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2155U -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82155U
CN216282155U CN202122988653.3U CN202122988653U CN216282155U CN 216282155 U CN216282155 U CN 216282155U CN 202122988653 U CN202122988653 U CN 202122988653U CN 216282155 U CN216282155 U CN 21628215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pipe
evaporator
roll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86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蓸玉永
区家财
韦清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uaxia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uaxia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uaxia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uaxiang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86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8215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8215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8215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fros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使具有制冷效果的冷凝“液”体均匀地流动在蒸发器主体内的主体管路,所述主体管路的两端相互连通,所述主体管路上一体成型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主体管路相互连通并延伸至蒸发器主体外,所述蒸发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去除蒸发器主体表面霜的除霜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器主体上设置除霜组件,降低了蒸发器主体表面结霜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吹胀式蒸发器指采用氮气吹胀形成的蒸发器。
现有的吹胀式蒸发器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吹胀式蒸发器在制冷过程中会结霜,而且长时间会越结越厚,影响冷气传出,使制冷效果下降,耗电增加;此时使用者需停机人工除霜,操作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吹胀式蒸发器,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吹胀式蒸发器不具备自动除霜功能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所述蒸发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使具有制冷效果的冷凝“液”体均匀地流动在蒸发器主体内的主体管路,所述主体管路的两端相互连通,所述主体管路上一体成型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主体管路相互连通并延伸至蒸发器主体外,所述蒸发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去除蒸发器主体表面霜的除霜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主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除霜组件包括一端设置在安装槽内的除霜管以及与除霜管另一端固定的压缩机,所述除霜管与主体管路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除霜管包括位于安装槽内的第一圆管以及一端与第一圆管的上端一体成型的第二圆管,所述第一圆管与主体管路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圆管的另一端与压缩机的高压出口端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包括位于蒸发器主体内的第一冷管以及位于蒸发器主体外的第二冷管,所述第一冷管与第一圆管均为由铜制成的第一冷管与第一圆管,所述第二冷管与第二圆管均为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封闭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侧壁上的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侧壁上的气缸、与气缸活塞杆端部固定的固定杆、与固定杆靠近冷却管的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以及与固定杆靠近冷却管的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
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限位杆以及第二限位杆靠近固定杆的侧壁均平齐,第一固定块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为面A,第二固定块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为面B,第一限位杆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为面C,第二限位杆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为面D,固定杆靠近冷却管的侧壁为面E,第二圆管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为面F,冷却管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为面G,固定杆靠近第一限位杆的侧壁为面H,面A、面B、面C以及面D与面E之间的距离均为a,面F以及面G与面H之间的距离均为b,a大于b。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主体包括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所述第一铝板与第二铝板相互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铝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铝板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通孔连通的第二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铝板的侧壁四周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阻挡水珠向蒸发器主体外流动的阻挡板。
