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2872U - 一种冷却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却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2872U
CN216282872U CN202122562547.9U CN202122562547U CN216282872U CN 216282872 U CN216282872 U CN 216282872U CN 202122562547 U CN202122562547 U CN 202122562547U CN 216282872 U CN216282872 U CN 216282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water
barrel body
staving
connec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6254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飞龙
何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GZHOU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GZHO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GZHOU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GZHOU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6254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2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2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2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桶,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周侧架设有支撑架,所述桶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位于桶体周侧的冷却壳,所述冷却壳由远离桶体的连接部和紧贴桶体的转动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与转动部转动设置,所述连接部上连接有用于输入冷却水的第二进水管和输出冷却水的第二出水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转动部在桶体周侧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部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壁上竖直固定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的宽度均小于连接部与转动部之间的距离。冷却壳内的冷却水与桶体的桶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桶体的热量,提高对桶体内的水进行冷却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冷却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桶。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利用水和空气的接触,通过蒸发作用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废热的一种设备,通常是通过干燥的空气经过风机的抽动后,自进风网处进入冷却塔内,饱和蒸汽分压力大的高温水分子向压力低的空气流动,湿热的水自播水系统洒入塔内。
当水滴和空气接触时,一方面由于空气与水接触的直接传热,另一方面由于水蒸汽表面和空气之间存在压力差,在压力的作用下产生蒸发现象,即通过与不饱和干空气热传递带走水的显热,部分水蒸发将水中的潜热带走,从而达到给水降温的目地。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因为经过冷却塔降温的水还含有部分热量,所以经过冷却塔降温的水一般会通过管道通入储水桶中,待储水桶中的水自然降温后再次循环至冷却塔中。但是因为储水桶自然降温效率低,降温至所需冷却温度需要很长时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法满足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储水桶内水的散热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冷却桶。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冷却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冷却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周侧架设有支撑架,所述桶体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管;
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位于桶体周侧的冷却壳,所述冷却壳由远离桶体的连接部和紧贴桶体的转动部组成,所述连接部与转动部转动设置,所述连接部上连接有用于输入冷却水的第二进水管和输出冷却水的第二出水管,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转动部在桶体周侧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部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壁上竖直固定有多块隔板,所述隔板的宽度均小于连接部与转动部之间的距离。
冷却水的温度低于桶体内水的温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桶体内冷却水时,先沿第一进水管向桶体内通入水。此时,水散发出的热量传递到桶体的桶壁上。沿第二进水管向冷却壳内输入冷却水,并沿第二出水管将冷却壳内的冷却水输出,使得冷却壳内的冷却水循环流动。此时,打开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转动部在冷却壳周侧壁转动,固定在转动部上的隔板随转动部转动,隔板与通入冷却壳内的冷却水接触,从而可将冷却壳内流动的冷却水进行分割,促进冷却壳内冷却水的流动和散热,保持冷却壳内冷却水的温度恒定,有利于冷却水与桶体的桶壁进行热量交换,从而降低桶体的热量,提高对桶体内的水进行冷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冷却壳包括远离桶体的连接部和紧贴桶体的转动部,所述连接部与转动部转动设置,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均与连接部连接,多块所述隔板沿转动部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驱动转动部在桶体周侧转动的驱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转动部在桶体侧壁转动时,连接部、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相对于转动部保持相对静止。