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9010U -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9010U
CN216269010U CN202121676560.0U CN202121676560U CN216269010U CN 216269010 U CN216269010 U CN 216269010U CN 202121676560 U CN202121676560 U CN 202121676560U CN 216269010 U CN216269010 U CN 2162690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late
shaped structure
housing
upp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765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Dir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Dir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Dir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Dir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765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90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90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90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网联车盒,包括: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和下壳体对扣设置,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夹持装置;弹簧减震机构包括:弹簧部和吸盘底脚,每一支撑柱的下端均连接一弹簧部,每一弹簧部的下端均连接一吸盘底脚;夹持装置夹紧壳体的两侧并抵住壳体的下端。本实用新型使用吸盘底脚可以无损的安装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安装和拆卸都是十分的方便。本实用新型连接原车大屏,可以有效的利用原车大屏的屏幕显示信息和进行其他操作。本实用新型可接受语音指令,配合耳机插口和蓝牙耳机的USB接口可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本实用新型结构上抗震,设置弹簧起到缓冲可保护壳体,使用紧固螺栓加紧方便拆卸。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网联车盒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汽车原装的智能导航系统和我们日常使用到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并不相同,在我们使用的时候常常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并且市面上常见的智能网联车盒在放置上多存在问题,经常会出现放置位置不当而在驾驶汽车的过程中由于颠簸而掉落的现象。为此,我们先急需一种可连接汽车原车大屏的便于拆卸、安装牢固的智能网联车盒。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对扣设置,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上设有一3M芯片,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收音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处开设有一插座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还设有一耳机接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处还设有一USB接口;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第三板状结构、紧固螺栓和支撑柱,所述第一板状结构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板状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板状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内螺纹孔,若干所述紧固螺栓上均开设有外螺纹,每个所述内螺纹孔均与一个所述紧固螺栓相配合,若干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第一板状结构;
弹簧减震机构,所述弹簧减震机构包括:弹簧部和吸盘底脚,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连接一弹簧部,每一所述弹簧部的下端均连接一吸盘底脚;
其中,若干所述紧固螺栓分别排列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若干所述紧固螺栓分别紧贴所述壳体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柱均紧贴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设置。
上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SIM卡槽和TF卡槽,所述SIM卡槽、所述TF卡槽、所述USB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和所述插座口均与所述3M芯片电性连接。
上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中,所述耳机接口采用3.5mm耳机头的接口,所述USB接口采用常见的USB蓝牙适配接口。
上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中,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还开设有若干导线孔。
上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中,所述吸盘底脚包括:第一底面、尺寸大于第一底面的第二底面和侧围,所述侧围连接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上开设有气压槽,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弹簧部连接。
上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中,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矩形突起,所述矩形突起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矩形突起的下表面与若干所述支撑柱相贴设置。
上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中,所述USB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和所述插座口均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一侧,若干所述导线孔均排列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的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使用吸盘底脚可以无损的安装于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上,安装和拆卸都是十分的方便。
(2)本实用新型连接原车大屏,可以有效的利用原车大屏的屏幕显示信息和进行其他操作。
(3)本实用新型可接受语音指令,配合耳机插口和蓝牙耳机的 USB接口可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
(4)本实用新型结构上抗震,设置弹簧起到缓冲可保护壳体,使用紧固螺栓加紧方便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组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组合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夹持装置和弹簧减震机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壳体的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11、上壳体;12、下壳体;111、3M芯片; 112、收音孔;113、SIM卡槽;114、TF卡槽;115、导线孔;116、插座口;117、耳机接口;118、USB接口;119、矩形突起;2、夹持装置;21、内螺纹孔;22、紧固螺栓;23、第一板状结构;24、第二板状结构;25、第三板状结构;26、支撑住;3、弹簧减震机构; 31、弹簧部;32吸盘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夹持装置和弹簧减震机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壳体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网联车盒的壳体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5所示,示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智能网联车盒,包括:
壳体1,壳体1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对扣设置,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上壳体 11的上表面上设有一3M芯片111,上壳体11上还开设有若干收音孔112,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连接处开设有一插座口116,上壳体 11和下壳体12的连接处还设有一耳机接口117,上壳体11和下壳体 12连接处还设有一USB接口118;
