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19981U -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9981U
CN216319981U CN202122182913.8U CN202122182913U CN216319981U CN 216319981 U CN216319981 U CN 216319981U CN 202122182913 U CN202122182913 U CN 202122182913U CN 216319981 U CN216319981 U CN 216319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body
tank
drying system
port
outp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829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ge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ngge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ngge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ngge Industri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829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9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9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99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aporization, Distillation, Condensation, Sublimation, And Cold Tra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浓缩干燥系统,包括:第一罐体,第一罐体用于存储浓缩液,且第一罐体上设有加热组件,第一罐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口,第一罐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口;第二罐体,第二罐体的进气口通过软管和第一排气口连接,第二罐体中设置有降温组件,第二罐体用于将第一罐体中的气体进行吸收;蒸发罐,蒸发罐的进液端和第一罐体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换热器,换热器具有一个冷端通道和一个热端通道,冷端通道的输入端和第二罐体的第一排液口连通,冷端通道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引出管道,热端通道的输入端和蒸发罐的蒸汽排放口连接,热端通道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引出管道。本技术方案具有能耗低,浓缩效率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工艺主要是利用空气能单一的加热方式,在处理如切削液等油性液体时只能以浓缩的形式进行处理,利于把废弃切削液中的浓度从5%提升到50%,但是由于空气能的工作原理限制,设备再也无法装50%浓缩的切削液继续浓缩。这样在委外处理浓缩液相当于费用还是再处理水。如果将浓缩后的切削液继续蒸发到100%就可以再节约一半的处理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浓缩干燥系统,加热组件对第一罐体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溶液蒸发成气体流入到第二罐体中;第二罐体中的降温组件对第二罐体不断的降温,使蒸汽液化成液态水并流入换热器的冷端通道并通过第一引出管排出;同时,蒸发罐中的蒸汽流入换热器的热端通道;换热器能够将蒸汽液化并通过第二引出管排出。本技术方案具有能耗低,浓缩效率高的优点。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浓缩干燥系统,包括:
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用于存储浓缩液,且所述第一罐体上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第一罐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一罐体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口;
第二罐体,所述第二罐体的进气口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所述第二罐体中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用于将第一罐体中的气体进行吸收;
蒸发罐,所述蒸发罐的进液端和所述第一罐体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具有一个冷端通道和一个热端通道,所述冷端通道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罐体的第一排液口连通,所述冷端通道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引出管道,所述热端通道的输入端和所述蒸发罐的蒸汽排放口连接,所述热端通道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引出管道。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机理:
加热组件对第一罐体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溶液蒸发成气体流入到第二罐体中;第二罐体中的降温组件对第二罐体不断的降温,使蒸汽液化成液态水并流入换热器的冷端通道并通过第一引出管排出;
同时,蒸发罐中的蒸汽流入换热器的热端通道;换热器能够将蒸汽液化并通过第二引出管排出。
本技术方案具有能耗低,浓缩效率高的优点。
优选的,所述第二罐体包括:
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罐体中且将所述第二罐体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排气口连接;
导流管,多个所导流管安装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导流管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导流管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中,且所述导流管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汇流装置,所述汇流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的第一排液口连通。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将导流管和第二罐体的内腔隔离开来,从而便于导流管中液体或气体的单独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降温组件为冷却管。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管。
优选的,还包括冷媒压缩机,所述冷媒压缩机的输出端通过软管和所述加热管的输入端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冷媒压缩机对冷媒压缩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此时冷媒成液态且具有很高的问题,此时加热管中的冷媒被压缩放热,从而对第一罐体进行加热。
