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5037U -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5037U
CN216275037U CN202122754148.2U CN202122754148U CN216275037U CN 216275037 U CN216275037 U CN 216275037U CN 202122754148 U CN202122754148 U CN 202122754148U CN 216275037 U CN216275037 U CN 2162750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
base plate
chamber
sound
hol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5414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飞
蔡斌
樊永欣
黄承
张用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Sunrui Rubber and Plast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5414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50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50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50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包括上底板、中间底板和锚固螺栓,钢轨安装在上底板上,上底板与钢轨之间设轨下垫,锚固螺栓依次穿过上底板、板下垫、中间底板、弹性垫将扣件固定在道床上;在上底板上设置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和第一隔音涂层,在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设置第一谐振质量块和第一吸音棉,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上段和第一容纳腔下段,第一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第一容纳腔上段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第一容纳腔上段上端的开口直径,第一容纳腔下段设置为圆柱状。本实用新型的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一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利于声音快速的进入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被第一吸音棉吸收;第一隔音涂层的设置进一步降低振动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迅猛,有效缓解了城市交通的紧张局面。这一系列建设中,扣件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扣件是钢轨与轨枕的连接件,通过弹条扣压钢轨的方式实现与钢轨的连接,通过锚固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与轨枕的连接。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中,目前减振扣件是用量最大的轨道减振产品。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810235699.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如图1所示,包括所述扣件包括底板、锚固螺栓,钢轨安装在底板上;所述底板与钢轨之间设有轨下垫,所述底板的下侧设有板下垫;所述锚固螺栓穿过底板、板下垫,将扣件固定在道床上;所述底板上设有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位于钢轨下方;所述容纳部内安装有谐振质量块,所述谐振质量块与底板之间设有弹性构件。该专利虽然引入了谐振质量块和弹性构件组成的谐振系统,该谐振式扣件可以在隔离列车振动、冲击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钢轨的振动能量,从而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但是吸收钢轨的振动噪声有限。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提出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收钢轨的振动噪声有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所述谐振式减振扣件包括上底板、中间底板和锚固螺栓,钢轨安装在所述上底板上,所述上底板与所述钢轨之间设有轨下垫,所述锚固螺栓依次穿过上底板、板下垫、中间底板、弹性垫将扣件固定在道床上;在所述上底板上设有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和第一隔音涂层,在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设置第一谐振质量块和第一吸音棉,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上段和第一容纳腔下段,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上端的开口直径,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段设置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一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噪声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一吸音棉吸收;在上底板上设置第一隔音涂层,未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一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一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通过第一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轨下垫共同组成一级谐振系统,当钢轨在特定频段下发生振动时,一级谐振系统会发生反向共振,吸收钢轨振动能量,从而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上底板的上面和/或下面和/或前面和/或后面和/或左面和/或右面和/或第一质量块容纳腔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在所述中间底板上设置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和第二隔音涂层,在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设置第二谐振质量块和第二吸音棉。
第二质量块容纳腔的设置有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从而便于第二吸音棉吸收更多的钢轨的振动噪声;在中间底板上设置第二隔音涂层,未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二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第二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弹性垫共同组成二级谐振系统,当钢轨在特定频段下发生振动时,二级谐振系统会发生反向共振,吸收钢轨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进一步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包括第二容纳腔上段和第二容纳腔下段,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上端的开口直径,所述第二容纳腔下段设置为圆柱状。
第二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噪声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底板的上面和/或下面和/或前面和/或后面和/或左面和/或右面和/或第二质量块容纳腔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的位置相对应。
该设置是为了第一质量块容纳腔、第二质量块容纳腔能够对接在一起,保证声音从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间传播时完全沿着两级质量块容纳腔传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下端的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的上端的开口直径。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底板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质量块容纳腔,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与所述上底板之间设置第一吸音棉,在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与所述中间底板之间设置第二吸音棉。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的厚度与上底板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的厚度与所述中间底板的厚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扣件包括下底板,所述下底板设置在所述弹性垫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一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噪声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一吸音棉吸收。