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8837U - 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8837U
CN216288837U CN202122427055.9U CN202122427055U CN216288837U CN 216288837 U CN216288837 U CN 216288837U CN 202122427055 U CN202122427055 U CN 202122427055U CN 216288837 U CN216288837 U CN 216288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 bar
fastening
fixing unit
bar assembly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2705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在爀
黄圣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Energy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nergy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LG Energy Solution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8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8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72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use or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条组件,其具备汇流条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汇流条具备具有规定宽度的条(bar)状的汇流条主体、位于汇流条主体的两侧末端部的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一、第二触点以及在第一、第二触点之间以规定角度被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汇流条以保持所述汇流条的被弯折的形状,其中,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结合于弯折部与第一触点之间的汇流条主体;第二固定单元,结合于弯折部与第二触点之间的汇流条主体;以及紧固用键(Key),用于保持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的紧固角度。

Description

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该汇流条组件具备结合于汇流条并固定弯折形状的装置,以防止弯折的汇流条发生变形并保持弯折的形状。
背景技术
随着对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移动设备的技术开发和需求增加,关于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的技术正变得活跃。另外,二次电池作为对于诱发大气污染物质的化石燃料的替代能源,正在被应用于电动汽车(EV)、混合动力汽车(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以及储能设备(ESS)等。
现被广泛使用的二次电池的种类有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镍锌电池等。这种单元二次电池电芯,即,单元电池电芯的工作电压约为2.0V~5.0V。因此,当需要比这更高的输出电压时,可将多个电池电芯串联构成电芯模块组件,也可根据所需的输出电压或充放电容量,将电芯模块组件串联或并联构成电池模块或电池组。
汇流条应用于这种电池组中,其将电池组与外部端子电连接,起到电流通道(path)的功能。
这种汇流条会因内部空间及与相邻结构的干扰等影响而具有各种弯折形状。
图1是概略地示出现有技术的以规定角度弯折的汇流条的图。
如图1所示,汇流条10具有条状的汇流条主体11和位于所述汇流条主体的两侧末端的触点12,在两侧末端的触点之间以规定角度弯折。
然而,汇流条10通常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形成,弯折的汇流条10会因回弹(Springback)现象而变形为与意图的形状不同的形状。
回弹现象是指当在变形之后去除外力时,变形的部分会因物体内部的弹性恢复力而恢复为原状态的现象。
当在将汇流条10弯折之后发生这种回弹现象时,会变得与意图的形状不同,并且可能发生因相邻结构的干扰而短路等问题。
为了防止这种回弹现象所引发的问题,也会考虑回弹现象,在工艺上进行过度的弯折,但是此时也存在汇流条的弯折的程度存在偏差的问题。
另外,还有在弯折后通过检查来筛选不良的方法,但是附加的工序和不良的发生会导致制造成本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其具备结合于汇流条并固定弯折形状的装置,以使汇流条保持弯折形状。
技术方案
用于达成上述的目的的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具备汇流条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汇流条具备具有规定宽度的条(bar)状的汇流条主体、位于汇流条主体的两侧末端部的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以及在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规定角度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汇流条,用于保持汇流条的弯折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单元,结合于弯折部与第一触点之间的汇流条主体;第二固定单元,结合于弯折部与第二触点之间的汇流条主体;以及紧固用键(Key),用于保持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的紧固角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第一固定单元包括:第一夹持部,以夹持形态结合于汇流条主体;公型的第一紧固部,用于与第二固定单元紧固;第一连接部,连接第一夹持部与第一紧固部;以及第一槽部,形成有供紧固用键插入的多个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第二固定单元包括:第二夹持部,以夹持形态结合于汇流条主体;母型的第二紧固部,用于与第一紧固部紧固;第二连接部,连接第二夹持部与第二紧固部;以及第二槽部,形成有供紧固用键插入的多个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分别形成于第一紧固部和第二紧固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第二槽部形成为贯通第二紧固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公型的第一紧固部插入母型的第二紧固部并被紧固。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第一槽部的多个槽与第二槽部的多个槽一一对应地以相同的间隔形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紧固用键贯通第二槽部并插入至第一槽部,从而保持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的紧固角度。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固定装置由绝缘的塑料形成。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的特征在于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设备的特征在于包括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具备结合于汇流条并固定弯折形状的装置,因此,具有能够防止汇流条的弯折的形状发生变形并保持弯折的形状的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能够保持汇流条的弯折的形状,从而防止相邻结构与汇流条接触所引发的短路不良等。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无需在汇流条被弯折之后进行附加的检查工序等,因此,具有减少工艺时间和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示出现有技术的以规定角度弯折的汇流条的图。
