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9194U -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9194U
CN216279194U CN202122924891.8U CN202122924891U CN216279194U CN 216279194 U CN216279194 U CN 216279194U CN 202122924891 U CN202122924891 U CN 202122924891U CN 216279194 U CN216279194 U CN 2162791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ance
balancing
mass
crank
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489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帆
李云涛
高勇飞
赵福成
王瑞平
肖逸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489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91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91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91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包括曲轴和平衡轴;其中,曲轴包括:主轴颈以及设置在主轴颈上的曲拐和驱动齿轮,至少两个曲拐间隔设置在主轴颈上,且驱动齿轮位于曲拐的外侧;每个曲拐均包括一个曲柄销以及两个曲柄臂,两个曲柄臂分别位于曲柄销的两侧;曲柄臂的一端与曲柄销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平衡重,且平衡重的质量不同;平衡轴的第一端设有与驱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上设有第一平衡块,以使从动齿轮形成偏心齿轮;平衡轴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平衡块,且第二平衡块和第一平衡块呈夹角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提高发动机的品质。

Description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目前,增程式混合动力已成为汽车驱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纯电车,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最大的缺点是发动机运行时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特性较差,造成汽车舒适性较差。而对NVH影响最大的就是汽车发动机。在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活塞上下运动,产生惯性力以及惯性力矩,若该力和力矩不能有效的抑制,发动机很容易产生振动,严重时,会损害相关零件,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
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小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多余的力以及力矩,通过采用在发动机的曲轴上设置平衡重的方法,利用平衡重在曲轴旋转时产生的惯性力矩来平衡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往复力矩。
然而,一般的平衡重只能平衡一部分的往复力矩,如果完全平衡往复力矩,则需要增加平衡重的质量,这样曲轴会设计的过重,不利于轻量化设计,而且曲轴过重还会给轴承带来较大负担,造成轴承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能够有效平衡发动机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力矩,能够减少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提高发动机的品质。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包括:曲轴和平衡轴;其中,所述曲轴包括:主轴颈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轴颈上的曲拐和驱动齿轮,至少两个所述曲拐间隔设置在所述主轴颈上,且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曲拐的外侧;每个所述曲拐均包括一个曲柄销以及两个曲柄臂,所述两个所述曲柄臂分别位于所述曲柄销的两侧;所述曲柄臂的一端与所述曲柄销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平衡重,且所述平衡重的质量不同;所述平衡轴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设有第一平衡块,以使所述从动齿轮形成偏心齿轮;所述平衡轴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平衡块,且所述第二平衡块和所述第一平衡块呈夹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在曲轴上设置平衡重,然后在平衡轴上设置平衡块,通过平衡轴和曲轴共同将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往复力矩平衡,从而极大地减少发动机振动和噪声问题,提高发动机品质。于此同时,通过曲轴和平衡轴的配合可以减少曲轴平衡重的质量,从而给活塞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质量,进而给燃烧系统和进排气口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提高发动机效率,节省发动机油耗。
可选的,所述平衡重的数量为多个;其中,
全部所述平衡重中位于最外侧两个所述平衡重为第一平衡重,其余所述平衡重均为第二平衡重;
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二平衡重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将第一平衡重的质量设计的大于第二平衡重的质量,并且第一平衡重位于全部平衡重的最外侧,这样可以增加两个第一平衡重之间的距离。由于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向量积,增加两个第一平衡重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加第一平衡重的力臂,因此在力矩相同的前提下增加力臂则可以减小第一平衡重的质量,从而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曲拐在所述主轴颈轴向上的正投影沿着所述主轴颈的周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曲拐之间的夹角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将相邻两个曲拐之间的夹角设计的相同,可以使不同曲拐上的平衡重在主轴颈轴向上的正投影沿着主轴颈的周向均匀分布,这样可以保证平衡重可以曲柄销以及曲柄臂自身产生的离心力和力矩,以使曲轴运转平稳和减少主轴颈轴瓦承受的负荷。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和所述平衡轴轴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质心和所述平衡轴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将平衡轴上的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之间的夹角设计成180度,可以使第一平衡块和第二平衡块旋转平顺,并消除平衡轴自身旋转惯性力。
