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3215U -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 Google Patents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3215U
CN216293215U CN202120814526.9U CN202120814526U CN216293215U CN 216293215 U CN216293215 U CN 216293215U CN 202120814526 U CN202120814526 U CN 202120814526U CN 216293215 U CN216293215 U CN 2162932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bolt
spring
accommodating cavity
buck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145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渊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 Lian Garment Component Enterpris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145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32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32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32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包括公扣和母扣,公扣具有第一基座及并排设置于第一基座一侧的第一插接槽部和第一插接柱,母扣具有第二基座及并排设置于第二基座一侧的第二插接槽部和第二插接柱,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槽部扣合,第二插接柱与第一插接槽部扣合;第一插接柱设置有第一卡合孔,第二插接柱设置有第二卡合孔;第一插接槽部具有设置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容置腔及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活动栓和第一弹簧;第二插接槽部具有设置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容置腔及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二活动栓和第二弹簧;借助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扣合结构简洁、扣合更牢固且灵活,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具,尤其是指一种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绳带的使用相当普遍,因为绳带易于捆绑及松懈的特性,被应用于各种物品的束缚、紧固,且绳带更广泛使用在服饰、鞋子、帽子或提包、背包、提袋或宠物用牵引绳带等物品上,并通过绳带上结合扣具的应用方式,只要通过按压扣具,即可轻易达到使绳带嵌扣结合或解扣松脱的效果,更可方便绳带的拉伸、调节,也可衬托绳带的美观、质感,也造成各种型式的绳带扣具大量问世,并被应用在各种物品的绳带上。
现有扣具一般由公扣和母扣组成,母扣对称设有两弹性臂,公扣设置有供两弹性臂勾扣的卡槽,两者对应插接扣合;需要依靠弹性臂或卡槽暂时性弹性形变实现扣合或解扣,然而弹性臂或卡槽长时间多次使用而导致弹性臂或卡槽疲劳累积损坏,使用寿命短;而且弹性臂或卡槽都是和母扣、公扣一体结构,若损坏只能直接弃用,使用成本高。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扣具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扣合结构简洁、扣合更牢固且灵活,延长使用寿命。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包括有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具有第一基座及并排设置于第一基座一侧的第一插接槽部和第一插接柱,所述母扣具有第二基座及并排设置于第二基座一侧的第二插接槽部和第二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槽部扣合,第二插接柱与第一插接槽部扣合;所述第一插接柱设置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插接柱设置有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一插接槽部具有设置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容置腔及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活动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容置腔在对着母扣的侧壁设置供第二插接柱插入的第一插接口,在背离第一插接柱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一活动栓插入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一活动栓对应第一插接口设置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卡入第二卡合孔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活动栓的一端抵顶第一弹簧没入第一容置腔内,且另一端裸露在第一容置腔外;所述第二插接槽部具有设置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容置腔及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二活动栓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容置腔在对着公扣的侧壁设置供第一插接柱插入的第二插接口,在背离第二插接柱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二活动栓插入的第二卡口;所述第二活动栓对应第二插接口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卡入第一卡合孔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活动栓的一端抵顶第二弹簧没入第二容置腔内,且另一端裸露在第二容置腔外。
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靠近第一弹簧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插接柱对应第一卡块设置所述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靠近第二弹簧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插接柱对应第二卡块设置所述第一卡合孔。