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在上底板上设置第一隔音涂层,未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一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一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二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噪声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在中间底板上设置第二隔音涂层,未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二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第一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轨下垫共同组成一级谐振系统,通过第二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弹性垫共同组成二级谐振系统,该两级谐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与钢轨的某些特征频率一致。根据动力吸振器原理,当钢轨在特定频段下发生振动时,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轨下垫组成的谐振系统会发生反向共振,吸收钢轨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进一步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清楚的说明本发明的结构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给出了以下附图标记,并加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底板;2、板下垫;3、中间底板;4、轨下垫;5、锚固螺栓;6、弹条;7、谐振质量块;71、第一谐振质量块;72、第二谐振质量块;8、弹性构件;81、第一吸音棉;82、第二吸音棉;9、弹性垫;10、下底板;11、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1、第一容纳腔上段;112、第一容纳腔下段;12、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1、第二容纳腔上段;122、第二容纳腔下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在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谐振式减振扣件包括上底板1、中间底板3和锚固螺栓5,钢轨安装在上底板1上;所述上底板1与钢轨之间设有轨下垫4,所述上底板1与所述钢轨之间设有轨下垫4,所述锚固螺栓5依次穿过上底板1、板下垫2、中间底板3、弹性垫9将扣件固定在道床上;所述上底板1上设置有弹条6,所述弹条6通过轨距块固定钢轨。在所述上底板1上安装有谐振质量块7,所述谐振质量块7与上底板1之间设有弹性构件8。
为了进一步吸收钢轨的振动能量和噪声,本实施例提出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如图2所示,所述谐振式减振扣件包括上底板1、中间底板3和锚固螺栓5,钢轨安装在所述上底板1上,所述锚固螺栓5依次穿过上底板1、板下垫2、中间底板3、弹性垫9将扣件固定在道床上;如图2所示,在所述上底板1上设有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和第一隔音涂层,在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内设置第一谐振质量块71和第一吸音棉81,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包括第一容纳腔上段111和第一容纳腔下段112,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111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111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111上端的开口直径,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段112设置为圆柱状。
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一容纳腔上段111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内,噪声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内的第一吸音棉81吸收;在上底板1上设置第一隔音涂层,未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内的第一吸音棉81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一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通过第一谐振质量块71与板下垫2、轨下垫4共同组成一级谐振系统,当钢轨在特定频段下发生振动时,一级谐振系统会发生反向共振,吸收钢轨振动能量,从而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
具体的,所述第一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的上的位置不做限定。所述第一隔音涂层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的上面,所述第一隔音涂层可以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的下面,所述第一隔音涂层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内表面。
具体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内表面。
第一隔音涂层设置在上底板1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内表面,未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内的第一吸音棉81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一隔音涂层,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中间底板3上设置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和第二隔音涂层,在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设置第二谐振质量块72和第二吸音棉82。
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设置有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从而便于第二吸音棉82吸收更多的钢轨的振动噪声;在中间底板3上设置第二隔音涂层,未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二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第二谐振质量块72与板下垫2、弹性垫9共同组成二级谐振系统,当钢轨在特定频段下发生振动时,二级谐振系统会发生反向共振,吸收钢轨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进一步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包括第二容纳腔上段121和第二容纳腔下段122,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121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121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121上端的开口直径,所述第二容纳腔下段122设置为圆柱状。
第二容纳腔上段121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噪声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的第二吸音棉82吸收。
具体的,所述第二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底板3的上的位置不做限定。所述第二隔音涂层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底板3的上面,所述第二隔音涂层可以设置在所述中间底板3的的下面,所述第二隔音涂层还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内表面。
具体的,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底板3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内表面。
第二隔音涂层设置在中间底板3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和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内表面,未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的第二吸音棉81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二隔音涂层,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位置相对应。
该设置是为了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能够对接在一起,保证声音从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间传播时完全沿着两级质量块容纳腔传播。
具体的,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下端的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上端的开口直径。
该设置是为了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能够完全对接在一起,保证声音从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间传播时完全沿着两级质量块容纳腔传播。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下端的开口直径等于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上端的开口直径。
具体的,在所述上底板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数量相等。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和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两个、四个或六个等。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所述上底板1上设置两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数量也设置为两个。
