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9330U -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39330U
CN216339330U CN202123073636.3U CN202123073636U CN216339330U CN 216339330 U CN216339330 U CN 216339330U CN 202123073636 U CN202123073636 U CN 202123073636U CN 216339330 U CN216339330 U CN 2163393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scape
side slope
weir
river
st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7363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甯志鹏
徐畅
许静茹
方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7363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393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393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393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以解决现有的景观堰边坡与周边环境融合性不高,景观观赏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边坡本体;设于边坡本体的若干景石,相邻景石粘接;下河阶梯,所述下河阶梯埋设于边坡本体并通过水泥砂浆与边坡本体连接;通过若干所述景石围砌而成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填充有种植土。本实用新型能够在满足景观堰边坡应有的强度及抗冲刷能力的条件下与周边环境具有较高的融合性且景观观赏性较高,设计施工灵活、施工相对简便、能够减少工程浪费、降低人力资源消耗,从而能够节省一定的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堰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背景技术
景观堰是通过壅高水位以达到河道局部河段形成水面,增加亲水设施和湿地植物以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的工程。景观堰设置在需要防洪排涝的河道中时,因壅水、降水等原因导致水位和过水量的变化会对河道边坡进行掏刷,日积月累可能会导致安全问题,因此一般会设置硬质防冲刷的边坡未雨绸缪。
但传统的景观堰边坡为防止水流的冲刷,一般多为光滑、垂直的水泥挡墙或浆砌块石,高度基本达到河道的规划洪水位线,长度视河道水量、景观堰高度及景观堰水工结构决定,一般为5~6米。其与周边环境融合度低、环境友好性差且生态效果不足,景观观赏性不高。近年来,随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及城市居民基本素质的提高,对水环境、水景观及水生态的要求日益提高。景观堰作为河道不可多得的水面景观元素,各地出于对环境、景观及生态的要求,亟需从技术上对传统边坡进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景观堰边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环境友好性,并提高其生态效果及景观观赏性,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包括:
边坡本体;
设于边坡本体的若干景石,相邻景石通过水泥砂浆粘接;
下河阶梯,所述下河阶梯埋设于所述边坡本体并通过水泥砂浆与所述边坡本体连接;
通过若干所述景石围砌而成的种植池,所述种植池填充有种植土。
优选的,所述景石通过水泥砂浆卧牢于边坡本体的坡面。
优选的,所述种植池被构造成口小肚大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种植池种植有根系发达的景观植物。
优选的,河两侧的下河阶梯通过汀步相连。
优选的,所述下河阶梯的每一阶梯为景石。
优选的,所述下河阶梯的每一阶梯被配置为与设于边坡的景石类别相同。
优选的,相邻所述景石通过水泥砂浆粘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通过景石的堆叠形成的景石边坡在强度和功能上能够满足传统的边坡要求,且边坡整体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更高,景观观赏性更高,生态效果较为明显;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景石的结构形式多样,将其作为护坡材料形成景观堰边坡时,设计、施工灵活,设计阶段出图更快,施工阶段施工更加简便,能够减少工程浪费、节约人力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下河阶梯与边坡本体形成整体,能够提高景观堰边坡的景观观赏性,且还能一定程度的使边坡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景石,2-景观植物,3-边坡本体,4-下河阶梯,5-汀步,6-种植池,7-水泥砂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以下描述中,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透彻理解阐述了大量特定细节。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不必采用这些特定细节来实行本实用新型。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未具体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方法。
在整个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的提及意味着: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或“示例”不一定都指同一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可以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或子组合将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组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示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示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这里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列出的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4,在图1中,方向a为景观堰一侧边坡的坡度方向,方向b为景观堰另一侧边坡的坡度方向,方向c为水流方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的一个实施例中,该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包括边坡本体3、景石1和下河阶梯4;多个景石1卧于边坡本体3的坡面上,景石1与边坡本体3之间通过浇筑水泥砂浆7进行连接,以保证景石1与边坡本体3的连接强度,从而使边坡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景石1与景石1之间的间距根据实际工程指标而定,相邻的景石1之间采用水泥砂浆7粘接以进一步提高边坡的整体强度,同时也能提高边坡的整体性,从而提高边坡的景观观赏性;若干景石1中的部分景石1围合形成若干个种植池6,种植池6内填充种植土以便进行景观植物2的种植,一方面景观植物2能够提高边坡的景观观赏性,另一方面景观植物2的根系对边坡本体3的土壤能够起到一定的紧固作用;下河阶梯4置于边坡本体3,通过一定的埋深并采用水泥砂浆7粘接于边坡本体3形成一个整体,不破坏景观堰边坡的整体连续性,保证景观堰边坡的景观观赏性。
