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90251U - 一种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90251U
CN216290251U CN202122421242.6U CN202122421242U CN216290251U CN 216290251 U CN216290251 U CN 216290251U CN 202122421242 U CN202122421242 U CN 202122421242U CN 216290251 U CN216290251 U CN 2162902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control module
power supply
wireless charging
external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212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斌
王福强
顾元强
王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xun Technology Xi'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o Electronic Ltd filed Critical Lanto Electronic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212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902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902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902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内设有电源控制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且底座上设有外接端口和输入接口,输入接口用于供电源控制模块与输入电源连接,外接端口与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底座的外接端口中拆卸连接有可更换配件,电源控制模块与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且可更换配件连接于底座时与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对无线充电模块和可更换配件供电,从而使得充电装置可以通过可更换配件扩展其他功能,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且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C电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逐渐普及。但是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功能单一,仅具备充电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不但具备充电功能,而且可以扩展其他功能,使得充电装置功能更丰富、适用更广泛,为使用者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外接端口;电源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所述外接端口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设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及可更换配件,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所述外接端口,所述可更换配件被设置为在与所述底座连接后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和所述可更换配件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输入接口包括直流输入接口和交流输入接口;所述直流输入接口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直流输入电源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接口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且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转换电路,所述转换电路用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板,设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板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以及无线充电线圈,设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板上,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更换配件包括:灯杆,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接端口中,所述灯杆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接端口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以及灯体,设于所述灯杆上,所述灯体用于受控照明。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更换配件包括:风扇支杆,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接端口中,所述风扇支杆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接端口并延伸至所述底座外;以及风扇体,设于所述风扇支杆上,所述风扇体用于受控运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在所述可更换配件与所述底座连接后,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可更换配件的开启或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输出接口;所述电源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输出电路,与所述输出接口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电路被设置为通过所述输出接口对外部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池,设于所述底座内,且所述蓄电池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蓄电池还与所述外接端口和/或所述输出接口和/或所述无线充电模块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支路,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可更换配件供电;以及第二支路,用于对所述蓄电池供电;其中,所述第一支路、所述第二支路并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接口包括第一输出接口和第二输出接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并且还可以通过可更换配件扩展其他功能,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且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更换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更换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在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底座在又一个角度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气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外接端口11,输入接口12,直流输入接口121,交流输入接口122,开关13,输出接口14,第一输出接口141,第二输出接口142,底座本体151,盖体152,指示灯16,容置槽17;
电源控制模块2,转换电路20,第一支路211,第二支路212;
无线充电模块3,无线充电电路板31,无线充电线圈32;
可更换配件4,灯杆411,灯体412,风扇支杆421,风扇体422;
蓄电池5;