所述第一容置腔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栓的上下侧面设置有分别卡入第一限位滑槽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容置腔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活动栓的上下侧面设置有分别卡入第二限位滑槽的第二滑块。
所述第一卡口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供第一滑块顺利卡入第一限位滑槽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卡口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供第二滑块顺利卡入第二限位滑槽的第二让位槽。
所述第一让位槽、第二让位槽的槽底面分别为倾斜面,所述第一滑块在朝向第一让位槽的侧面和第二滑槽在朝向第二让位槽的侧面分别为倾斜面。
所述第一活动栓插入第一容置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套置第一弹簧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弹簧套置于第一导柱上,且两端分别抵顶第一容置腔的侧壁和第一活动栓插入第一容置腔内的端部;所述第二活动栓插入第二容置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套置第二弹簧的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弹簧套置于第二导柱上,且两端分别抵顶第二容置腔的侧壁和第二活动栓插入第二容置腔内的端部。
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为十字形柱,且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的十字的四个顶端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内圈。
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设置有供绳带穿设的绳带固定槽。
所述公扣和母扣为形状相同的互补式设计。
所述公扣和母扣为塑料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在扣合时,所述第一插接柱、第一插接槽部分别与第二插接槽部、第二插接柱相对插接扣合;其中第一插接柱从第二插接口插入第二卡槽,第一插接柱先推动第二活动栓压缩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回复力推动第二活动栓向第二卡口运动,所述第二卡块卡入第一卡合孔内;第二插接柱从第一插接口插入第一卡槽,第二插接柱先推动第一活动栓压缩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回复力推动第一活动栓向第一卡口运动,所述第一卡块卡入第二卡合孔内,实现公扣和母扣扣合;在解扣时,按压第一活动栓、第二活动栓裸露在第一容置腔、第二容置腔外的外端,所述第一活动栓、第二活动栓向内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卡块、第二卡块脱出第二卡合孔、第一卡合孔,即可分别从第一插接槽部、第二插接槽部中将第二插接柱、第一插接柱拔出,实现公扣和母扣解扣打开;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通过第一活动栓、第二活动栓分别压缩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借助弹簧弹力来实现扣合或解扣目的,不需要依靠弹性臂或卡槽暂时性弹性形变实现扣合或解扣,避免弹性臂或卡槽长时间多次使用而导致弹性臂或卡槽疲劳累积损坏,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扣合结构简洁、扣合更牢固且灵活,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第一活动栓、第二活动栓是单独结构,当损坏时可单独更换;相对现有弹性臂或卡槽一体式成型于公扣或母扣上,可在任一部件损坏时,可单独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自由更换公扣、母扣、第一活动栓或第二活动栓,使用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的部分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的完全分解状态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的完全分解状态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公扣1 母扣2
第一基座11 第一插接槽部12
第一插接柱13 第二基座21
第二插接槽部22 第二插接柱23
第一卡合孔131 第二卡合孔231
第一容置腔121 第一活动栓122
第一弹簧123 第一插接口1211
第一卡口1212 第一卡槽1221
第一卡块1222 第二容置腔221
第二活动栓222 第二弹簧223
第二插接口2211 第二卡口2212
第二卡槽2221 第二卡块2222
第一限位滑槽1213 第一滑块1223
第二限位滑槽2213 第二滑块2223
第一让位槽1214 第二让位槽2214
第一导柱1224 第二导柱2224
绳带固定槽111、2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包括有公扣1和母扣2,所述公扣1具有第一基座11及并排设置于第一基座11一侧的第一插接槽部12和第一插接柱13,所述母扣2 具有第二基座21及并排设置于第二基座21一侧的第二插接槽部22和第二插接柱23,所述第一插接柱13与第二插接槽部22扣合,第二插接柱23与第一插接槽部12扣合;所述第一插接柱13设置有第一卡合孔131,所述第二插接柱23设置有第二卡合孔231;所述第一插接槽部12具有设置于第一基座11上的第一容置腔121及容置于第一容置腔121内的第一活动栓122和第一弹簧123;所述第一容置腔 121在对着母扣2的侧壁设置供第二插接柱23插入的第一插接口 1211,在背离第一插接柱13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一活动栓122插入的第一卡口1212;所述第一活动栓122对应第一插接口1211设置第一卡槽1221,第一卡槽1221内设置有卡入第二卡合孔231的第一卡块 1222;所述第一活动栓122的一端抵顶第一弹簧123没入第一容置腔 121内,且另一端裸露在第一容置腔121外;所述第二插接槽部22 具有设置于第二基座21上的第二容置腔221及容置于第二容置腔221 内的第二活动栓222和第二弹簧223;所述第二容置腔221在对着公扣1的侧壁设置供第一插接柱13插入的第二插接口2211,在背离第二插接柱3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二活动栓222插入的第二卡口2212;所述第二活动栓222对应第二插接口2211设置第二卡槽2221,第二卡槽2221内设置有卡入第一卡合孔131的第二卡块2222;所述第二活动栓222的一端抵顶第二弹簧223没入第二容置腔221内,且另一端裸露在第二容置腔221外。