优选的,还冷媒释放阀,所述冷媒释放阀的输入端和所述加热管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媒释放阀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管的输入端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液态的冷媒经过冷媒释放阀时,由液态变成气态,冷却管中的冷媒能够快速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使第二罐体快速降温。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和所述冷媒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使冷却管和加热管以及冷媒压缩机形成一个闭环。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和所述冷媒压缩机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冷媒冷凝器。便于冷媒压缩机对冷媒进行压缩。
优选的,所述第二罐体上设有回收水溢出口,所述回收水溢出口和所述第二腔室连通,所述第二腔室和所述第一引出管道连通。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回收水的集中排放,第一引出管道中的水流入至第二腔室中,当达到液位高度时,水漫长回收水溢出口,从而实现了水的集中排放。
进一步的,还包括真空射流器,所述真空射流器具有第一输入口、第二输入口和扩张输出口,所述汇流装置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和所述第一输入口连接;所述第二罐体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二输入口连接;所述扩张输出口通过管路和所述冷端通道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出管道和所述第一输入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出管道上设置有蒸发罐真空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浓缩干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第二罐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真空射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所涉及的标号如下:
11-第一罐体;12-第一排气口;13-第一排液口;14-第二罐体;15-蒸发罐;16-换热器;17-第一引出管道;18-第二引出管道;19-隔板;20-第一腔室;21-第二腔室;22-导流管;23-汇流装置;24-冷却管;25-加热管;26-冷媒压缩机;27-冷媒释放阀;28-冷媒冷凝器;29-回收水溢出口;30-真空射流器;31-第一输入口;32-第二输入口;33-扩张输出口;34-蒸发罐真空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浓缩干燥系统,包括:
第一罐体11,第一罐体11用于存储浓缩液,且第一罐体11上设有加热组件,第一罐体11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口12,第一罐体11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口13;
第二罐体14,第二罐体14的进气口通过软管和第一排气口12连接,第二罐体14中设置有降温组件,第二罐体14用于将第一罐体11中的气体进行吸收;
蒸发罐15,蒸发罐15的进液端和第一罐体11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
换热器16,换热器16具有一个冷端通道和一个热端通道,冷端通道的输入端和第二罐体14的第一排液口13连通,冷端通道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引出管道17,热端通道的输入端和蒸发罐15的蒸汽排放口连接,热端通道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引出管道18。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机理:
加热组件对第一罐体11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溶液蒸发成气体流入到第二罐体14中;第二罐体14中的降温组件对第二罐体14不断的降温,使蒸汽液化成液态水并流入换热器16的冷端通道并通过第一引出管排出;
同时,蒸发罐15中的蒸汽流入换热器16的热端通道;换热器16能够将蒸汽液化并通过第二引出管排出。
本技术方案具有能耗低,浓缩效率高的优点。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罐体14包括:
隔板19,隔板19设置在第二罐体14中且将第二罐体14分隔成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21;第一腔室20通过软管和第一排气口12连接;
导流管22,多个所导流管22安装在隔板19上,导流管22的输入端和第一腔室20连通,导流管22的输出端延伸至第二腔室21中,且导流管2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汇流装置23,汇流装置23的输出端和的第一排液口13连通。
本方案的优点在于,将导流管22和第二罐体14的内腔隔离开来,从而便于导流管22 中液体或气体的单独排放。
进一步的,降温组件为冷却管24。
进一步的,加热组件为加热管25。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冷媒压缩机26,冷媒压缩机26的输出端通过软管和加热管25的输入端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冷媒压缩机26对冷媒压缩时会产生大量的热,此时冷媒成液态且具有很高的问题,此时加热管25中的冷媒被压缩放热,从而对第一罐体11进行加热。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冷媒释放阀27,冷媒释放阀27的输入端和加热管 25的输出端连接,冷媒释放阀27的输出端和冷却管24的输入端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液态的冷媒经过冷媒释放阀27时,由液态变成气态,冷却管 24中的冷媒能够快速吸收周围的热量,从而使第二罐体14快速降温。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冷却管24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和冷媒压缩机26的输入端连接。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能够使冷却管24和加热管25以及冷媒压缩机26形成一个闭环。
进一步的,冷却管24和冷媒压缩机26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冷媒冷凝器28。便于冷媒压缩机26对冷媒进行压缩。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罐体14上设有回收水溢出口29,回收水溢出口 29和第二腔室21连通,第二腔室21和第一引出管道17连通。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回收水的集中排放,第一引出管道17中的水流入至第二腔室21中,当达到液位高度时,水漫长回收水溢出口29,从而实现了水的集中排放。