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
图3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单元的立体图。
图4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用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0:汇流条组件;
100:汇流条;
110:汇流条主体;
120a、120b:触点;
130:弯折部;
200:固定装置;
210:第一固定单元;
211:第一夹持部;
212:第一连接部;
213:第一紧固部;
214:第一槽部;
220:第二固定单元;
221:第二夹持部;
222:第二连接部;
223:第二紧固部;
224:第二槽部;
230:紧固用键;
231:插入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中,应当理解“包括”、“具有”或“具备”等术语旨在指定说明书中记载的特征、数字、步骤、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存在,而不是预先排除一个以上的其他的特征或数字、步骤、操作、构成要素、部件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附加可能性。
另外,在所有的附图中,对起到相似的功能和作用的部分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在说明书全文中,当描述某个部分与其他的部分连接时,不仅包括直接连接,还包括之间隔着其他的元件的间接连接。另外,除非有明确相反的记载,包括某个构成要素不是排除其他的构成要素,而是可进一步包括其他的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进行说明。
图2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汇流条组件的立体图。
参照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1000包括:汇流条100,呈弯折的形状;以及固定装置200,用于固定汇流条100的弯折的形状。
首先,汇流条100包括:汇流条主体110,具有规定宽度的条(bar)状;第一触点120a和第二触点120b,位于汇流条主体的两侧末端部,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以及弯折部130,其为汇流条主体110在第一触点120a与第二触点120b之间以规定角度弯折而成的部分。
汇流条100通常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形成,但是根据金属材料的特性,弯折的形状具有因回弹现象而趋向于恢复的性质。
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1000具备固定装置200,以防止汇流条100的弯折的形状因这种回弹现象而变形。
图3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固定单元的立体图,图4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固定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概略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紧固用键的立体图。
参照图3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200进行详细说明,固定装置200具备第一固定单元210、第二固定单元220以及紧固用键(Key)230。
这种固定装置200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形成,因此,在与相邻结构接触时也能够防止发生短路等。
利用塑料材料形成固定装置200的方法可使用挤出成型、注塑成型、压缩成形、3D打印等公知的各种塑料成型方法。
另一方面,第一固定单元210具备:第一夹持部211,结合于弯折的汇流条主体110的一侧;公型的第一紧固部213,与第二固定单元220紧固;第一连接部212,连接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一紧固部213;以及第一槽部214。
另外,第二固定单元220具备:第二夹持部221,结合于弯折的汇流条主体110的另一侧;母型的第二紧固部223,与第一固定单元210的第一紧固部213紧固;第二连接部222,连接第二夹持部221与第二紧固部223;以及第二槽部224。
另一方面,紧固用键230形成有插入部231,所述插入部231从一侧插入到第一槽部214和第二槽部224的槽。
其中,第一夹持部211形成为与接合于第一连接部的一侧对置的另一侧不接合的状态,使得第一夹持部211以夹持形态结合于弯折部130与第一触点120a之间的汇流条主体110。
如此,能够使不接合的另一侧开放从而结合于汇流条主体110,为此,形成第一固定单元210的塑料优选为不仅具有电绝缘性而且具有规定水平的弹性。
另外,第二夹持部221也以与第一夹持部相同的形态结合于汇流条主体110,并且材料同样优选使用具有规定水平的弹性的塑料。
不过,第一夹持部211与第二夹持部221可以是相同的材料,但是在满足电绝缘性和规定水平的弹性的范围内,使用彼此不同的塑料材料也无妨。
然后,公型的第一紧固部213以插入母型的第二紧固部223的形态紧固,并且其一侧连接于第一连接部212。
另外,第一紧固部213的一面具备第一槽部214,所述第一槽部214以规定间隔形成有供紧固用键230插入的多个槽。
与此对应地,第二紧固部223具备第二槽部224,所述第二槽部224以与第一槽部214的多个槽之间的间隔相同的间隔形成有供紧固用键230插入的多个槽。
而且,第二槽部224的多个槽以贯通第二紧固部223的方式形成,因此,能够在将第一紧固部213与第二紧固部223紧固时,将紧固用键230插入位置一致的第一槽部214与第二槽部224的各个槽中的一处,从而固定第一紧固部213与第二紧固部223的紧固角度。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汇流条100以坐标系中的z轴为基准大致被弯折了180度,但是如上所述,汇流条100能够根据相邻结构的干扰等而被弯折为各种角度。
即,第一触点120a与弯折部130之间的弯折后的汇流条主体110几乎被弯折为与第二触点120b与弯折部130之间的汇流条主体平行。
然而,弯折的角度例如可以是150度、120度、90等各种角度,此时也能够将紧固用键230插入位置一致的第一槽部214与第二槽部224的槽,从而防止弯折的汇流条100因回弹现象而导致弯折的角度发生变化。
因此,具有如下效果:能够将汇流条100在被弯折之后变形的现象最小化,从而防止汇流条100与相邻结构的干扰所引发的短路等不良,并且在汇流条100被弯折之后也无需进行附加的检查工序。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汇流条100在坐标系的xy平面上被弯折了约90度,但是如上所述,汇流条100能够根据相邻结构的干扰等而被弯折为各种角度。
此时,也能够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装置200来固定汇流条100的被弯折的形状。
不过,此时,需要考虑到在xy平面上的被弯折的角度来制作第一固定单元210和第二固定单元220,以使第一紧固部213插入第二紧固部223且第一槽部214与第二槽部224的多个槽的位置一致。
例如,可考虑汇流条100的弯折的角度,将从第一连接部212延伸的第一紧固部213与从第二连接部222延伸的第二紧固部223的连接角度根据汇流条100的弯折的角度进行变形。
或者,还可将第一连接部212和第二连接部222与第一夹持部211和第二夹持部221的连接角度进行变形,除此之外,对夹持部的形态进行变形等方法也是可行的。
另一方面,对制造本实用新型的汇流条组件1000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将第一固定单元210结合于汇流条100的第一触点120a与要弯折的部分之间的汇流条主体110,将第二固定单元220结合于第二触点120b与要弯折的部分之间的汇流条主体110。
下一步,将汇流条100在弯折部130处弯折为所需的角度,之后,将第一紧固部213与第二紧固部223紧固,并将紧固用键230插入第一槽部214与第二槽部224的槽来固定紧固角度,从而制造具备固定装置200的汇流条组件1000。