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在扣合时,所述第一插接柱13、第一插接槽部12分别与第二插接槽部22、第二插接柱23相对插接扣合;其中第一插接柱13从第二插接口2211插入第二卡槽2221,第一插接柱13先推动第二活动栓222压缩第二弹簧223,第二弹簧223的回复力推动第二活动栓222向第二卡口2212运动,所述第二卡块2222 卡入第一卡合孔131内;第二插接柱23从第一插接口1211插入第一卡槽1221,第二插接柱23先推动第一活动栓122压缩第一弹簧123,第一弹簧123的回复力推动第一活动栓122向第一卡口1212运动,所述第一卡块1222卡入第二卡合孔231内,实现公扣1和母扣2扣合;在解扣时,按压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裸露在第一容置腔121、第二容置腔221外的外端,所述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向内运动并压缩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所述第一卡块1222、第二卡块2222脱出第二卡合孔231、第一卡合孔131,即可分别从第一插接槽部12、第二插接槽部22中将第二插接柱23、第一插接柱13拔出,实现公扣1和母扣2解扣打开;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通过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分别压缩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借助弹簧弹力来实现扣合或解扣目的,不需要依靠弹性臂或卡槽暂时性弹性形变实现扣合或解扣,避免弹性臂或卡槽长时间多次使用而导致弹性臂或卡槽疲劳累积损坏,本实用新型组合扣具扣合结构简洁、扣合更牢固且灵活,延长使用寿命;而且,第一活动栓 122、第二活动栓222是单独结构,当损坏时可单独更换;相对现有弹性臂或卡槽一体式成型于公扣或母扣上,可在任一部件损坏时,可单独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自由更换公扣1、母扣2、第一活动栓122 或第二活动栓222,使用成本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卡块1222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1221靠近第一弹簧123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插接柱23对应第一卡块1222 设置所述第二卡合孔131;所述第二卡块2212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 2221靠近第二弹簧223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插接柱13对应第二卡块2212设置所述第一卡合孔131;横向按压所述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受按压力和弹簧回复力作用可横向往返运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卡块1222、第二卡块2222分别进出第二卡合孔231、第一卡合孔131,实现扣合和解扣目的;公扣1、母扣2之间的扣合结构更简洁,扣合更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容置腔121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1213,所述第一活动栓122的上下侧面设置有分别卡入第一限位滑槽1213的第一滑块1223;所述第二容置腔221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2213,所述第二活动栓222的上下侧面设置有分别卡入第二限位滑槽2213的第二滑块2223;当第一活动栓122插入第一容置腔121内、第二活动栓222插入第二容置腔221 内时,所述第一滑块1223卡设于第一限位滑槽1213内,第二滑块 2223卡设于第二限位滑槽2213内;当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 222运动时,第一滑块1223于第一限位滑槽1213内运动,第二滑块 2223于第二限位滑槽2213内运动,可限制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脱出第一容置腔室121、第二容置腔室221,结构更稳固。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卡口1212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供第一滑块1223顺利卡入第一限位滑槽1213的第一让位槽1214;所述第二卡口2212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供第二滑块2223顺利卡入第二限位滑槽2213的第二让位槽2214;当第一活动栓122插置组装于第一容置腔121时,两第一滑块1223顺着第一让位槽1214卡入第一卡口 1212并卡入第一限位滑槽1213内,完成第一活动栓122的组装;当第二活动栓222插置组装于第二容置腔221时,两第二滑块2223顺着第二让位槽2214卡入第二卡口2212并卡入第二限位滑槽2213内,完成第二活动栓222的组装;可方便组装第一活动栓122和第二活动栓222,组装简单且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让位槽1214、第二让位槽2214的槽底面分别为倾斜面,所述第一滑块1223在朝向第一让位槽1214的侧面和第二滑槽2223在朝向第二让位槽2214的侧面分别为倾斜面;第一让位槽1214、第二让位槽2214、第一滑块1223和第二滑块2223的倾斜面设置可方便组装第一活动栓122和第二活动栓222,组装简单且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活动栓122插入第一容置腔121内的端部设置有套置第一弹簧123的第一导柱1224,所述第一弹簧123套置于第一导柱1224上,且两端分别抵顶第一容置腔121的侧壁和第一活动栓122插入第一容置腔121内的端部;所述第二活动222栓插入第二容置腔221内的端部设置有套置第二弹簧223的第二导柱2224,所述第二弹簧223套置于第二导柱2224上,且两端分别抵顶第二容置腔221的侧壁和第二活动栓222插入第二容置腔221内的端部;第一导柱1224、第二导柱2224可分别限制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 的位置,保证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导柱1224、第二导柱2224为十字形柱,且所述第一导柱1224、第二导柱2224的十字的四个顶端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的内圈;将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 分别紧套置在第一导柱1224、第二导柱2224上,保证第一弹簧123、第二弹簧223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21分别设置有供绳带穿设的绳带固定槽111、211;方便固定绳带,使用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公扣1和母扣2为形状相同的互补式设计,通用性更好,可互换使用;且第一活动栓122、第二活动栓222的形状结构相同,在生产时可采用一组模具来制作,降低生产成本;使用时不需要区分公扣1、母扣2,也不受方向限制,实用性好,并具有易于操作插接扣合或解扣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公扣1和母扣2为塑料件。