可选的,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径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外径相同。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到所述平衡轴轴线的距离为R1,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到所述平衡轴轴线的距离为R2,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量为M1,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质量为M2,ω为所述平衡轴的旋转速度;其中,
M1*R1*ω2=M2*R2*ω2
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质量为M3,所述第二平衡重的质量为M4,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质心到所述主轴颈轴心的距离为R3,所述第一平衡块到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距离为L1,两个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距离为L2;其中,
2*(M3-M4)R3*ω2*L2=(M1*R1+M2*R2)*ω2*L1。
可选的,所述曲拐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曲拐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将曲轴上的两个曲拐之间的夹角设计成180度,可以使两个曲拐旋转平顺,并消除平衡轴自身旋转惯性力。
可选的,所述第二平衡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平面;
所述平衡轴的第二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平面;
所述平衡轴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接触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平面,并在平衡轴的第二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平面,可以使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卡接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二平衡块相对于平衡轴转动。
可选的,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平衡块呈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将从动齿轮和第一平衡块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平衡轴的机构,方便安装。
可选的,所述曲轴还包括:飞轮和皮带轮;其中,所述飞轮和所述皮带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曲轴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第一平衡重的质量大于第二平衡重,从而使曲轴的部分平衡重加重,进而使部分平衡轴的旋转惯量加大,配合飞轮一起使用时,可有效提高输出到后端的力矩的平顺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通过将曲轴和平衡轴配合连接,并在平衡轴上设置平衡块在曲轴上设计平衡重,可以使平衡轴的结构可更加紧凑,便于布置设计,有助于平衡轴的小巧化和轻量化;另外,平衡轴的平衡块质量和惯量均减小,可减小平衡轴驱动齿轮的激励力,减小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提高发动机品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平衡轴和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第二平衡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
10:平衡轴;
11:平衡轴的第一端;
111:从动齿轮;
112:第一平衡块;
12:平衡轴的第二端;
121:第二平衡块;
1211:安装孔;
1212:第一平面;
1213:第二平面;
20:曲轴;
21:主轴颈;
22:曲拐;
221:曲柄销;
222:曲柄臂;
223:平衡重;
2231:第一平衡重;
2232:第二平衡重;
23:驱动齿轮;
24:飞轮;
25:皮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例性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20平衡机构100,用于发动机,发动机曲轴20平衡机构100包括:曲轴20和平衡轴10;其中,曲轴20可以包括主轴颈21、曲拐22、驱动齿轮23、飞轮24和皮带轮25。平衡轴10可以包括:从动齿轮111、第一平衡块112和第二平衡块121。
如图1所示,两个曲拐22可以间隔设置在主轴颈21上,驱动齿轮23可以设置在主轴颈21上,并且主轴颈21位于两个曲拐22的外侧;皮带轮25设置在曲轴20的一端,并且皮带轮25靠近驱动齿轮23远离曲拐22的一侧设置;飞轮24设置在曲轴20的另一端,并且飞轮24靠近曲拐22设置。平衡轴的第一端11设置有从动齿轮111,从动齿轮111与驱动齿轮23啮合连接;第一平衡块112设置在从动齿轮111上,以使从动齿轮111形成偏心齿轮,平衡轴的第二端12设置有第二平衡块121,且第二平衡块121和第一平衡块112呈夹角设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平衡块121和第一平衡块112之间的夹角指的是,第二平衡块121和第一平衡块112的质心到平衡轴10轴线的连线之间的夹角。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每个曲拐22均包括一个曲柄销221以及两个曲柄臂222,两个曲柄臂222分别位于曲柄销221的两侧;曲柄臂222的一端与曲柄销221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平衡重223,且两个曲拐22设置的方向相反,以使不同曲拐22上的平衡重223的方向相反,并且位于同一曲拐22上的两个平衡重223的大小不同,相当于位于同一曲拐22上的两个平衡重223的质量不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曲拐22的方向指的是曲拐22上的平衡重223的质心在曲轴20旋转轴线的周向上的位置。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平衡重22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本实施例中平衡重223的数量为四个,并且全部平衡重223中位于最外侧两个平衡重223为第一平衡重2231,其余平衡重223均为第二平衡重2232;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量大于第二平衡重2232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第一平衡重2231的形状大于第二平衡重2232,相当于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量大于第二平衡重2232的质量。