配重6。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混淆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公知的方法、过程、流程、元件和电路并没有详细叙述。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同时,应当理解,在以下的描述中,“电路”是指由至少一个元件或子电路通过电气连接或电磁连接构成的导电回路。当称元件或电路“连接到”另一元件或称元件/电路“连接在”两个节点之间时,它可以是直接耦接或连接到另一元件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元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物理上的、逻辑上的、或者其结合。相反,当称元件“直接耦接到”或“直接连接到”另一元件时,意味着两者不存在中间元件。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在说明书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底座1、电源控制模块2、无线充电模块3、可更换配件4。底座1上设有外接端口11。电源控制模块2设于底座1内,且电源控制模块2与外接端口11电连接。无线充电模块3设于底座1内,且无线充电模块3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可更换配件4呈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1的外接端口11,可更换配件4被设置为在与底座1连接后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其中,底座1上还设有输入接口12,输入接口12用于供电源控制模块2与输入电源连接,电源控制模块2用于对无线充电模块3和可更换配件4供电。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包括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其中,在图1中,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没有单独标示,均以附图标记底座“1”示出,关于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的结构请参看图2。底座本体151可以是圆柱状结构且在一端部具有开口,底座本体151具有容置槽17,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可以设置在容置槽17中,底座本体151用于容置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盖体152可以设置为圆板状结构,盖体152可以盖设于底座本体151的容置槽17上,从而固定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于容置槽17中,起到保护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的作用。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均可以设置为柱状且具有容置槽的结构。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可以是拆卸连接,例如通过卡扣结构(未图示)、紧固件(未图示)拆卸连接,由此,便于底座1、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的生产装配和后续拆装维护。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底座本体151和盖体152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例如通过焊接或者胶接固定连接,使得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可以固定容置于底座1内,从而使得电源控制模块2和无线充电模块3不易损坏。以上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调整,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外接端口11和输入接口12可以设置为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外接端口11设置在盖体152上、输入接口12设置在底座本体151的侧面,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外接端口11和输入接口12也可以是设置在底座1的其他位置上。外接端口11和输入接口12设置在底座1上的方式,可以是本领域中常见的连接器的设置方式,简单来说,可以是设置在底座1上,且一侧朝向底座1外从而供其他电器元件接入,另一侧朝向底座1内从而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模块2可以是但不限定为主板,电源控制模块2设置于底座1内且与外接端口11和输入接口12的连接器电连接,电源控制模块2与外接端口11和输入接口12电连接的方式,可以是本领域中常见的主板与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当输入电源接入输入接口12时,所述输入电源可以对电源控制模块2供电,当可更换配件4接入外接端口11时,则电源控制模块2可以对可更换配件4供电。
可更换配件4用于为充电装置提供其他功能,使得充电装置不但具备充电功能,而且具备其他功能,由此来提高充电装置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且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更换配件4包括灯杆411和灯体412。其中,灯杆411呈可拆卸地连接于外接端口11中,灯杆411至少部分伸出外接端口11并延伸至底座1外,灯体412设于灯杆411上。灯体412可以是设置在灯杆411的伸出底座1的部分上。灯体412用于受控照明从而为充电装置增加照明功能。
可以理解,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灯杆411内可以具有用于传输电能的导线(未示于图中),当灯杆411接入外接端口11时,电源控制模块2通过所述导线传输电能至灯体412从而对灯体412供电。且在灯杆411与外接端口11连接的部分上可以是具有连接器(未图示),所述导线可以是通过前述连接器电连接至外接端口11。以上,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故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过多的赘述。
优选地,灯杆411可以设置为可伸缩杆或者可弯曲杆。由此,使得灯体412设置于灯杆411上可以调整位置、角度或方向。使用者可以藉此来调整灯体412至适宜的照明角度,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灯杆411可以是一端接入外接端口11,另一端的端部供灯体412连接。由此,灯杆411可以最大程度的供灯体412调整位置、角度或方向,使得灯体412可以以更适宜的方向对待照明位置进行照明,使得使用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照明体验。
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更换配件4包括风扇支杆421和风扇体422。其中,风扇支杆421呈可拆卸地连接于外接端口11中,风扇支杆421至少部分伸出外接端口11并延伸至底座1外。风扇体422设于风扇支杆421上。风扇体422可以是设置在风扇支杆421的伸出底座1的部分上。风扇体422用于受控吹风从而为充电装置增加风扇功能。
优选地,风扇支杆421可以设置为可伸缩杆或可弯曲杆。由此,使得风扇体422设置于风扇支杆421上可以调整位置、角度或方向。使用者可以藉此来调整风扇体422至适宜的吹风角度,可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风扇支杆421可以是一端接入外接端口11,另一端的端部供灯体412连接。由此,风扇支杆421可以最大程度的供风扇体422调整位置、角度或方向,使得风扇体422可以以更适宜的方向对使用者进行吹风,来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更换配件4还可以设置为具备其他功能的配件,例如,可更换配件4还可以设置为音箱、电子钟表等等,本实施例不对可更换配件4作限制,可更换配件4可以扩展充电装置除充电以外的其他功能即可。
应理解,可更换配件4可以包括多个,例如,可更换配件4可以包括台灯(包括灯杆411和灯体412)和风扇(包括风扇支杆421和风扇体422),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而替换对应的可更换配件4连接至底座1,未使用的可更换配件4可以放置在底座1或者桌面或者其他地方暂时收纳。相比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桌面或者其他地方上放置台灯、风扇等,这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简化办公环境,提高区域整洁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如图5-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2包括直流输入接口121和交流输入接口122。所述直流输入接口121用于供电源控制模块2与直流输入电源连接。所述交流输入接口122用于供电源控制模块2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且电源控制模块2还包括转换电路20,转换电路20用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直流输入接口121和交流输入接口122分别可以设置为本领域中常见的直流电源接口以及交流电源接口,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可选地,直流输入接口121可以设置为3.5mmDC接口。转换电路20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可选地,转换电路20的输出功率可以为65W。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模块3包括无线充电电路板31和无线充电线圈32。无线充电电路板31设于底座1内,且无线充电电路板31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无线充电线圈32设于无线充电电路板31上,且无线充电线圈32与无线充电电路板31电连接。将需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放置在底座1上,无线充电线圈32受控通电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可以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电路板31可以将电源控制模块2传输来的电流转换为无线充电线圈32无线充电时所需要的交变电流,使得无线充电线圈32可以产生交变磁场,进而使得电子设备的接收线圈中可以产生电流,从而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
