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4820U -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4820U
CN216284820U CN202023125990.1U CN202023125990U CN216284820U CN 216284820 U CN216284820 U CN 216284820U CN 202023125990 U CN202023125990 U CN 202023125990U CN 216284820 U CN216284820 U CN 216284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box body
monitoring
cover
monitoring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2599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雪芳
李康业
程剑钊
潘俊锋
肖瑶
林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tica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2599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4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4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4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防水结构,包括:监测箱体,监测箱体上设有箱面;盖板,盖板设在箱面上,盖板与箱面之间设有排水间隙;过线塔,过线塔设在盖板上,过线塔包括塔管、塔座和塔盖,塔管与排水间隙连通,塔座设在塔管的一端,塔盖覆盖塔座,塔盖与塔座之间设有通气间隙,箱面上还设有通孔和第二凸缘,通孔与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通气间隙通过塔管和通孔与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第二凸缘包围通孔,第二凸缘的边缘高于通孔。有益效果:通气间隙能防止雨水直接滴落到通孔内,从而使雨水沿塔管的内侧壁滑落到凸缘的周围;凸缘能防止雨水落入到通孔内,从而使雨水在排水间隙内沿箱面排出。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监测设备。

Description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特别涉及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扬尘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扬尘监测装置通常包括监测模块和显示模块,监测模块通常包括扬尘传感器和显示模块。扬尘传感器用于监测扬尘,控制模块用于处理扬尘传感器测得的扬尘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实时数据。
现有技术中,扬尘监测装置中的监测模块通常包括监测箱体,技术缺陷在于:监测箱体的防水性能较差,雨水容易渗入到监测箱体内,使箱体内的电子零部件存在失效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防水性能良好的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防水结构,包括:
监测箱体,监测箱体上设有箱面;
盖板,盖板设在箱面上,盖板与箱面之间设有排水间隙;
过线塔,过线塔设在盖板上,过线塔包括塔管、塔座和塔盖,塔管与排水间隙连通,塔座设在塔管的一端,塔盖覆盖塔座,塔盖与塔座之间设有通气间隙,箱面上还设有通孔和第二凸缘,通孔与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通气间隙通过塔管和通孔与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第二凸缘包围通孔,第二凸缘的边缘高于通孔。
上述防水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气间隙能防止雨水直接滴落到通孔内,从而使雨水沿塔管的内侧壁滑落到凸缘的周围;凸缘能防止雨水落入到通孔内,从而使雨水在排水间隙内沿箱面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塔盖与塔座之间还设有网罩,通气间隙通过网罩、塔管和通孔与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网罩能进一步防止雨水直接滴落到通孔内,从而使雨水沿塔管的内侧壁滑落到凸缘的周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盖板的边缘设有向箱面弯折的翻边。翻边能进一步降低雨水直接滴落到监测箱体内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箱面上设有若干支撑体,支撑体支撑盖板并形成排水间隙。支撑体能加强盖板与箱面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罩的形状为圆筒形,网罩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网罩的底面与塔座的顶面贴合。网罩能为塔管提供防雨水溅射的功能,有利于降低雨水滴落到塔管内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箱体上还设有第三门板,第三门板可开合地设在监测箱体上,监测箱体的边缘设有外翻边和导槽,第三门板的边缘设有内翻边,内翻边能遮蔽外翻边和导槽。内翻边能遮蔽外翻边和导槽,使雨水能沿导槽排出,有利于防止雨水进入到监测箱体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门板的一侧与监测箱体之间设有铰接部,第三门板能在监测箱体上通过转动进行开合。第三门板与监测箱体之间的铰接结构使第三门板开合方便。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箱体上还设有第四门板,第四门板在监测箱体与第三门板之间,第四门板的一侧与监测箱体之间设有铰接部,第四门板能在监测箱体上通过转动进行开合。