夹持装置,夹持装置2包括:第一板状结构23、第二板状结构 24、第三板状结构25、紧固螺栓22和支撑柱,第一板状结构23水平设置,第二板状结构24和第三板状结构25均垂直设置,第二板状结构24的一端和第三板状结构25的一端分别连接第一板状结构23 的两端,第二板状结构24和第三板状结构25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内螺纹孔21,若干紧固螺栓22上均开设有外螺纹,每个内螺纹孔21均与一个紧固螺栓22相配合,若干支撑柱贯穿第一板状结构23;
弹簧减震机构3,弹簧减震机构3包括:弹簧部和吸盘底脚32,每一支撑柱的下端均连接一弹簧部,每一弹簧部的下端均连接一吸盘底脚32;
其中,若干紧固螺栓22分别排列于壳体1的两端设置,若干紧固螺栓22分别紧贴壳体1设置,若干支撑柱均紧贴下壳体12的下端面设置。
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2夹紧壳体1的两侧并抵住壳体1的下端。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上壳体11上还开设有SIM卡槽113和 TF卡槽114,SIM卡槽113、TF卡槽114、USB接口118、耳机接口 117和插座口116均与3M芯片111电性连接。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耳机接口117采用3.5mm耳机头的接口,USB接口118采用常见的USB蓝牙适配接口。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耳机接口117与常用的3.5mm耳机线配合,使用3.5mm耳机线进行语音交互、听歌、听取导航等功能;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使用USB蓝牙适配接口与USB蓝牙耳机相配合,使用蓝牙耳机进行语音交互、听歌、听取导航等功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的连接处还开设有若干导线孔11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吸盘底脚32包括:第一底面、尺寸大于第一底面的第二底面和侧围,侧围连接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二底面上开设有气压槽,第一底面与弹簧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下壳体12的下表面上设有矩形突起119,矩形突起119连通容置空间,矩形突起119的下表面与若干支撑柱相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USB接口118、耳机接口117和插座口116均设于壳体1的侧面的一侧,若干导线孔115均排列于壳体1的侧面的另一侧。
如图1和图2所示,USB接口118、耳机接口117和插座口116 设于壳体1上驾驶者方便操作的一侧,若干导线孔115设于壳体1上的另一侧,以方便导线孔115的穿线、布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对扣设置,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上设有一3M芯片,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若干收音孔,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处开设有一插座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还设有一耳机接口,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连接处还设有一USB接口;
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板状结构、第二板状结构、第三板状结构、紧固螺栓和支撑柱,所述第一板状结构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均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板状结构的一端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板状结构的两端,所述第二板状结构和所述第三板状结构上分别开设有若干内螺纹孔,若干所述紧固螺栓上均开设有外螺纹,每个所述内螺纹孔均与一个所述紧固螺栓相配合,若干所述支撑柱贯穿所述第一板状结构;
弹簧减震机构,所述弹簧减震机构包括:弹簧部和吸盘底脚,每一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连接一弹簧部,每一所述弹簧部的下端均连接一吸盘底脚;
其中,若干所述紧固螺栓分别排列于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若干所述紧固螺栓分别紧贴所述壳体设置,若干所述支撑柱均紧贴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上还开设有SIM卡槽和TF卡槽,所述SIM卡槽、所述TF卡槽、所述USB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和所述插座口均与所述3M芯片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接口采用3.5mm耳机头的接口,所述USB接口采用常见的USB蓝牙适配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还开设有若干导线孔。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底脚包括:第一底面、尺寸大于第一底面的第二底面和侧围,所述侧围连接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上开设有气压槽,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弹簧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上设有矩形突起,所述矩形突起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矩形突起的下表面与若干所述支撑柱相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智能网联车盒,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所述耳机接口和所述插座口均设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的一侧,若干所述导线孔均排列于所述壳体的侧面的另一侧。
CN202121676560.0U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Active CN2162690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6560.0U CN216269010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76560.0U CN216269010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9010U true CN216269010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8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76560.0U Active CN216269010U (zh) 2021-07-22 2021-07-22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90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414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expansion card modules
CN107660060B (zh) 接地弹片、接地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16269010U (zh)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CN109246557B (zh) 一种扬声器
CN112421209B (zh) 电子设备
CN107871154B (zh) 无人飞行器
US20080022028A1 (en) Interface card and a computer motherboard which are used in a horizontal adaptation
CN218332556U (zh) 带无线投屏功能的扩展坞
CN213400559U (zh) 一种计算机硬盘防震保护装置
US6851975B2 (en) Impact tolerant connector
CN216291689U (zh) 一种智能网联车盒
CN209803839U (zh) 一种微型数据存储器
CN201876802U (zh) 移动电脑外接吸附式音箱及可兼作支架的电源组件
CN210404104U (zh) 免工具的板端卡固定装置
EP1892632A1 (en) Interface card and a computer motherboard which are used in a horizontal adaptation
US20060230426A1 (en) Multimedia and audio-visual device
CN107346158B (zh) 可避震的储存模块
CN205846326U (zh) 集成usb接口与音频接口的一体化装置
CN206524419U (zh) 主板及电子设备
CN210297770U (zh) 对摄像头具有防震功能的手机内部支架
CN218676474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存储装置
CN212183569U (zh) 一种具有抗压保护的手机主板
CN214189523U (zh) 一种导航定位设备
CN205030011U (zh)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的模块安装盒
CN216752510U (zh) 一种抗干扰的板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