具体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与所述上底板1之间设置第一吸音棉81,在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与所述中间底板3之间设置第二吸音棉82。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的厚度与所述上底板1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的厚度与所述中间底板3的厚度相同。
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扣件包括下底板10,所述下底板10位于弹性垫9下侧。
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和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的材料不做限定。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和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的材料可以为QT450-10、304不锈钢或黄铜等。
优选的,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和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的材料为黄铜。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强度高、硬度大、耐化学腐蚀。
本实施例的提出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一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噪声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一吸音棉吸收。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在上底板上设置第一隔音涂层,未被第一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一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一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
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第二容纳腔上段设置为喇叭口状,喇叭口形状利于声音充分快速的吸收进入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噪声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在中间底板上设置第二隔音涂层,未被第二质量块容纳腔内的第二吸音棉吸收的声音进入第二隔音涂层,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内吸外隔实现噪声降低的效果。
5)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通过第一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轨下垫共同组成一级谐振系统,通过第二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弹性垫共同组成二级谐振系统,该两级谐振系统的固有频率与钢轨的某些特征频率一致。根据动力吸振器原理,当钢轨在特定频段下发生振动时,谐振质量块与板下垫、轨下垫组成的谐振系统会发生反向共振,吸收钢轨振动能量,从而进一步降低钢轨的振动和噪声辐射,进一步降低钢轨“波浪磨耗”现象。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式减振扣件包括上底板(1)、中间底板(3)和锚固螺栓(5),钢轨安装在所述上底板(1)上,所述上底板(1)与所述钢轨之间设有轨下垫(4),所述锚固螺栓(5)依次穿过上底板(1)、板下垫(2)、中间底板(3)、弹性垫(9)将扣件固定在道床上;在所述上底板(1)上设置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和第一隔音涂层,在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内设置第一谐振质量块(71)和第一吸音棉(81),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包括第一容纳腔上段(111)和第一容纳腔下段(112),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111)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111)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容纳腔上段(111)上端的开口直径,所述第一容纳腔下段(112)设置为圆柱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的上面和/或下面和/或前面和/或后面和/或左面和/或右面和/或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底板(3)上设置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和第二隔音涂层,在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内设置第二谐振质量块(72)和第二吸音棉(8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包括第二容纳腔上段(121)和第二容纳腔下段(122),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121)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121)下端的开口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上段(121)上端的开口直径,所述第二容纳腔下段(122)设置为圆柱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音涂层设置在所述中间底板(3)的上面和/或下面和/或前面和/或后面和/或左面和/或右面和/或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或5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位置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位置相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下端的开口直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上端的开口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底板(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所述第二质量块容纳腔(12)的数量与所述第一质量块容纳腔(11)的数量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与所述上底板(1)之间设置第一吸音棉(81),在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与所述中间底板(3)之间设置第二吸音棉(8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质量块(71)的厚度与所述上底板(1)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二谐振质量块(72)的厚度与所述中间底板(3)的厚度相同。
CN202122754148.2U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Active CN2162750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4148.2U CN216275037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54148.2U CN216275037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5037U true CN216275037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0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54148.2U Active CN216275037U (zh) 2021-11-11 2021-11-11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50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0347U (zh) 阻尼式铁路金属声屏障及其组合装置
CN216275037U (zh)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CN216193689U (zh) 一种谐振式减振扣件
CN114293408A (zh) 吸振装置
CN206460779U (zh) 一种混联结构公路声屏障板
JP2003118364A (ja) 車両ドア内蔵用吸音材
CN212079464U (zh) 用于防爆柴油机的降噪装置
CN212742253U (zh) 一种具有水性阻尼材料层的金属声屏障
CN213733770U (zh) 一种内置扩张室的吸隔声一体化蜂窝板
CN210606611U (zh) 一种阻抗混合消声器
JP4027069B2 (ja) 吸音材
CN200999946Y (zh) 发电组合机柜
CN217718624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内部降噪结构
CN214943726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防盗门
CN212505919U (zh) 一种环保声屏障
JP2002540463A (ja) 多用途防振構造
CN216517127U (zh) 一种体验仓箱体降噪结构
CN209162671U (zh) 一种道路两侧噪音隔离板
CN219033609U (zh) 一种新型环保降噪隔板
CN217460101U (zh) 吸振装置
CN219143961U (zh) 变压器降噪装置
CN219531172U (zh) 一种隔音装置及空调器
CN207633147U (zh) 一种静音轨道
CN219730231U (zh) 一种别墅梯挂卡式轿壁
CN214215786U (zh) 一种应用于列车前后端墙的降噪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