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9167U -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9167U
CN216279167U CN202122914042.4U CN202122914042U CN216279167U CN 216279167 U CN216279167 U CN 216279167U CN 202122914042 U CN202122914042 U CN 202122914042U CN 216279167 U CN216279167 U CN 216279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ylinder
oil
oil pipe
movabl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1404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Xi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Xi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Xi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Xishuo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1404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9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9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9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属于减震装置技术领域,现有的减震气囊减震效果不佳,无法有效的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板,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且在第二活塞的下方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的内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油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筒体。本实用新型中,设置有多级减震装置,减震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背景技术
为了使车架与车身驾驶室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悬架系统上一般都装有减振器或气囊减振,减振器是汽车使用过程中的易损配件,减振器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汽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其它机件的寿命,现有的减震气囊在使用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减震效果不佳,无法有效的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因此我们应使减振器经常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室,所述腔室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活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顶板;
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活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一筒体的内部且在第二活塞的下方设置有油腔,所述油腔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二油管,所述第二油管的内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第二油管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筒体,所述腔室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腔室的数量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底板的四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塞位于第一筒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设置有气压区,所述顶板位于第一筒体的外部,所述顶板的朝向活动杆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顶板通过连接板与活动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活动杆的侧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端盖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顶端位于顶板的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筒体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架,所述第二筒体通过固定架与第一筒体相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筒体的底面贯穿设置有第三油管,所述第三油管与第二油管相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二筒体的内部且在第三活塞的上方设置有气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油室的顶面贯穿设置有第一油管,所述第一油管的端口延伸至油腔内,所述储油室的侧壁上部贯穿设置有输油管,所述储油室的侧壁下部贯穿设置有泄油管,所述输油管以及泄油管的端口均延伸至腔室的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当顶板受力,活动杆回缩时,通过设置的弹簧会首先起到一个缓冲减震的效果,同时,通过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设置的气压区可以起到很好的缓震效果,在受力过大,活动杆继续向下运动时,通过设置的油液以及气室可以进一步的起到进行减震缓冲作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流量控制阀可以控制油液在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之间的流速,同时,通过设置的输油管以及泄油管可以对储油室的油量进行调整,进而来对装置内的压力进行调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腔室;3、第一筒体;4、端盖;5、活动杆;6、弹簧;7、连接板;8、顶板;9、第一活塞;10、第二活塞;11、气压区;12、油腔;13、储油室;14、第一油管;15、泄油管;16、输油管;17、第二油管;18、流量控制阀;19、第三油管;20、第二筒体;21、固定架;22、气室;23、第三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室2,腔室2的数量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底板1的四角,腔室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3,第一筒体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5,第一筒体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端盖4,活动杆5的侧壁设置有弹簧6,弹簧6可以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弹簧6的底端与端盖4的顶面固定连接,弹簧6的顶端位于顶板8的下方,活动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9,第一活塞9位于第一筒体3的内部,第一活塞9与第二活塞10之间设置有气压区11,气压区11可以起到很好的缓震的作用,顶板8位于第一筒体3的外部,顶板8的朝向活动杆5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板7,顶板8通过连接板7与活动杆5固定连接,活动杆5的顶端设置有顶板8;