优选地,无线充电电路板31和无线充电线圈32采用一体化设计,依照WPC EPP15W标准(一种无线充电的标准,属于本领域的现有技术)进行设计,同步将Apple 15W兼容设计加入其中,从而可以兼容当前主流的无线充电手机。由此,可以提高充电装置的兼容性,使充电装置适用于更多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提高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开关13,开关13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可更换配件4与底座1连接后,开关13用于控制可更换配件4的开启或关闭。在本实施例中,开关13设置为按压开关,即通过一次按压可以操控可更换配件4的开启,通过再次按压可以操控可更换配件4的关闭,以此类推。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开关13也可以设置为旋转开关、拨动开关等形式,即分别通过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旋转、正向和反向的拨动来控制可更换配件4的开启和关闭。
如图1-图2、图5-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输出接口14,输出接口14用于供电源控制模块2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蓝牙耳机、电子音箱、笔记本电脑等)电连接,电源控制模块2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后用于对电子设备供电。输出接口14也可以设置为连接器,与输入接口12相类似,在此不作过多赘述。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数据线接入输出接口14,从而通过充电装置实现有线充电,使得充电装置不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还具备有线充电功能,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功能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包括第一输出接口141和第二输出接口142。第一输出接口141设置为USB TYPE-A接口,第二输出接口142设置为USB TYPE-C接口。由此,可以满足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对于电子设备充电的需求。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可以是具有一个,且一个输出接口14可以设置为任何标准的接口(例如USB接口、闪电接口等等);输出接口14也可以是具有两个及以上,且两个及以上的输出接口14可以是相同标准的接口,也可以是不同标准的接口。一个或多个输出接口14均可以用于对电子设备有线充电,故本实施例对输出接口14的数量和形式不作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模块2包括USB协议功能模块(未图示),所述USB协议功能模块可以是电源控制模块2上的集成电路的一部分,并通过第一输出接口141的USB TYPE-A接口输出QC协议,通过第二输出接口142的USB TYPE-C接口输出PD协议。
在本实施例中,输出接口14设置在底座本体151的侧面,且与输入接口12相对的一侧,而外接端口11设置在盖体152上,这使得底座1在连接不同的电子电器元件时,布线可以更加合理,空间利用可以更加合理。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外接端口11、输入接口12和输出接口14可以设置在底座1的任何位置,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和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还包括蓄电池5,蓄电池5设于底座1内,且蓄电池5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蓄电池5还与外接端口11和/或输出接口14和/或无线充电模块3电连接。蓄电池5可以由电源控制模块2供电并储存电能,在储存电能后,蓄电池5可以通过外接端口11对可更换配件4进行供电,也可以通过输出接口14对电子设备进行有线充电,也可以对无线充电模块3供电。
由此,充电装置在未通过输入接口12接入电源时,也可以通过蓄电池5对各模块进行供电,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可更换配件4的运作、无线充电以及有线充电功能,这提高了充电装置的便捷性和适用性,提改了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蓄电池5采用10000mAh(mAh毫安时,电量的单位)高电能密度锂电芯,从而使得蓄电池5具备较高的续航能力。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源控制模块2包括第一支路211和第二支路212,第一支路211和第二支路212并联设置。第一支路211用于对无线充电模块3和所述可更换配件4供电。第二支路212用于对蓄电池5供电。优选地,当底座1通过输入接口12外接电源时,优先通过第一支路211对无线充电模块3和/或外接端口11和/或输出接口14供电,同时可以通过第二支路212单独对蓄电池5供电。由此,当底座1外接电源时,可以由外接电源供电实现无线充电、有线充电及可更换配件4的功能,当底座1未外接电源时,可以由蓄电池5供电实现相同的功能。这提高了充电装置的适用性、便捷性和使用灵活性。
如图2、图5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指示灯16,指示灯16与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并用于指示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指示灯16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一个或多个指示灯16可以设置在底座1上的任何位置,例如设置在底座本体151和/或盖体152上均可。
在本实施例中,指示灯16具有五个,五个指示灯16呈直线的间隔设置于盖体152上。当底座1接入电源时,指示灯16可以以不同数量或颜色的闪亮指示充电装置对不同终端充电的状态,当底座1未接入电源时,指示灯16可以指示蓄电池5的电量状态。指示灯16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指示充电装置的充电状态,包括但不限于常亮、间歇闪亮、或者多个指示灯16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呈现闪亮。指示灯16也可以以不同的颜色闪亮。以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相应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内设置有配重6,配重6用于对底座1施加荷载,使得充电装置可以更稳固地置于桌面或其他载面上,提高充电装置的安全性。需要注意的是,配重6避免使用对电磁场产生电磁干扰的材质,避免对充电装置的无线充电功能造成影响,除此之外,本实施例不对配重6的材质,配重6的重量,以及配重6设置在底座1上的具体位置作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相应设计。
以下结合图7对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使用方式作进一步说明,以便读者更清楚地了解到充电装置的功能:
首先,当底座1通过直流输入接口121外接直流电源时,直流电源对电源控制模块2供电,进而电源控制模块2可以对外接端口11、和/或无线充电模块3、和/或输出接口14供电,使得充电装置可以实现可更换配件4、和/或无线充电、和/或有线充电的功能。容易理解,根据实际使用时的需要,可以单独实现其中一个功能,也可以同时实现其中多个功能。其中,所述直流电源可以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笔记本电脑的电源,这可以进一步提高充电装置的便捷性。
其次,当底座1通过交流输入接口122外接交流电源时,交流电源输入的交流电经过转换电路20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可以对外接端口11、和/或无线充电模块3、和/或输出接口14供电。
另外,当底座1接入直流电源或交流电源时,还可以同步对蓄电池5进行充电,蓄电池5可以储存电能。当底座1未接入电源时,可以通过蓄电池5供电来实现充电装置的各项功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充电装置可以通过无线充电模块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并且还可以通过可更换配件扩展其他功能,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功能性和适用性,且可以为使用者带来更便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包括:
