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5115U -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45115U
CN216345115U CN202122808594.7U CN202122808594U CN216345115U CN 216345115 U CN216345115 U CN 216345115U CN 202122808594 U CN202122808594 U CN 202122808594U CN 216345115 U CN216345115 U CN 2163451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upport
supporting
mast
st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085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志达
陈仁喆
张聪
胡震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uo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085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451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451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451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Signs Or Road Markin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所述通用设备包括功能模块及所述立柱支撑装置,所述立柱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述功能模块。所述立柱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和立柱。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穿过所述支撑结构,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立柱抵接,且所述支撑结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底座抵接。本申请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通过在立柱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支撑结构,使作用在立柱上的外力能够分散到支撑结构上,从而增加立柱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加强立柱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用设备,通常在底座上直接安装立柱以将元器件支撑起来。然而,由于立柱与底座的连接处较薄弱,因此当立柱受到外力冲击或者立柱所支撑的元器件较重时,立柱与底座的连接处容易发生松动或变形,从而导致元器件发生移位,进而影响元器件的功能及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以提高立柱支撑装置中立柱与底座的连接处的连接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立柱支撑装置。所述立柱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支撑结构和立柱。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立柱穿过所述支撑结构,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立柱抵接,且所述支撑结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底座抵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用设备。通用设备包括功能模块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所述立柱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支撑所述功能模块。
本申请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通过在立柱与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支撑结构,使作用在立柱上的外力能够分散到支撑结构上,从而增加立柱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加强立柱与底座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通用设备中的立柱支撑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立柱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5是图4中的立柱支撑装置沿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图9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的爆炸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通用设备 1
功能模块 20
立柱支撑装置 10、10A、10B、10C、10D、10E
底座 100
配合结构 101
连接通孔 102
固定凹槽 103
支撑结构 200
通孔 201
定位结构 202
第一支撑部 204
第二支撑部 205
第三支撑部 206
连接孔 207
弹性部 208
收容腔 209
弹性部件 210
立柱 300
主体结构 301
连接结构 302
限位结构 303
加强件 304
加强部 304a
固定部 304b
紧固件 4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通用设备1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通用设备1可以为但不局限于投影仪、各类检测仪器、各类测量仪器、送货机器人或送餐机器人等设备。通用设备1包括立柱支撑装置10和功能模块20。立柱支撑装置10支撑通用设备1中的功能模块20。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通用设备1本身的结构限制,功能模块20和其他元件之间的需要通过中间元件进行连接固定。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20可以为电路板,电路板需要固定在通用设备1的壳体内,但由于壳体的结构限制,壳体上没有足够大的平面以固定电路板,于是,可以在通用设备1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立柱支撑装置10,从而电路板通过一个或多个立柱支撑装置10固定于壳体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功能模块20还可以为但不局限于送货机器人中的托盘、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器件等。
立柱支撑装置10包括底座100、支撑结构200和立柱300。支撑结构200设置在底座100上。立柱300穿过支撑结构200,并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与立柱300抵接,且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的一侧与底座100抵接。立柱300背离底座100的一端支撑功能模块20。其中,立柱支撑装置10可以采用金属材料或塑料等材料制成。底座100、支撑结构200和立柱300可以使用同种材料或者不同材料制成,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通过设置支撑结构200,作用到立柱300上的部分外力会被分散到支撑结构200上,相较于没有支撑结构200的情况,外力作用在底座100上的作用面积会更大,从而使立柱300能承受更大外力作用,进而加强立柱300与底座100连接的稳定性,提升通用设备1的整体强度,并且防止立柱300与底座100的连接处因外力作用而产生松动或变形。