进一步的,两个曲拐22在主轴颈21轴向上的正投影沿着主轴颈2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曲拐22之间的夹角相同,具体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曲拐2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的一实施例的平衡轴和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平衡轴的第一端11设置有从动齿轮111,从动齿轮111与驱动齿轮23啮合连接;第一平衡块112设置在从动齿轮111上,以使从动齿轮111形成偏心齿轮,平衡轴的第二端12设置有第二平衡块121,且第一平衡块112的质心和平衡轴10轴心的连线与第二平衡块121的质心和平衡轴10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在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会在缸套的竖直平面产生惯性力矩,如果这部分力矩不能有效的抑制,发动机很容易产生振动,严重时,会损害相关零件,甚至导致发动机报废。为了减小或者消除这种不良振动带来的影响,发动机通常会设计平衡轴系统。而传统的两冲程发动机运行工况复杂,运行转速较高,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较大,平衡轴通常只能平衡一部分惯性力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竖直平面和竖直方向均为图1中带箭头的虚线b所在的平面和所指的方向,水平方向为带箭头的虚线a所指的方向。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量设计的比第二平衡重2232的质量大,利用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增加的质量在旋转过程中产生的惯性力矩来抵消一部分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而平衡轴10能够也能够抵消一部分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这样第一平衡重2231和平衡轴10相互配合使用,则可以将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大部分抵消或者全部抵消。
需要说明的是,在旋转过程中,物体会产生离心力,离心力F=mrω0 2,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r为质心所在圆周的半径,ω0是物体的转速。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平衡块112和第二平衡块121均位于平衡轴10上,所以第一平衡块112和第二平衡块121的转速相同;驱动齿轮23和从动齿轮111的外径相同,且相互啮合连接,因此平衡轴10和曲轴20的转速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根据上述离心力的公式可知,在转速相同的情况下,影响力大小的因素只包括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质心所在圆周的半径,而力矩等于力和物体质心到旋转点水平方向的距离,在物体质心到旋转点的水平方向的距离相同的情况下,影响力矩大小的因素只包括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质心所在圆周的半径,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质心所在圆周的半径,可以变物体产生的力矩的大小。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齿轮23和从动齿轮111的外径相同,第一平衡块112的质心到平衡轴10轴线的距离为R1,第一平衡块112的质心到平衡轴10轴线的距离为R2,第一平衡块112的质量为M1,第二平衡块121的质量为M2;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量为M3,第二平衡重2232的质量为M4,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心到主轴颈21轴心的距离为R3,第一平衡块112到第二平衡块121的距离为L1,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的距离为L2,ω为平衡轴的旋转速度;其中,M1*R1*ω2=M2*R2*ω2;2*(M3-M4)R3*ω2*L2=(M1*R1+M2*R2)*ω2*L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公式,将第一平衡块112的旋转点和第二平衡块121的旋转点的位置均位于平衡轴10的几何中心处。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的旋转点为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之间距离的中点,这样方便计算。
本实施例中,由于M1*R1*ω2=M2*R2*ω2,所以第一平衡块112和第二平衡块121产生的力矩大小相等。因为2*(M3-M4)R3*ω2*L2=(M1*R1+M2*R2)*ω2*L1,所以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相对于第二平衡重2232增加的那部分质量产生的力矩的和与第一平衡块112和第二平衡块121产生的力矩和相等。由于曲轴20和平衡轴10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在水平方向上曲轴20和平衡轴10的力矩和为零。
在竖直方向上,平衡轴10抵消掉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的一部分,曲轴20抵消掉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的一部分,从而减小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对发动机的影响。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平衡轴10抵消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的一半,使曲轴20抵消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的一半,这样就可以将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全部抵消。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曲轴20上设置有驱动齿轮23,平衡轴10上设置有从动齿轮111,驱动齿轮23和从动齿轮111啮合连接,并且驱动齿轮23和从动齿轮111的外径相同,因此在运转时,曲轴20和平衡轴10的旋转方向相反,转速相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运转过程中,曲轴20和平衡轴10的旋转方向相反,所以曲轴20和平衡轴10上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矩方向相反。如果第一平衡重2231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矩和平衡轴10在水平方向上的力矩大小相等且方向相反,则可以消除发动机的水平方向的力矩。