进一步地,四块所述阻挡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与阻挡板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均开设有倾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铝板和第二铝板的表面设置有镀铬层。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蒸发器主体上设置除霜组件,降低了蒸发器主体表面结霜的概率。当蒸发器主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停止向主体管路内输送冷凝液体,并启动压缩机,使压缩机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并通过与压缩机高压出口端相互连通的第二圆管将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蒸发器主体内,从而提高了蒸发器主体表面的温度,进而快速烘干蒸发器主体表面附着的水汽,从而降低了蒸发器主体表面结霜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凸显除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凸显封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蒸发器主体;11-第一铝板;12-第二铝板;2-主体管路;3-冷却管;31-第一冷管;32-第二冷管;33-安装槽;4-除霜组件;41-除霜管;411-第一圆管;412-第二圆管;42-压缩机;5-封闭组件;51-第一固定块;52-第二固定块;53-气缸;54-固定杆;55-第一限位杆;56-第二限位杆;6-第一连通孔;61-第二连通孔;7-阻挡板;8-镀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主体1、主体管路2、冷却管3、除霜组件4、封闭组件5以及阻挡板7。蒸发器主体1包括第一铝板11和第二铝板12,第一铝板1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二铝板12为长方形板状结构,第一铝板11与第二铝板12相互固定,且第一铝板11与第二铝板12相对的侧壁上均设置有蒸发管道的图样。
主体管路2为圆管状结构,用于使具有制冷效果的冷凝“液”体均匀地流动在蒸发器主体1内,且主体管路2的两端相互连通。冷却管3包括第一冷管31与第二冷管32,第一冷管31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竖直,第一冷管31由铜制成,第一冷管31的下端与主体管路2上端一体成型并与主体管路2内腔相互连通,且第一冷管31的上表面与第一铝板11的上表面平齐。第二冷管32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一冷管31的轴线重合,第二冷管32的下端与第一冷管31的上端一体成型,且第二冷管32为软管。
蒸发器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3,除霜组件4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上,用于去除蒸发器主体1表面凝结的霜,除霜组件4包括除霜管41与压缩机42。除霜管41包括第一圆管411与第二圆管412,第一圆管411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竖直,第一圆管411设置在安装槽33内,第一圆管411与主体管路2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且第一圆管411的上表面与第一铝板11的上表面平齐。
第二圆管412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一圆管411的轴线重合,第二圆管412的底面与主体管路2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压缩机42的高压出口端与第二圆管412的上端相互连通,用于向蒸发器主体1内输送高温高压气体。当工作人员启动压缩机42时,压缩机42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并通过与压缩机42高压出口端相互连通的第二圆管412将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蒸发器主体1内。
封闭组件5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的侧壁上,用于封闭第二圆管412和冷却管3,封闭组件5包括第一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2、气缸53、固定杆54、第一限位杆55以及第二限位杆56。第一固定块51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一固定块51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侧壁上。第二固定块52为长方形块状结构,第二固定块52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侧壁上。气缸53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侧壁上,气缸53活塞杆的轴线水平。固定杆54为长方形杆状结构,固定杆54与气缸53活塞杆端部固定。第一限位杆55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一限位杆55与固定杆54靠近冷却管3的侧壁滑动连接。第二限位杆56为长方形杆状结构,第二限位杆56与固定杆54靠近冷却管3的侧壁滑动连接。
第一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2、第一限位杆55以及第二限位杆56靠近固定杆54的侧壁均平齐,第一固定块51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A,第二固定块52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B,第一限位杆55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C,第二限位杆56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D,固定杆54靠近冷却管3的侧壁为面E,第二圆管412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F,冷却管3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G,固定杆54靠近第一限位杆55的侧壁为面H,面A、面B、面C以及面D与面E之间的距离均为a,面F以及面G与面H之间的距离均为b,a大于b。
当工作人员需封闭第二圆管412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第二限位杆56安装至固定杆54上,并使第二限位杆56的底面与第一铝板11的上表面平齐,此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气缸53,使气缸53的活塞杆向靠近第二圆管412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与气缸53活塞杆固定的固定杆54跟随气缸53活塞杆一起运动,进而使第二限位杆56挤压第二圆管412,当第二限位杆56靠近第二固定块52的侧壁与第二固定块52紧贴时,第二圆管412完全封闭。
当工作人员需封闭第二冷管32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第一限位杆55安装至固定杆54上,并使第一限位杆55的底面与第一铝板11的上表面平齐,再次启动气缸53即可使第一限位杆55挤压第二冷管32并最终使第二冷管32完全封闭。
阻挡板7为长方形板状结构,阻挡板7设有四个且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铝板11的侧壁四周,用于阻挡水珠向蒸发器主体1外流动,且四块阻挡板7相互靠近的侧壁与阻挡板7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均开设有倾斜面。增加了气化的水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气化的水珠向上逸散的速度,提高了除霜组件4的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除霜组件4的效果,加快蒸发器主体1表面水汽向上挥发的速度,第一铝板1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通孔6,且第一铝板11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通孔6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为了增加蒸发器主体1的使用寿命,第一铝板11和第二铝板12的表面设置有镀铬层8。