另外,能够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具备固定装置200的汇流条组件1000来制造电池组,如此制造出的电池组可用作各种设备的电力供给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特定的部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这些具体的技术只是优选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白能够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及技术思想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及修改,并且这些变形及修改属于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汇流条组件,具备汇流条和固定装置,其中,所述汇流条具备具有规定宽度的条状的汇流条主体、位于所述汇流条主体的两侧末端部的用于与电极端子电连接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以及在所述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之间以规定角度弯折的弯折部,所述固定装置安装于所述汇流条,用于保持所述汇流条的弯折的形状,所述汇流条组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第一固定单元,结合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触点之间的所述汇流条主体;
第二固定单元,结合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触点之间的所述汇流条主体;以及
紧固用键,用于保持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二固定单元的紧固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包括:
第一夹持部,以夹持形态结合于所述汇流条主体;
公型的第一紧固部,用于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紧固;
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一紧固部之间;以及
第一槽部,形成有供所述紧固用键插入的多个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包括:
第二夹持部,以夹持形态结合于所述汇流条主体;
母型的第二紧固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紧固部紧固;
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与所述第二紧固部之间;以及
第二槽部,形成有供所述紧固用键插入的多个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一紧固部和所述第二紧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槽部形成为贯通所述第二紧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型的第一紧固部插入所述母型的第二紧固部并被紧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部的多个槽与所述第二槽部的多个槽一一对应地以相同的间隔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紧固用键贯通所述第二槽部并插入至第一槽部,从而保持所述第一固定单元与所述第二固定单元的紧固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汇流条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装置由绝缘的塑料形成。
10.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汇流条组件。
11.一种电驱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组。
CN202122427055.9U 2020-10-21 2021-10-09 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 Active CN21628883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137030 2020-10-21
KR1020200137030A KR20220052743A (ko) 2020-10-21 2020-10-21 버스바의 절곡 형상을 고정하는 장치를 구비한 버스바 어셈블리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8837U true CN21628883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6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27055.9U Active CN216288837U (zh) 2020-10-21 2021-10-09 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20220052743A (zh)
CN (1) CN21628883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52743A (ko) 2022-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03662B (zh) 用于结合电极引线的汇流条组件和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
CN110710027B (zh) 汇流条组件和包括该汇流条组件的电池模块
CN106410101A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CN106953039B (zh) 电池模块和电池组
EP3584856B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comprising same
US11362402B2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including the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battery module
KR20190007745A (ko) 배터리 팩
KR20160079220A (ko) 밀착 절곡부가 형성되어 있는 전지셀 접속부재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되는 전지팩
CN216288837U (zh) 汇流条组件、电池组和电驱动设备
KR102050033B1 (ko) 충방전 단자모듈과 이를 갖춘 전지셀 고온 가압장치
US20230091858A1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clip type connector
US20240072398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102517098B1 (ko) 배터리 모듈
KR102320342B1 (ko) 배터리 모듈
US20230139879A1 (en) Battery pack including member capable of preventing poor contact with device
KR101816708B1 (ko) 배터리팩
CN110544759B (zh) 电池单池和电池模块
US20230261303A1 (en) Battery module, and battery pack and automobile including same
CN114128022B (zh) 电池模块
JP7456669B2 (ja) バッテリーセル移送装置
CN218414965U (zh) 单体电池、电池包及电器设备
US20240088456A1 (en) Battery module
US20240136613A1 (en) Battery pack and veh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US20230028002A1 (en) Battery module, battery pack, electric vehicle, and method of mounting a battery module
KR20220057068A (ko) 배터리 모듈,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자동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