也就是说,R1、R2、M1、M2、M3、M4、R3、L1、L2只要符合公式2*(M3-M4)R3*ω2*L2=(M1*R1+M2*R2)*ω2*L1,就可以保证发动机水平方向上的力矩为零。
需要说明的是,2*(M3-M4)为两个曲拐的第一平衡重相对于第二平衡重的增重的和,本实施例中,两个曲拐的第一平衡重相对于第二平衡的重增重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曲拐的第一平衡重相对于第二平衡重的增重也可以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将公式中的2*(M3-M4)替换成两个曲拐第一平衡重相对于第二平衡重的增重的和即可,其它数据均可以不改变。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中,发动机的曲轴20平衡机构的工作原理是曲轴20在旋转过程中两个曲拐22上的平衡重223均会产生旋转惯性力,这两个惯性力组成惯性力矩,在沿缸套竖直平面内与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相互抵消一部分。由于平衡重223的旋转作用,会在水平方向(沿图3正视方向)产生相应的旋转惯性力,组成水平方向的力矩。同理,平衡轴10的第一平衡块112和第二平衡块121也会产生沿缸套竖直平面内力矩,可以抵消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的另外一半,引入额外的水平方向的力矩。由于平衡轴10和曲轴20的转速相同,方向相反,故水平方向的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以相互抵消。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完全被抵消,同时,也未产生其它额外力矩。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曲拐2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曲拐22之间的夹角为180度。这样可以保证活塞在上下往复运动时,与两个曲拐22连接的两个活塞位于相反的方向,一方面旋转平顺,另一方面保证发动机动力稳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曲拐22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例如可以外三个,这样三个曲拐22在主轴颈21轴向上的正投影沿着主轴颈21的轴向均匀间隔分部,即相邻两个曲拐22之间的夹角为120度。
进一步的,如图2和图4所示,第二平衡块121上设置有安装孔1211,安装孔12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平面1212;平衡轴的第二端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平面1213;平衡轴10穿设在安装孔1211内,且第一平面1212和第二平面1213接触连接。
进一步的,从动齿轮111和第二平衡块121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平衡轴10上。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20平衡机构100通过安装孔1211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平面1212,并在平衡轴的第二端1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平面1213,可以使第一平面1212和第二平面1213卡接在一起,从而防止第二平衡块121相对于平衡轴10转动。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从动齿轮111和第一平衡块112可以呈一体式结构。从动齿轮111和第一平衡块112设计成一体式结构,可以简化平衡轴10的机构,方便安装。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平衡块112和从动齿轮111设计成分体式结构,然后将第一平衡块112通过焊接、铆接或者紧固件固定在从动齿轮111上,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具体要求设定,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飞轮24和皮带轮25分别固定在曲轴20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飞轮24和皮带轮25和曲轴20的固定方式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制,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也可以通过销轴固定连接等。只要是能将飞轮24和皮带轮25与曲轴20固定连接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曲轴20平衡重223的部分质量转移到皮带轮25和飞轮24上,这样皮带轮25和飞轮24产生的平衡力矩可以抵消一部分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然后由平衡轴10来平衡一部分活塞产生的惯性力矩,可以产生相同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20平衡机构100通过在曲轴20上设置平衡重223,然后在平衡轴10上设置平衡块,通过平衡轴10和曲轴20共同将活塞上下往复运动产生的往复力矩平衡,从而极大地减少发动机振动和噪声问题,提高发动机品质。于此同时,通过曲轴20和平衡轴10的配合可以减少曲轴20平衡重223的质量,从而给活塞提供了更大的设计质量,进而给燃烧系统和进排气口提供更大的设计空间,提高发动机效率,节省发动机油耗。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曲轴20平衡机构100通过将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量设计的大于第二平衡重2232的质量,并且第一平衡重2231位于全部平衡重223的最外侧,这样可以增加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之间的距离。由于力矩等于力和力臂的向量积,增加两个第一平衡重2231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增加第一平衡重2231的力臂,因此在力矩相同的前提下增加力臂则可以减小第一平衡重2231的质量,从而有利于发动机的轻量化设计。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和平衡轴;其中,
所述曲轴包括:主轴颈以及设置在所述主轴颈上的曲拐和驱动齿轮,至少两个所述曲拐间隔设置在所述主轴颈上,且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曲拐的外侧;
每个所述曲拐均包括一个曲柄销以及两个曲柄臂,所述两个所述曲柄臂分别位于所述曲柄销的两侧;
所述曲柄臂的一端与所述曲柄销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平衡重,且所述平衡重的质量不同;
所述平衡轴的第一端设有与所述驱动齿轮配合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上设有第一平衡块,以使所述从动齿轮形成偏心齿轮;