第一活塞9远离活动杆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塞10,第一筒体3的内部且在第二活塞10的下方设置有油腔12,油腔1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二油管17,第二油管17的内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8,通过设置的流量控制阀18可以控制油液在第一筒体3与第二筒体20之间的流速,第二油管1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筒体20,第二筒体20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架21,第二筒体20通过固定架21与第一筒体3相连接,第二筒体20的底面贯穿设置有第三油管19,第三油管19与第二油管17相配合连接,第二筒体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23,第二筒体20的内部且在第三活塞23的上方设置有气室22;
腔室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室13,储油室13的顶面贯穿设置有第一油管14,第一油管14的端口延伸至油腔12内,储油室13的侧壁上部贯穿设置有输油管16,储油室13的侧壁下部贯穿设置有泄油管15,通过设置的输油管16以及泄油管15可以对储油室13的油量进行调整,输油管16以及泄油管15的端口均延伸至腔室2的外部。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当顶板8受到压力,活动杆5压缩时,此时,活动杆5侧壁设置的弹簧6会首先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接着活动杆5带动第一活塞9继续向下运动,而第一活塞9与第二活塞10之间设置的气压区11可以起到很好的缓震的作用,若此时活动杆5继续带动第一活塞9向下运动,在气压区11的作用下第二活塞10开始挤压油腔12内的油液,而受到挤压的油液会经过第二油管17、第三油管19进入到第二筒体20内,进而来顶动第三活塞23,从而对气室22的气体进行挤压;
当活动杆5回弹时,气室22内受压缩的气体开始胀起,进而推动第三活塞23向下运动,从而将油液流至油腔12内,使得第一活塞9向上运动,从而使得顶板8进行复原,同时,设置的弹簧6产生的形变力同样也起到缓冲减震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腔室(2),所述腔室(2)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筒体(3),所述第一筒体(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杆(5),所述活动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塞(9),所述活动杆(5)的顶端设置有顶板(8);
所述第一活塞(9)远离活动杆(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活塞(10),所述第一筒体(3)的内部且在第二活塞(10)的下方设置有油腔(12),所述油腔(12)的侧壁贯穿设置有第二油管(17),所述第二油管(17)的内部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8),所述第二油管(17)的上方设置有第二筒体(20),所述腔室(2)的内部设置有储油室(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2)的数量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底板(1)的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9)位于第一筒体(3)的内部,所述第一活塞(9)与第二活塞(10)之间设置有气压区(11),所述顶板(8)位于第一筒体(3)的外部,所述顶板(8)的朝向活动杆(5)的一面设置有连接板(7),所述顶板(8)通过连接板(7)与活动杆(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端盖(4),所述活动杆(5)的侧壁设置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底端与端盖(4)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的顶端位于顶板(8)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的侧壁设置有固定架(21),所述第二筒体(20)通过固定架(21)与第一筒体(3)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的底面贯穿设置有第三油管(19),所述第三油管(19)与第二油管(17)相配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筒体(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23),所述第二筒体(20)的内部且在第三活塞(23)的上方设置有气室(2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室(13)的顶面贯穿设置有第一油管(14),所述第一油管(14)的端口延伸至油腔(12)内,所述储油室(13)的侧壁上部贯穿设置有输油管(16),所述储油室(13)的侧壁下部贯穿设置有泄油管(15),所述输油管(16)以及泄油管(15)的端口均延伸至腔室(2)的外部。
CN202122914042.4U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Active CN216279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4042.4U CN216279167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14042.4U CN216279167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9167U true CN21627916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373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14042.4U Active CN216279167U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9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31571U (zh) 带减震功能的转盘发泡生产线底座
CN106641070B (zh) 刚度连续可调的空气弹簧及刚度连续可调的空气弹簧系统
CN206439333U (zh) 一种阻力自动可调的汽车减震器
CN216279167U (zh) 一种分体式可调气室压力多级减震气囊
CN202301723U (zh) 一种刚度和阻尼可调的车用油气弹簧
CN105134857B (zh) 防抖型汽车减震器
CN209510766U (zh) 一种折弯机用补偿油缸
CN202790291U (zh) 一种双缸带浮动活塞总成的高压减震器
CN101539182A (zh) 一种活塞式液压缓冲器
CN115013464A (zh) 一种油气弹簧及车辆悬架装置
CN110805588A (zh) 一种气体缓冲抗侧向力液压缸及其抗侧向力方法
CN215908302U (zh) 气包式压缩力可调减震器
CN114877010A (zh) 一种双缸车辆减震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4120952U (zh) 一种应用于石灰石矿山爆破用的空气间隔器
CN213387504U (zh) 一种减震防噪音起重机驾驶室
CN106438814A (zh) 一种气囊减震器
CN207945061U (zh) 一种机械式空气压缩机减振装置
CN208703001U (zh) 一种容积可变的空气弹簧附加气室
CN211739580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空调储液器
CN217029772U (zh) 一种车用双筒充气液压减震器
CN217715539U (zh) 一种用于制冷设备的立式虹吸式储液器
CN214890498U (zh) 一种缓冲保护效果好的储气罐
CN213981811U (zh) 用于车辆底盘联动的减震器
CN220850534U (zh) 一种主动式避震汽车减震器
CN215596296U (zh) 一种散热器用悬置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