上述实施例和附图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10)

1.一种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公扣和母扣,所述公扣具有第一基座及并排设置于第一基座一侧的第一插接槽部和第一插接柱,所述母扣具有第二基座及并排设置于第二基座一侧的第二插接槽部和第二插接柱,所述第一插接柱与第二插接槽部扣合,第二插接柱与第一插接槽部扣合;所述第一插接柱设置有第一卡合孔,所述第二插接柱设置有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一插接槽部具有设置于第一基座上的第一容置腔及容置于第一容置腔内的第一活动栓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容置腔在对着母扣的侧壁设置供第二插接柱插入的第一插接口,在背离第一插接柱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一活动栓插入的第一卡口;所述第一活动栓对应第一插接口设置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设置有卡入第二卡合孔的第一卡块;所述第一活动栓的一端抵顶第一弹簧没入第一容置腔内,且另一端裸露在第一容置腔外;所述第二插接槽部具有设置于第二基座上的第二容置腔及容置于第二容置腔内的第二活动栓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容置腔在对着公扣的侧壁设置供第一插接柱插入的第二插接口,在背离第二插接柱的侧壁设置有供第二活动栓插入的第二卡口;所述第二活动栓对应第二插接口设置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设置有卡入第一卡合孔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二活动栓的一端抵顶第二弹簧没入第二容置腔内,且另一端裸露在第二容置腔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槽靠近第一弹簧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插接柱对应第一卡块设置所述第二卡合孔;所述第二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槽靠近第二弹簧一侧的侧面上,所述第一插接柱对应第二卡块设置所述第一卡合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栓的上下侧面设置有分别卡入第一限位滑槽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容置腔在上下两侧壁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滑槽,所述第二活动栓的上下侧面设置有分别卡入第二限位滑槽的第二滑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口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供第一滑块顺利卡入第一限位滑槽的第一让位槽;所述第二卡口的上下侧壁分别设置有供第二滑块顺利卡入第二限位滑槽的第二让位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让位槽、第二让位槽的槽底面分别为倾斜面,所述第一滑块在朝向第一让位槽的侧面和第二滑槽在朝向第二让位槽的侧面分别为倾斜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栓插入第一容置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套置第一弹簧的第一导柱,所述第一弹簧套置于第一导柱上,且两端分别抵顶第一容置腔的侧壁和第一活动栓插入第一容置腔内的端部;所述第二活动栓插入第二容置腔内的端部设置有套置第二弹簧的第二导柱,所述第二弹簧套置于第二导柱上,且两端分别抵顶第二容置腔的侧壁和第二活动栓插入第二容置腔内的端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为十字形柱,且所述第一导柱、第二导柱的十字的四个顶端分别抵顶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内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分别设置有供绳带穿设的绳带固定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和母扣为形状相同的互补式设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扣和母扣为塑料件。
CN202120814526.9U 2021-04-20 2021-04-20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Active CN2162932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4526.9U CN216293215U (zh) 2021-04-20 2021-04-20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14526.9U CN216293215U (zh) 2021-04-20 2021-04-20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3215U true CN216293215U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1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14526.9U Active CN216293215U (zh) 2021-04-20 2021-04-20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32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88728A (zh) 绳扣
CN201152308Y (zh) 快速连接扣
KR100263026B1 (ko) 연결구를 갖춘 코드
CN216293215U (zh) 方便扣合的组合扣具
CN209931656U (zh) 扣具
US7181813B2 (en) Low-profile heavy-duty buckle
CN102639023B (zh) 绳扣紧件
CN210329582U (zh) 一种推拉式锁扣结构
CN108741459B (zh) 一种拉链
CN220236207U (zh) 一种新型按压绳扣
CN209838853U (zh) 一种自锁滑块插销
CN105686226B (zh) 一种带扣
CN208336662U (zh) 防松脱插座插头组件
CN218354905U (zh) 弹性绳扣
CN213096476U (zh) 一种绳扣
CN212911998U (zh) 一种扣珠外壳、弹性公扣和纽扣
CN111358146A (zh) 箱包扣具
CN213550223U (zh) 一种塑胶扣具
CN213220942U (zh) 锁扣装置及搭建玩具
CN215381877U (zh) 绳索扣的结构
CN212852702U (zh) 一种可拆卸插扣
CN221104907U (zh) 一种头盔安全插扣
KR102594739B1 (ko) 결합구조 및 면도장치
CN219628959U (zh) 一种侧压同模绳扣
CN212803892U (zh) 插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