所述平衡轴的第二端设有第二平衡块,且所述第二平衡块和所述第一平衡块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的数量为多个;其中,
全部所述平衡重中位于最外侧两个所述平衡重为第一平衡重,其余所述平衡重均为第二平衡重;
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质量大于所述第二平衡重的质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曲拐在所述主轴颈轴向上的正投影沿着所述主轴颈的周向间隔分布,且相邻两个所述曲拐之间的夹角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和所述平衡轴的轴心的连线与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质心和所述平衡轴的轴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80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径与所述驱动齿轮的外径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到所述平衡轴的轴线的距离为R1,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心到所述平衡轴的轴线的距离为R2,所述第一平衡块的质量为M1,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质量为M2,ω为所述平衡轴的旋转速度;其中,
M1*R1*ω2=M2*R2*ω2
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质量为M3,所述第二平衡重的质量为M4,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质心到所述主轴颈轴心的距离为R3,所述第一平衡块到所述第二平衡块的距离为L1,两个所述第一平衡重的距离为L2;
2*(M3-M4)R3*ω2*L2=(M1*R1+M2*R2)*ω2*L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衡块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平面;
所述平衡轴的第二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平面;
所述平衡轴穿设在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二平面接触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一平衡块呈一体式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还包括:飞轮和皮带轮;其中,
所述飞轮和所述皮带轮分别固定在所述曲轴的两端。
10.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
CN202122924891.8U 2021-11-25 2021-11-25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Active CN2162791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4891.8U CN216279194U (zh) 2021-11-25 2021-11-25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4891.8U CN216279194U (zh) 2021-11-25 2021-11-25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9194U true CN216279194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8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4891.8U Active CN216279194U (zh) 2021-11-25 2021-11-25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91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3639B1 (en) Dual crankshaft engine with counter rotating inertial masses
US912147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ompensation weight arranged on the crankshaft and serving as an imbalan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the crankshaft
US5875753A (en) Balancer apparatus for engine
US6237442B1 (en) High value static unbalance-type balance shafts
JP6323462B2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US9285012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ith compensation weight arranged on the crankshaft and serving as an imbalance,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the crankshaft
CN111425558B (zh) 一种三缸发动机同心轴平衡装置
CN216279194U (zh) 发动机曲轴平衡机构及发动机
JP2015010642A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WO2006082455A1 (en) Arrangement for piston machines to influence the force/moment arising during operation on the supports of the cylinder block having a main shaft casing
CN212338027U (zh) 一种三缸发动机同心轴平衡装置
CN210265468U (zh) V6曲轴结构
JP2016040483A (ja) レシプロエンジンのクランク軸
JP4865774B2 (ja) バランサ装置
CN111664161A (zh) 一种v型20缸柴油机新型曲轴轴系布置结构
CN201137666Y (zh) 内燃机旋转惯性力的外平衡结构
JP2001200893A (ja) エンジンのバランサ装置
CN218718134U (zh) 发动机曲轴、发动机及汽车
CN216407462U (zh) 一种摩托车多缸发动机曲轴
KR101326840B1 (ko) 밸런스샤프트 구조
CN113279852B (zh) 具有平衡机构的直列式活塞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飞行器
CN215256473U (zh) 直列式活塞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飞行器
JPH0125796Y2 (zh)
JP3608088B2 (ja) 補助バランス・ウエイトを有する往復動型オイルフリー・コンプレッサ
JP2018071587A (ja) バランスシャフ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