同时,隔板随转动部转动,将冷却壳内的冷却水进行分割,进一步促进冷却壳内冷却水的流动和散热,保持冷却水的温度恒定,提高对桶体内的水进行冷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转动部靠近桶体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桶体外侧壁开设有供第一滑动块滑动的第一环形滑槽,所述转动部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支撑架上开设有供第二滑动块滑动的第二环形滑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驱动组件,驱动组件驱动转动部在桶体周侧转动时,第一滑动块在桶体侧壁的第一环形滑槽内滑动,第二滑动块在支撑架上的第二环形滑槽内滑动,且因连接部和转动部转动设置,所以连接部、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相对于转动部保持不动,有利于提高冷却壳在桶体周侧转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多块所述隔板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壳内的部分冷却水沿通孔穿过隔板时,冷却水被通孔内壁分割,可促进冷却壳内的冷却水流动散热,保持冷却水的温度恒定,提高对桶体内的水进行冷却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桶体外侧壁嵌设有多圈环形铜管,所述环形铜管外侧壁与冷却壳内侧壁紧贴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管的导热性能良好,可将桶体桶壁上的热量吸收,加速桶体内水的传热。同时,冷却壳内的冷却水对吸收热量的环形铜管进行热量交换,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桶体内固定设置有多块朝向桶体底部倾斜的多块导流板,多块所述导流板上下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第一进水管流出的水留到导流板上,导流板可延长冷却水进入桶体内部的路径,有利于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顶面且沿其径向方向固定设置有多条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上的凸起可将部分水分流,促进水的流动,有利于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表面开设有多个透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板上的水部分沿透水孔掉落至桶体底部,透水孔内壁对导流板上的水进行分割,促进水的流动,有利于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流板沿其倾斜方向设置为波浪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状的导流板可延长水流入桶体内的路径,促进水的流动,有利于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中转动部可在桶体外侧壁转动,隔板随转动部转动,可促进冷却壳中的冷却水的流动和散热,从而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2.本申请中导流板可延长水进入桶体底部的路径,提高对桶体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冷却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的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桶体;2、支撑架;3、第一进水管;4、第一出水管;5、冷却壳;501、连接部;502、转动部;6、第二进水管;7、第二出水管;8、隔板;9、第一滑动块;10、第一环形滑槽;11、第二滑动块;12、第二环形滑槽;13、通孔;14、环形铜管;15、导流板;16、凸起;17、透水孔;18、支撑杆;19、滑块;20、滑槽;21、动密封圈;22、主动齿轮;23、从动齿轮;24、电机;25、容纳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冷却桶。参照图1,冷却桶包括桶体1,桶体1的周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将桶体1水平架设在地面上。桶体1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3,桶体1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管4,第一进水管3、第一出水管4均与桶体1内部连通,且第一出水管4上安装有阀门。
沿第一进水管3向桶体1内注入水,待桶体1内的水自然降温冷却后,再打开阀门,将冷却后的水沿第一出水管4排出。
参照图2,桶体1内部固定设置有多块呈半圆的导流板15,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板15设置为两块。两块导流板15位于第一进水管3下方,两块导流板15朝向桶体1底部倾斜且上下交叉设置。本实施例中的导流板15沿倾斜方向设置为波浪状,导流板15上表面固定设置有多条凸起16,多条凸起16沿导流板15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单根凸起16于导流板15上沿其倾斜方向固定。导流板15位于相邻凸起16之间还开设有多个透水孔17。
沿第一进水管3流出的水落到导流板15上,导流板15延长水流至桶体1底部的路径,可提高桶体1内的水散热的效果。水掉落至导流板15上,凸起16可将部分水进行分流,另一部分水沿透水孔17流出,可进一步提高对桶体1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参照图2,桶体1外侧壁开设有容纳槽25,容纳槽25内嵌设有环形铜管14。环形铜管14的导热性能好,可快速吸收桶体1侧壁的热量,提高桶体1内水的散热效果。
为了提高桶体1内水的散热效果,桶体1的周侧设置有冷却壳5,冷却壳5由连接部501和转动部502组成,连接部501和转动部502形成一个具有空腔的壳体。连接部501位于转动部502远离桶体1的一侧,转动部502与环形铜管14外侧壁、桶体1外侧壁紧贴。
参照图2,连接部501上连接有第二进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7,第二进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7远离连接部501的一端均固定设置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远离第二进水管6、第二出水管7的一端与支撑架2顶面固定,且与第二进水管6固定的支撑杆18在支撑架2上的高度低于与第二出水管7固定的支撑杆18在支撑架2上的高度。
沿第二进水管6向冷却壳5内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先与桶体底部侧壁进行热量交换后,再沿第二出水管7流出,可提高桶体1内水的降温效率。
参照图2与图3,转动部502靠近连接部501的一侧竖直固定设置有多块隔板8,多块隔板8沿转动部50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隔板8的宽度小于连接部501和转动部502的距离,且多块隔板8表面均开设有通孔13。
沿第二进水管6向冷却壳5内注入冷却水时,冷却水与隔板8接触,隔板8促进冷却水的流动和散热,从而提高对桶体1内的水散热的效果。
参照图2和图3,连接部501与转动部502的连接处均固定设置有滑块19,转动部502与连接部501的连接处开设有与滑块19相适配的滑槽20,滑槽20内固定设置有动密封圈21。将连接部501和转动部502连接时,滑块19插入滑槽20中并与动密封圈21抵接。
参照图3和图4,转动部50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块9和第二滑动块11,第一滑动块9固定设置在靠近桶体1一侧,桶体1上开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第一滑动块9位于第一环形滑槽10内并在第一环形滑槽10内滑动;第二滑动块11固定设置在转动部502底部,支撑架2顶面开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2,第二滑动块11位于第二环形滑槽12内并在第二环形滑槽12内滑动。