第四门板与监测箱体之间的铰接结构使第四门板开合方便,能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扬尘监测装置,包防水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扬尘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扬尘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电源模块、防雷模块和开关模块,扬尘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电源模块、防雷模块和开关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扬尘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门板与显示箱体之间的布置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监测模块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杆体1、过线管2、第一凸缘3、防水罩4、箍套5、监测模块6、监测箱体7、盖板8、风速传感器9、风向传感器10、过线塔11、显示模块12、显示箱体13、第一门板14、第一铰接部15、第二门板16、第二铰接部17、外翻边18、导槽19、内翻边20、箱面21、通孔 22、第二凸缘23、排水间隙24、支撑体25、扬尘传感器26、控制模块27、电源模块28、防雷模块29、开关模块30、塔管31、塔座32、塔盖33、通气间隙34、网罩35、第三门板 36、第四门板37。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6,防水结构,包括:
监测箱体7,监测箱体7上设有箱面21;
盖板8,盖板8设在箱面21上,盖板8与箱面21之间设有排水间隙24;
过线塔11,过线塔11设在盖板8上,过线塔11包括塔管31、塔座32和塔盖33,塔管31与排水间隙24连通,塔座32设在塔管31的一端,塔盖33覆盖塔座32,塔盖33与塔座 32之间设有通气间隙34,箱面21上还设有通孔22和第二凸缘23,通孔22与监测箱体7 的内腔连通,通气间隙34通过塔管31和通孔22与监测箱体7的内腔连通,第二凸缘23包围通孔22,第二凸缘23的边缘高于通孔22。
上述防水结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气间隙34能防止雨水直接滴落到通孔22内,从而使雨水沿塔管31的内侧壁滑落到凸缘的周围;凸缘能防止雨水落入到通孔22内,从而使雨水在排水间隙24内沿箱面21排出。
关于箱面21,箱面21为监测箱体7的顶面。
关于盖板8,盖板8的形状为矩形,盖板8平行于箱面21布置。盖板8的四周边缘设有向下弯折的翻边,能进一步降低雨水直接滴落到监测箱体7内的风险。
关于过线塔11,塔管31的形状为圆筒形。塔管31的一端焊接在盖板8上且塔座32焊接在塔管31的另一端。塔座32为环形,塔座32的顶面能为传感器提供安装基础。塔盖33 的形状为蝶形,塔盖33的顶面为圆形,塔盖33的侧面为扇环形。塔座32与塔盖33之间设有四个支撑柱,支撑柱为塔盖33提供支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塔盖33与塔座32之间还设有网罩35,通气间隙34通过网罩35、塔管31和通孔22与监测箱体7的内腔连通。网罩35能进一步防止雨水直接滴落到通孔22内,从而使雨水沿塔管31的内侧壁滑落到凸缘的周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盖板8的边缘设有向箱面21弯折的翻边。翻边能进一步降低雨水直接滴落到监测箱体7内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箱面21上设有若干支撑体25,支撑体25支撑盖板8并形成排水间隙24。支撑体25能加强盖板8与箱面21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关于支撑体25,支撑体25的形状为U字形。支撑体25的脚部焊接在箱面21上。支撑体25上还设有圆孔,圆孔内焊接有螺母。盖板8能通过螺钉与支撑体25实现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网罩35的形状为圆筒形,网罩3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网罩35的底面与塔座32的顶面贴合。网罩35能为塔管31提供防雨水溅射的功能,有利于降低雨水滴落到塔管31内的风险。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箱体7上还设有第三门板36,第三门板36可开合地设在监测箱体7上,监测箱体7的边缘设有外翻边18和导槽19,第三门板36的边缘设有内翻边20,内翻边20能遮蔽外翻边18和导槽19。内翻边20能遮蔽外翻边18和导槽19,使雨水能沿导槽19排出,有利于防止雨水进入到监测箱体7内。
关于监测箱体7,外翻边18在监测箱体7的边缘向外弯折形成导槽19,导槽19能引导雨水排出。
关于第三门板36,内翻边20在第三门板36边缘向内弯折。在第三门板36处于关门状态下,内翻边20能与外翻边18形成迷宫结构,从而防止雨水直接溅入到监测箱体7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门板36的一侧与监测箱体7之间设有铰接部,第三门板36能在监测箱体7上通过转动进行开合。第三门板36与监测箱体7之间的铰接结构使第三门板36开合方便。
关于第三门板36,可以想到的是,第三门板36与监测箱体7之间的开合方式还可选用但不限于侧拉式滑轨进行替代。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箱体7上还设有第四门板37,第四门板37在监测箱体 7与第三门板36之间,第四门板37的一侧与监测箱体7之间设有铰接部,第四门板37能在监测箱体7上通过转动进行开合。第四门板37与监测箱体7之间的铰接结构使第四门板37开合方便,能进一步提高防水性能。
关于第四门板37,第四门板37上设有若干圆孔和方孔,开关模块30、操作按钮、指示灯和锁芯等能穿过圆孔和方孔并露出到第四门板37外,使操作人员方便观察和接触常用的功能模块,有利于防止雨水进入到监测箱体7内。