本实用新型中一种吹胀式蒸发器的实施原理为:当蒸发器主体1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工作人员需停止向主体管路2内输送冷凝液体,并启动压缩机42,使压缩机42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并通过与压缩机42高压出口端相互连通的第二圆管412将高温高压气体输送至蒸发器主体1内,从而提高了蒸发器主体1表面的温度,进而快速烘干蒸发器主体1表面附着的水汽,从而降低了蒸发器主体1表面结霜的概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主体(1),所述蒸发器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使具有制冷效果的冷凝“液”体均匀地流动在蒸发器主体(1)内的主体管路(2),所述主体管路(2)的两端相互连通,所述主体管路(2)上一体成型有冷却管(3),所述冷却管(3)与主体管路(2)相互连通并延伸至蒸发器主体(1)外,所述蒸发器主体(1)上设置有用于去除蒸发器主体(1)表面霜的除霜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主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33),除霜组件(4)包括一端设置在安装槽(33)内的除霜管(41)以及与除霜管(41)另一端固定的压缩机(42),所述除霜管(41)与主体管路(2)相互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霜管(41)包括位于安装槽(33)内的第一圆管(411)以及一端与第一圆管(411)的上端一体成型的第二圆管(412),所述第一圆管(411)与主体管路(2)一体成型并相互连通,所述第二圆管(412)的另一端与压缩机(42)的高压出口端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3)包括位于蒸发器主体(1)内的第一冷管(31)以及位于蒸发器主体(1)外的第二冷管(32),所述第一冷管(31)与第一圆管(411)均由铜制成,所述第二冷管(32)与第二圆管(412)均为软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主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圆管(412)和冷却管(3)的封闭组件(5),所述封闭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侧壁上的第一固定块(51)、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侧壁上的第二固定块(52)、固定设置在蒸发器主体(1)侧壁上的气缸(53)、与气缸(53)活塞杆端部固定的固定杆(54)、与固定杆(54)靠近冷却管(3)的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一限位杆(55)以及与固定杆(54)靠近冷却管(3)的侧壁滑动连接的第二限位杆(56);
所述第一固定块(51)、第二固定块(52)、第一限位杆(55)以及第二限位杆(56)靠近固定杆(54)的侧壁均平齐,所述第一固定块(51)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A,所述第二固定块(52)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B,所述第一限位杆(55)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C,所述第二限位杆(56)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D,所述固定杆(54)靠近冷却管(3)的侧壁为面E,所述第二圆管(412)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F,所述冷却管(3)远离固定杆(54)的侧壁为面G,所述固定杆(54)靠近第一限位杆(55)的侧壁为面H,所述面A、面B、面C以及面D与面E之间的距离均为a,所述面F以及面G与面H之间的距离均为b,所述a大于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主体(1)包括第一铝板(11)和第二铝板(12),所述第一铝板(11)与第二铝板(12)相互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1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通孔(6),所述第一铝板(11)上贯穿开设有与第一连通孔(6)连通的第二连通孔(6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11)的侧壁四周均固定设置有用于阻挡水珠向蒸发器主体(1)外流动的阻挡板(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阻挡板(7)相互靠近的侧壁与阻挡板(7)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均开设有倾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吹胀式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铝板(11)和第二铝板(12)的表面设置有镀铬层(8)。
CN202122988653.3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Active CN21628215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8653.3U CN21628215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8653.3U CN21628215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82155U true CN216282155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1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8653.3U Active CN21628215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8215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82155U (zh) 一种吹胀式蒸发器
CN118066737A (zh) 间壁式取热热泵系统以及取热箱
CN106288467A (zh) 带立式逆流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的辅助水冷制冷系统
CN209744778U (zh) 多功能蒸发式冷凝器及基于该冷凝器的热泵系统
CN111623550A (zh) 直冷机
CN108151367B (zh) 直冷式深焓取热乏风热泵系统除霜群控方法
CN103071309B (zh) 一种变通导真空捕水装置
CN214701318U (zh) 一种环保型循环制冷系统
CN206055992U (zh) 带立式逆流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的辅助水冷制冷系统
CN209085053U (zh) 一种防冻型的分体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12227430U (zh) 直冷机
CN209744785U (zh) 一种自备冲霜排液系统的多联一体机组
CN211084521U (zh) 用于低环温热泵系统的储液器及含有该储液器的热泵系统
CN109579255B (zh) 空调冷凝水回收组件
CN2886446Y (zh) 降膜式冰水机
CN210718236U (zh) 一种用于低温螺杆并联机组上的管道气液分离器
CN209355535U (zh) 一种载冷型低温循环装置
CN208952724U (zh) 一种焦炉煤气换热冷却系统
CN208901670U (zh) 蒸发冷低温型全热回收风冷热泵机组
CN208222914U (zh) 一种超导聚能热泵系统
CN102003844B (zh) 一种高效全湿内表面蒸发器
CN205860252U (zh) 一种一体化通讯机柜整体式空调
CN216080457U (zh) 一种新型高效的热氟融霜冷风机
CN111773761A (zh) 一种压力容器抽空设备辅助提升装置
CN201954847U (zh) 一种高效全湿内表面蒸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