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68352U -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68352U
CN216268352U CN202123054109.8U CN202123054109U CN216268352U CN 216268352 U CN216268352 U CN 216268352U CN 202123054109 U CN202123054109 U CN 202123054109U CN 216268352 U CN216268352 U CN 2162683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n
windowing
screwing
head
aluminum allo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5410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305410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683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683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683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ns And Brus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包括旋钮笔尾、O形圈、开窗笔身、弹簧、替换笔头和旋紧笔握,旋钮笔尾的下端设置有开窗笔身,旋钮笔尾与开窗笔身之间设置有O形圈,开窗笔身的下端设置有旋紧笔握,开窗笔身与旋紧笔握之间设置有弹簧,旋紧笔握的内部设置有替换笔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观上进行升级区别于普通面相笔样式,采用铝合金笔身设计,增强使用寿命,减少木杆替换,做到高环保使用作业,开窗笔身结合旋钮笔尾加激光的样式,换头标识更便利,同时在使用上采用弹簧按压替换笔头的结构,施力均匀,增强使用手感,压力大小适中,替换式笔头节省丢弃材料,是一款高效、便捷、环保方便的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Description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型制作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模型面相笔普遍造型陈旧,笔杆使用传统木柄,握持手感不佳,同时笔头损坏需丢弃整根笔身造成浪费污染,型号辨别一次性激光,单支单用产生物料损耗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包括旋钮笔尾、O形圈、开窗笔身、弹簧、替换笔头和旋紧笔握,所述旋钮笔尾的下端设置有开窗笔身,旋钮笔尾与开窗笔身之间设置有O形圈,所述开窗笔身的下端设置有旋紧笔握,开窗笔身与旋紧笔握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旋紧笔握的内部设置有替换笔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钮笔尾与开窗笔身之间通过O形圈按压连接,O形圈安装方向为从上向下,所述旋钮笔尾的端部设置有激光,激光设置有四种型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紧笔握与开窗笔身之间螺纹连接,旋紧笔握的内部设置有与替换笔头对应的放置腔,替换笔头贯穿旋紧笔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O形圈为双层设计,O形圈设置在开窗笔身的尾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设置在替换笔头的上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钮笔尾、开窗笔身和旋紧笔握均采用铝合金为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观上进行升级区别于普通面相笔样式,采用铝合金笔身设计,增强使用寿命,减少木杆替换,做到高环保使用作业,开窗笔身结合旋钮笔尾加激光的样式,一笔多用,旋钮笔尾的激光有四种型号,换头标识更便利,解决识别难分号难等系列辨识问题,同时在使用上采用弹簧按压替换笔头的结构,施力均匀,增强使用手感,笔头不回弹,压力大小适中,替换式笔头节省丢弃材料,增强用户体验,是一款高效、便捷、环保方便的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钮笔尾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O形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开窗笔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替换笔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旋紧笔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旋钮笔尾;2、O形圈;3、开窗笔身;4、弹簧;5、替换笔头; 6、旋紧笔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换头笔,包括旋钮笔尾1、O 形圈2、开窗笔身3、弹簧4、替换笔头5和旋紧笔握6,旋钮笔尾1的下端设置有开窗笔身3,旋钮笔尾1与开窗笔身3之间设置有O形圈2,开窗笔身 3的下端设置有旋紧笔握6,开窗笔身3与旋紧笔握6之间设置有弹簧4,旋紧笔握6的内部设置有替换笔头5。