扬尘监测装置,包防水结构。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扬尘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27、扬尘传感器26、风速传感器9、风向传感器10、电源模块28、防雷模块29和开关模块30,扬尘传感器26、风速传感器9、风向传感器10、电源模块28、防雷模块29和开关模块30与控制模块27电连接。
扬尘监测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6,监测模块6包括监测箱体7和扬尘传感器26,扬尘传感器26设在监测箱体7内;
显示模块12,显示模块12包括显示箱体13,显示箱体13上设有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可开合地设在显示箱体13上;
杆体1,杆体1设在监测模块6与显示模块12之间,第一门板14与第二门板16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监测箱体7的宽度。
上述扬尘监测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杆体1设在监测模块6与显示模块12之间,能提供安装和支撑基础,并使监测模块6与显示模块12能相互重叠地紧凑布置,有利于减小扬尘监测装置的总体高度,能提高通用性;第一门板14与第二门板16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监测箱体7的宽度,能保证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完全打开,并能使监测箱体7布置在第一门板14与第二门板16之间且互不干涉。
关于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铰接在显示箱体13上。可以想到的是,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与显示箱体13之间的可开合连接还可选用但不限于侧拉式滑轨。第一门板14与第二门板16之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的尺寸A,监测箱体7的宽度如图1所示的尺寸B。
关于显示模块12,显示模块12为电子显示屏,可选用但不限于LED显示屏。显示箱体 13为显示模块12的各个零部件提供保护和安装基础。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使显示模块12的各个零部件能在显示箱体13内方便装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门板14与显示箱体13之间设有第一铰接部15,第一铰接部15设在第一门板14远离监测箱体7的一侧,第二门板16与显示箱体13之间设有第二铰接部17,第二铰接部17设在第二门板16远离监测箱体7的一侧。第一铰接部15和第二铰接部17使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能通过转动实现开合,第一铰接部15和第二铰接部 17的位置使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能完全打开并能避免与监测箱体7之间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模块6还包括盖板8,盖板8设在监测箱体7的顶面上,盖板8的底面与第一门板14或第二门板16之间设有活动间隙。活动间隙能为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的开合动作提供空间,使盖板8与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之间互不干涉且紧凑布置。
关于盖板8,盖板8的底面与第一门板14或第二门板16之间的活动间隙的宽度如图1 中的尺寸C所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模块6还包括风速传感器9,风速传感器9设在盖板8 的顶面上,风速传感器9高于显示箱体13。风速传感器9能监测风速,并且布置在高于显示箱体13的位置上,能避免与显示箱体13之间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模块6还包括风向传感器10,风向传感器10设在盖板 8的顶面上,风向传感器10高于显示箱体13。风向传感器10能监测风向,并且布置在高于显示箱体13的位置上,能避免与显示箱体13之间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监测模块6还包括过线塔11,过线塔11设在盖板8的顶面上,过线塔11高于显示箱体13,过线塔11与监测箱体7连通。过线塔11能在盖板8上提供传感器安装基础,并提供线路布置通道;过线塔11布置在高于显示箱体13的位置上,能避免与显示箱体13之间发生干涉。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箱体13上设有外翻边18,外翻边18向显示箱体13外弯曲并形成导槽19,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上设有内翻边20,内翻边20能遮蔽外翻边18和导槽19。内翻边20能遮蔽外翻边18和导槽19,能防止雨水溅射到显示箱体13内;导槽19能疏导雨水,能防止雨水满溢到显示箱体13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杆体1上还设有过线管2,过线管2与杆体1相贯,过线管2的一端与监测箱体7连通,过线管2的另一端与显示箱体13连通。过线管2和杆体1能用于布置线缆,使监测箱体7和显示箱体13引出的线缆能布置到过线管2和杆体1内,有利于防止线缆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箱体13上还设有防水罩4,过线管2上还设有第一凸缘 3,第一凸缘3与显示箱体13的表面贴合,防水罩4包围在第一凸缘3。第一凸缘3能使过线管2与显示箱体13之间的缝隙更小,有利于防水;防水罩4能包围第一凸缘3,从而防止雨水渗入到第一凸缘3与显示箱体13之间的缝隙内,能加强防水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扬尘监测装置还包括若干箍套5,监测箱体7通过箍套5箍紧在杆体1的外侧壁上。箍套5箍紧在杆体1的外侧壁上,从而使监测箱体7与杆体1之间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可调,有利于防止监测箱体7与第一门板14和第二门板16之间发生运动干涉,并使扬尘监测装置结构紧凑。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箱体,所述监测箱体上设有箱面;