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外接端口(11);
电源控制模块(2),设于所述底座(1)内,且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与所述外接端口(11)电连接;
无线充电模块(3),设于所述底座(1)内,且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以及
可更换配件(4),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所述外接端口(11),所述可更换配件(4)被设置为在与所述底座(1)连接后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
其中,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和所述可更换配件(4)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输入接口(12),所述输入接口(12)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与输入电源连接,所述输入接口(12)包括直流输入接口(121)和交流输入接口(122);
所述直流输入接口(121)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与直流输入电源连接;
所述交流输入接口(122)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与交流输入电源连接;
且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包括转换电路(20),所述转换电路(20)用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转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包括:
无线充电电路板(31),设于所述底座(1)内,且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板(31)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以及
无线充电线圈(32),设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板(31)上,且所述无线充电线圈(32)与所述无线充电电路板(31)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配件(4)包括:
灯杆(411),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接端口(11)中,所述灯杆(411)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接端口(11)并延伸至所述底座(1)外;以及
灯体(412),设于所述灯杆(411)上,所述灯体(412)用于受控照明。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更换配件(4)包括:
风扇支杆(421),呈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外接端口(11)中,所述风扇支杆(421)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外接端口(11)并延伸至所述底座(1)外;以及
风扇体(422),设于所述风扇支杆(421)上,所述风扇体(422)用于受控运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开关(13),所述开关(13)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在所述可更换配件(4)与所述底座(1)连接后,所述开关(13)用于控制所述可更换配件(4)的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至少一个输出接口(14),所述输出接口(14)用于供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与电子设备电连接,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与所述电子设备连接后用于对所述电子设备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蓄电池(5),设于所述底座(1)内,且所述蓄电池(5)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电连接,所述蓄电池(5)还与所述外接端口(11)和/或所述输出接口(14)和/或无线充电模块(3)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控制模块(2)包括:
第一支路(211),用于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3)和所述可更换配件(4)供电;以及
第二支路(212),用于对所述蓄电池(5)供电;
其中,所述第一支路(211)、所述第二支路(212)并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接口(14)包括第一输出接口(141)和第二输出接口(142)。
CN202122421242.6U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充电装置 Active CN2162902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1242.6U CN216290251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充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21242.6U CN216290251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充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90251U true CN216290251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21242.6U Active CN216290251U (zh) 2021-10-08 2021-10-08 一种充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902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27000U (zh) 自拍杆
CN203522279U (zh) 一种多用途移动电源
CN211456715U (zh) 移动电源
CN203068380U (zh) 多功能台灯
CN202791574U (zh) 一种多功能数码台灯
CN103166287B (zh) 移动电子终端设备的底座
CN216290251U (zh) 一种充电装置
CN201100573Y (zh) 应急灯
CN203326620U (zh) 一种多功能备用电源
CN210867294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座
CN209786342U (zh) 带usb接口的电源插座
CN204809578U (zh) 一种无线充电插座
TWM482894U (zh) 充電器結構
CN202749600U (zh) 移动磁吸式充电集线器
CN102913768A (zh)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组合灯
CN214675536U (zh) 光伏音响
CN210493666U (zh) 收纳装置
CN105570754A (zh) 利用手机闪光灯作为光源的台灯
CN201467444U (zh) 随身蓝牙音响
CN215452539U (zh) 一种多功能无线充装置
CN204420604U (zh) 一种便携式照明灯具
CN206136314U (zh) 墙壁式无线路由器
CN206775199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装置
CN208656109U (zh) 一种混合式无线充电插排
CN221090313U (zh) 一种多功能速写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09

Address after: 710018 Floor 10, Block H, Kairui Building, Fengcheng 12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xun Precision Technology (X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324 No.399, Baisheng Road, Jinx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ANTO ELECTRONIC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710018 Floor 10, Block H, Kairui Building, Fengcheng 12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Lixun Technology (Xi'an) Co.,Ltd.

Address before: 710018 Floor 10, Block H, Kairui Building, Fengcheng 12th Road, Xi'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Lixun Precision Technology (Xi'an)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