玻璃制成,当然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更为合适的材质,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加热效率,在加热管1的外壁上镀涂有加热膜,从而使加热管1管内通水加热后产生湿热蒸汽,此外,为了有效加快加热速度,可将加热管1的横截面优选设置为圆柱形,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更为合适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可加工加热管1优选为石英玻璃制成,同时位于加热管1与进气口31之间的导通管则优选为硅胶管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蒸汽工作完成后,用户启动自动除垢模式,控制排水管6打开,将管路内的余水全部排空,然后启动加热管1进行加热干烧工作,控制器控制加热管1加热至400℃至500℃,根据温度传感器4对加热管1上的温度进行检测并将检测所得的数据反馈至控制器上,控制室根据所接收到的数据控制加热管1的动作,直至加热管1的温度达到预设的温度值控制加热管1停止加热,由于水垢的热膨胀系数大于石英玻璃管的热膨胀系数20倍,即水垢的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石英玻璃管的热膨胀系数,从而在加热干烧后,加热管1内壁附结的水垢自膨胀挤压碎裂,从而由加热管1内壁脱落下来,如此即可完成水垢与加热管1脱离开来的工作,然后需要进行管路清洁时,供水泵2连通连接管7进行供水,在水位连通平衡原理作用下,加热管1、水汽分离装置3和排水管6三者水位同时上升,当水位高度上升超过排水管6顶部折弯位置处的高度时,外部供水将从排水管6的出水口往外流出,排水同时带走管路内的大小水垢,然后停止供水泵2工作,在虹吸原理作用下,由于排水管6的排水口位置处于最低位置处,如此使管路内的水将全部从排水管6的出水口往外流出,从而保持蒸汽发生系统管路内的清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需要进行管路清洁时,若不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行排放管路内的余水,即不采用回抽余水的清洁方案,或者无需进行水垢冲洗清洁时,即使用纯净水或者管路内已完成清洁时,可启动回水泵9进行工作,从而将蒸汽发生系统管路内的余水抽回水箱,由此可以实现节水目的,从而可有效将管路内的余水往外排出,同时还可避免回抽余水的清洁方案中水垢损坏水泵的问题。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管(1)、供水泵(2)、水汽分离装置(3)、温度传感器(4)和控制器,其中所述加热管(1)一端通过所述供水泵(2)与外部供水相连通,另一端折弯后延伸设置以使所述加热管(1)呈L型,并且加热管(1)在远离于所述供水泵(2)的一端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对所述加热管(1)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内,所述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所述加热管(1)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管(1)、所述供水泵(2)、所述温度传感器(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具有进气口(31)和出气口(32),其中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通过所述进气口(31)与加热管(1)相连通,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通过所述出气口(32)与外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顶部位置处的高度与所述进气口(31)的高度为相等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滤网(5),所述滤网(5)设置于所述加热管(1)在接近于所述进气口(31)的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包括分离腔(33)和水位腔(34),其中所述分离腔(33)设置在所述水位腔(34)的顶部位置处且所述分离腔(33)与所述水位腔(34)相连通,所述分离腔(33)一端与所述加热管(1)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所述分离腔(33)对所述加热管(1)加热产生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后以使蒸汽往外输出且使水珠汇集于所述水位腔(34)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还包括至少两块挡板(35),所述挡板(35)分别交错设置在所述分离腔(33)内以对进入所述分离腔(33)内的湿热蒸汽进行水汽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6)、连接管(7)和水位传感器(8),其中所述排水管(6)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管(7)分别与所述加热管(1)、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相连通,所述水位传感器(8)设置在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上且所述水位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从而使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所述加热管(1)、所述排水管(6)内的水位保持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水泵(9),所述回水泵(9)一端与所述连接管(7)相连通,另一端与外部相连通,并且所述回水泵(9)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以将所述水汽分离装置(3)、所述加热管(1)、所述排水管(6)、所述连接管(7)内的余水往外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与所述回水泵(9)在远离于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1)为石英玻璃制成。
CN202121103833.2U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Active CN2163461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3833.2U CN21634619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03833.2U CN21634619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6192U true CN216346192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29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03833.2U Active CN216346192U (zh) 2021-05-21 2021-05-21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619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35978U (zh) 一种过热蒸汽蒸箱
CN104352155B (zh) 一种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
CN111700486A (zh) 一种蒸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3919465A (zh) 一种节能的加湿饮水机
CN201320146Y (zh) 全自动旅游鞋洗脱烘一体机
CN107960967A (zh) 空气能热泵洗碗机
CN216346192U (zh)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
CN206191926U (zh) 小厨宝内的活水排污装置
CN204683356U (zh) 一种蒸汽产生装置
CN215820572U (zh) 一种自清洁的蒸汽发生系统及蒸汽烹饪设备
CN206338780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及蒸汽烤箱
CN208983534U (zh) 一种自动除垢的电热式蒸汽加湿器
CN212815908U (zh) 一种烹饪设备用的水路系统及烹饪设备
CN204192332U (zh) 一种电蒸箱的蒸汽发生装置
CN106580066A (zh) 电蒸箱水路系统
CN113280319A (zh) 一种蒸汽发生系统及其除垢控制方法
CN115281565A (zh) 水循环清洁系统和幕墙清洁机器人
CN205390989U (zh) 一种无水箱电蒸炉
CN210153755U (zh) 一种新型的蒸汽发生器
CN217218730U (zh) 一种蒸汽烹饪设备
CN206817436U (zh) 蒸汽发生装置
CN208582206U (zh) 一种电蒸箱用水结构及电蒸箱
CN206478865U (zh) 一种洗碗机专用蓄热式燃气热水器
CN211632789U (zh) 一种蒸汽锅
CN204461153U (zh) 一种造纸机空气系统余热交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