支撑结构200上设置有连通部,立柱300穿设于连通部中。在本实施例中,连通部可以设置为通孔201,通孔201贯穿支撑结构200,立柱300穿设于通孔201中。其中,通孔201的形状设置为圆形,以减小通孔201的加工难度。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部还可以设置为通槽,通槽贯穿支撑结构200,立柱300穿设于通槽中。需要说明的是,连通部的结构还可以根据通用设备1的不同构造为其他不同的结构,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201开设在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一侧表面的中心位置。由于通孔201开设在支撑结构200的中心位置,因此立柱支撑装置10在对称方向上具有相同的承受外力的能力,从而使得立柱支撑装置10在使用中可以抵抗交变的外力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孔201还可以开设在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一侧表面远离中心的位置,以加强立柱支撑装置10对某一方向的支撑能力。需要说明的是,通孔201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通用设备1中由立柱支撑装置10支撑的元件的受力情况来设定,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支撑结构200的形状可以构造为长方体、圆柱体或者其他异形体等形状。具体地,支撑结构200的形状可以根据通用设备1中由立柱支撑装置10支撑的元件的受力情况来来调整,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支撑结构200包括第一支撑部204和自第一支撑部204的边缘朝向底座100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205。第二支撑部205与底座100相抵接,通孔201开设在第一支撑部204上。第一支撑部204和第二支撑部205可以通过铆接、螺接、卡接、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204和第二支撑部205还可以以一体成型,以简化支撑结构200的制造工艺。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构造为框体结构,从而可以减轻支撑结构200的重量,并减少支撑结构200的成本。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可以构造为实心结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还可以构造为空心结构。例如,空心结构可以构造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实心结构可以构造为实心圆柱体、实心棱柱体或异形柱体。支撑结构200构造为实心结构或空心结构,可以增强支撑结构200承受外力的能力,从而避免支撑结构200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
可以理解地是,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与立柱300抵接,以使得作用在立柱300上的一部分外力被分散到支撑结构200上,从而减少作用到立柱300与底座100的连接处的外力。应当理解的是,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与立柱300抵接可以指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表面与立柱300抵接;或者,还可以指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与立柱300的周向表面抵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立柱300与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表面抵接,且立柱3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于是支撑结构200被立柱300抵顶在底座100上,从而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的一侧也与底座100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立柱300构造为圆柱体,立柱300的形状还可以根据通用设备1的不同构造为其他不同的形状,例如棱柱体,椭圆柱体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立柱300部分容置于通孔201中并与第一支撑部204抵接。其中,立柱300包括主体结构301和连接结构302,主体结构301构造为等径圆柱体,连接结构302也构造为等径圆柱体。连接结构302容置于通孔201中,且与底座100固定连接。主体结构301固定连接于连接结构302背离底座100的一端,且与第一支撑部204抵接。
可选地,立柱300上设置有限位结构303,支撑结构200被夹持在限位结构303和底座100之间。限位结构303可以与立柱300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限位结构303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焊接、粘接等方式与立柱300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立柱支撑装置10利用立柱300的限位结构303将支撑结构200抵接于底座100上,从而简化支撑结构200的安装方式,并减少立柱支撑装置10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主体结构301靠近连接结构302的端面构造为限位结构303。其中,主体结构301的直径大于通孔201的直径,连接结构302的直径小于或者大致等于通孔201的直径。主体结构301靠近连接结构302的一端抵压于支撑结构200。具体地,主体结构301靠近连接结构302的端面的一部分表面或全部表面抵压于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表面,因此支撑结构200被夹持在主体结构301和底座100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303可以构造为自立柱300的周向面朝远离立柱300方向延伸的凸缘。凸缘可以呈连续设置的闭环结构或开环结构,或者还可以呈非连续设置的块状结构。限位结构303朝向底座100的一侧端面的一部分表面或全部表面抵接于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的表面,于是支撑结构200被夹持在限位结构303和底座100之间,从而立柱300可以通过限位结构303将作用到立柱300上的一部分外力分散到支撑结构200上。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结构303还可以与立柱300可拆卸连接。例如,限位结构303可以设置为螺母,螺母的尺寸大于通孔201的尺寸。主体结构301靠近支撑结构200的一端设置有螺纹结构,螺母与主体结构301螺接。螺母靠近底座100一侧的端面的一部分表面或全部表面抵接于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一侧的表面,从而支撑结构200被夹持在螺母和底座100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结构301的直径还可以与连接结构302的直径相同,主体结构301和连接结构302的直径大致等于通孔201的直径。立柱300穿设与通孔201中,且主体结构301的周向表面与支撑结构2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抵接,即主体结构301的周向面与通孔201的内壁抵接。当立柱300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主体结构301的周向表面抵接于支撑结构200,因此立柱300所受的外力会传递至支撑结构200,从而作用到立柱300与底座100的连接处的外力会减少。
可选地,立柱300还可以与支撑结构200固定连接。立柱300可以通过铆接、螺接、卡接、粘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等方式与支撑结构200固定连接,从而进一步提升立柱300与底座100的连接稳定性以及提升立柱支撑装置10的支撑稳定性。
立柱300与底座100可以通过铆接、螺接、卡接、粘接、焊接、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安装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可选地,立柱300与底座100可拆卸连接在一起,从而方便立柱300的拆卸和组装。立柱300可以通过螺接方式、卡接方式或安装结构与底座100可拆卸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结构302上设置有螺纹结构,底座100上开设有与螺纹结构相配合的螺纹孔,连接结构302的螺纹结构螺接于底座100上的螺纹孔内,从而立柱300通过连接结构302与底座100的固定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A与第一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底座100上设置有与底座100固定连接的加强件304。立柱300通过加强件304与底座100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以加强立柱300和底座100的连接稳固性。加强件304的形状可以根据通用设备1的不同构造为不同的形状,例如圆柱体、棱柱体,椭圆柱体或其他异形体等,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