景石1属于生态自然材料,将其作为景观堰边坡的护坡材料,一方面保证了景观堰边坡应有的抗冲刷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景石1自身外观的特性,使得景观堰边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更高,环境友好性更强;将景石1作为景观堰边坡的护坡材料,还能提高景观堰边坡整体的景观观赏性。
在景观堰边坡被水冲刷时,容易使种植池6内的种植土流失,为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将种植池6设置为口小肚大的结构。
具体而言,实施景石1围合时,可直接将景石1进行斜置或采用景石1本身具有的斜面作为种植池6的壁面以直接形成类圆台状的种植池6,也可将用于围合的景石1分为多层结构,自边坡本体3坡面向外的方向,每层景石1围合而成的形状的口径逐渐减小以形成口小肚大的种植池6。
如此设置,景石1对种植土能够形成一定的防护作用,并且,景观植物2的根系在种植池6内能够更大范围的延伸,从而对种植土起到紧固作用,防止种植土流失。
前述提到,景观植物2的根系对种植土能够形成一定的紧固作用,为了加强所述的紧固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景观植物2选自根系较为发达的种植植物,一方面发达的根系对种植土本身进行加固,另一方面发达的根系有更大可能生长至边坡本体3的土壤,以使种植土与边坡本体3基本上能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对种植土起到进一步的紧固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河两侧的下河阶梯4通过汀步5相连。
如此设置既能为亲水戏水提供条件,又能实现了交通的功能。
汀步5的安装位置一般位于石块围成的范围内,该范围一般高于河水水面,其内的水位可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汀步5与两侧下河阶梯4的高差应设置的较小以满足通行的安全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景观堰边坡的整体性、生态效果以及景观堰边坡与周边环境的融合性,请参阅图2、图4,将下河阶梯4的每一阶梯也设置为景石1,该景石1与边坡本体3坡面上的景石类别相同,下河阶梯4的每一阶梯通过水泥砂浆7卧牢于边坡本体3上。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步骤进行设计:
S1.根据景观堰的结构、防洪标准和河水流量确定边坡的高度及长度;
S2.根据道路与景观堰汀步5之间的高程以及边坡高度,确定所需要设置下河阶梯4的级数;
S3.根据周边环境、实际地形及景观设计需求,进行边坡及边坡种植池6的平面布局;
S4.确定边坡自然景石1竖向布局,确定下河阶梯4与边坡的整体融合。
综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结构形式灵活,同时具有优秀的生态效果,与周边环境友好、环境融合性高,具备景观观赏性。同时在设计阶段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结构出图快,施工工法简易,能减少工程浪费、节约人力资源、降低工程成本。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包括:
边坡本体(3);
设于边坡本体(3)的若干景石(1),相邻景石(1)粘接;
下河阶梯(4),所述下河阶梯(4)埋设于所述边坡本体(3)并通过水泥砂浆与所述边坡本体(3)连接;
通过若干所述景石(1)围砌而成的种植池(6),所述种植池(6)填充有种植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景石(1)通过水泥砂浆(7)卧牢于边坡本体(3)的坡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6)被构造成口小肚大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池(6)种植有根系发达的景观植物(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河两侧的下河阶梯(4)通过汀步(5)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河阶梯(4)的每一阶梯为景石(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河阶梯(4)的每一阶梯被配置为与设于边坡的景石(1)类别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景石(1)通过水泥砂浆(7)粘接。
CN202123073636.3U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Active CN2163393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3636.3U CN216339330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73636.3U CN216339330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39330U true CN216339330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2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73636.3U Active CN216339330U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393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15920B (zh)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208685545U (zh) 一种改善水陆域生态环境的护岸结构
CN105531424A (zh) 一种调节江河湖水位的方法和水利系统
CN112695586A (zh)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8612047B (zh) 一种河湖岸坡的生态修护结构
CN203080471U (zh) 一种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CN101429758B (zh) 湿地人工生态岛的构筑方法
CN106638219A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斜坡式城市道路
CN103628488B (zh) 一种尾矿坝子坝的筑坝方法
CN109252470A (zh) 一种高速公路绿化隔离带及其施工方法
CN106171831A (zh) 农业机械化节水喷灌系统
CN216339330U (zh) 一种兼具生态效果的景观堰边坡
CN112411514A (zh) 一种用于铁路防护生态防风固沙系统
CN208441049U (zh) 一种生态砖及其生态护坡系统
CN110777880A (zh) 一种利用岩溶洼地蓄水的方法
CN206625181U (zh) 河道土层防护结构
CN206245443U (zh) 一种新型植草沟系统
CN210887100U (zh)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N110258449B (zh) 城市水环境景观用缓坡挡水结构
CN212294532U (zh) 一种海堤消浪平台生态改造结构
CN210151667U (zh)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的防渗结构
CN210127479U (zh) 一种透水式生态护坡
CN210439414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中使用的景观防积水结构
CN20910111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的嵌地灯结构
CN209162761U (zh) 护坡砖和护坡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