盖板,所述盖板设在所述箱面上,所述盖板与所述箱面之间设有排水间隙;
过线塔,所述过线塔设在所述盖板上,所述过线塔包括塔管、塔座和塔盖,所述塔管与所述排水间隙连通,所述塔座设在所述塔管的一端,所述塔盖覆盖所述塔座,所述塔盖与所述塔座之间设有通气间隙,所述箱面上还设有通孔和第二凸缘,所述通孔与所述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通气间隙通过所述塔管和所述通孔与所述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二凸缘包围所述通孔,所述第二凸缘的边缘高于所述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盖与所述塔座之间还设有网罩,所述通气间隙通过所述网罩、所述塔管和所述通孔与所述监测箱体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边缘设有向所述箱面弯折的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面上设有若干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支撑所述盖板并形成所述排水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罩的形状为圆筒形,所述网罩的侧壁上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网罩的底面与所述塔座的顶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体上还设有第三门板,所述第三门板可开合地设在所述监测箱体上,所述监测箱体的边缘设有外翻边和导槽,所述第三门板的边缘设有内翻边,内翻边能遮蔽所述外翻边和所述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门板的一侧与所述监测箱体之间设有铰接部,所述第三门板能在所述监测箱体上通过转动进行开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箱体上还设有第四门板,所述第四门板在所述监测箱体与所述第三门板之间,所述第四门板的一侧与所述监测箱体之间设有铰接部,所述第四门板能在所述监测箱体上通过转动进行开合。
9.扬尘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扬尘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扬尘监测装置还包括控制模块、扬尘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电源模块、防雷模块和开关模块,所述扬尘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所述风向传感器、所述电源模块、所述防雷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CN202023125990.1U 2020-12-22 2020-12-22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Active CN216284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5990.1U CN216284820U (zh) 2020-12-22 2020-12-22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25990.1U CN216284820U (zh) 2020-12-22 2020-12-22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4820U true CN21628482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1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25990.1U Active CN216284820U (zh) 2020-12-22 2020-12-22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4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84820U (zh)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CN212136915U (zh)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室外防水配电柜
CN112577868A (zh) 防水结构及扬尘监测装置
CN206758887U (zh) 一种低压配电箱
CN216350182U (zh) 扬尘监测装置
CN216121321U (zh) 一种配电柜用柜体
CN112577869A (zh) 扬尘监测装置
CN207491365U (zh) 电气柜过滤网防水罩
CN205646520U (zh) 一种配电箱
CN207379519U (zh) 一种传感器防护装置
CN213027108U (zh) 一种低压配电柜支撑件安装定位装置
CN208723377U (zh) 一种综合配电箱
CN212011708U (zh) 一种防雨型配电柜
CN212162436U (zh) 一种低压开关柜
CN210669109U (zh) 一种户外防雨配电柜
CN210899927U (zh) 一种光电通信用通讯柜
CN207601140U (zh) 一种带有滑盖式防护门的电表箱
CN215071596U (zh) 一种户外高压落地分支箱
CN209374948U (zh) 一种防尘防水的配电箱
CN212182874U (zh) 一种户外用防雨效果好的综合配电箱
CN216672895U (zh) 一种变频调速一体机控制柜
CN213152569U (zh) 一种新型散热plc控制柜
CN217769381U (zh) 低故障电缆分支箱
CN212958854U (zh) 防雨型燃气发电机组
CN221010497U (zh) 一种室外机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