加强件304包括加强部304a和固定部304b。固定部304b固定连接于底座100。固定部304b与底座100可以通过铆接、螺接、卡接、粘接、焊接、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安装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加强部304a自固定部304b朝向第一支撑部204延伸,以使加强部304a伸出底座100。优选地,加强部304a自固定部304b沿立柱300的中轴线的方向延伸,且加强部304a远离固定部304b的端面高出底座100的外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加强部304a构造为等径的圆柱体,固定部304b构造为棱柱体。底座100上开设有连接通孔102,加强部304a从底座100背离支撑结构200的一侧穿过连接通孔102。底座100背离支撑结构200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凹槽103,且固定部304b收容于固定凹槽103中。固定凹槽103的形状和固定部304b的形状相对应,以使固定部304b能够收容于固定凹槽103中。其中,固定部304b的尺寸大于连接通孔102的尺寸,以使固定部304b不能穿过连接通孔102。
立柱300与加强件304的加强部304a固定连接。立柱300与加强部304a可以通过铆接、螺接、卡接、粘接、焊接、一体成型或者通过安装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加强件304的加强部304a背离底座100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加强件304的螺纹孔,立柱300的连接结构302上设置有与螺纹孔相配合的螺纹结构。连接结构302的螺纹结构螺接于加强部304a上的螺纹孔内。从而立柱300通过连接结构302与加强件304的加强部304a固定连接,进而立柱300固定连接于底座100。加强部304a与连接结构302的螺纹连接面积及固定部304b与底座100的连接面积均大于连接结构302和底座100的螺纹连接面积,从而可以增加立柱300和底座100的连接稳固性。立柱支撑装置10A通过在底座100上设置加强件304,还可以减小底座100的结构尺寸,以使得底座100可以轻量化设计。
可选地,第一支撑部204和第二支撑部205共同围设形成一收容腔209。加强件304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腔209内,从而使得立柱支撑装置10A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适合小型化设计。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的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10B的爆炸图。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B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支撑结构2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支撑结构200与底座100可以通过铆接、螺接、卡接、粘接、焊接、一体成型或安装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还包括第三支撑部206,第三支撑部206自第二支撑部205背离第一支撑部204的一端朝远离立柱300的方向延伸。支撑结构200通过第三支撑部206与底座100固定连接。第三支撑部206和底座100抵接,以增大支撑结构200与底座100的接触面积,从而支撑结构200所受的外力会被分散到更大的支撑面积上,进而提高支撑结构200承受外力作用的能力。第三支撑部206与底座100可以通过铆接、卡接、螺接、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部206通过紧固件400与所述底座100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三支撑部206上开设有连接孔207,底座100上开设有与连接孔207对应的锁固孔。紧固件400穿过连接孔207而锁固于底座100的锁固孔内,从而实现支撑结构200与底座100的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还可以通过安装结构与底座100固定连接。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可以构造为直角连接件。直角连接件的一端与底座1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结构200的侧壁固定连接。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还可以构造为几字形连接件,支撑结构200镶嵌在几字形连接件的凹槽中。几字形连接件与底座100固定连接,于是支撑结构200被几字形连接件夹紧在底座100上。立柱支撑装置10B通过采用安装结构将支撑结构200与底座100固定连接,可以方便对支撑结构200的拆装或者更换,同时还能增大支撑结构200与底座100的接触面积,进而加强立柱300与底座100连接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10C的爆炸图。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C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的一侧设置有定位结构202,底座100上设置有与定位结构202相配合的配合结构101。可选地,定位结构202和配合结构101的数量对应。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02可以设置为自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一侧向底座100方向延伸的凸起,配合结构101设置为与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202还可以设置为自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一侧向远离底座100方向延伸的凹槽,配合结构101设置为与凹槽相配合的凸起。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定位结构202还可以设置为支撑结构200自身,配合结构101设置为底座100上的凹槽,支撑结构200卡接在凹槽中。在第三实施例中,立柱支撑装置10C通过定位结构202和配合结构101的相互配合,可以对支撑结构200起到定位的作用,从而防止支撑结构200在底座100上相对立柱300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02还可以设置为自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一侧向底座100方向延伸的凸起,配合结构101设置为底座100上的凹槽,凹槽沿立柱300的径向方向延伸。定位结构202与配合结构101滑动配合,支撑结构200可以在底座100上沿立柱300的径向方向移动,从而可以调整立柱300在支撑结构200中的相对位置,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立柱300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结构202还可以设置为自支撑结构200靠近底座100一侧向底座100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凸起,配合结构101设置为底座100上的圆柱形凹槽。定位结构202和配合结构101转动配合。支撑结构200在立柱300固定连接到底座100前可以围绕配合结构101在底座100上转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立柱300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的方向。