进一步的,还包括真空射流器30,真空射流器30具有第一输入口31、第二输入口32和扩张输出口33,汇流装置2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和第一输入口31连接;第二罐体14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水泵与第二输入口32连接;扩张输出口33通过管路和冷端通道的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引出管道18和第一输入口31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引出管道18上设置有蒸发罐真空阀34。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机理:
加热组件对第一罐体11中的溶液进行加热,溶液蒸发成气体流入到第二罐体14中;第二罐体14中的降温组件对第二罐体14不断的降温,使蒸汽液化成液态水并流入换热器 16的冷端通道并通过第一引出管排出至第二腔室21中,最后从回收水溢出口29排出;
同时,蒸发罐15中的蒸汽流入换热器16的热端通道;换热器16能够将蒸汽液化并通过第二引出管排出至真空射流器30、然后通过换热器16的冷端通道并通过第一引出管排出至第二腔室21中,最后从回收水溢出口29排出。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罐体(11),所述第一罐体(11)用于存储浓缩液,且所述第一罐体(11)上设有加热组件,所述第一罐体(11)的上端设有第一排气口(12),所述第一罐体(11)的底端设有第一排液口(13);
第二罐体(14),所述第二罐体(14)的进气口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排气口(12)连接,所述第二罐体(14)中设置有降温组件,所述第二罐体(14)用于将第一罐体(11)中的气体进行吸收;
蒸发罐(15),所述蒸发罐(15)的进液端和所述第一罐体(11)的出液端通过管道连接;
换热器(16),所述换热器(16)具有一个冷端通道和一个热端通道,所述冷端通道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罐体(14)的第一排液口(13)连通,所述冷端通道的输出端上安装有第一引出管道(17),所述热端通道的输入端和所述蒸发罐(15)的蒸汽排放口连接,所述热端通道的输出端安装有第二引出管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14)包括:
隔板(19),所述隔板(19)设置在所述第二罐体(14)中且将所述第二罐体(14)分隔成第一腔室(20)和第二腔室(21);所述第一腔室(20)通过软管和所述第一排气口(12)连接;
导流管(22),多个所导流管(22)安装在所述隔板(19)上,所述导流管(22)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腔室(20)连通,所述导流管(22)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腔室(21)中,且所述导流管(22)的输出端上安装有汇流装置(23),所述汇流装置(23)的输出端和所述的第一排液口(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组件为冷却管(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为加热管(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媒压缩机(26),所述冷媒压缩机(26)的输出端通过软管和所述加热管(25)的输入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冷媒释放阀(27),所述冷媒释放阀(27)的输入端和所述加热管(2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媒释放阀(27)的输出端和所述冷却管(24)的输入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24)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和所述冷媒压缩机(26)的输入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24)和所述冷媒压缩机(26)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冷媒冷凝器(2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罐体(14)上设有回收水溢出口(29),所述回收水溢出口(29)和所述第二腔室(21)连通,所述第二腔室(21)和所述第一引出管道(17)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浓缩干燥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射流器(30),所述真空射流器(30)具有第一输入口(31)、第二输入口(32)和扩张输出口(33),所述汇流装置(23)的输出端通过管路和所述第一输入口(31)连接;所述第二罐体(14)底部的出液口通过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二输入口(32)连接;所述扩张输出口(33)通过管路和所述冷端通道的输入端连接。
CN202122182913.8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Active CN216319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2913.8U CN216319981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82913.8U CN216319981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9981U true CN216319981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69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82913.8U Active CN216319981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99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0492U (zh) 低温常压蒸发设备
CN216319981U (zh) 一种浓缩干燥系统
CN102961882A (zh) 混合型蒸汽机械再压缩蒸发器
CN201885488U (zh) 螺杆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3569596U (zh) 制膜废水低温蒸发处理系统
CN210751315U (zh) 一种应用于切削液浓缩的空气源多效真空式蒸发系统
CN217732930U (zh) 一种污泥烘干系统
CN112503496A (zh) 凝汽源热泵驱动降膜蒸汽发生器
CN112402995B (zh) 一种应用于切削液浓缩的空气源多效真空式蒸发系统
CN101666567A (zh) 贮液式汽液热交换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换热系统
CN206709434U (zh) 冷冻式干燥机制冷系统
RU2403517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осушки газопровода
CN109970125A (zh) 一种高盐废水处理用热泵装置
CN211411259U (zh) 低温真空滤油器
CN111747469B (zh) 一种改进型热泵真空低温蒸发浓缩系统
CN211435359U (zh) 高效低温真空滤油器
CN210772848U (zh) 一种持续循环制冷设备
CN210292898U (zh) 一种凝汽器
CN216909784U (zh) 冷干机
CN219890218U (zh) 一种节能型凝汽器真空提升系统
CN214861371U (zh) 高效真空滤油机
JP2014169810A (ja) エジェクタ式冷凍機
CN213416353U (zh) 一种蒸发浓缩系统
CN111732143B (zh) 一种蒸发浓缩系统
CN213542893U (zh) 热泵式聚结分离净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