进一步的,旋钮笔尾1与开窗笔身3之间通过O形圈2按压连接,使得施力均匀,增强使用手感,O形圈2安装方向为从上向下,旋钮笔尾1的端部设置有激光,激光设置有四种型号,通过激光的设计使得换头标识更便利。
旋紧笔握6与开窗笔身3之间螺纹连接,便于旋紧笔握6的拆装,旋紧笔握6的内部设置有与替换笔头5对应的放置腔,替换笔头5贯穿旋紧笔握6。
O形圈2为双层设计,O形圈2设置在开窗笔身3的尾部。
弹簧4设置在替换笔头5的上端。
旋钮笔尾1、开窗笔身3和旋紧笔握6均采用铝合金为材料制作而成
具体的,旋钮笔尾1通过双层的O形圈2安装在开窗笔身3尾部,替换笔头5插入旋紧笔握6,安装于旋紧笔握6内部,旋紧笔握6放入弹簧4后通过螺纹连接开窗笔身3,与开窗笔身3螺纹连接,即可开始沾墨使用,使用完毕,可依次取下旋紧笔握6、弹簧4和替换笔头5,按个人使用需求习惯进行清洗或更换,整体操作流程简单明了,环保便捷;
通过旋钮笔尾1激光型号,分辨确定可替换笔头型号,分离旋钮笔握6 与开窗笔身3取出弹簧4,替换笔头5从上而下按压式安装进旋紧笔握6中,放入弹簧4,通过螺纹与开窗笔身3连接,在其外观上进行升级区别于普通面相笔样式,采用铝合金设计,增强使用寿命,减少木杆替换,做到高环保使用作业,开窗笔身3结合旋钮笔尾1以及激光,一笔多用,旋钮笔尾1的激光有四种型号,换头标识更便利,解决识别难分号难等系列辨识问题,同时在使用上采用弹簧4按压替换笔头5的结构,施力均匀,增强使用手感,笔头不回弹,压力大小适中,替换笔头5节省丢弃材料,增强用户体验,是一款高效、便捷、环保方便的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包括旋钮笔尾(1)、O形圈(2)、开窗笔身(3)、弹簧(4)、替换笔头(5)和旋紧笔握(6),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笔尾(1)的下端设置有开窗笔身(3),旋钮笔尾(1)与开窗笔身(3)之间设置有O形圈(2),所述开窗笔身(3)的下端设置有旋紧笔握(6),开窗笔身(3)与旋紧笔握(6)之间设置有弹簧(4),所述旋紧笔握(6)的内部设置有替换笔头(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笔尾(1)与开窗笔身(3)之间通过O形圈(2)按压连接,O形圈(2)安装方向为从上向下,所述旋钮笔尾(1)的端部设置有激光,激光设置有四种型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紧笔握(6)与开窗笔身(3)之间螺纹连接,旋紧笔握(6)的内部设置有与替换笔头(5)对应的放置腔,替换笔头(5)贯穿旋紧笔握(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其特征在于,所述O形圈(2)为双层设计,O形圈(2)设置在开窗笔身(3)的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设置在替换笔头(5)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笔尾(1)、开窗笔身(3)和旋紧笔握(6)均采用铝合金为材料制作而成。
CN202123054109.8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Active CN2162683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4109.8U CN21626835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54109.8U CN21626835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68352U true CN216268352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2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54109.8U Active CN216268352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683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68352U (zh) 一种铝合金换头面相笔
CN206030851U (zh) 一种新型毛笔
CN202623649U (zh) 自动铅珠笔及自动装配机系统
CN213428841U (zh) 可替换笔芯的眼线笔
CN215041620U (zh) 一种曲颈握杆平行操控作业的笔
CN200977787Y (zh) 一种吸墨笔芯
CN2889736Y (zh) 一种组合结构的文具
CN211641579U (zh) 一种组合式铅笔
CN103373126A (zh) 自动铅珠笔及自动装配机系统
CN208339172U (zh) 一种刷柄可换的无胶妆刷
CN202463255U (zh) 瓶笔书写工具
CN207725090U (zh) 带有排气进水管的真空上墨钢笔
CN101367307A (zh) 一种笔及其制造方法
CN111591070A (zh) 一种具有替换箍的水粉笔
CN212098131U (zh) 一种应用树脂材料生产的新型铅笔杆
CN217227147U (zh) 一种便于注入配重块的毛笔
CN213619100U (zh) 一种可转换铅芯的智能铅笔
CN2395897Y (zh) 按压式自动铅笔及其卡式笔芯管
CN212267066U (zh) 一种毛笔
CN220899313U (zh) 一种储液式点斑笔
CN216875375U (zh) 一种可替换笔头的眉笔
CN211180775U (zh) 一种主动式电容笔
CN209938137U (zh) 一种盒装铅笔
CN213322354U (zh) 可换芯的钢笔
CN216001985U (zh) 一种书写工具吸墨器及书写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