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10D的爆炸图。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D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构造为弹性结构。具体地,第二支撑部205与第一支撑部204连接处设置有弹性部208。弹性部208可以呈波浪状,锯齿状或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弹性部208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力,为立柱300和支撑结构200提供缓冲,以避免立柱300和支撑结构200的瞬时受到的冲击力过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200还可以由橡胶、硅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从而减小支撑结构200的加工难度和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立柱支撑装置10E的爆炸图。本申请第六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E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立柱支撑装置1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立柱支撑装置10E还包括弹性部件210,支撑结构200通过弹性部件210与底座100弹性抵持。例如,弹性部件210弹性抵接于支撑结构200和底座100之间,或者,弹性部件210弹性抵接于立柱300和支撑结构200之间。可以理解的,弹性部件210还可以同时弹性抵接于支撑结构200和底座100之间以及立柱300和支撑结构200之间。弹性部件210可以为弹簧、弹片、或弹性硅胶片等。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件210设置为弹性硅胶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硅胶片夹设于支撑结构200和底座100之间;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硅胶片夹设于立柱300和支撑结构200之间;在再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硅胶片设置为多个,支撑结构200和底座100之间、立柱300和支撑结构200之间均夹设有弹性硅胶。立柱支撑装置10E通过在支撑结构200和底座100之间增设弹性部件210,当立柱支撑装置10E受到外力冲击时,由于弹性部件210具有缓冲功能,可以吸收一部分冲击力,因而可以增强立柱支撑装置10E的抗冲击性能,避免过大的瞬时冲击力损坏立柱支撑装置10E本身。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立柱,所述立柱穿过所述支撑结构,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立柱抵接,且所述支撑结构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所述底座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设置有定位结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配合结构,所述定位结构和所述配合结构配合连接以限制所述支撑结构相对所述底座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和自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边缘朝所述底座方向延伸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底座相抵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立柱部分容置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第三支撑部,所述第三支撑部自所述第二支撑部背离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朝远离所述立柱方向延伸,所述第三支撑部与所述底座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支撑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共同围设形成收容至少部分所述加强件的收容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以及
加强部,所述加强部自所述固定部朝向所述第一支撑部延伸,并伸出所述底座,所述立柱固定于所述加强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设置有一限位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被夹持于所述限位结构和所述底座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构造为弹性结构;和/或,所述立柱支撑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弹性部件与所述底座弹性抵持。
10.一种通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模块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立柱支撑装置,所述立柱背离所述底座的一端支撑所述功能模块。
CN202122808594.7U 2021-11-16 2021-11-16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Active CN2163451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8594.7U CN216345115U (zh) 2021-11-16 2021-11-16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08594.7U CN216345115U (zh) 2021-11-16 2021-11-16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45115U true CN216345115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50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08594.7U Active CN216345115U (zh) 2021-11-16 2021-11-16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451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67733B2 (en) Locking module and support stand for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7784747B2 (en) Slidably adjustable stand
US7445191B2 (en) Key system for a mirror assembly
JPWO2014129534A1 (ja) バッテリーポスト端子の固定構造
JPH0821783B2 (ja) 実質的に球形の支持部を持つハウジング・アセンブリ
CN112186356A (zh) 模块化连接器组件及基站天线
CN216345115U (zh) 立柱支撑装置和通用设备
CN102878178A (zh) 螺丝结构
US20020131615A1 (en) Microphone unit mounting structure
US20110067208A1 (en) Fastening assembly
CN109404376B (zh) 面板紧固机构以及面板安装方法
US201201404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30114222A1 (en) Locking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9201432U (zh) 一种车用电路板固定装置
US20140017029A1 (en) Locking assembly providing attachment between canted workpieces
CN214888221U (zh) 一种卡接装置
JP6737612B2 (ja) アンテナ支持体
US11999302B2 (en) Clamp assembly for mounting a mobile device
CN213905671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盖板固定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20929057U (zh) 一种单向阻尼铰链
CN215400484U (zh) 边角固定装置及显示屏单元
CN214713363U (zh) 颈部按摩仪
CN209896255U (zh) 模块化连接器组件及基站天线
US20220017021A1 (en) Clamp assembly for mounting a mobile device
CN220093798U (zh) 限位组件及夹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