参照图2与图4,转动部502的外侧壁固定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主动齿轮22、从动齿轮23和电机24,从动齿轮23固定设置在转动部502周侧,主动齿轮22与从动齿轮23啮合设置,电机24固定设置在支撑架2上,且电机24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2顶部并与主动齿轮22固定设置。
参照图2,沿第二进水管6向冷却壳5内通入冷却水。参照图3与图4,打开电机24,电机24的输出端驱动主动齿轮22带动从动齿轮23转动,第一滑动块9在第一环形滑槽10内滑动,第二滑移块在第二环形滑槽12内滑动,滑块19在滑槽20内滑动,使得转动部502相对连接部501、第二进水管6和第二出水管7转动,从而驱动冷却壳5在桶体1周侧转动。冷却壳5转动可促进冷却壳5内冷却水的流动,使得冷却壳5内的冷却水保持在一定温度,提高桶体1内水的散热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冷却桶的实施原理为:沿第一进水管3向桶体1内注入水,水掉落至导流板15,导流板15延长的水进入桶体1内的路径,且导流板15上的凸起16和透水孔17对水分流,有利于提高桶体1自身对水的散热效果。此时,沿第二进水管6向冷却壳5内通入冷却水,打开电机24,电机24驱动转动部502在连接部501上转动,转动部502上的隔板8促进冷却水流动散热,保持冷却壳5内冷却水温度恒定,有利于提高桶体1内水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通入冷却壳5中的冷却水由另一套冷却设备供给(图中未示出),由于需要冷却的生产设备的冷却管入口流量较小,无法将另一套冷却设备与冷却桶中的水串联,所以本实施例通过在冷却桶外侧设置冷却壳5,将另一套冷却设备与冷却壳5串联起来,从而达到对冷却桶中水快速降温作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冷却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桶体(1),所述桶体(1)周侧架设有支撑架(2),所述桶体(1)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进水管(3),其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出水管(4);
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位于桶体(1)周侧的冷却壳(5),所述冷却壳(5)由远离桶体(1)的连接部(501)和紧贴桶体(1)的转动部(502)组成,所述连接部(501)与转动部(502)转动设置,所述连接部(501)上连接有用于输入冷却水的第二进水管(6)和输出冷却水的第二出水管(7),所述支撑架(2)上设置有驱动转动部(502)在桶体(1)周侧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转动部(502)靠近连接部(501)的一侧壁上竖直固定有多块隔板(8),所述隔板(8)的宽度均小于连接部(501)与转动部(502)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502)靠近桶体(1)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滑动块(9),所述桶体(1)外侧壁开设有供第一滑动块(9)滑动的第一环形滑槽(10),所述转动部(502)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滑动块(11),所述支撑架(2)上开设有供第二滑动块(11)滑动的第二环形滑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8)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外侧壁嵌设有多圈环形铜管(14),所述环形铜管(14)外侧壁与转动部(502)紧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1)内固定设置有多块朝桶体(1)底部倾斜的导流板(15),多块所述导流板(15)上下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5)顶面且沿其倾斜方向固定设置有多条凸起(16)。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5)相邻凸起(16)之间开设有多个透水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15)沿其倾斜方向设置为波浪状。
CN202122562547.9U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冷却桶 Active CN216282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2547.9U CN21628287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冷却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62547.9U CN21628287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冷却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2872U true CN216282872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71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62547.9U Active CN216282872U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冷却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2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3258B (zh) 一种节水干闭式冷却塔
CN101776401B (zh) 自然通风直接水膜蒸发空冷凝汽系统
CN104864732A (zh) 一种用于火电厂小汽轮机乏汽冷凝的蒸发式冷凝器系统
CN216282872U (zh) 一种冷却桶
CN109696034A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带有搅拌结构的制冷装置
KR20100028893A (ko) 폐열을 이용한 온실 난방장치
CN215261270U (zh) 一种防结冰逆流式冷却塔
CN208075634U (zh) 一种水冷复合散热器
CN214892720U (zh) 一种具有高效对流散热能力的散热器结构
CN215412616U (zh) 一种化学吸收循环用套管式制冷剂吸收器
CN202041103U (zh) 联合式空冷器及基于这种空冷器的循环冷却水系统
CN105953476B (zh) 用于低位热驱动吸收式制冷的热管降膜发生器
CN204757725U (zh) 蒸发式冷凝器换热组件
CN209960999U (zh) 冷却塔
CN202853428U (zh) 一种冷却塔
CN202110831U (zh) 核电站冷却系统
CN216347911U (zh) 一种有机硅合成工艺循环水冷却塔
CN112797810A (zh) 一种发电厂凝结热回收系统
KR860000523A (ko) 공냉형 흡수식 냉수기
CN219194530U (zh) 一种活性炭生产的活化炉专用冷却装置
CN217585453U (zh) 疏水冷却装置
CN220892617U (zh) 一种碟片式冷凝器
CN218002251U (zh) 一种换热效率高的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19014692U (zh) 一种可循环流通的蒸发器
CN211650832U (zh) 一种单层u型风冷凝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